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63166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基础8-2修改过.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8.5.2 化学气相淀积,金属化工艺:CVD比PVD能形成一致性更好的台阶覆盖层,且适用于大批量淀积。1.CVD钨(电阻率 5.3,熔点 3382:金属层及钨插塞)(1)硅衬底 首先,采用选择性W 淀积成核层:(硅还原反应)然后,再用覆盖式W 淀积加厚层:(硅烷还原反应),黄君凯 教授,(2)非硅衬底 首先,利用硅烷还原反应生成具有高淀积率和小W 晶粒尺寸的成核层;然后,采用具有极佳台阶覆盖性的选择性W 淀积加厚层:(氢还原反应)2.CVD TiN(PVD 或CVD:金属扩散阻挡层和防反射层)CVD比PVD具有更好台阶覆盖:注意:高温下TiN 成膜质量更好。,黄君凯 教授,侵蚀氧化层并使W表面

2、粗糙,8.5.3 铝的金属化(铝熔点660,电阻率2.7),1.结的尖锲现象(1)Al-Si相图Al-Si 共熔温度:Al-Si 组合使系统 熔点降至低于任一组分,其熔融温 度最小值为共熔温度577。Al 在Si 中的固熔度(大图):550 时约1%Si 在Al 中的固熔度(小图):400 时25%,500 时80%。结论 Al 不能熔于Si,但Si 则完全能 熔于Al。,黄君凯 教授,图8-24 Al-Si相图:Al在Si中的固熔度(大图)和Si在Al中的固熔度(小图),固熔度很大,铝熔点,Al-Si共熔温度,硅熔点,固熔度可忽略,(2)尖锲现象 设S为退火温度下Si 在Al 中固 熔度,若

3、右图中体积为 的Si,在时间t 内以D 扩散而熔解 在Al中,范围为,则Al 和Si 的密度 和 有:这里 和 分别为 和 中的Al 及Si 原子数,为 Al-Si 接触孔面积。解出:(8-1)结论 由于Si 被消耗,Al 填入Si 中的深度为b;实际的A很小,故b远大于上式,Si 中形成Al 的尖锲引起结短路。,黄君凯 教授,图8-25 Si 在Al 中扩散,(3)预防方法Al-Si 合金金属化引线(共蒸发):在纯Al 中加入Si,使合金中含硅量满足固熔度要求。但会造成硅在多晶Al 分凝而形成硅单晶“结瘤”。Al/Si 之间增添金属阻挡层(TiN、TiW),黄君凯 教授,图8-26 铝尖锲,

4、图8-27 Al/Si 之间的阻挡层,2.电迁移(1)物理机制 引线原子与其中的电子流之间相互作用,结果形成空洞和积累,导 致引线开路(断裂)和短路。(2)导线平均失效时间 MTF 电流J 通过后,50%互连引线失效的平均时间为:(8-2)式中C为常数,A为引线截面积,n取值2至3,Ea为激活能。多晶Al 中,单晶Al 中。实验结论 大晶粒可提高MTF;采用Al-Si(12%)-Cu(4%)可降低Al 原子的迁移,提高MTF。,黄君凯 教授,黄君凯 教授,图8-29 电迁移结果,图8-28 电迁移现象,8.5.4 铜的金属化(电阻率1.7),1.镶嵌技术(双嵌工艺),黄君凯 教授,图8-30 双嵌工艺制备Cu 引线,金属阻挡层,2.化学机械抛光CMP(1)平坦化工艺 回蚀 部分平坦化 旋涂玻璃法 局部平坦化化学机械抛光 全面平坦化,黄君凯 教授,图8-31 平坦化工艺,(2)化学机械抛光机,黄君凯 教授,图8-33 晶片固定与抛光垫,图8-32 CMP机,8.5.5 硅化物,1.性质和应用结论:适用于制备MOSFET的栅电极,或是直接淀积在栅氧化层上,或是与掺杂多晶硅形成多晶金属硅化物淀积在栅氧化层。,黄君凯 教授,表8-5 高热稳定性和低电阻率的金属硅化物,2.多晶金属硅化物:自对准金属硅化物技术,黄君凯 教授,图8-34 工艺制程(LDD:轻掺杂漏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