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6945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税收原理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引 言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The definition of tax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es 第三节 税收原则 Principles of taxation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The tax shifting and the tax incidence 小结、复习思考题、课外读物,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原理:引 言,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具有不同于

2、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的形式特征)。政府征税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关一种税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必须具备一系列要素。税收不仅涉及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以及纳税人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对经济运行与社会生活会产生广泛影响,因此,政府征税应遵循并贯彻落实诸如公平、效率等原则。税收意味着相应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无偿转移,纳税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存在转嫁税收负担的动机;但是,纳税人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税收负担的转嫁,则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或影响。本章主要问题,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原理:本章主要问题,如何理解税收概念?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之间有哪些重大差

3、异?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制度或规定才能将税款征收上来?(税制要素有哪些?)对现实中名目多样的税收(具体税种),主要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在制定、调整和评价税收制度与政策时,应确立哪些基本的原则(指导思想与准则)?纳税人对于其依法缴纳的税款,是否总是真的由其本身承担?纳税人对其履行的纳税义务通常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其行为目标是否总能实现?,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一 节什么是税收,一、何谓税收?The definition of tax 税收的一般含义 税收法定主义(Legalism of tax revenue)二、税收的基本属性 The nature of tax

4、ation 三、税收的“三性”(税收的形式特征)The“three features”of taxation,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与税收法定主义:基本含义,何谓税收?关于税收的概念界定,存在多种表述,其中之一:税收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法定主义(也存在多种表述)税收法定主义(Legalism of tax revenue)征税主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有税必须有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被视为税收法定主义(或税收法定原则)的经典

5、表达。,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的定义 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列宁: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简略归纳:税收与国家直接相联且是政府存续的经济基础,具有特定分配关系(强制、无偿并由国家支配)。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简单图示)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提出的“利益交换说”(Benefit Exchange Theory)税收乃人们享受政府的公共事业服务而付出的代价。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 税收既有财政收入功能,也有调节经济功能。,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

6、g,当代西方如何认识税收的基本属性?,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J.M.凯恩斯,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当代资产阶级税收理论,约翰.洛克,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的“三性”(形式特征),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具有三项特征,即税收的“三性”对此“三性”不能做绝对化理解(参见陈共主编,财政学第六版,PP213-215):强制性(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刑罚)无偿性(联系财政支出,则具有整体、一般报偿性)固定性(相对稳定,维护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小结:如何

7、判定某种财政收入是否属于税收?在相当程度上,凡是具有上述“三性”形式特征的财政收入均属于税收。,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二 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 The terminology of taxation 二、税收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es 小知识:历史与现实中的税收形态 劳役税、实物税、货币税,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 收 术 语,纳税人 tax payer(纳税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负税人(tax bearer)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 object of taxation(税收客体)某个税种征收与否的基本界

8、限,各个税种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税源 税目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广度)课税标准(计税依据 taxation basis)价格 自然单位 税率 tax rate 税制的核心要素,反映一个税种的征税深度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tax capacity tax effort 起征点和免征额 含义及两者的异同 课税基础(税基)tax base 相关术语辨析:与税源、课税对象的关系,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率:基本形式及相关概念,税率:三种基本形式及简要比较 比例税率 proportional tax rate 统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产品差别、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即固定

9、税额)fixed-sum tax rate 累进税率 progressive tax rate 两种累进方式: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注意:税率档次爬升(bracket creep)及其影响 税率形式的比较:对财政收入、纳税人负担的影响 税率:三组相关概念(参见教材PP218-219)名义税率 nominal tax rate 与 实际税率 effective tax rate 平均税率 average tax rate 与 边际税率 marginal tax rate 微观税率 micro-tax rate 与 宏观税率 macro-tax rate,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10、,累进税率:两种方式及其简要比较,累进税率:基本含义 累进税率(Progressive tax rate)随着纳税人的应课税对象数额(如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课税比例的税率。(税率的档次爬升,bracket creep)累进税率:两种累进方式 超额累进税率当课税对象数额达到税法规定的某个更高课税级距时,更高档次的税率只适用于课税对象数额中超过课税级距临界点以上的部分(即超额部分)。全额累进税率当课税对象的数额达到税法规定的某个更高课税级距时,更高档次的税率适用于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两种累进方式比较:税负累进速度、计征简便程度(略),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全额累进税与超

11、额累进税比较(以所得税为例)(另一假想例子及说明),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以所得税为例),注:其一,在本表中,各个所得税级距的高限(最大应纳税所得额)均被包含在该级距之内;其二,在每个税率级次,应纳税额均按相应所得税级距的最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其三,在每个所得税级距的临界点,全额累进税率的税负累进速度更大。,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三种基本税率形式对税负变化的影响:简要对比,税基(以价格表示的课税对象数额),累进税率情形(progressively),比例税率情形(constantly),定额税率情形(regress

12、ively),O,税收负担,结论:随着税基(均以课税对象数额的价格表示)的增加,税收负担的变化因税率形式不同而有别:比例税率-不变;累进税率-上升;定额税率-下降。,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起征点与免征额:异同比较,基本含义起征点(threshold)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数额)。课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起征点,要就全部课税对象数额征税。免征额(exemption)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部分(数额)。在课税对象数额中,对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才征税。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异同两者共性当课税对象数额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均不

13、征税(都属于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两者差异 当课税对象数额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在起征点制度下要对全部课税对象数额征税,在免征额制度下仅对全部课税对象数额中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起征点制度侧重于对属于低收入者的纳税人予以照顾,免征额制度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给予照顾。,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分类,依据课税对象 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 依据税负能否转嫁(应区分政府意图与实际结果)直接税(direct tax)、间接税(indirect tax)依据课税标准(或计税依据)从价税(ad valorem tax)、从量税(specific tax)依据税收与价

14、格的关系 价内税(tax within the price)价外税(off-price tax)依据税收收入与管理权的归属 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中国历史上的劳役税:徭役,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在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主要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徭役在我国的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附录:中国历史中的徭役之演变(此略),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三 节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公平与效率 Principles

15、of taxation:equity and efficiency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Equity criterion and efficiency criterion for taxation 三、税收中性问题 Tax neutrality problems,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原则:公平与效率,税收原则 基本含义与意义 古典与现代观点 税收中的基本原则:公平与效率(A Big Tradeoff)税收应以公平为本 为何应如此?普遍征税 平等征税(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为什么?征管效率(税务行政成本、纳税人遵奉成本)经济效率 税收

16、公平与税收效率:两者间的关系(两难选择),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原则:古典与现代观点,古典观点(仅简介部分)亚当斯密:四项原则 平等;确定;便利;节省(征收费用最小)阿道夫瓦格纳:四个方面、九项原则 财政收入方面收入充足、弹性增长 国民经济方面慎选税源、慎选税种 社会正义方面普遍征收、待遇平等 税务行政方面确定、便利、节省 现代观点 公平原则 equity principle 效率原则 efficiency principle 稳定与增长原则 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principle,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亚当斯密:

17、四大税收原则,平等原则(或公平原则)一国国民都须在尽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确定原则(或确实原则)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完纳的额数,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的人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便利原则 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节省原则(或征收费用最小原则、经济原则)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原则:公平类、效率类,公平类税收原则 问题:如何衡量受益多少、纳税能力强弱?效率类税收原

18、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or 量能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中性问题,税收中性或中性课税(neutral taxation)税收中性(tax neutrality)的两重含义: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国家征税未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造成干扰(扭曲)税收的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excess burden or dead-weight burden of taxation)税收的超额负担 征税引起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剩余 社会福利净损失的衡量:哈伯格三角=征

19、税前的经济剩余-(征税后的经济剩余+政府税收)(图示)扭曲性税收 distorted tax引致经济效率损失(包括改变人们的经济决策与行为)的税收。,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的超额负担:哈伯格三角,P,E1,E0,A,Q0,Q1,Q,O,P0,PS,S+T(课征从量定额税时),S(未征税时),D,PD,税收的超额负担:哈伯格三角 AE0E1(经济效率损失),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经济剩余(S),经济剩余(S+T),哈伯格三角,政 府 税 收,政 府税 收,税收楔子(Tax wedge),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四 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税

20、负归宿的含义(参见教材)Definitions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Methods of tax shifting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The law of tax shifting and tax incidence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Tax shifting in China,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概念及其理解,税负转嫁的概念:基本含义与理解 税负转嫁(tax shifting)纳税人通过提高其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价格或者压低其所购买的投入品的价格,将其缴纳的税款转由他人承担的行

21、为。(概念辨析)税负转嫁同交易行为、价格升降紧密相联,并必然引起税收负担的再分配;税负转嫁或不止发生一次(即多次转嫁);税负转嫁的程度亦有高低之分。税负归宿的概念:基本含义与理解 税负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的最终和实际承受者。(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关系(税负再分配:过程与结果),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的方式,税负转嫁的基本前提(交易或交换中)自由价格制度(即企业自主定价)。前转(或顺转)方式 forward shifting 后转(或逆转)方式 backward shifting 其他转嫁方式 混转(或散转)mixed s

22、hifting 消转 diffused shifting 税收资本化 tax capitalization(理解税收资本化时,不妨联系“收益的资本化”),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资本化:概念、计算公式与假想事例,税收资本化:含义与理解 税收资本化(Tax capitalization)纳税人在购买应税资产(如不动产、有价证券)时,将应税资产在未来负担的税款从买价中预先扣除。(这就表明,税收可折入资本,从而冲抵资本价格的一部分)换言之,税收资本化是指应纳税额并入资产价格中的过程。当发生税收资本化时,名义上是由应税资产的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实际上是由应税资产的卖方负担买方将应税

23、资产在未来的应纳税款一次性地向卖方转嫁。税收资本化:计算公式(可联系资产的定价原理)税收资本化:假想事例(此略),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收资本化:计算公式,设:某宗资产(如土地)在政府征税之前的现值为:上式中,R1,R2,Ri,Rn为该宗资产在 n 期中各期取得的收益,r 为贴现率。假设政府对该宗资产在 n 期中各期收益应课征的税款分别为T1,T2,Ti,Tn,则在政府征税后,该宗资产的现值为:若政府按比例税率 t 对资产收益征税,该宗资产的现值则为:税收资本化(该宗资产的买方向后转嫁给卖方的税负)为:,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据教

24、材说法),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简释)供给(的价格)弹性较大、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几何图示和数理推导;请你思考:当对买方课征从量定额、从价定率的商品税时,相应的几何图示应如何画?)被课税商品的Es、Ed大小对比与税负转嫁:讨论的若干扩展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关键:被课税商品有无未被课税的替代品?)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负)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负)较难转嫁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 思考题:请联系我国对汽油、柴油等从量征收的消费税,以及由从

25、量定额改为从价定率征收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税,思考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实际?(参见蒋洪主编,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之对比:几何图示以对卖者征收定额商品税为例,D,St,S0,P0,Q0,Pd,Ps,Qt,Q,O,P,E0,Et,A,EsEd时的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B,政府税收,买方税负,卖方税负,D,St,S0,P0,Q0,Pd,Ps,Qt,Q,O,P,Et,EsEd时的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E0,政府 税收,卖方税负,B,A,买方税负,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商品的供求弹性之大小对比:数理推导(

26、以对卖者征收定额商品税为例),D,ST,S0,P0,Q0,Pd,Ps,QT,Q,O,P,E0,ET,A,EsEd时的税收归宿(局部均衡分析),B,买方税负,卖方税负,令:被课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为Ed、Es。根据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左图可知:Ed=(BE0/OQ0)/(BET/OP0)Es=(BE0/OQ0)/(AB/OP0)由上述两式,可得:Ed/Es=(AB/OP0)/(BET/OP0)=AB/BET(1)令:买卖双方负担的税收分别为Td、Ts。由上式(1)和左图可见,买卖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之比为:Td/Ts=BET/AB=Es/Ed 问题:你可从上式得出什么结论和推论?,中

27、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归宿:讨论的若干扩展,若被课税商品的Es=,无论对购买者还是对销售者课征从量定额商品税,税负均完全由购买者承担。(图示从略)若被课税商品的Ed=,无论对购买者还是对销售者课征从量定额商品税,税负均完全由销售者承担。(图示从略)若被课税商品的Es=0、Ed0,税负完全由销售者承担;若被课税商品的Es0、Ed=0,税负则完全由购买者承担。(图示从略)课征从价定率商品税时,若被课税商品的EsEd,税负主要由购买者承担;反之,则相反。(图示从略)对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的收入课征比例税,税收归宿同生产要素的Es、Ed的大小对比相关:若EsEd,税负主要由

28、生产要素的需求方承担;反之则相反。(几何图示),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税负转嫁与生产要素供求弹性之大小对比以对生产要素(劳动或资本)收入课征比例所得税为例,对劳动收入课征比例所得税的归宿(EsEd,局部均衡分析),对劳动收入课征比例所得税的归宿(EsEd,局部均衡分析),D,S0,L0,Lt,L,St,P0,PS,Pd,O,L,P,/(1-t),/(1-t),L0,Lt,O,P,Pd,PS,P0,St,S0,D,E0,E0,Et,Et,A,A,B,B,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我国的税负转嫁,我国已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与实例)同严介和相关的一个实例:三套房产

29、“低价”流拍 城镇居民住房二手交易中的“阴阳合同”与“惯例”相关概念辨析:转嫁税负VS 偷逃税收 VS 避税 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与财政管理实践问题 税负转嫁和税收政策制定及税收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应关注同税负转嫁有关的收入再分配、税收征管 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 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居于优势,应加强对这类行业的价格管理 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的范围和空间 实行价外税,可增强商品课税税负归宿的透明度,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与税负转嫁相关的概念:逃(偷)税、抗税、避税,逃税(Tax evasion or tax dodge)纳税人不按法律规定缴纳其应缴税款的行为

30、。偷税(Tax evasion or tax dodge)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参见1992年9月4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相关规定;该规定已于2009年6月27日被废止)抗税(Refusal to pay tax)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参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的相应规定;该规定已被废止)避税(Tax avoidance)纳税人通过改变其行为来减少其法定纳税义务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小

31、结 主要知识点】,税收的概念、税收的形式特征税制要素(课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税率的三种形式名义与实际税率、边际与平均税率、微观与宏观税率税收的起征点与免征额:异同比较税收能力与税收努力从课税对象、税负能否转嫁、课税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等角度,对税收的分类亚当斯密和阿道夫瓦格纳提出(或归纳)的税收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征管效率)税收的超额负担、扭曲性税收与中性税收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概念,税负转嫁的形式影响和制约税负转嫁的因素(一般规律),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小结 内容提要】(A),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2、,凭借社会公共权力,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人们对税收的基本属性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税收是与国家直接相联,由政府以强制、无偿方式向社会公众征收的资源,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西方经济学家通常认为,税收是人们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而支付的代价;还有人认为,税收也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与经济运行等的政策工具。税收引起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相应的征纳关系;在税收关系中,无论是政府还是纳税人,均既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相对于其他的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或相对稳定性)等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相互间存在着

33、内在关联。,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小结 内容提要】(B),在现代社会,政府课征任何一种税,必须首先按法定程序制定相应的税收法律法规;由此形成的任何一种税的法律制度均包含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在某个税种的税制要素中,课税对象决定着该税种是否课征的基本界限,其中有关税目的规定决定着该税种的征收范围(广度);税率决定着该税种的课征深度(或强度),构成税制的核心要素(或中心环节)。税率的基本形式包括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它们往往具有各不相同的适用条件,对政府的财政收入多少与纳税人的负担轻重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使税收努力与税收能力尽可能一致,构成了各国税

34、收管理实践中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在税法中规定起征点与免征额,均旨在给予纳税人一定照顾,但它们所侧重照顾的纳税人存在着差异。,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小结 内容提要】(C),税收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或从某个角度对一个国家(地区)的税收体系进行划分和归类。例如,依据课税对象的不同、税负能否转嫁、课税标准、税收收入与管理权的归属等,可以对税收进行相应的分类;对流转课税(或商品劳务税),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价内税、价外税。税收原则是指设计和调整税收制度、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讨论过税收原则并提出了种种

35、见解与主张,这些见解与主张大多涉及效率准则和公平准则。税收的效率原则涉及税收的经济效率与征管效率;税收的公平原则包含普遍征税、平等征税(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当政府征税引起社会福利净损失时,即产生了税收的超额负担或无谓损失;相应的税收通常属于扭曲性税收。,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小结 内容提要】(D),税负转嫁作为纳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行为,同商品、劳务与生产要素的交易(交换)有关,会引起税收(负担)在相应商品、劳务或生产要素的交易者间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包括前转、后转;此外,还有混转(散转)、消转(税收还原)、税收资本化等形式。自由价格制度构成税负转嫁的

36、基本前提;而税负是否能够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嫁,则受税收的具体类别、被课税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包括两者间的大小对比)、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被课税商品有无未被课税的替代品)、被课税商品的市场竞争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实行市场化取向改革后,我国不仅具备税负转移的基本前提,而且税负转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本章重点】,1税收的概念与基本属性;2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税收的“三性”);3.税收方面的基本术语(即基本的税收术语);4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5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6税收超额负担、税收中性的内涵与意义;7税负转嫁和

37、税负归宿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联;8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八章【关键词】,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税收法定主义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负税人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 税基(税收基础)税源 税目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税率 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税率)档次爬升定额税率 边际与平均税率 名义与实际税率宏观与微观税率 税收能力 税收努力起征点 免征额 所得课税 商品课税财产课税 资源课税 行为或目的课税 直接税 间接税 从量税 从价税价内税 价外税 税负(收)转嫁 税负(收)归宿前转(顺转)后转(逆转)混转(散转)消转(税收还原)税收资本化

38、 量能原则 受益原则 税收中性 扭曲性税收 哈伯格三角 税收楔子税务行政成本(纳税人)税收遵奉成本,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 八 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税收的“三性”。2.试述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3.试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4.试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5.试述税收中性和税收超额负担的基本含义,并以几何图形说明:在局部均衡条件下,政府征税可能造成的经济效率损失大小(即哈伯格三角)。6.请你阐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7.请你用几何图形说明:被课税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对比)对税收负担分配的影响。8.请你谈一谈研究税负转嫁问题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的现实意义。,

39、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八章 课外读物(部分,A),1.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7章,税收导论;第18章,税收归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中文第一版。2.哈维S罗森、特德盖亚,财政学(第14章,税收与收入分配;第15章,税收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中文第一版。3.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税收: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中文第一版。4.尼尔布鲁斯,公共财政与美国经济(第10章,税收与资源配置;第11章,税收归宿:谁承担了税负;第12章,税收政策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3月中文

40、第2版。5.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十二章,税收导论;第十三章,实现税收公平的方法;第十四章,税收和支出归宿:概论;第十十五章,税收归宿原则;第十六章,超额负担与有效税制的设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6月中文第一版。,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第八章 课外读物(部分,B),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第五篇第二章,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来源),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中文第一版。7.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第七篇第一章,资本主义社会与租税国家;第七篇第四章,租税学说的内容、发展及其意义;第七篇第六章,租税原则论;第七篇第七章,租税转嫁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7月中文第一版。8.蒋洪主编,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第13章,税收概论;第14章,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15章,第一节,税收的超额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9.朱柏铭,公共经济学(第9章,第一、二节,税收制度构成,税收原则:公平与效率;第11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10.毛程连主编,中高级公共经济学(第六章,税负转嫁与归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本书系国内有的高校所采用的研究生教材),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