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71511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送教下乡”讲座稿.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眸课改二十年,得失成败自评说 再议“英语教学法”阳泉市城区教研室 黄 卫 2013.10.,三次重大变革 五步/交际教学法(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教学法(2003年课改)导学案教学法(2011年新一轮课改),对于“课改”的态度 态度要积极,但行动要稳妥。既不盲目冒进,也不原地踏步。解决“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关于“五步/交际教学法”,五步(交际)教学法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五步”:RevisionPresentation Drill Practice Consolidation 其中,后三个环节统称为“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即:机械性操练、意义性练习和交际性巩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

2、有机的整体。,一、概念/含义,二、不同层次的练习活动之特征,1、控制式的机械性练习 所谓控制式,是指在活动方式上由教师牢牢掌握学生的回答,学生毋须过多思索便可回答。第一层次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熟悉新语言项目的书面和口头形式,结合视觉、听觉和口笔头表达,使学生初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练习内容最好有12项,时间安排要紧凑,以不超过8分钟为宜。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示范准确,指令清楚,难度适中。节奏要快,密度要大,频率要高。这样使学生处于紧张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做好准备。,三、三层次练习活动操作说明,2、半控制式的意义性练习 半控制式是指教师在掌握学生的回答上给予较宽的选择余地,学生需要在理解和

3、思考之后才能作答。第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语言的理解,巩固新语言习惯,为在实际中进一步自如运用做好准备。只有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地联系起来,练习才具有趣味性。因此,设计时应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仿照表达。练习项目最好有3-4项,时间可稍长,约10分钟。以学生配对练习为主。这一层次的练习节奏应放慢,频率也应放低,但密度广度应加大,使学生处在较为活跃和热烈的气氛中,为下一层次的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三、三层次练习活动操作说明,3、自由式的交际性练习 自由式是指教师完全放开对问题答案的限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作答。第三层次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在多种模拟日常交际生活的情境

4、中,运用所学的语言做一些事情,来体现语言的各种功能,如:问路、买东西和发出邀请等。设计时应精心制定1-2个任务,活动以6-8分钟为宜。所设计情境既要有趣又必须为学生所熟悉,也要与课文主题相关。教师要提醒学生表达时应注意任务的身份和具体的场合。,三、三层次练习活动操作说明,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交际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本体,而绝不是课堂的装饰 品和调味剂。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激发兴趣)、认知目标(掌握英语)、智力目标(发展智力)。,四、五步(交际)教学法明确指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主体参与,分层优化、激励评价、启发诱导。淡化语法,突出交际。一堂好课的标准:

5、教师指令简洁,学生训练有术。快节奏、高密度、大容量。,五、“五步教学法”时期唱响的主旋律,教师过分强调机械训练、死记硬背。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差。,六、“五步教学法”留存的遗憾,关于“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_,任务的定义:指人们在生活中做的各种各样的事。如:订票、刷篱笆等。从语言学角度讲,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含义: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不是分数)来体现教学效果。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一、概念/含义,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优点,1、以意义

6、为中心,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是 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 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某 个交际问题。3、跟真实世界有一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 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 望。4、任务的设计和执行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 的解决。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 上。5、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三、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1、语言、情景真实。2、形式与功能相合。3、阶梯型任务链。4、在做中学。,四、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任务型教学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任务前(pre-task):热身活动,引起学生的兴

7、趣(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巧妙地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呈现、介绍、操练与任务有关 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任务环(task-cycle):做任务(个人、小组、集体完成任务)展示成果(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任务后(post-task):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口头、填表等形式做评价)分析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分析语言特点)布置作业(做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为下节课做准备的作业),五、任务型教学的误区及对策,误区 现象 课例对策,误区一:不慎“穿新鞋走老路”,导致任务的泛 滥。现 象:设计的任务型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传统“

8、五 步教学法”的变体,将任务和练习等同起来。课例:Step 1 Pre-task Review what has been learnt last time and giv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new text.Step 2 While-taskTask 1 Fast Reading.Do the true or false exercises and answer the wh-questions.Task 2 Detailed Reading.Explain the difficult points,grammatical rules and retell th

9、e story of the text.Task 3 Practice.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learnt in this lesson.Step 3 Post-task Read the text aloud together and set the homework.,对策:透彻理解任务与练习的区别,下面是一些课堂上常见的活动,请判断哪些活动属于任务,哪些属于练习?1.Role-play a dialogue in the textbook.2.Read a passage and

10、answer questions.3.Do a survey to find out the most favourite food in the class.4.Change sentences into passive voice.5.Write about your favourite sport.6.Reply to an e-mail message.7.Fill in the gaps with suitable words.8.Listen to instructions and draw a picture.9.Make a list of drinks and food fo

11、r a party.10.Write out the adjective forms of the given words.11.Design an advertisement for a second-hand bicycle you want to sell.12.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definitions.,误区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将任务绝 对化。现象一:在没有进行必需语言知识训练的情况下,学 生仓促进入“任务”,致使从任务一开始就难 以开 口,或 无话可说,“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二:教师没有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或说明不清,导致学生盲目冒进,

12、欣然 前往却不知去向。课例:2004年4月30日区能手选拔赛讲。某教师赛讲的内 容是初二Lesson 89(Bill Gates)。这节课新旧教法 相结合,大胆尝试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设计有新 意:Task1(评选最畅销书),Task2(名人荟 萃)。但 可惜的是,教师既没有交代完成任务所需 要的语结构,又没有说明表格怎么填,导致学生无 从开口,无法下手。,对策:在大班进行“任务型”教学时,要 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任务链”,并确保任务步骤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两人结对活动形式仍不失为一种 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误区三: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小组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现 象:

13、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为做而做,为演而演,“放得开,却收不住”,“高 耗低效”。课例:2004年10月21日在某校听课调研。教学内容是 JEFC1A Unit3 This is my sister.任务前教师让学生归 纳关于家庭成员的词汇,并鼓励学生扩充相关词(好)。这节课的核心任务是Draw a picture in groups.学生们虽热情很高,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形成经常 化制度化,导致多数学生为画而画,场面极其混 乱。教 师无法控制。,对策:要加大对小组活动的组织、监管 和调控力度。探索组内和组际 间的评价办法,尝试形成性(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要素:主体:学生个人、同伴、小

14、组、教师、家长等形式: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 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的反馈与评 价、平时测验等。记录方式: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量化评分。,学习档案,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各单元写作、知识小结摘抄、随笔学习态度、学习情况评定家长寄语平时测验获得的奖励等,误区四:简单机械地按部就班,任务环节的实施过 于程式化。现 象:汇报任务结果时,多达十几个小组逐个 轮流过“堂”,学生们久听生厌,显得无 事可做或另开小差做他事。课 例:2004年5月19日某校课改课堂教学展示 课。内容是JEFC1B Unit 12(Dont eat in class)。学生在完成 Make class rule

15、s任务后,这时每组派代表共14人次 进行任务结果 汇报。平均每人用时2分 钟。此环节竟 占1/2 课时。,对策:在听取小组代表汇报时,教师 可给其他学生增加听后速记的要求。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可采用 临时抽号定组等办法来决定部分小组展示。也可让学生自行确定组别。,六、“任务型教学法”时期唱响的主旋律:,将人性化的教育带到公式化的课堂。做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 心。生活课堂、生动课堂、生态课堂。一堂好课的标准:收得住,放得开;能动能静、有张有弛;真实、多样的任务链;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手段。,七、“任务型教学法”留存的遗憾:,基础知识略显薄弱。无

16、法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的快速提升。高耗而低效。,链接:课件1 课件2,关于“导学案教学法”,一、概念/含义:,学案,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它是教师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经验、具体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教学资源而制定的学习方案。学案实际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学案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于教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文本,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方案,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而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学习

17、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是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方案,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侧重使学生“会学”。,二、“主体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大赛 评 析,主要特点:(一)以生为本,突出主体,营造新型课堂的和谐氛围 1、彰显生活化和趣味性的情境导课。猜词游戏。头脑风暴。听歌填词。视频表演。2、凸显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3、呈现学用结合的任务型拓展活动。,(二)以学论教,注重实效,运用发展性评价手段,问题与建议,(一)把握规律,彰显特点,努力创新英语课堂 教学模式“六知六环节”模式:目标导航,自主感知问题引领,合作探知展示互评,查漏补知总结归纳

18、,内化梳知分层优化,练习固知 拓展提升,课后延知,教师,学生,导学,自学,讲学,说学,议学,演学,评学,扩学,“八学四环节”模式流程,听说课模式:创设情境感知语言强化训练实施任务拓展运用阅读课模式:读译讲练用,(二)认识到位,灵活变通,真正使英语导学案 为我所用,学习目标:学习过程:Step 1:Free talkStep 2:LearningTask 1:Read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仔细阅读文章,独立完成任务)1)What is Tiantian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_2)How is she going t

19、o do that?First:_ Then:_ Next:_3)Where is she going to retire?_Task 2:Read and translate 3a in groups.(再次阅读文章,小组合作解疑)Task3:Key points.(学生先自学,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展板上书写并讲解)1)观察something different/important 我们可知:(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要后置)。那么,somewhere interesting(译)_,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译)_.试着写写吧:暖和的地方_,凉爽的地方_2)sou

20、nd“连系动词”,意为“_”,后跟形容词作表语。sound like 意为“_”,后跟名词或代词。e.g.It _ an interesting story.That _ boring.Task 4:Read the text again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phrases.Task 5:Talk about your dream job.Step 5:Sort and summary(你能写出本课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吗)Step 6:Test,使用导学案最突出的三大问题,1、导学案课变味成练习课,将导学案简单化。两点建议:一是选择合适的课型制作学案。阅读课、语法

21、课、复习课等可以适当采用纸质学案,帮助学生将繁杂的知识点和语法点记忆得牢固而准确。而听说课采用多媒体学案代替纸质学案即可。二是遵循认知规律,提高学案设计的水平。,一份好的学案应该具备四个特点:目标一致、结构清晰。一般来说,学案分为四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检测与评价、课外拓展。其中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是主体,课外拓展部分能让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同学得以提高。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应即具有铺垫性又具有发展性,问题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师讲练部分应是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难度应高于学生的自学部分。能力培养和应试技巧相结合。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学习和记忆方法渗透到学案中,培养

2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自我归纳等能力。在检测部分更要注意将“所学”与“所考”结合。,一份好的学案应该具备四个特点:,兼顾全体学生。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情,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所作为。例如,教师在制作听说课的学案时可以给学案上的任务标明、B、C三个层次,给学优生更多输出型任务,给中等生一些理解性任务,给学困生一些填空型任务。这样,学优生锻炼了表达能力,中等生提高了篇章理解的能力,学困生扩充了词汇。,2、课堂一展到底,将展示环节绝对化。建议: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体验、交流、思考,为学生生成和发展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提供可能。另外,教师可以借

23、助音频、视频、网络、电视、电台等多种手段,展示丰富多彩、鲜活有趣、寓意深刻的各种材料,如文化背景介绍、图像、漫画、诗词、名言、俗语、歌曲等,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学生思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3、“小老师”形同虚设,将精讲过程形式化。建议:凸显学生主体的活动形式应生动活泼,可以包括讨论、辩论、评论、演讲、角色扮演及学生讲课等。但无论怎样,教师都应该事先将活动的规则和要求、评价方式和标准、小组的分工职责等进行提前预设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们“活而不乱”,达到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效果。在此,希望教师们要加强实践和反思,合理使用学案,灵活进行取舍,努力把“学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三、“导学案教学法”时期唱响的主旋律:,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途径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先学后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兵教兵。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 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 作完成教学任务。有效课堂实效课堂高效课堂 一堂好课的标准(?)人性化操练+任务型活动+自主合作式交流拓展,四、“导学案教学法”留存的遗憾:,形式过于单一,气氛异常沉闷/场面过 于混乱。“语言交流课”向“知识探究课”的生搬硬 套。违背语言学习规律,丧失学习兴趣,高 耗而低效。,链接:导学案1 课件3 课件4 课件5,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