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5724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调·折桂令·叹世》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致远,双调折桂令,叹 世,咸阳,万夫难攻的险固山河,因为功名两个字,曾发动过多少次战乱干戈。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在西蜀兴立汉朝,都像南柯一梦。韩信有功却得到被杀的结果,当初蒯通的预言哪里是疯话?成功也是因为萧何,失败也是因为萧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走 近 作 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著名元曲作家。青年时追求功名,中年时期一度出仕,晚年则淡泊名利。马致远在元代散曲家中成就最高,被誉为“曲状元”。,走 进 元 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感 悟“叹 世”,写作背景,马致远在青年时期是积极入世的,

2、虽生不逢时,却豪情满怀,所发多为慷慨激越之音。随着宦海浮沉,历尽飘泊之苦,他不禁发出“困煞中原一布衣”的感叹。这样的经历,使他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较复杂的思想感受,而这些感受与体验,正是他散曲所表达的内容。他在许多散曲中抒写怀古伤今、羁旅宦游的情愫。特别是晚年时,马致远牢骚殆尽,对人间的荣辱得失、是是非非,几乎全部失去了热情,力图从宁静的隐士生涯中,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这在其叹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感 悟“叹 世”,整体感知,这支曲子借秦汉之际的历史事件,表现对功名事业的厌弃。既然刘项兴亡,不过一梦,韩信这样的功臣也落得杀头的结果,那当前的功名事业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通过对历史事件的

3、否定,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反感,这是封建社会走下坡路时诗人们惯用的手法。语言如飞流入涧,一泻无余,表现了豪放派曲家的风格。,感 悟“叹 世”,解读文本,历史事件:,强秦灭亡 项羽自刎 刘邦兴汉 韩信成败 蒯通装疯,梦说南柯,醉了由他,感 悟“叹 世”,思想内容,这首“叹世”曲,由“咸阳”秦王朝说起。秦国“百二山河”,何等强盛,最后还是灭亡了。经过五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乌江自刎,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室。而辅佐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汗马功劳的韩信却遭到杀身之祸,连像蒯通那样的谋士,也不得不假装疯魔以掩世人耳目。韩信怎么也没有想到力荐刘邦重用他的萧何,后来竟会设计杀害他。,感 悟“叹 世”,思想内容,这些兴

4、衰成败,是非恩怨,还有什么可说的 呢?都不过是一场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道出世道之险恶,人心之叵测。结句以“醉了由他”突出“叹世”主题,表明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项羽,韩信,叹世,超然物外,不问时事,主 旨,感 悟“叹 世”,感 悟“叹 世”,思想内容,“叹世”本是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本曲却无一字言及当世,而是通过“咏史”来达到“叹世”的目的,“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本是历史上极为壮丽的一页,却被说成是瞬息幻无的南柯一梦;韩信虽屡建奇功却不能因世而立身,蒯通劝韩信之言亦近似疯话。看来功业无用,世道无常,人生如梦,其牢骚之态跃然纸上,这种借古吟今的曲笔,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感 悟“叹 世”,写作特点,1.联系历史人物表现自己的历史观、政治观。,2.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大。,3.语言通俗平白,简洁明快,如飞流入涧,一泻无余。,练习三1.不仅点明了萧瑟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花自”句,词人感叹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消逝而伤怀。2.站立在灯火零落,清冷僻静之处的,正是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性格孤介的“那人”。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也很好地突出了作者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自我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