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79757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修订.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开篇案例主要内容案例分析思考与练习,学习目标,仓储的概念仓储系统的作业方式库存系统控制策略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基地的定义和功能物流中心功能和地位,知识点,库存系统控制策略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难点,熟练掌握的内容:1.掌握仓储的功能和合理化2.掌握自动化仓储系统3.掌握库存系统的控制策略4.掌握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要求,了解/理解内容:1.仓储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2.定量/定期订货模型与库存控制,要求,海尔物流降低海尔制造成本思考题:物流仓储和配送中心的建设要坚持怎样的原则,可操作性的流程指导是什么?,开篇案例,第一节 仓储的基本理论第二

2、节 仓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三节 库存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第五节 物流基地的规划与设计第六节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第一节 仓储的基本理论,本节点睛一、仓储的概念二、仓储的种类三、仓储的功能四、仓储的合理化五、仓储装备,一、仓储的概念,仓储”就是利用仓库存放、储存物品的行为。静态仓储&动态仓储。仓储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仓储是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的持续,物质产品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储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和控制的过程;,二、仓储的种类,1、按仓储经营主题划分1)企业自营仓储:包括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自营仓储2)营业仓储:仓储经营人以其

3、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商业性仓储服务的仓储行为。3)公共仓储: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4)战略储备仓储:国家根据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对战略物资实行储备而产生的仓储,二、仓储的种类,2、按仓储对象划分1)普通物品仓储:不需要特殊保管条件的物品仓储。2)特殊物品仓储:在保管中有特殊要求和需要满足特殊条件的物品仓储,如危险品仓储、冷库仓储、粮食仓储等。以及法规规定进行专门的仓库建设和管理。,二、仓储的种类,3、按仓储功能划分1)储存仓储:物资较长时期存放的仓储2)物流中心仓储:以物流管理为目的的仓储活动3)配送仓储4)运输转换仓储: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仓储。5)保税仓储:使用海关核准的保税仓库

4、存放保税货物的仓储行为,二、仓储的种类,4、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1)加工式仓储:按保管物原样保持不变的方式所进行的仓储。2)保管式仓储: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根据存货人的要求对保管物进行一定加工的仓储方式。3)消费式仓储: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时,同时接受保管物的所有权,保管人在仓储期间有权对仓储物行使所有权.,三、仓储的功能,功能体现:经济利益和服务利益1.经济利益当利用一个或多个仓储设施能直接降低物流的总成本时,即产生了仓库的经济利益。仓库的基本经济利益来源于四个方面:整合、分类、加工/延期、堆存,1.经济利益,1)整合整合仓库把来自一系列制造企业、需送往某一特定客户的材料,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

5、从而有可能实现最低运输费率,并减少客户在收货站台处发生拥塞。通过这种整合方案,每一个单独的制造商或托运人都能够享受到物流总成本低于其各自分别直接装运时物流成本的利益。,2)分类(分类仓库&交叉站台仓库)分类仓库把来自工厂的客户组合订货分类或分割成个别订货,装运给个别客户,1.经济利益,交叉站台设施具有类似功能,1.经济利益,3)加工/延期仓库通过承担加工或参与少量的制造活动,使产品延期或延迟生产(如包装能力或粘贴标签)。加工/延期提供了两个基本经济利益:一是风险最小化,二是通过对基本产品使用各种标签和包装配置,可以降低存货水平。,1.经济利益,4)堆存仓库的堆存能支持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存货缓冲

6、,使生产活动在受到材料来源和需求等限制的条件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经济利益,三、仓储的功能,2.服务利益当一个仓库主要根据服务条件证明其存在是否合理时,支持它的理由便是整个物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能力得到的改进服务利益通过仓库实现的五个基本服务利益分别是:现场储备、配送分类、组合、生产支持以及市场形象。,2.服务利益,1)现场储备 在实物配送中,产品品种有限或产品具有高度季节性的制造商经常使用现场储备这种服务。利用仓库设施进行现场储备,可以在季节销售的最旺季节到来之前,把各种存货堆放到最接近关键客户的各种市场中去。,2)配送分类 按照对客户订货的预期,制造商、批发商或零售商利用提供配送分

7、类服务的仓库,对产品进行组合储备。现场储备与配送分类之间的区别在于仓库利用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2.服务利益,3)组合 产品到达组合仓库后,可以按照客户要求或市场需求,选择每一种产品的运输组合。通过运输组合进行转运,在经济上通常可以得到特别运输费率的支持,即给予各种转运优惠。,2.服务利益,4)生产支持 生产支持仓库向装配工厂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5)市场形象 地方仓库比距离更远的仓库对客户需求反应更敏感,提供的递送服务也更快。因此,地方仓库将会提高市场份额,并有可能增加利润。,2.服务利益,四、仓储的合理化,仓储合理化就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仓储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

8、被储物的“时间价值”,这就必须有一定储量。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四、仓储的合理化,1.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1)质量标志:保证被仓储物的质量2)数量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数量范围3)时间标志:在保证功能实现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仓储时间4)结构标志:被储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花色的仓储数量的比例关系5)分布标志:不同地区仓储的数量比例关系6)费用标志,四、仓储的合理化,2.仓储合理化的要求 1)适度集中库存是“零库存”这种合理化形式的前提。2)减少仓储设施的投资,提高单位仓储面积的利用率,以 降低成本、减少土地占用

9、。3)采用有效的仓储定位系统。“四号定位”方式;计算机定位系统。4)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光电识别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五化”码,四、仓储的合理化,3.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1)实行ABC分类控制法3)加速总周转2)适当集中库存 4)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5)提高仓容利用率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五、仓储装备,1.仓储设备(Storage Equipment/Warehousing Equipment)仓储设备是指能够满足储藏和保管物品需要的技术装置和机具,其并非仅指以房屋、有锁之门等外在表征的设备,具体可分为装卸搬运设备和保管设备、计量设备、养护检验设备、

10、通风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劳动防护设备以及其他用途设备和工具等。,五、仓储装备,2.现代仓储设备的特点我国近年来的仓储设备特点主要表现在:设备出现了四化趋势,即连续化、大型化、高速化、电子化,提高了生产率。设备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能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设备居多,能源消耗大,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五、仓储装备,3.仓储设备的选购方法1)详细说明设备必须履行的功能服务于作业目标2)准备详细的设备方案来满足已确定的作业要求3)定量(经济评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4)选择仓储设备和供货商,五、仓储装备,4.仓储设备的种类(1)装卸搬运设备(2)保管设备(3)计量设备(4)养护

11、检验设备,4.仓储设备的种类,(5)通风保暖照明设备(6)消防安全设备(7)劳动防护用品(8)其他用品和用具,五、仓储装备,5.仓储设备的作用(1)仓储设备是提高仓储系统效率的主要手段(2)仓储设备是反映仓储系统水平的主要标志(3)仓储设备是构筑仓储系统的主要成本因素,第二节 仓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本节点睛一、仓储系统的构成二、仓储系统的作业方式三、仓储物流规划原则四、商品储存规划五、自动化仓储系统,一、仓储系统的构成,1、储存空间2、货品3、人员4、储存设备 当货品储放不是直接堆码在地板上时,则必须考虑相关的托盘、货架等。而人员不是以手抱、捧货品时,则必须考虑使用输送机、笼车、叉车等输送与搬

12、运设备。,二、仓储系统的作业方式,仓储系统的作业一般包括收货、存货、取货、发货等环节。1.收货 2.存货:存货是仓储的主要功能 3.取货: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取货原则。最通常采用的原则是先入先出 4.发货:发货的对象可分为单一用户和多个用户,三、仓储物流规划原则,1.系统简化原则2.平面设计原则3.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4.柔性化原则:机械和机械化系统的柔性和仓库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5.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6.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7.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四、商品储存规划,1.商品保管场所规模的确定在对商品保管场所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准确地确定商品保管场所的规模,对于合理地进

13、行保管场所的整体规划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估计过高,设计的保管场所的规模估计不足,保管场所的建设就无法满足实际进出货的需求,会严重影响各项技术作业的正常进行,四、商品储存规划,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1)商品保管场所的内部布置 仓库内部布置就是根据库区场地条件、仓库的业务性质和规模、商品储存要求以及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特点等因素,对仓库主要和辅助建筑物、货场、站台等固定设施和库内运输路线进行合理安排和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仓储作业费用,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1)仓库总平面布置 应满足:方便仓库作业和商品储存安全、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面积等。(2)仓库作业区的布置 应

14、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商品吞吐量机械设备使用特点库内道路 仓库业务以及作业流程。(3)库房内部布置,2)商品分区、分类存放与货位编码 仓库对储存商品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实现分区、分类和定位保管,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1)商品分类和仓库分区的方法 在进行商品分类时,仓库一般按商品的自然属性划分(2)货位规划(3)货位编码 货位编码就是将商品存放场所按照位置的排列,采用统一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并作出明显标志。在商品收发作业过程中,按照货位编号可以迅速、方便地进行查找。,2.商品保管场所的布置,五、自动化仓储系统,1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存取系统,Retrieval System/RS)1)堆垛

15、机2)自动化仓储管理软件 3)输送系统 2数码化拣货系统数码化拣货系统由流动货架、电子标签、堆积滚筒输送线、条形码阅读器、管理与监控系统构成,第三节 库存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本节点睛一、库存控制系统要素、目的和分类二、库存系统的重建三、库存系统模型分类四、库存系统控制策略,一、库存控制系统要素、目的和分类,1.要素1)企业的选址和选产2)订货3)运输4)信息5)管理,一、库存控制系统要素、目的和分类,2.目的一个有效的系统要达到以下目的:1)获得足够的货物和物料;2)分出超储物品、畅销品与滞销品;3)为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简明、适时的报告;4)花费最低的成本金额完成前述3项任务,一、库存控制系统要

16、素、目的和分类,3.分类1)连续库存系统2)双堆库存系统:没有连续的库存记录,属于固定订货量系统。3)定期库存控制系统:在储物品数量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检查。4)非强制补充供货库存系统:也称最小最大系统,是连续系统和定期系统的混合物。库存水平均按照固定的间隔进行检查,但订货要在库存月已经降至预定的订货点时才进行。,二、库存系统的重建,当库存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需要进行重建。在对库存系统进行重建时,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选择并分析有代表性的库存品的样品。2)对现有的库存系统和改变后的库存系统进行比较。3)确定实施两个不同系统的成本节约额和综合效益。4)决定是改变库存系统还是保持原库

17、存系统不变。,三、库存系统模型分类,1、基本库存模型定量订货模型(也称经济订购批量,EOQ或Q模型)和定期订货模型(也称定期系统、定期盘点系统、固定定货间隔系统以及P模型)。定量订货模型是“事件驱动”,而定期订货模型是“时间驱动”。定量订货模型是一种永续盘存系统,它要求每次从库存里取出货物或者往库存里增添货物时,必须刷新记录以确认是否已达到再订购点,而在定期订货模型中,库存盘点只在盘点期发生。,三、库存系统模型分类,2、三种简单的库存系统1)任意补充系统(Optional Replenishment System)以某一固定频率(例如每周一次)对库存进行盘点。当库存水平下降到某一数量以下时订购

18、一个补充量。该系统采用定期订货模型(P模型)。应用该系统时,根据需求、订购成本和短缺损失计算出最高库存水平M,再根据每一个订单需要花费的时间和资金,求出最小订购批量Q;每当盘点库存时,就用M减去现有库存量I,令(M-I)等于q;如果q大于或等于Q,则订购q,否则在下一次库存盘点之前不订购。,2、三种简单的库存系统,2)双箱系统(Two-Bin System)在双箱系统中,物资从一箱获得,另一箱的库存数量刚好等于再订购点的库存数量。该系统采用的是定量订货模型(Q模型)。在该系统中,一旦第二箱的库存被拿到第一箱,则意味着要发放订单了。实际上,两箱可能搁在一块儿,二者之间只要有东西隔开就行。,3)单

19、箱系统(One-Bin System)单箱系统对库存进行周期性的补充,以固定的时间间隔(例如一周)将库存补充到预定的最高水平。单箱系统则是周期订货,周期补充。单箱系统采用的也是定期订货模型(P模型)。,2、三种简单的库存系统,四、库存系统控制策略,1.定量订货模型定量订货模型中要求规定一个特定的订购点R,当库存水平达到这一点就应当进行再订购且订购批量为Q。库存水平定义为当前库存量加上已定购量减去延期交货量。,1.定量订货模型,假设:产品需求是固定的,且在整个时间内保持一致。提前期(从定购到收到货物的时间)是固定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固定的。存储成本以平均库存为计算依据。订购或生产准备成本固定。所

20、有产品的需求都能满足(不允许延期交货)。,库存模型建立过程如下:1)确定成本公式 年总成本=年采购成本+年订购成本+年存储成本即:(5-3式中:TC年总成本 D需求量(每年)C单位产品成本 Q订购批量(最佳批量称为经济 S生产准备成本或订购成本 R再订购点 L提前期 H单位产品的年平均存储成本,1.定量订货模型,2)确定订购批量Qopt 在上图中,曲线斜率为零的点是总成本最小的订购批量Qopt。具体计算过程如下:(5-4)(5-4)由于该模型假定需求和提前期固定,且没有安全库存,所以再订购点R为:(5-5)式中:日平均需求量(常数);L用天表示的提前期(常数),1.定量订货模型,四、库存系统控

21、制策略,2、定期订货模型在定期订货系统中,库存只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盘点,例如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定量订货系统是对库存连续盘点,一旦库存水平到达再订购点,立即进行订购。图5-7是盘点期为T,固定提前期为L的定期订货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是随机分布的且均值为。,2、定期订货模型,在定期订货系统中,在盘点期(T)进行再订购,此时,安全库存为:(5-8)订货量q为:订货量盘点期和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安全库存现有库存即:(5-9)式中:q订购量;T两次盘点的间隔期;L提前期(订购与收到货物之间);预测的日平均需求量;z既定服务水平下的标准差倍数;TL盘点 周期与提前期之间需求的标准差;I现有库存(包括已订

22、购尚未到达的)。注意:需求量、提前期、盘点期等可以使用任意时间单位,只要整个公式中的单位保持一致即可。,四、库存系统控制策略,3、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的责任是要测量特定地点现有库存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库存数量的增减。为了实施期望的库存管理,必须经常检查库存水平,并与有关库存参数进行对照,确定何时订货以及订多少货。库存控制的特点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定期的。这就与上述的定量订货模型与定期订货模型相匹配,同时考虑安全库存的储备。,3、库存控制,1)连续检查 连续的库存控制用于检查日常的库存状态,以确定补给需要量。连续检查过程是通过再订货点和订货点批量来实施的。如已讨论的那样:ROP=DT+SS(5-10

23、)式中:ROP用单位数表示的再订货点;D用单位数表示的平均日需要量;T用天数表示的平均完成周期;SS用单位数表示的安全储备或缓冲储备。,连续检查要将现有库存与已购库存的合计与产品的再订货点进行比较。如果现有库存加上已订购库存的数量低于已确定的再订货点,那么,库存控制过程将启动,再次补上订货。在数学上,这种状况可以被描述为:式中:I现有库存;Qo向供应商订购的库存;ROP再订货点单位数;Q订货批量单位数。,3、库存控制,再订货的形式产生于两种假设:一是当达到再订货点时,库存控制下的产品项目将发出购买订单;二是控制方法能对库存状态进行持续监控。如果这两种假设得不到满足,则确定连续检查的控制参数(R

24、OP和Q)必须重新予以修正。,3、库存控制,2)定期检查 定期库存控制是按有规律的时间间隔,如每周或每月,对产品项目的库存状态进行检查。计算定期检查再订货点的公式如下:ROP=D(T+P/2)+SS(5-12)式中:ROP再订货点;D平均日需求量;T平均完成周期长度;P用天数表示 的检查周期;SS安全储备。,3、库存控制,四、库存系统控制策略,4.MRP及其订货模型1)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根据产品结构层次的从属关系,以产品的零件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计划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料下达订单的优先级,从而实现在需用的

25、时刻把所有物料配套备齐,不需用的时候不要过早积压,达到减少库存量和降低资金占用的目的。,4.MRP及其订货模型,2)MRP系统中的订购批量按需确定批量法(Lot for lot,L4L)经济订购批量法(EOQ)最小总费用法(Least total cost,LTC)最小单位费用法(Least unit cost,LUC),4.MRP及其订货模型,按需确定批量法(Lot for lot,L4L),4.MRP及其订货模型,经济订购批量法(EOQ)经济订购批量模型使用年需求总量、准备或订货费用以及年保管成本的估计值,经济订货量并不是针对像MRP这样的系统设计的。应用于MRP的批量方法假设零件需求是使

26、用离散时区的,因而只对时区末的库存计算保管费用,而不像经济订购批量模型那样随平均库存变化。,4.MRP及其订货模型,最小总费用法(Least total cost,LTC)最小总费用法(LTC)是一个动态确定订购批量的方法,其原理是比较不同订货量所对应的保管费用和准备(或订货)费用,从中选择使二者尽可能接近的订购批量。,4.MRP及其订货模型,最小单位费用法(Least unit cost,LUC)最小单位费用法(LUC)也是一个动态订购批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每个试验批量的订货费用和库存保管费用相加,再除以该订购批量的总单位数量,选择单位费用最小的那个批量作为订购批量,4.MRP及其订货模型,

27、第四节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本节点睛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作用和功能二、配送中心的分类三、配送中心的地位四、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作用和功能,1.配送中心的定义配送中心具有集货、分货、送货等基本功能,为了提高更完善的配送服务,配送中心有时还具有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配送中心是一种以物流配送活动为核心的经营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高水平的配送服务,因此,要求其具有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经营理念,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作用和功能,2.配送中心的作用 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产生规模效益;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与多家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能有效而迅速

28、的反馈信息,控制商品质量。,一、配送中心的定义、作用和功能,3.配送中心的功能(1)流通行销的功能(2)采购功能(3)存储功能(4)配组功能(5)分拣功能,3.配送中心的功能,(6)分装功能(7)集散功能(8)流通加工功能(大包装拆箱、产品组合包装、标签黏贴作业等)(9)信息提供功能,二、配送中心的分类,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1)制造商型配送中心M.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Maker)2)批发商型配送中心W.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Wholesaler)3)零售商型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

29、ter built by Retailer)4)专业物流配送中心T.D.C(Distribution Center built by TPL),二、配送中心的分类,2.按服务范围分类1)城市配送中心2)区域配送中心R.D.C(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3.按配送中心的内部功能分类1)储存型配送中心2)流通型配送中心3)加工型配送中心,二、配送中心的分类,4.按照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类1)供应配送中心 2)销售配送中心5.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食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家电品配送中心、电子(3C)产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

30、心以及生鲜处理中心等,三、配送中心的地位,1.层次定位2.横向定位 3.纵向定位 4.系统定位5.功能定位,四、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1.配送中心规划在对配送中心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系统工程原则:把配送中心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2)价值工程原则:选择获得最大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案(3)科学化原则(4)发展原则: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1.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中心的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准备(通过一系列调研,收集相关的资料数据)(2)确定系统目标(3)作业功能规划(4)选址规划(5)作业流程规划(6)设施设备规划(7)信息系统规划,五、配送中

31、心的规划与设计,2.配送系统总体设计1)配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配送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是针对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2.配送系统总体设计,2)配送系统规划的设计程序第一阶段:筹划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总体规划阶段第三阶段:方案评估阶段第四阶段:详细设计阶段第五阶段:系统实施阶段,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3.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包括:1)自然环境因素 2)经营环境因素 3)基础设施状况,包括交通条件、公共设施状况等 4)其他因素,3.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2)资料收集整理3)地址筛选4)定量分析5)结果评价与检验,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4.设施设备

32、规划1)配送中心空间布局(接货验收区、储存区、理货区、发运区、加工区和办公区)2)配送中心建筑物设计3)配送中心设备选择(储存、搬运、拣货、装卸、流通加工、管理与办公等设备),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5.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在配送中心运作的各个环节,信息流始终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存在。能否对配送活动的信息予以准确、及时的反映,并据此改进配送中心的管理工作和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配送中心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五、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6.系统总体设计配送中心总体设计就是根据配送中心所在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配送

33、中心业务性质、规模大小、设施设备、对外运输方式等确定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合理设置交通运输线路和附属工程的过程。1)基本原则(1)安全(2)适用(3)经济,6.系统总体设计,2)基本要求(1)平面布局要符合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2)尽可能减少入库货物及仓储人员的运动距离,以提高搬运效率。(3)建筑物的布置要尽量利用地形,减少土方工程量。(4)车辆进出方便。(5)总体设计应有利于整个仓库的安全,满足防火需要。,3)总体设计的一般步骤,6.系统总体设计,第五节 物流基地的规划与设计,本节点睛一、物流基地的定义和功能二、物流基地的产生与建立的符合条件三、物流基地的区位选

34、择和空间布局四、物流园区的建设,一、物流基地的定义和功能,1.物流基地的定义物流基地,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综合性较强,同时具有这个大领域的专业性的物流活动场所,一般是衔接干线、支线运输和市内配送、集散运输的主要物流结点;规模较大、处理货物的能力较强;有一定储存能力和调节功能。,一、物流基地的定义和功能,2.物流基地的功能1)集约互补功能2)综合运作功能3)辐射带动功能:作为一个物流基地,它的服务区域不能仅仅按行政区域来划分,而应该考它自身的辐射带动半经,这个半径很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经济区域。4)其他功能,二、物流基地的产生与建立的符合条件,1.产生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原来相互分割

35、,缺乏合作的仓储、运输、批发等传统企业逐渐走向联合,专业性的物流配送经营实体及基地货物配送转运中心应运而生。伴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各个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配送转运中心分散建设、各自为战带来的资源浪费,各级政府也发现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总体规划功能。,二、物流基地的产生与建立的符合条件,2.物流基地的符合条件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三、物流基地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物流基地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基地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物流基地的占地规模较大,一般以仓储、运输、

36、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四、物流园区的建设,1.物流园区的内涵与产生原因物流园区是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以解决城市功能混乱、环节城市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顺应物流业发展趋势,实现“物畅其流”的重要手段。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聚集,使其达到规模效益,从而降低成本。同时,物流园区也可以减轻大型配送中心在市中心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1.物流园区的内涵与产生原因,产生原因:1)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2)减少物流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3)促进城市用地的结构调整。4)提高物流经营经营的规模效益。5)有利于仓储向着大型化、机械化、自动

37、化方向的发展。,四、物流园区的建设,2.物流园区类型,四、物流园区的建设,3.物流园区建设的基本要求(1)规划与评审(2)交通影响评价与规划(3)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4)基础设施建设(5)信息化设施建设,六、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本节点睛一、物流中心概念的理解二、物流中心功能和地位三、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四、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区别,一、物流中心概念的理解,物流中心是从国民经济系统要求出发,所建立的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型的物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等综合性的物流业务基础设施物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系统化、效率化,在社会物流中心下所设置的货物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是组织、衔接、调节、管理物流活动

38、的较大的物流据点。,一、物流中心概念的理解,物流中心是以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营社会物流业务的货物集散场所。国际物流中心是指以国际货运枢纽(如国际港口)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营开放型的物品储存、包装、装卸、运输等物流作业活动的大型集散场所。,二、物流中心功能和地位,1.功能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1.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7)结算功能8)需求预测功能9)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10)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二、物流中心功能和地位,2.物流中心的地位1)物流链管理的中枢2)运输网的依托 完整意义上的物流中心已成为选择运输手段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3

39、)经济圈的枢纽 大范围的物流中心在区域经济圈的确立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三、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所谓设计类型是指物流中心的内部运作流程中货物的流向。几种主要的物流中心设计类型,包括I型,L型,以及U型。,三、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1.I型物流中心拥有独立的出、入货台,分别分布在物流中心的两旁,直入直出。由于I型物流中心的运作流向是呈直线型的,可降低操作人员和物流搬运车相撞的可能性。I型物流中心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入货台相距甚远,增加货物的整体运输路线,降低效率,但是由于直线型的流程较为简单,操作人员比较容易适应,可以弥补该方面的不足。,三、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2.L型物流中心。需要处理快速货物

40、的物流中心通常会采用L型的概念设计,把货物出入物流中心的途径缩至最短,货物流向呈L型。L型物流中心与I型物流中心有些类似,同样拥有两个独立货台、较少碰撞交叉点、适合处理快速流转的货物。,三、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3.U型物流中心U型物流中心的设计概念主要来自高速公路的循环运输线,该类型物流中心的出、入货台会集中在同一边。U型物流中心各功能区的运作范围经常重迭,交叉点也比较多,降低运作效率。另外,由于进出物流中心的货物在同一个货台上进行收发,容易造成混淆,特别是在繁忙时段及处理类似货物的情况下。解决方法:组建不同操作人员小组,分别负责货物出、入物流中心事宜,四、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区别,

41、1.从规模来看,物流基地是巨型物流设施,其规模最大,物流中心次之,配送中心最小;2.从流通货物来看,物流基地的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物流中心在某个领域综合性、专业性较强,具有这个领域的专业性。配送中心则主要面向城市生活或某一类型生产企业,其专业性很强;,四、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区别,3.从结点功能来看,物流基地的功能十分全面,存储能力大,调节功能强。物流中心的功能健全,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和调节功能。而配送中心的功能较为单一,以配送功能为主,存储功能为辅。,沃尔玛的物流配送运作 思考题:1.沃尔玛成为美国 2003 年度 500 强之首,这个多年来被生产型企业占领的位置,为什么被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占领呢?你认为物流系统在其中起到哪些作用?2.为什么沃尔玛能做到“每日低价”?难道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大吗?,案例分析,仓储与配送系统规划与设计,仓储的基本理论,本章小结,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仓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库存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物流基地的规划与设计,1、仓储的功能有哪些?2、仓储物流规划原则是什么?3、现代仓库总体构成有哪些?如何规划?其内部又如何规划?4、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内容是什么?5、如何区分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6、试论述物流中心的设计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思考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