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192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和免疫陈定稿.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和免疫,传染病,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一、传染病的概念,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结核杆菌,HIV病毒,蛔虫,蛔虫卵,传染病:由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病原体寄生的生物体,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水、食物、身体等,,易感人群是未感染病原体的健康人。,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四早”早发现、早汇报 早隔离、早治疗,(根据环节),四、传染病的类型,

2、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肺及呼吸道粘膜,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种类:,流感、白喉、百日咳、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多发时间:,冬、春两季,传染源:,病人和携带者(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消化道传染病,原始寄生部位:,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种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主要预防措施:,血 液 传 染 病,原始寄生部位:,血液和淋巴,传播途径:,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主要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体 表 传 染 病,原始寄生部位:,体表的皮肤或黏膜,种类:,狂犬病、破伤风

3、、血吸虫病、沙眼和体癣等,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免疫,免 疫,2、种类:,1、概念:,免疫是肌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3、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抗原和抗体,抗原,1、概念:,2、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异体组织细胞、癌变细胞等。,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如蛋白质。,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机

4、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原和抗体,抗体,1、概念:,2、化学本质:,主要在血清,球蛋白,3、分布:,部分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

5、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1骨髓 2胸腺 3法氏囊或类囊器官 法氏囊为鸟类所特有人和哺乳动物均无法氏囊,目前认为骨髓可能起着类似的功能。由中枢免疫器官产生的T、B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脾脏和淋巴结等处定居,在遇抗原刺激后,它们就开始增殖,并进一步分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或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以执行其免疫功能。(二)外周免疫器官 1淋巴结2脾脏 脾脏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3其他淋巴组织:扁桃体、阑尾、肠集合淋巴结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三道防线,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防

6、卫机制(第一道防线),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的一定的防御作用。,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等)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所以,是出生后才产生的,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

7、,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处理),传递,T细胞,传递,B细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分化,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反应发挥免疫效应),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处理),传递,T细胞,增殖,分化,分化,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与靶细胞结合,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外露,细胞免疫,产生,淋巴因子,免疫作用的过程,1、体液免疫:在体液中的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2、细胞免疫:免疫细胞消灭宿主细胞内抗原的过程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抗原进入人体后,有的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有的则被相应的免疫细胞

8、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者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免疫作用的过程,免疫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免疫系统受损会引起什么问题?,容易受到病菌的入侵,可能会引发癌症。,免疫异常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反应特点:,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原,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除皮疹外,尚有肾、肝、心等

9、器官损害,且常伴有发热、关节竣痛等全身症状。本病以青年女性为多见,发病年龄10至39岁者占73.3%,男女之比为1:7至9,我国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且在美国等地华裔人群中患病率亦高,这可能与 机体遗传素质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缺陷病,概念及特点: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免疫缺陷病的种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ADIS),简介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主要传染途径,1、性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艾滋病淋巴瘤,艾滋病皮肤病变,艾滋病的病征,免疫系统的功能,对外,防卫功能;对内,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通过这些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发现抗原,器官移植:,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卡介苗,牛痘,糖丸,疫苗,预防疾病,免疫的分类 自然的:患传染病或隐性获得免疫力(1)自动 免疫 人工的:菌苗、疫苗、类毒素的预防接种 自然的:通过胎盘、乳汁(2)被动 免疫 人工的:注射抗毒素、血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