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211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防治梁亚荣.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防治校医院保健科 梁亚荣,传染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人大会89年通过,04年修订)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03年,国务院376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91年,卫生部第17号令)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06年,卫生部37号令)5.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06年,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包括传染病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保障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九大章80条。传染病防治法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急、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

2、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甲、乙、丙三类。,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鼠疫霍乱,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乙类(26种),甲型H7N9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丙类(11种),传染病防控形势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原因;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

3、第二位原因。,传染病防控形势1.少数传染病已被或即将被消灭。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等。2.一些过去已经基本上控制了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如结核病、梅毒等。3.一些传染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如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4.新的传染性疾病陆续出现。如艾滋病、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2013年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2013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16418例(乙类3057410例),死亡16592(乙类16300人)人,报告发病率为473.87/10万,死亡率为1.23/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

4、病总数的93.26%,报告死亡数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出血热,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09%。,传染病概述病毒性肝炎防治结核病防治,传染病概述一、什么是传染病二、传染病的特征三、传染病流行过程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五、传染病的诊断六、传染病的治疗七、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一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二 传染病的特征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2.流行病学特征:外来性与地方性;散发、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流行;三间分布(时间、地域、人群)。3.传染病的

5、临床特点: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临床症状与体征通常有发热和毒血症状(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酸痛等),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传播及转归的全部自然经过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引起疾病的流行,或使已流行的疾病终止。,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1.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 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 染的动物。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一方面取决于人体的 反应,另

6、一方面取决于病原体特征、数量及其侵入 门户等,其中病原体的特征对病原体的致病性及其 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病原体特征传染力、致病力、毒力、变异性。,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 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再侵入易感者机体 所经过的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空气传播):飞沫、尘埃等,如肺结核、流感;消化道传播(粪-口传播):水、食物、苍蝇等,如痢疾、甲肝;接触传播:手、用具、玩具等,如手足口病、流感;虫媒传播:如乙脑;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如乙肝,AIDS;土壤传播:如破伤风;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如乙肝、AIDS。,三 传染病流行过程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易 感者

7、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 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很容易发 生传染病的 流行。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有: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和免疫人口死亡。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有:计划免疫、传染病流行。,四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气象、生态等。传染病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密切相关。2.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城市化的人口流动和密集、工业化进程使环境破坏和污染)、经济和生活条件(药物滥用)、文化水平等。,五 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要综合三方面的资料:即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其中流行病学资料是传染病诊断的重要依据。,1.治疗

8、原则:综合治疗原则。即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2.治疗方法:一般和支持疗法;病原或特效疗法;对症疗法;康复疗法;中医中药疗法。,六 传染病的治疗治疗传染病的目的既促进患者的康复,又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主要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传染病预防控制原则: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管理传染源:传染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密切接触者依具

9、体情况采取检疫、临床观察和药物预防。,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手段之一,也是早期发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31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疫情报告要求: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网络报告;发现乙、丙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

10、传染病):流行期间暂停聚会和集体活动;远离可疑感染动物、家禽等;开窗通风,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每小时换气次数1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和患者间隔距离1 米等。,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染病):加强饮用水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等。,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接触传播):勤洗手,不揉眼;玩具、日用品消毒等。,七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血液其及制品传播):严格筛查血源;不公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七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提高人群免疫力平衡膳食、锻炼身体、规律作息等;疫苗预防

11、接种。,病毒性肝炎防治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乙肝)防治一、什么是乙肝二、乙肝流行病学三、乙肝临床表现四、乙肝实验室检查五、乙肝治疗六、乙肝预防措施,一 什么是乙肝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坏的,有潜在致死性的肝脏疾病。在慢性肝炎中乙肝约占8

12、0-90%。,二乙肝流行病学1.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2.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分娩过程是主要传播方式。血液、体液传播:输血、注射、手术、针刺等。密切接触传播: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3.易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阴性者。4.流行特征:地区分布(乡城,南方北方,西部东部)。性别差异:男女。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家庭聚集性。婴幼儿感染多见。,三乙肝主要临床表现1.潜伏期:1-6月,平均3个月。2.临床表现:急性期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等。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称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四 乙肝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检查:

13、丙氨酸转氨酸(ALT)是反映肝细胞 受损最常用的指标。2.病原学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只要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就可以诊断乙肝病毒(HBV)感染。乙肝病毒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五 乙肝治疗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心理平衡。2.药物治疗: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六 乙肝预防措施采取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急性患者隔离治疗。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不能从事某些职业。2.切断传播途径:阻断母婴传播;严格筛选献血员,医疗器械严格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血液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

14、生习惯(不共用生活用品)。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最有 效、最经济的手段。2002年乙肝疫苗已纳入免疫规划。,结核病防治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结核杆菌多侵犯肺组织,也可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肺结核是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采取的结核病控制行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结核病进入紧急状态,并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行动起来,与结核病的危机进行斗争。1995年:WHO确定每年的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同时还提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应用直接面视下短程化学疗法(简称DOTS)

15、在全球推行。,我国肺结核疫情特点1.感染人数多:目前全国约5.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感染率45。2.患病人数多: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居世界第二位。3.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约145万。4.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是各种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倍。5.农村患者多:全国约有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6.耐药患者多:全国菌阳肺结核病人中,耐药病人约占1/4.,肺结核防治一、什么是肺结核二、肺结核流行病学三、肺结核的发现四、肺结核临床表现五、肺结核的化学治疗六、肺结核的预防七、肺结核控制策略与措施,一 什么是肺结核肺结核是

16、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占结核病总数的80-90%。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二 肺结核流行病学1.传染原: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的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病人在咳嗽、喷嚏、大声说话时排出飞沫中的结核菌,被健康人吸入可引起感染。3.易感人群:儿童、老人为高危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护、营养不良是肺结核的易感因素。4.流行特征:西部东部,农村城市。,三 肺结核的发现发现方式:因症就诊 可疑症状者追踪 重点人群检查 健康体检,三 肺结核的发现 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是肺 结核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为 肺结

17、核可疑症状者,可直接拍摄胸片检查。,四 肺结核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低烧、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肺部症状:咳嗽、咯痰、咯血、胸痛(不 适)、呼吸困难。,五 肺结核的化学治疗及时发现并正规治愈肺结核病人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肺结核治疗原则:早期、适量、规律、联合、全程,肺结核治疗原则早期:早发现早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和降低传染性。适量:用药量达到杀灭结核杆菌并使副作用最低。规律:药效持续不断起作用以防产生耐药菌。联合: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全程:完成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6-8月。,六 肺结核的预防 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及时发现并正规治愈结核病人。1.管理传染源:加

18、强肺结核病人的规范管理,确保病人接受正规的化学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掩口,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3.保护易感人群:做好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营养和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宿舍、教室等场所通风换气,常晒衣被等。,七 肺结核控制策略与措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指出:对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1.全程督导化学治疗(DOTS策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死亡率。2.病例报告和转诊:及时、准确、完整。3.病例登记和归口管理:掌握患者从发病、治疗到治愈的全过程。4.卡介苗接种:主要是新生儿接种,成人接种效果差。5

19、.预防性化学治疗:受感染的高危人群(包括HIV感染者、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武汉市疑似肺结核病人、肺结核病人转诊单(第一联 交病人)病人姓名:性别 年龄(周岁)门诊或住院号 现住址:区 街(乡)居委会(村)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病人户主姓名:转诊原因:1、有可疑肺结核症状 2、肺结核或可疑肺结核 3、出院治疗请病人带上诊疗资料到(区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需住院的病人转至武汉市结核病医院(所)或指定医院。地址:联系电话:转诊日期:年 月 日 转诊单位:转诊医生:,请看结核病防治VCR!,细菌性痢疾(菌痢)防治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二、菌痢流行病学三、菌痢临床表现四、菌痢实验室检查

20、五、菌痢治疗六、菌痢预防措施,一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为结肠黏膜弥漫性炎症。痢疾杆菌有A、B、C、D四群,体外生存力较强,可在瓜果、蔬菜以及污染物上生存1-3周。,二 菌痢流行病学1.传染源:急、慢性菌痢病人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病原体经病人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和手,经口感染。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力较短,因此易反复感染。4.流行特征:全年散发,但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高发。学龄前儿童多发,其次为中青年。,武汉市1993-2006年痢疾报告发病率,武汉市2006年痢疾分月报告情况,三 菌痢临床表现菌

21、痢潜伏期数小时-7天(一般1-2天)。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又分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慢性期分迁延型、隐匿型和慢性急性发作型。1.急性普通型菌痢:起病急,有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每日排便10余次至数十次。自然病程1-2周。2.慢性菌痢: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即为慢性菌痢。菌痢慢性化与人体因素和细菌因素有关。,四 菌痢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2.粪便检查:粪便量少,脓血便,常无粪质。镜检有大量白细胞。,五 菌利治疗1.一般治疗:充分休息,对症治疗。饮食以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2.病原治疗:抗生素口服或点滴。,六 菌痢预防措施

22、采用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菌痢病人应隔离治疗。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水卫生和饮食卫生,不饮生水,不吃腐变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夏秋季多吃生蒜头,能起到杀菌作用。,流行性感冒防治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甲型流感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乙型和丙型流感相对较少,且仅感染人类。,甲型H1N1流感防治一、什么是甲型

23、H1N1流感二、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三、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四、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五、甲型H1N1流感治疗六、甲型H1N1流感预防措施,一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酒精(75%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杀灭。,二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1.传染原: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甲型H1N1流感病

24、毒具较强传染性,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冬季高发。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三 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1.孕妇;2.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者;3.肥胖者;4.年龄5岁的儿童;5.年龄65岁的老年人。,四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1-7天(多为13天)。通常表现为普通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五 甲型H1N1流感治疗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2.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例需要。,六 甲型H1N1流感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甲型H1N1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2.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勤开窗(宿舍、教室等场所经常通风换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少扎堆;公共场所注意佩戴口罩。3.保护易感人群:注意膳食营养,多喝水;多运动;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甲型H1N1流感预防措施勤洗手,勤开窗,少扎堆,多喝水,多运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