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8234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0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原则,3、尊重历史、保存原貌、修旧如旧的原则,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要尊重历史、保存原貌、修旧如旧,切忌重新包装改建,使古建筑、古街区“旧貌换新颜”,使历史信息荡然无存。,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原则,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保护的原则,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关系到各方利益,涉及到方方面面,既需要政府组织和调控,又需要社会各方关心和参与,共同开展保护工作。,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1、明确保护重点2、划分保护层次3、分类保护整治,四、

2、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1、明确保护重点,在对自然环境、历史文脉、整体格局、传统风貌、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挖掘其价值特色,明确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内容。,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2、划分保护层次,根据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分布的现状情况,在保护规划中划定保护区、建设控制区、环境协调区等三个保护等级和相应的保护范围,并分别提出保护要求、建设控制指标、环境协调内容。,四、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3、分类保护整治,根据建、构筑物的现状,一般将

3、它们的划分为保护、保留、整治、更新四大类。对保护类建、构筑物,建立包括测绘图、影像、文字说明及保护范围在内的档案并挂牌公示,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修缮、维修等措施。对保留类的建、构筑物,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维修、改善等措施。对整治类的建、构筑物,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整修等措施。对更新类的建、构筑物,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整修、整治、拆除等措施。,谢谢!,第三讲 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 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 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考核范围 三、山西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化和空间形态,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二)山西省的特色景观旅游

4、名镇(村),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是指具有较为丰富旅游资源和一定旅游接待能力的镇(村)。其考核范围包括镇(村)的资源与景观、旅游经济、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资源保护、人居环境、综合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安全等9个方面。我国2010年3月10日公布了第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011年7月15日公布了第二批。,一、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概念,(二)山西省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我省的旅游村镇建设起步较早,2008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山西省旅游名镇名村,共27处。目前,我省两批拥有14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第

5、一批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1)灵石县静升镇(2)五台县台怀镇(3)永济市蒲州镇(4)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5)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6)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2、第二批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1)汾阳市杏花村镇(2)天镇县新平堡镇(3)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3)万荣县荣河镇(5)阳城县北留镇(6)平定县娘子关镇(7)平顺县东寺头乡神龙湾村(8)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考核范围,(一)资源与景观(六)人居环境(二)旅游经济(七)综合管理(三)规划与建设(八)旅游服务(四)基础设施(九)旅游安全(五)资源保护,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考核范围,(一)资源与

6、景观,1、景观资源2、特色价值3、市场吸引力,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考核范围,(一)资源与景观,1、景观资源,(1)有一定规模或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适宜开展旅游活动;(2)资源类型丰富,景点数量众多,并且组合关系良好;(3)自然、人文景观基本保存完整,人为干扰较小,且不构成明显影响。,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考核范围,(一)资源与景观,2、特色价值,(1)在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学术价值和教育意义;(2)在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具有较大影响力;(3)能够较完整真实地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和传统乡村特色、自然风貌;(4)有文化传承载体,有文化活动队伍,形成独特的文化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