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8277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培训.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黄恒英,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利用手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小冲击力F(t),激发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然后利用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由初始信号和由桩身缺陷或桩底产生的反射信号组合的时程曲线,最后利用信号采集分析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基本原理,假定一根桩作为一维杆件,考虑材质均匀,截面恒定的弹性杆,长度为L,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取杆轴为轴,若杆变形时平截面假设成立,受轴向力F作用,沿杆轴向产生位移u,质点运动速V=u/t 和应变=u/x变化,通过动力学和运动学得出一维波动方程求解。,

2、(一)广义波阻抗及波阻抗界面 设桩体某段唯一分析单元,其桩身介质密度,弹性波波速,截面面积分析用、c、A表示,则令 Z=cA(1)称为广义波阻抗。当桩身的几何尺寸或材料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时,则相应的、c、A发生变化处称为波阻抗界面,其比值可表示为 n=Z1/Z2=(1c1A1)/(2c2A2)(2)即称为广义波阻抗比。,(二)应力波在波阻抗界面处的反射和透射 设一维平面应力波沿桩身传播到达一与传播反向垂直的波阻抗界面。,根据应力波理论,由连续性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有 vI+vR=vt(3)A1(1+r)=A2t(4)式中:v、分别表示应力波的速度和应力,下标I、R、T分别表示入射波、反射波和透射

3、波。由波阵面动量守恒条件,由式(4)得 1c1A1(vI-vr)=2c2vT(5)联方式(3)、(5)求解可得 vI=-FvI(6a)vt=nTvT(6b)其中 F=1-n/1+n(反射系数)(7a)T=2/1+n(透射系数)(7b)式(7)就是小扰动应力波反射法中利用的反射波与入射波的速度量的相位关系来分析的重要性。,假设在基桩中某处存在一个波阻抗变化界,界面上部波阻抗z1=1c1A1,下部波阻抗 z2=2c2A2。当z1=z2时,表示桩截面均匀无缺陷;当z1z2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截面缩小或砼质量较差缺陷,反射波VR与入射波VI相位一致;当z1z2时,表示在相应位置存在扩径,反射波VR与

4、入射波VI相位相反;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根据反射波VR时刻与桩顶锤击触发时刻的差值t和桩身传播速度C来推算缺陷位置LX,LX=tc/2(10),二、典型桩波形分析 通过以上桩身缺陷性质判断规律:如举列几种典型缺陷桩波形。1、完整桩:完整桩仅有桩底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2、截面突变桩:桩身截面变小处反射波上行拉力波,遇桩顶自由端发射为下行压力波(t1=t2=2L/C);桩身截面变大处反射为上行压力波,遇桩顶自由端反射为下行拉力波(t1=t2=2L/C)。,3、断桩:在断桩处应力波产生多次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看不到桩底反射。,4、半断桩身夹层处的发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桩底反射波和入射

5、波同相位。,5、缩颈、离析和夹泥桩:缩颈桩和离析桩,开始部位和反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缩颈和离析结束部位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反相位,缩颈和离析不严重的桩,部分应力波还透射传播,可看到桩底反射,反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6、扩底桩:扩底桩在扩底开始处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反相 位,底结束处的反射波的入射波同相位。,7、嵌岩桩:嵌岩效果好的桩,桩底反射波和入射波反相位。,8、截面渐变桩:截面渐变桩不易判断,截面渐变过程和侧阻力增加的反射波近似,渐变结束处的反射波和入射波同相位。,三、工程实例分析(1)完整性 工程桩13#桩长为9.30m,实测曲线的反射波波形规则、波列清晰桩底反射波明显可辨,桩底反射波初至与入射

6、波初至同相位,桩底反射时间为4.70ms,纵波波速为3950m/s。,现场钻心法检查,桩身砼芯呈柱状,连续完整,表面光滑,断口吻合,胶结好、骨料分布均匀,桩底无沉渣现象,底部与持力层界面清晰,对砼抽检抗压强度在34.948.9之间,属于完整桩。钻芯检测结果与反射波检测结果一致。,(2)离析桩 工程桩11#,桩长10.5m,实测曲线与完整桩不相同,入射波与反射波同相位,并在缺陷处波形非常明显反射,反射时间为1.41ms,按本工程完整桩的平均波速,计算出该桩实测缺陷在2.3m处。,现场钻芯取样,上部02.30m段砼芯样连续完整,呈柱状及短柱状,表面光滑,断口吻合,骨料分布较为均匀。中部2.405.

7、80m段砼芯样较为松散,胶结较差或无胶结现象,取中部较为完整呈柱状体芯样,进行砼试块试压,其最大砼抗压强度为14.1Mpa。钻芯结果与反射波检测法基本吻合。,(3)离析(断)桩 工程桩9#,桩长10.25m。该桩现场实测波反射较强,往后同样出现多次反射、其反射时间间隔相等,无法找出桩底反射位置。按本工程的完整桩平均波速反算,该桩身在2m2.2m处全断。,现场钻芯取样,桩顶上部0.2m厚度无骨料,0.22.0m段芯样表面有蜂窝、麻面,水泥渗量少,胶结较差,2.06.15m段,砼芯破碎严重,部分砂、石分离无胶结,6.15m至桩底砼芯样连续,呈柱状表面光滑、断口吻合、胶结较好,桩底与持力层接触面清晰

8、。该桩钻芯结果与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结果较为一致。,四、现场检测要求 低应变动测试桩较为简单,但现场检测中不能忽略,在检测过程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1、桩头处理 现场信号采集工作中,桩头的处理是测试成功的第一关键,但在多数情况下,很多测试人员忽略这一点。一般基本要求,桩头的处理以平承台底的有效桩长,桩头露出骨料的混凝土面为止,尽量凿平磨平,清理干净,有利于传感器的安装和力棒或力锤敲击。,2、测试参数设定 测试前必须按规定设有足够信号记录和信号分析要求(时域的时间段长度2L/C时刻延续不少于5ms,幅频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少2000Hz,桩的几何尺寸(桩长、桩身截面),桩身波速初值,采集点(不少于

9、1024点)及传感器计量检定参数。,3、传感器的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影响较大,传感器越轻,越贴近桩面,与桩面之间接触刚度越大,传递性越好,测试信号也越接近桩面的质点振动。因此一定选用足够粘结强度的耦合剂。对实心桩,传感器安装位置为距桩心2/33/4半径处;对管桩锤击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90夹角,传感器安装位置为壁厚的1/2处;对于钢筋笼主筋露出时,传感器尽量避开位置。,4、击振方式的选择 长、大桩的测试一般应当用力棒或大铁球击振击,其重量大、能量大、脉冲宽、频率低、衰减小,适用于桩底及深部缺陷的检测,桩底及深部缺陷的信号较为强烈,但容易带来浅层缺

10、陷和微小缺陷的误判和漏判,因此长、大桩除以上以外,还须采用小锤或小力棒配合使用。对小桩浅部缺陷,使用小锤或小力棒击振重量小、能量小、脉冲窄、频率高、衰减快、易判缺陷位置。,5、信号采集和筛选 根据桩径大小而确定,一般大桩最少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采集有效信号不少于3个,如实测信号有异常,着重分析,增加检测点数量,检测信号是否失真,产生零漂或信号幅值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四、检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在检测前要了解工程概况,收集有关资料(图纸设计、地质勘察报告、成桩工艺、成桩日期、施工记录等)。做好对检测数据分析的准备工作。1、为分析同时段或频段信号所反映的桩身阻抗信息,核验桩底信号并确认桩身缺陷位

11、置,需要确定桩身波速及平均值Cm。Cm=1/nCi Ci=2000L/T,Ci=2000L 波速除与桩身混凝土强度有关外,还与混凝土的骨料品种、粒径级配、密度、水灰比、成桩工艺(导管灌、振捣、离心)等因素有关。,2、桩身缺陷位置确定 X=1/2000txC X=1/2c/f 采用本方法确定桩身缺陷的位置是有误差。原因一:(1)缺陷位置处tx和f存在读数误差;(2)采样点数不变时,提高采样频率降低了频域分辨率;(3)波速确定的方式及用抽样所得平均值Cm代替某具体桩身段波速带来的误差。原因二:入射波桩底反射峰确定的波速将比实际的高,若按“正确”的桩身波速确定缺陷位置将比实际的低。若能测到4L/C的

12、二次桩底反射,则有2L/C至4L/C时段的波速是正确。,3、结果评定分析 从实测曲线特征表现的信号判定相对来说较简单直观,而分析缺陷桩信号则复杂,有的信号的确是因施工质量缺陷产生的,但也有是因设计构造或成桩工艺本身局限导致的不连断面产生的。因此,查明造成缺陷信号特征,划分缺陷性质。根据测试信号幅值大小判定缺陷程度,除受缺陷程度影响外,还受桩周土阻尼大小及缺陷所处的深度位置影响。,如何正确判定缺陷程度,特别是缺陷十分明显时,如何区分类桩或类桩。仔细对照桩型、地质条件、施工情况,结合当地经验综合分析判断;结合基础和上部结构型式对桩的承载安全性要求;考虑桩身承载力不足引发桩身结构破坏的可能性。对桩身

13、缺陷难以确定时,必要时采用借助其他计算方式及相关测试量作为辅助分析手段,采用时域信号曲线拟合法和幅频曲线或导纳曲线计算分析。,4、结果判定 低应变动测桩身完整性判定:按现场测试分析计算结果,以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表的规定和表所列实测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定。,五、检测报告 除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条内容外,低应变法还需提供如下内容:1、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2、桩身波速取值;3、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4、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线性放大范围,幅频信号曲线分析的频率范围,桩底或桩身缺陷对应相邻谐振峰的频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