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8765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色散说课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教学说课比赛,欢迎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教,说课比赛,光的色散说课,李昆朋,目录 Contents,教材内容展现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夜视仪光的混合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情感目标(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3)通过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高科技上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力量;客观地看到社会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形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知识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3)确定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生产、军事、高科技领域等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目标,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色散的原因、看不见光的应用。,目录 Contents,对象:,本校八年级五班学生,知识基础:,基础薄弱 理解困难 动手能力较差,个性特点:,大部分内敛羞涩、不善言辞,胆子较小。,目录 Conte

3、nts,说教法、学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彩虹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设备作为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教 学 环 节,导入,活动一:寻找类似彩虹的彩色条纹,器材:平行光源、日光灯、三棱镜、装有水的圆形烧瓶、厚玻璃砖、DVD光碟、白纸,白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

4、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一、白光的色散:,牛顿首先做的三棱镜实验,揭开了色散之迷,二、色散原因,二、色散原因,色散的原因是:三棱镜对各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七色光又合成了白光,光路图,20,太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被色散成绚丽的七色光。,活动二:用放大镜观察电脑显示器的色彩,显示器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2.色光的混合,将红绿蓝任意混合会是什么颜色呢?,活动三:色光的混合,器材:色光混合演示器、白纸,红+绿,红+蓝,绿+蓝,红+绿+蓝,红+绿=,红+蓝=,绿+蓝=,红+绿+蓝=,黄,紫,青(靛),白,

5、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组合,能混合出各种颜色。,显示器、电视机是改变三原色色光的强度,也就是改变三原色每次参与混合的(比例),从而得到各种色彩。,光谱,三棱镜能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太阳光,红外线,三、不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夜视仪、摄像仪,2、红外线遥感,3、电视机的遥控器,4、红外线烤箱,火灾图,气象图,紫外线的应用:,(1)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2)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3)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进健康),(杀菌消毒),(验钞机),巩固练习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_实验证明了白光不是单色

6、光,它是由_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传播方向改变最大的是_色光.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3.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的电视机的荧光屏时,就能看到屏上:_的光点.,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紫,红 绿 蓝,红、绿、蓝,4.下列器材中,没有应用红外线的是()A.验钞机 B.浴室取暖灯C.电视遥控器 D.烤箱5.适量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的是()A.紫外线 B.红外线 C.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有可能,A,A,第五节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1、色散现象、原因,2、三原色光,3、单色光、复色光,红外线,紫外线,第五节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后的

7、教学过程是我经过反复修改后定稿,完成录播室内的摄录。讲完这次课使我更加意识到每一堂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环境、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精雕细琢,使学生更好地去接受所讲授的知识。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光线不足,导致任务设计受到了局限,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光的色散与复合,光的色散概念较为抽象,实验想象也很不明显,所以多媒体课件在这堂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在突破色散成因这个难点时,利用FLASH,电子白板,录屏软件等一次次改进的课件,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为直观的图像信息,解决了在初中物理知识中没有提及折射率概念。在录播教室中用微视频取代了部分实验,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和方法,导致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时抓不到实质。课前的查找资料,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不同学生获取的资料不同,通过交流能够互相补充,且有利于培养合作、交流的精神。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增强学生重视过程,重视实验,重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意识,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辅助物理教学,使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