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预算第三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8943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预算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预算第三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预算管理 武玉坤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Public Budgeting Management Course:8263116,第三章 公共预算收支的分类与测算方法,第一节公共预算收支的分类第二节公共预算收支的测算第三节公共预算申报制度,收入形式与类型,实物收入:明代公务员工资为实物,如棉花、木炭张居正一条鞭法,由实物变成货币雍正新政:摊丁入亩:由丁税变成田税,收入分类改变火耗归公:火耗由分散变为集中支出,改变支出分类,收支分类模糊的困难,行政费事业费工资劳务费仪器设备,教育局劳动局公安局卫生局,需要对卫生劳动人员(如卫生员、环保员)进行社会治安基础教育,哪个部门申请资金如何划分责任?,外

2、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我国原有收入分类方法,原政府支出科目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根据经费性质将政府支出划分为类、款、项三级。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农林水等事业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这种分类便于财政部门按不同经费性质分配资金,同时也便于对政府支出中的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比例,积累和消费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但这种分类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集中反映政府在某一方面(例如教育)的全部支出情况。,我国原有收入分类方法,二、在行政事业费支出类、款、项科目之后设置支出目级科目.如基本工资、办公费、福利费等,反映各

3、项行政事业经费的具体开支用途。各行政事业单位则在国家统一规定的目级科目下,再分节级科目,分析考核各项费用开支的具体用途。这类科目相当于新的支出经济分类,但涵盖范围不全,没有对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等进行明细反映。,原有收支分类体系的不足,一是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作为反映政府职能活动需要的预算收支科目,却明显带有过去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色彩;如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流动资金等仍然是按照过去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思路设计的。,二是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我国现行预算支出科目主要是按“经费”性质进行分类

4、的。把各项支出划分为行政费、事业费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使政府究竟办了什么事在预算上看不出来,往往造成“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三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财政管理信息化受到制约。我们现在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体系,这对细化预算编制,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会计核算,以及提高财政信息化水平都带来一定的制约。四是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弱化。现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只反映财政预算内收支,不包括应纳入政府收支范围的预算外收支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等。五是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既不利于财政经济分析与决 策,也不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政府财政统计标准的支出功能分类,一、一般公

5、共服务:包括行政和立法机关、金融和财政事务、对外事务,对外经济援助,一般服务,基础研究,一般公共服务“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债务操作,各级政府间的一般公共服务等。二、国防:包括军事防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国防“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国防等。三、公共秩序和安全:包括警察服务、消防服务、法庭、监狱、公共秩序和安全“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公共秩序和安全等。四、经济事务:包括一般经济、商业和劳工事务,农业、林业、渔业和狩猎业,燃料和能源,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运输,通讯,其他行业,经济事务“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经济事务等。五、环境保护:包括废物管理、废水管理、减轻污染、

6、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环境保护“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环境保护等。,六、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包括住房开发、社区发展、供水、街道照明、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等。七、医疗保障:包括医疗产品、器械和设备,门诊服务,医院服务,公共医疗保障服务,医疗保障“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医疗保障等。八、娱乐、文化和宗教。包括娱乐和体育服务,文化服务,广播和出版服务,宗教和其他社区服务,娱乐、文化和宗教“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娱乐、文化和宗教等。九、教育:包括学前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后的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无法定级的教育、教育的辅助服务、教育“研究和发展

7、”、未另分类的教育等。十、社会保护:包括伤病和残疾、老龄、遗属、家庭和儿童、失业、住房、未另分类的社会排斥、社会保护“研究和发展”、未另分类的社会保护等。,政府支出分类为何采用功能和经济两种分类标准?,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支出功能分类反映政府职能活动,说明政府的钱到底干了什么事,如办学校、修水利等;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如办学校的钱究竟是发了工资,还是买了设备、盖了校舍。从某种意义上讲,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细的反映。,支出功能分类中类、款、

8、项三级科目如何确定?,总体上讲,支出功能分类中的类、款、项科目主要根据政府职能,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设置。其中:类级科目反映政府主要职能,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公共安全等;款级科目反映政府履行某项职能所要从事的主要活动,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等;项级科目反映某活动下的具体事项,如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等。,按政府预算收入来源分类,按预算收入的形式分类,按政府预算收入管理和使用权限分类,(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历程,十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全面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1999年8月,国务院领导指出:“要着手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细化预算编制、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

9、购制度创造有利条件。”财政部1999年底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研究工作 2004年底完成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前期设计工作2005年选择6个中央部门以及5个省市进行了模拟试点 2005年12月27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 2005年12月27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推出了政府收支科目改革方案,2007年全面实行,政府收支分类,完整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完整反映政府各项职能。如:国防、教育,明细反映各项支出具体用途。如:工资、会议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收入分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进口消费税,类(6),款(49),

10、目(750),项(354),烟消费税,酒及酒精消费税,增值税,消费税,国内消费税,(一)收入分类,收入分类特点一:扩展了涵盖范围,税 收,社会缴款,赠 予,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收入分类特点二:规范了分类标准,其他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收入分类特点三:增强了分析功能,由于新分类与国外口径一致,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将更加便利。,医疗卫生,国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类(17),款(172),项(1152),(二)支出功能分类,抗旱,水土保持,普通教育,水 利,农林水事务,教育,新分类涵盖范围,功能分类特点一:分类范围完整,功能分类特点二:分类标准规范,旧新,

11、旧:教育总支出A+B+C+D+E+F,新:教育总支出A,A.教育基建支出,基本建设支出,B.教育企业挖潜改造,企业挖革改造,C.教育科技三项费用,科技三项费用,D.高等学校经费,D.,教育事业费,E.教育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A教育,教育管理事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功能分类特点三:科目设置明细,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服务,妇幼保健,农村卫生,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运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一般公共服务,国 防,公共秩序和安全,一般公共服务,国 防,公共安全,功能分类特点四:便于比较交流,教 育,社会保护,教 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

12、,经济事务,功能分类特点五:充分考虑国情,房屋建筑物购建,专用设备购置,类(12),款(98),(三)支出经济分类,工资福利,资本性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支付,商品和服务支出,工资福利,资本性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债务支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原目级科目,经济分类,经济分类特点一:自成体系,邮电费,办公费,水电费,会议费,租赁费,差旅费,维修费,公务费,经济分类特点二:充分细化,经济分类特点三:运用广泛,基建支出项目,行政事业单位部分经费支出,工资福利,资本性支出,债务支出,实现了“体系完整、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具体改革要求“多维定位”,第二节公共预算收支的测算

13、,一、公共预算收支测算的基本依据(一)宏观经济规划1.经济或财政政策目标以及政府意欲实现的财政总量(预算限额),必须清楚地加以规定并得到高层决策者的强有力支持;2.政府预期(作为目标)的支出水平必须严格地与中期宏观经济框架(规划)相联结;3.预算数据应以名义数据确定,以便使特定规划的管理者能够对价格变动做出反应;4.中期预算框架下的支出数应充分反映所通过的政策提议成本;5.中期预算框架应规定强有力的手段,用以审查每项支出政策及其实施机制。(二)财政政策报告(三)年度预算限额,二、公共预算收支范围的确定,1.公共预算收支范围划分的一般原则要正确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要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14、指标体系相适应既要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又要适当简化和相对稳定要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2.公共预算收入范围的界定税收收入的界定公共收费的界定国有资产收益的界定3.公共预算支出范围的界定政权建设领域事业发展领域公共投资领域收入分配调节领域,4.我国预算法规定的收支范围预算法规定的收入项目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预算法规定的支出项目经济建设支出。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其他支出。,三、公共预算收支规模的确定,1.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的确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政府的职能范围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2.公共预算支出规模的确定公共预算支出规模变化的趋势公共支出规模变化的影响因素,四、公共预算收支测算的传统方法1.我国预算收支测算的一般方法公共预算收支匡算公共预算收支预测(教材82-85)2.我国预算收支测算的具体方法(教材85-98)主要公共预算收入项目的测算主要公共预算支出的测算,五、公共预算收支测算的现代方法1.时间序列法(关注长期趋势)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最新变化适应滤波法:多次重复反复2.因果分析预测法(关注主要影响)一元回归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3.经济模型预测法(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