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609084 上传时间:2021-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earth is in motion all the time, and a person will not always be in an unlucky position.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应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认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人格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二)理论依据1

2、、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不能把读者(观众)的艺术接受过程看成是消极受教过程,让艺术的接受者都只能等待着艺术家的摆布。因此,不该过份地强调审美接受中的思想灌输功能,应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齐白石及他作品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2、美国艺术评论家沃尔夫曾说过:“鼓励他们获得批评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用最明白无误的语言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写出来”,因此,本课我让学生以谈感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认识、作品的理解等。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_花、鸟、虫、鱼;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一诗、书

3、、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了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单就中国画一项而言,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兼工带写,无所不能。但是,我认为齐白石所涉及到的艺术类别中,面目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花鸟画。所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了对他花鸟画的欣赏,其他也有涉猎,如蜻蜓点水。从这套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欣赏评述课来看,大约能分为这么三类:一类为以画家为主专题欣赏;一类为主题性欣赏,如建筑欣赏、自然景观欣赏、雕塑欣赏、肖像艺术欣赏等;第三类为每课的随堂欣赏。就人民艺术家一齐白石这一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这套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4、一)从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来看。第二学段的画家凡高,第三学段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都是以一名画家为主的专题欣赏。从第二学段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到第三学段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由易到难。通过学习画家凡高,学生已经初次对一位画家,进行了专题欣赏,了解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课通过对画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引导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二)从齐白石作品在不同学段的随堂欣赏来看。齐白石的作品百世多吉、和平鸽、荔枝蜜蜂、柳桥独步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

5、造型表现”领域中出现,通过随堂欣赏,让学生逐步感受中国画的形与色,齐白石作品的笔墨情趣,为五年级“欣赏评述”课人民艺术家_齐白石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二、学生情况分析(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但他们对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待提高。(二)学生在课上随堂欣赏过齐白石的作品,但对他的认识很粗浅,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齐白石擅长画虾。他们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不足以对齐白石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全面的解读。(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美术

6、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及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三、参考资料:1、齐白石一从木匠到巨匠屡立新著一北京出版社2、大画家齐白石余耀康著一上海辞书出版社3、齐白石虾蟹齐白石草虫齐白石山水人物等系列画册湖南美术出版社4、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刘世彬蔡琳华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5、音像资料: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系列讲座主讲屡立新中国绘画欣赏齐白石讲座主讲杨琪教学目标、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型的艺术家。能够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以问题、对话、小组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

7、有目的的欣赏。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大自然,一生勤奋,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4、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和“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色。5、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及个人的感受。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2一、回顾课文。1、抽读课文中的词语。二、学习生字。1、自己读生字,哪些生字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生字比较难写?2、学过的生字自己组词说一说。响农历虾姓物3、比较难写的生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4、教师相机讲解,范写生字。口头扩词。著下面的者第四笔撇从上到下。上下结构的字,上短下长,注意中线上的横。经右边的第二

8、笔点,不要写出头。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富上中下结构,注意中间的一短横,上宽下窄。欣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右边的欠,与反文旁区别。取左右结构的字,与欣相区别,右边是反文旁。5、学生描写生字,生字各写一个。6、教师,学生共同讲评生字。7、学生继续练习写生字。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欣赏和评述这一领域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基于此,本课将通过学习齐的作品及其人其事,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体验画家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分析学生

9、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薄弱,往往以 “像不像 ”来衡量美术作品,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更是单纯。所以除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外,选择接受性学习也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讨论、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作出简要评述。难点:体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三则间的评价。教学

10、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范画实物虾若干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材料(国画,黑白画)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

11、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三、引导欣赏: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

12、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篆刻:鲁班门下书法:发扬民族文化4、齐白石不仅是一

13、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四、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14、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三、课前准备(学生)中国画作画工具(教师)中国画作画工具、包含齐白石及同时代画家作品的课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1)教师出题虾,请学生根据自己日常所见,进行不拘形式的绘画创作。(2)教师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分析齐白石绘画艺术的特点。教师提问:作者是谁?说说你对这幅作品的印象。师生讨论:与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齐白石的作品巧妙在哪里?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5、(1)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你为什么喜欢他的作品?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师生讨论上述问题。(2)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艺术忠于现实,绘画重抒情达意。(3)讲解齐白石的生平:出生穷苦,自学成才。(4)出示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作品以及徐悲鸿等画家的作品。(5)师生讨论对作品的感受,加强对齐白石作品的理解,深刻理解大师人格与艺术的魅力。3.布置作业,表现感受。请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中国画绘画知识,想一想、说一说如何进行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创作。4.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评价。(2)提供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作品是否

16、有创意,与众不同;作品造型语言的表现是否统一等。5.提供课题,研究拓展。请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有关齐白石的资料及作品,进一步理解他的艺术风格。教学摘录: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台湾学者王秀雄把欣赏大体分为:描述、分析、解释、评价四个过程,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1)简单描述。感官可感受到的层面作为描述的开始。对题材、主题、造型要素(色彩、线条、形状、肌理)与形式等作简单粗浅的描述。(2)形式分析。探讨作品制作中所运用的材料、技法及其特性。探讨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肌理及个物描写之特色。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之关系。探讨运用何种构成的原理(或美的原理),把艺术要素组织为一整体。探讨作品之风格。(3)意义解释。探讨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背景要素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家的个性、性格、思想、艺术观与此作品的关系。探讨作品里所传达的内涵,即所含有的气氛、感情、心情、主题意义、观念、思想等。(4)价值判断。以上述所学到的知识、概念为基础,对作品的优劣与价值作合理的判断,并述其理由。参考专家对此作品的批评与判断。初中美术齐白石的画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