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088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2,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2023/9/22,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主要依据,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有关事项的 通知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报送公文工作中几个问题的通知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各部门报送公文简报有关事项 的通知 6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文审核把关工作的 几点意见的通知 7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8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2023/9/22,第一节 公文格式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

2、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公文的格式是指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符号在载体(纸张等)上排列的规定。,2023/9/22,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组成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如下图:,2023/9/22,下 行 文 式 样,眉首,秘密等级,发文字号,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份号,标题,主送机关,主体,正文,2023/9/22,主体,版记,附件标识,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二维条码,2023/9/22,1眉首(1)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

3、明密级和保密期限。(2)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2023/9/22,(3)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面加“文件”组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2023/9/22,(4)发文字号: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下行文居中排布,上行文居左排布。,2023/9/22,发文字号不规范。主要表现有:搭配虚字 如:“交办发2005第35号”,这里的“第”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多余字,应删去。规范

4、化的用法是:“交办发200535号”(即交通部2005年度发的第35号文件,主办单位是办公厅)。,2023/9/22,要素颠倒。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第四款已明确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实质上等于指定了“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要素排列顺序。但个别单位在使用“发文字号”时,并没有按以上指定顺序排列,三要素位置颠倒。如:“2005交办发35号”,把年份前移,是错误的。规范化的用法应是“交办发200535号”。,2023/9/22,年号不全。如“国办发0835号”,这里的“08”是指2008年度。如若事过几个世纪或更长一些时间,给将来查找利用文件档案带

5、来很大麻烦。所以,年份号应该写全。,2023/9/22,错用括号。如“国办发(2008)35号”、“交办发2008 35号”,这里的年份所用的括号“()”、“”均是错误的。规范的用法应是六角括号“”,如:“交办发200835号”。,2023/9/22,乱设虚位。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序号”常常出现虚位,如“国办发2008005号”,这里的“005号”应改为“5号”。,2023/9/22,摆放有误。一是该居中摆放而不居中;二是不该居中摆放却居中。发文字号的摆放有两种不同类型:下行文,发文字号一般居中;上行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时,发文字号移到左边,左空1字,签发人姓名居右安排,右空1字;,2023/9/

6、22,(5)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2023/9/22,上 行 文 式 样,眉首,主体,发文字号,签发人,2023/9/22,2主体(1)公文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2023/9/22,公文标题常见问题:,标题要素掌握不当: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不该省略的不能省略,该省略的要省略。当有发文机关标识时,可省略发文机关名称;当发内容简单的命令、公告、通告时,可省略事由;当发非正式的通知时,可省略发文机

7、关名称和事由。,2023/9/22,多重转发时标题冗长。如“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这里介词“关于”、动词“转发”、文种“通知”反复出现,在一个标题内重复使用,造成标题冗长,令人不知所云。解决用词重叠问题,可采用“简化法”、“直转法”、“替代法”进行处理。,2023/9/22,简化法:省财政厅要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节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时:如果机械转发则为: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节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标题可拟为: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中央部门

8、财政拨款节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2023/9/22,直转法: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替代法: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政发200883号文件的通知,2023/9/22,标题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例:习惯写法为:省交通厅关于转发交通部关于组织公路、水路执法人员学习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正确写法为:省交通厅转发交通部关于组织公路水路执法人员学习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的通知,2023/9/22,标题中“批转”、“转发”和“印发”使用不当。“批转”具有“批准转发”之意,是上级对下级报告的认同并转发

9、下去贯彻落实的。“印发”则主要用于发布本机关制定的公文或领导讲话。“转发”主要用于转发其他机关和单位的文件。,2023/9/22,(2)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3)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必要时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抄送机关之上。,2023/9/22,(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如“附件:1”)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但用印发、转发、批转、公布、报送等形式发出的内容,不用标注附件。,2023/9/22,(5)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

10、一般由主办机关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2023/9/22,(6)公文生效标识: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行政机关联合向上行文,为简化手续和提高效率,由主办单位加盖印章即可;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见下图)注意:会议纪要和电报上不加盖印章。,2023/9/22,联合行文末页公文版式,2023/9/22,(7)附注: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应当加括号标注。常见问题:没有在请示的“附注”处注明联系人

11、的姓名和电话。反而在报告的“附注”处注上了。,2023/9/22,3版记,(1)主题词: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公文的主题词是适应办公自动化、公文处理规范化的需要,从公文内容选取转换出来的,能反映公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由各机关自行制定。,2023/9/22,主题词标注不规范的表现有:,不标注主题词;不按主题词表标注,而是简单地从标题中选取;主题词标注太多或太少。有的一标八、九个,有的只标一个;最后一个主题词不是文种。,2023/9/22,(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3)印发机关及日期。

12、(4)二维条形码注意:公文的版记一定在公文封底的最后!,2023/9/22,公文的特定格式: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生效标识为签发人签名章。会议纪要格式: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名称会议纪要”组成。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2023/9/22,第二节 行文规则,为保证公文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必须正确认识行文关系,遵守如下行文规则:,2023/9/22,一、行文应当精简注重效用,一是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二是凡已开会作过部署或已登报、发电话通知、传真电报的,一般不再发文;三是本级工作措施相比上级文件没有更具体要求的,不再发文;四是本机关内部部署的一般工作,一般不发文。,2023/9/22,实际工

13、作中常见问题:1.一些工作只需打个电话或发个传真就能解决,但为了强调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找出种种理 由发文;2.发个办公厅文能够解决的问题,坚持要发部 文,认为规格越高越好;3.一个内容相同的通知用几种形式同时发出,既发文件,又发传真电报,还要电话通知。,2023/9/22,二、按机关隶属关系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1.领导与被领导关系。2.指导与被指导关系。3.不相隶属关系。,2023/9/22,1.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 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2.被领导、被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 导机关主送上行文;3.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14、2023/9/22,常见问题主要有:1.有时向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 委写请示和报告;向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部 写请示和报告;2.个别情况向省级人民政府下批复;3.向不相隶属的机关和单位下批复。,2023/9/22,三、授权行文规则,1.如果一个部门的业务需要下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按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又不具备布置工作提出要求的行文权限时,可以通过授权行文来解决。具体说,这个部门可向本级政府请示,经同意并授权后,向下级政府行文。在行文时,应在文中注明“经X X X政府同意”的字样。,2023/9/22,2.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办公厅(室)是政府和部门的综合办事机构,对外

15、行文都是代表政府和部门的,具有授权行文的性质(内部事务除外),与本级政府和本部门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下级机关(部门)都应贯彻执行,。虽然办公厅(室)的行文具有授权行文的性质,但在法律上还是有区别的,所以行政法规和规章必须由政府或部门发布,而不能由办公厅发布。,2023/9/22,3.部门内设机构不得向本部门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包括本系统)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不得代替部门审批下达应当由部门审批下达的事项;与相应的其他机关进行工作联系确需行文时,只能以函的形式行文。,2023/9/22,常见问题主要有:,1.不经授权直接行文;2.不能正确运用授权行文规则;3.部门内设机构对外正式行文;4.对国

16、务院“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有误解。,2023/9/22,四、联合行文规则,1.同级政府与政府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可以联合行文;2.政府与同级党委、军事机关之间可以联合行文;3.政府部门与同级党委部门、军事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4.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之间,就某些互相有关的业务,经过会商一致后可以联合行文。,2023/9/22,5.联合行文,既可联合向上行文,也可联合向下行文。6.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单位不宜过多。7.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和发文字号:行政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

17、号;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原则上应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2023/9/22,8.联合行文的会签:联合行文一般由主办机关首先签署意见,协办单位依次会签。一般不使用复印件会签。9.联合行文的用印,行政机关联合向上行文,为简化手续和提高效率,由主办单位加盖印章即可。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2023/9/22,联合发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主办机关没有排列在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排序上谦让,认为交通系统的事情需要其他部委大力协助,因此联合发文中不考虑自己是主办单位,

18、主动把其他部委排列在前,但其他部委又不愿作为主办单位,致使发文字号标注困难。二是在排序上互争,有的部委认为自己权力较大,有的部委认为自己的领导职位较高,不适当地要求排列在前。2.联合办文的机关级别不同。3.会签时为了加快运转,使用复印件会签。,2023/9/22,五、不越级行文,不越级行文的规则体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原则。一般情况下不能破坏这种原则,破坏了,就会造成混乱,也影响机关办事效率。所以通常情况下不越级行文。遇有特殊情况,如发生重大的事故、防汛救灾等突发事件或上级领导在现场办公中特别交待的问题,可特事特办,越级行文,但要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否则,受文机关对越级公文,可

19、退回原呈报机关,或可作为阅件处理,不予办理或答复。,2023/9/22,六、不越权行文,这一点的要求是,行文的内容应是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而不能超出,超出了即为越权。如果干涉了别的机关事务,不仅在实践中行不通,而且会造成政令混乱。上级机关有权责令纠正或撤销。,2023/9/22,七、上行文不直接报送领导个人,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2023/9/22,上行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的不良后果:1.未经文秘机构签收、登记,成了“帐外公文”,公文的流向、处理情况不得而知,查无踪迹,成了“断线的风筝”;2.这类公文到了领导同志手

20、里,领导同志也颇为难,批,没有部门的审批意见,只能以经验、凭感觉办事,往往失去决策的科学性;不批,也有可能影响报送单位的工作;3.现实中一些单位拿着直送领导的批示件当“尚方宝剑”,到有关部门要钱要物,借领导批示向对方施加压力,引起矛盾。,2023/9/22,八、“请示”应一文一事,机关或部门都有明确分工,各自只能办理职责范围内的事,如果一文数事,必然涉及几个主管部门,给公文交办带来困难,即使勉强交办出去,可能谁也不愿牵头办理,造成互相推诿、扯皮,最后延误工作。因此,应把几件事项分开请示,一事一文。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搞精简、压缩。这是依法行政的要求。,2023/9/22,九、“请示”只主送一个机关

21、,一些机关认为一件事情涉及多个上级主管机关时应同时主送,这样会加快问题的解决。恰恰相反,由于多头请示,不分主次,极易引起机关之间相互等待,互相推诿,造成延误。即使办理,也会使协调难度增加,影响工作效率。正确的做法是,请示公文只主送一个机关,相关的机关或部门采用抄送形式,以便主办机关征求意见或会签。,2023/9/22,许多单位只有一个上级,虽然不存在多头请示问题,但向两个以上部门请求批准的事项还是很普遍的,将两个以上部门作为主送单位的函是常有的,虽然使用的是函的格式,但其在处理过程中与请示的处理原则是相同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参照这一规则。,2023/9/22,十、“请示”不同时抄送下级机关,请

22、示内容是未决事项,在上级机关还没有批准前,向下级机关抄送透露,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或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请示事项只能在上级机关答复或批准之后,再通知下级机关。,2023/9/22,十一、“报告”中不夹带请示事项,“报告”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适用范围有明显的界限,不能混用。“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供上级机关决策参考。上级机关对一般不作答复;“请示”是要求答复的事项,主送机关有责任研究并作出答复。如果“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很容易误事。因此,“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2023/9/22,如果既想汇报工作,让上级掌握,又想请示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办法解决:1.将“报告”和“请示”分开,形成两份公文分别上报;2.以请示公文为主,将报告的内容作为附件,附在请示后面作为背景材料,让上级了解请示的充分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