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1668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注学生的基本需要,钟志农,0571-86586366(宅)0571-81303057(小灵通)E-mail:,“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http:/,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楚辞天问,师问,学生为什么上课发呆?学生为什么不肯完成作业?学生为什么上自习说话、做小动作?学生为什么逃学?学生为什么对老师不肯讲真话?学生为什么总是与老师作对?学生为什么打架甚至打群架?学生为什么痴迷网络?学生为什么小小年纪谈恋爱?学生为什么,案例讨论:帮这个孩子一把吧 大家来帮帮这个学生 一个纹身的职高生

2、 新生入学要回家 重点高中女生倩离家出走 这个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例:陶TL辅导手记:她为什么逃学?,需要层次理论图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是遭到拒绝的儿童通常都是高危童。”“这些高危儿童更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库伯尔斯特,1990;莫尔森,1991)。,美国心理学家希瑞尔指出:“在人类个体发展的阶段中,再没有比自我功能脆弱的青少年时期更容易因公共羞辱和同伴诋毁而疯狂的了

3、。导致羞耻和侮辱感产生的原因,有可能因为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有可能因为不断在家中重复体验音宝力和虐待所带来的耻辱,有可能因为被当作圈外人遭到同伴的排斥,因此,这一个年龄段的人群,会为了逃避自己所属的亚文化办法的压力而选择自杀。”,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林孟平博士,“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一个具有足够自尊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4、,也更有效率。然而,当他缺乏自尊时,他就感到自卑、无望,从而可能导致绝望和神经症行为。弗兰克 戈布尔,尊重 是 教育理念,更是 教育行为。教师必须 检点 与学生相处中 一言 一行,不可 恣意妄为。例:教师教育行为失检举例,美国奥伯林大学校长罗伯特福勒博士在2003年出版的风行全球的名著尊严的提升一书中,提出了“等级主义”这个概念。他说:“等级可以笼统地指一般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也可以指较小范围内的等级(如机构内或家庭内)。”“等级本身并不一定就是问题。问题不在于等级本身,而在于等级的滥用。”“由于大多数组织是等级制的,而等级又关系到权力的大小,所以组织机构成为等级滥用的温床,这是毫不奇怪的

5、。”,我们主张“尊严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尊重等级但不要等级主义。而把高等级的尊严凌驾于低等级的尊严之上的行为才产生等级主义。“只有当人们滥用权力来贬低地位比他们低的人的时候,才播下侮辱的种子。年长日久,侮辱转化为愤慨,倍感刺痛的受害者可能渴望报复。结果,相对温和的沉默抗议者有之,激烈的杀人报复者也有之。”,罗伯特福勒博士深刻地指出:“教育改革,无论激进还是保守,都不能使青少年对学习感兴趣。其原因就是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所有教育机构中弥漫着一种尚未被人认清的等级主义。在一种等级主义的学习环境中,保护尊严的需要转移了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对许多人而言,如果长期认可不当,6岁时就会丧失自信,12岁时心

6、理损害就无法逆转。”,“没有尝试就没有失败,没有失败就没有屈辱。”“可悲的是,避免屈辱压倒了个人的发展。孩子们为了拒绝体制,宁愿造成不幸的终身后果,也不愿承受班级里的耻辱。监狱里三分之二的囚犯存在这个问题。这些人在年轻时遭受的长期屈辱,是他们犯罪率高的一个因素。为什么呢?我们已经说过,屈辱积累起来就产生愤慨,一旦水壶冒汽了,就到了进监狱的时候了。”,罗伯特福勒博士又说:“小孩也是人。听取并考虑年轻人的看法,并不等于纵容他们、放弃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很可能我们正在经历一次历史转变,这个转变将在几十年里彻底消除因为不成熟就可以被欺负和支配的做法。”,总之,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教师

7、、团体的接纳,能否得到教师、同学的关爱和尊重,决定着这个学生的人格能否健全地发展。,如果一个学生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动不断遭到挫折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甚至会产生极端化的破坏性或反社会的行为,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艾里克逊所指出的那样:“一个人感到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增强,可以成为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学生对安全感、爱和归属以及尊重需要的满足,在部分学生家庭里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家庭没有温暖、没有关爱、没有人情味、没有理解和谅解,而是充满责骂、侮辱、冲突、争吵

8、、冷漠、苛求、婚姻危机和家庭暴力,凝聚着一种僵硬、沉闷、死寂、压抑、危机四伏、令人窒息的气氛,一些父母甚至把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与配偶“争斗”的“筹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情绪、学业进步和情感发展,在很大的概率上导致他们的人格发生扭曲,其中的少数人则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例:从“奥数班”尖子到自暴自弃的“问题学生”,结论与建议,结论:1、从事中小学个别心理辅导或者班主任工作,第一位重要的并非是技巧,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指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理念不同,看法和判断

9、就不同,采取的处置办法也不同,当然效果也就大相径庭。,班主任的心育理念:怎么看待学生?(是无可药救的,还是本性向善的?是一碗清水看到底,还是动态地看发展、看变化、看过程?)怎么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品质问题、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所致?心理问题中,是发展性问题、适应性问题,还是障碍性问题?),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是厌恶、嫌弃、疏远、急躁、压制、体罚,还是尊重、理解、关爱、亲近、平等交流?)用什么态度对待家长?(是把家长当作出气筒、告状对象、变相体罚的工具,还是当作转变学生的工作对象和关键要素?),2、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环境和教育带来的问题,是与整个教育体制和社会价值观念紧

10、密相联的,因此是有基本脉络可循的。从事中小学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要能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同时又能精细地了解每一个来访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知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3、“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心为本”,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时时处处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内心需要,才能与学生心心相通。如果只考虑教师的内心感受,不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提高成绩,而且在于呵护和哺育学生的心灵。如果一位教师从早到晚都是忙于教学工作,乃至于抽不出一点时间、或者舍不得抽出一点时间来

11、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那么,“以人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4、任何与“心”有关的教育,其成功与否的关键都在于双方之间是否建立了信任和安全的人际关系。所以,辅导的前提和第一要务就是“建立信任关系”;同理,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与第一要务也是“建立信任关系”。,建议1: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因此,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的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2、在此前提下,还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过去在管理教育

12、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揶揄、随意的批评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3、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说到底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系统的问题,必须要通过系统的整体干预方能奏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校心理学家”,他生活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并且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路同行!,Your Topic Goes Here,Your subtopic goes here,Transitional Page,Your Topic Goes Here,Your subtopic goes here,Eleme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