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198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活动范围测量.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复科 王明霞,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定义及康复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目的,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基本方法,肌力测量方法,目录,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它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定义,因关节活动有主动被动之分,ROM分为主动ROM和被动ROM前者主要由肌肉的主动收缩产生,后者由外力产生,无随意的肌肉动作。,分类,是客观的、准确地检查、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确定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估计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找出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措施;判定康复效果;决定患者去向的过程.康复医学评定应该是对被评定对象的综合评定。

2、参与评定的人员包括PT、OT、ST和心理治疗师等,最后由康复医师做综合评定。,康复评定,功能与功能障碍 功能是指组织、器官、肢体的特征性活动。本应具有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时称为功能障碍。能力与能力减弱或丧失 能力是指个体的行为能力。能力减退称为能力减弱。能力丧失称为无能力。,运动模式,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环转,ROM异常的常见原因,1.关节结构异常2.关节内外软组织损伤后疼痛所致肌肉痉挛。3.制动、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所致软组织短缩与挛缩。4.关节内组织损伤引起的积液水肿。5.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与粘连。6.关节内骨与软骨等碎裂后形成的游离体。7.骨折、异位

3、骨化。8.神经与肌肉疾病引起的肌肉瘫痪、肌无力、肌张力异常和运动控制障碍。,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康复疗效评定,修改治疗计划,出院前康复评定,结束康复治疗,继续原治疗计划,A明确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程度B明确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点C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D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辅助工具E疗效对比,ROM测量的目的,ROM测量的基本方法,一、通用量角器检查法,通用量角器由一把半圆规(180度)或全圆规(360度)加一条固定臂及一条移动臂构成。测量方法:先使身体处于检查要求的适宜姿势,使待测关节按待测方向运动到最大幅度,把量角器圆规的中心点放置到代表关节旋转中心的骨性标志点上,

4、通用量角器,肘关节的骨性结构,-屈曲:0-1800-伸展:0-500-外展:0-1800-外旋:0-900-内旋:0-900,主要关节的具体测量方法,肩关节,肩关节屈曲:0-1800,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肘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肩关节伸展:0-500,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肘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肩关节外展:0-1800,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肘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身体中线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肩关节外展:外旋:0-900,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0,肘屈900轴心:鹰嘴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

5、与前臂纵轴平行,肩关节外展:内旋:0-900,体位:仰卧位,肩外展900,肘屈900轴心:鹰嘴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前臂纵轴平行,-屈曲:0-1500-伸展:00-旋前:0-900-旋后:0-900,肘关节及前臂,肘关节屈曲:0-1500/伸展:00,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臂取解剖位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前臂旋前:0-900,体位: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0前臂中立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腕关节背侧面,前臂旋前:旋后:0-900,体位:坐位,上臂置于体侧,肘屈900前臂中立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腕

6、关节掌面,-屈曲:0-900-伸展:0-700-尺偏:0-550-桡偏:0-250,腕关节,腕关节屈曲:0-900,体位:坐位,前臂完全旋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前臂纵轴平行移动臂:第二掌骨纵轴平行,腕关节伸展:0-700,体位:坐位,前臂完全旋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前臂纵轴平行移动臂:第二掌骨纵轴平行,腕关节尺偏:0-550,体位: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轴心:腕背侧中点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移动臂:第三掌骨纵轴平行,腕关节桡偏:0-250,体位: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轴心:腕背侧中点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移动臂:第三掌骨纵轴平行,掌指关节拇指关节-屈曲:0-900-

7、内收外展:0-600-伸展:0-200指间关节-屈曲(近):0-1000-屈曲(远):0-800,指关节,掌指关节屈曲:0-900伸展:0-200,拇指关节内收外展:0-600,髋关节屈0-1250伸0-150,体位:仰卧、或侧卧,对侧下肢伸直。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身体纵轴平行移动臂:股骨纵轴平行,髋关节,髋关节屈内收外展各0-450,体位:仰卧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髋关节屈内旋外旋各0-450,体位:仰卧,小腿悬于床缘外。轴心:髌骨下端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于胫骨纵轴平行,膝关节屈0-1500伸00,体位:俯卧、仰卧或坐在椅子边

8、缘轴心:股骨外上髁固定臂:股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膝关节,背屈0-200跖屈0-450,体位:仰卧踝处中立位轴心:腓骨纵轴线与足外缘交叉处固定臂:胫骨纵轴平行移动臂:第五跖骨纵轴平行,踝关节,踝关节内翻0-350外翻0-250,体位:俯卧,足位于床缘外轴心:踝后方两髁中点固定臂:小腿后纵轴移动臂:踝前中点与第二足趾连线(足掌面),颈部前屈0-600后伸0-500,体位: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轴心:肩峰固定臂:平行前额面中心线移动臂:头顶与耳孔连线,颈部,颈部左、右旋各0-700,体位:坐或仰卧,在头顶测量轴心:头顶后方固定臂:头顶中心矢状面移动臂: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颈部左、右侧

9、屈各0-500,体位:坐或立位,在后方测量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第七颈椎与第五腰椎棘突连线移动臂:头顶中心与第七颈椎棘突的连线,胸腰部前屈0-450后伸0-300,体位:坐或立位轴心:第五腰椎棘突固定臂:通过第五腰椎棘突的垂线移动臂:第七颈椎与第五腰椎棘突的连线,胸腰部,胸腰部左、右旋各0-400,体位:坐位,臀部固定轴心:两肩胛部连线与正坐位后背平面的交点。固定臂:活动前的后背平面。移动臂:两肩胛骨的切线。,胸腰部左、右侧屈各0-500,体位:坐位或立位轴心:第五腰椎棘突固定臂: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移动臂:第七颈椎与第五腰椎棘突的连线。,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分析,1.被动活动正常主动受限

10、或不能神经麻痹、肌肉无力、肌肉肌腱断裂。2.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均部分受限(关节僵硬)关节内粘连、肌肉痉挛或肌肉、肌腱、韧带挛缩,长时间制动所致。3.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均不能(关节强直)骨性或牢固纤维连接,关节活动度检查注意事项,1、专人负责,提高准确性。2、避免在运动后或按摩后进行检查。3、如查出主动关节活动度与被动运动时不一致时,提示有关节外的肌肉瘫痪、肌腱挛缩或粘连等问题存在,应分别测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关节活动度通常以被动运动幅度为准。4、关节活动度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因此应做健侧与患侧的对比检查。关节活动范围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有关,但充分有3 5的误差。,肌力测定:是指肌肉收缩

11、时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测定也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之一。目的:用以评价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同时也用以间接判断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测试方法:手法肌力测定、等长测试、等张测试等。,肌力测量方法,MMT定义: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凭借自身的技能和判断力,通过观察肢体主动运动的范围以及感觉肌肉收缩的力量,来确定所检查肌肉或肌群的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级的一种检查方法 分级标准lovertt的6级分法。05级,手法肌力测定,肌力测定标准:0级:肌肉无收缩 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

12、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等长肌力检查(IMMT),即在标准姿势下用特制测力器测定一块或一组肌肉的等长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肌肉收缩产生张力但不产生关节的屈伸运动,称为肌肉的等长收缩。1、握力2、捏力3、背拉力4、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等长肌力测定,器械检查 在肌力较强(超过3级)时,可进一步较细致的定量评定。有握力计,拉力计等等长肌力测定。砂袋,哑铃等张肌力测定。另一种,等速肌力测定等速肌力测定仪。,1、握力:用握力计测定,测试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握至适当宽度,测2

13、3次,取最大值。2、捏力: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压力计的纸板。3、背拉力:测试时两膝伸直,将把手调节到膝盖高度,然后做伸腰动作上提把手。4、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等张肌力检查(ITMT)肌肉等张收缩是指肌肉客服阻力做功收缩,牵动相应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值不变。测出完成1次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该被测者此关节屈或伸的1RM量。测出完成10次规范的关节全幅运动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1RM量。,等张肌力测定,等速肌力检查(IKMT)肌肉收缩做功除对抗某种可变阻力外,所能牵动的关节作等角速度的圆弧运动,这就是肌肉等速收缩。等速肌力对抗的阻力是可变的。,等速肌力测定,三类原因:一是肌肉病变,如肌炎等。二是失用性肌萎缩,如制动所致肌肉的失 用。三、神经性肌萎缩,如中枢神经病变或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的分析,想想,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