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与爆轰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3031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波与爆轰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波与爆轰波.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6.2 平面正冲击波基本关系平面正冲击波波阵面是个强间断面,往往又说冲击波是强间断面,是数学上的跳跃间断:平面正间断面或平面正激波特点1)波阵面是平面;2)波阵面与未扰动介质的可能流动方向垂直3)忽略介质的粘性与热传导。正激波基本关系建立:,4.6 冲击波的形成,D,a.实验室坐标,b.激波坐标(动坐标),设激波运动(传播速度)为D,波前介质的运动速度为u0,将坐标系建立在波阵面上,则波阵面右侧的未扰动介质以速度 向左流入波阵面,而波后已扰动介质以速度由波阵面向左流出。取波阵面为控制体,此时波前波后介质状态参数间关系应满足一维定常流条件。静坐标系中,所有参数是(x,t)的函数,而动坐标系中

2、,仅是x的函数,与时间t无关)由方程组()有:,质量守恒(1)动量守恒(2)能量守恒(3)以上三式就是平面正激波波前、波后参数间的基本关系。,或,质量,动量,能量,状态,对定常流动,所有物理量(等)对时间的偏导数为零。同时用热焓 代替e,可得定常流动方程组:或 或 或(等截面流管),注:方程组,(3)式可写为:(4)由(1)式:由(2)式:上两式代入(4)化简得到:冲击波绝热方程(5),4.6.3 冲击波参数的计算,4.6.3 冲击波参数的计算因为:,(1)式可写为:(6)或:,(7)将(7)代入(2)式得:(8)由(7),(8)两式得:(9),将(9)中两式代入(3)中得:=即:(10)冲击

3、波得绝热方程(Hugoniot方程)根据(8),(9),(10)可对冲击波参数进行计算,该三个方程与原(1),(2),(3)式完全等价。,4.6.3 冲击波参数的计算,对于多方气体,其比内能函数为:代入(10)式有:(11)或:(12)(11)或(12)式为多方气体冲击波绝热方程(Hugoniot方程)方程(8),(9),(11)或(12)共有四个未知数P1,V1或,u1,D。一般介质的初始状态是给定的,绝热指数,即P0,V0,u0,已知,故求P1,V1或,u1,D时,必须给定一个未知数.再利用状态方程:,即可计算T1。,4.6.3 冲击波参数的计算,4.6.3 冲击波参数的计算,对空气,按双

4、原子分子考虑,时,;时,在2733000K范围内,J/(molK)已知。当 时,由于波阵面温度很高,必须考虑空气的离解和电离对 的 影响(教材中P76页错误修改),计算例,P77页,注意波前、波后马赫数的比较:波前,波后,4.6.4 冲击波的性质,4.6.4 冲击波的性质为便于讨论冲击波性质,对冲击波基本关系作一变换,将主要参数u1,P1和V1表示为未扰动介质C0和D的函数,并令(波前介质静止)声速:或(13)因为:(14)所以:(15)由上一节(12)式:代入(15)式有:(16),4.6.4 冲击波的性质,比较(16)式两边有:(17)所以:(18)考虑到(13)式:(19)或:(20)由

5、上一节(2)式可知,将(20)式代入上式:(21)由(15)式:将(20)式代入上式得:(22),4.6.4 冲击波的性质,(20),(21),(22)式(对应于教材钟的4-27,4-28,4-29)即是以C0、D表示的激波波阵面前后介质参数突跃(变化)的表达式,也可以运用它们进行激波参数的计算。如果波前介质不是静止,而是具有与激波方向一致的速度u0,则同样可推导出:(23)(24)(25)性质1:相对未扰动介质,激波的传播速度是超声速的,即,而相对于已扰动介质,激波的传播速度是亚声速,即,4.6.4 冲击波的性质,证明:由(16)得:即:上式两边同除:即:(26)又由(1)式:得:即:(27

6、),将(12),(26)式代入上式得:(28),4.6.4 冲击波的性质,对激波:且故:即:,证毕对弱激波(弱压缩波声波):所以:即:即:,对弱激波:,()由热力学定律:所以:即:弱激波传播过程是等熵的。,4.6.4 冲击波的性质,对强激波:,由(23),(24),(25)得:或,4.6.4 冲击波的性质,性质2:激波的传播速度不仅与介质初始状态有关,而且还与激波强度有关(与声波传播不同):令,称为激波强度,代入(26)式有:即:(C0表示了介质的初始状态)对声波,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状态有关。,4.6.4 冲击波的性质,性质3:激波波阵面两侧介质参数发生突跃变化,介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得到加速而发

7、生位移,且,或此外,激波过后,介质质点速度的增量()总是小于激波相对于未扰动介质的传播速度。即由(24)式:因为:,且,所以:另:等号右边,所以()与()同号,即介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得到加速而发生位移。,4.6.4 冲击波的性质,性质4:激波压缩后,介质的墒是增加的,激波的绝热方程或Hugoniot,由(1)式为(对于多方气体):,4.6.4 冲击波的性质,令,(30),上式说明,在P-V平面上,激波的绝热方程是双曲线,其中心在(,),两条渐近线为:,,,当时,即双曲线过初态点(P0,V0)。多方气体的等熵关系(绝热关系):绝热压缩等温压缩:,对激波绝热方程:,(只有数学意义),过A(P0,V

8、0)的Hugoniot曲线位于过该点的等熵线S0和等温线T的右上方,等熵线上各点熵均等于S0,而Hugoniot曲线上各点的熵均大于S0(A点除外),等熵线即是弱扰动传播的过程线,也是等熵压缩的终态线,而Hugoniot线则不是激波压缩的过程线,仅是经一次激波(不同强度)压缩后所有可能的状态点的集合。等熵(绝热)压缩和等温压缩时,无论压缩或膨胀多少次,终态点都在曲线上,而激波压缩时,一次压缩后,再经一次激波压缩,则压缩后的状态不在此Hugoniot曲线上,而在一新的Hugoniot曲线上,同时分段压缩比一次压缩所能达到的最终密度要大。,P0,P=10P0,P15P0,V0,V,P,H线,等S0

9、 线,等T 线,A(P0,V0),B,C,B2,B1,C2,C1,VC,VC2,VC1,例如:不分段等熵压缩时:,又称泊松方程()不分段等温压缩:,,分段等熵压缩:所以:,分段不分段终态一致。说明等温压缩和绝热(等熵)压缩,分段压缩的终态点在同一P-V曲线上。,分段等温压缩:,激波压缩时,不分段:分段压缩,:分段压缩的终态密度大于不分段压缩,说明分段压缩后,终态点在一新的H曲线上,且新的H曲线处于原来的下方。,激波Rayleigh线,在激波绝热线上,连接初态与终态点的直线波速线又称米海尔逊直线或Rayleigh直线。由(9)式:故称为波速线,如果波前静止,即,则:,直线越陡,波速越大。由(2)

10、式得:,或,则:可见在A点之上:,所以:u1或(u1-u0)与D同号,方向相同,为压缩波;在A点之下:,所以:u1或(u1-u0)与D异号,方向相反,为膨胀波.,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熵是增加的。证明:对激波压缩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或(31),由激波的Hugoniot方程:取微分:(32)将(32)代入(31)式:()(33)沿Hugoniot曲线的熵表达式,Rayleigh向右扫过一点点(变化de),熵增加。,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V,两红色线与H线所围的面积dF为:,C,MNCE,即:,这就是所谓“面积规则”该面积的值等于(33)式的de,M,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33

11、)式改写为:()(34)上式对V求导:(35),(35)式再对V求导得:(36)在A点:,,由(34)式得:由(35)式得:由(36)式得:(37),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在A点的上方,熵用Taylor展开有:即:故有:对正常特性的流体:所以,若,则:若,则:,沿激波绝热线的熵变,可见,在A点以上各个状态,是个自发过程。即激波压缩后,介质的熵是增加的。而由,是非自发过程,不可能发生,即稀疏激波不可能存在,膨胀波是连续变化的。上述各个性质是由多方气体中的激波得出的,但对于其它介质中的激波同样适用。说明:,由(30)得:,为垂直渐近线,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

12、a 冲击波的传播过程自由传播激波的自由传播:指激波完全依靠自身的能量的传播过程。活塞加速运动形成激波后,如果活塞突然停止运动,则激波失去外界能量补充,将依靠自身的能量继续传播。活塞突然停止后,由于惯性,紧贴活塞的气体质点仍以活塞速度向前运动,这样活塞前出现了空隙(稀疏),从而在受激波压缩的气体中产生膨胀波,传播方向与激波方向一致,由于 并能追上激波,从而使激波强度减弱。此外,由于激波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粘性摩檫,热传导,热辐射等不可逆能量损耗,也促使激波强度减弱。空中点爆炸:形成冲击波为球形激波,其衰减速度比平面一维激波自由传播时的衰减速度快得多。除膨胀波和不可逆能量损耗影响外,球形激波波及的范围

13、与距离R的三次方成正比。受到压缩的气体体积迅速增加,单位质量压缩气体得到的能量随波的传播迅速减小。,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b 冲击波的反射:正反射与斜反射的概念:正反射:入射冲击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障碍物表面,并在垂直障碍物表面发生发射,其传播的方向与入射波的传播方向相反。斜射波:入射冲击波的波面与障碍物表面形成一角度,并在障碍物表面反射。,D1,D2,入射 反射正反射,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正反射激波基本关系式:对于入射波:(多方气体),对反射波:固壁为绝对刚性的,因而反射时,入射波前静止,故有:,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令,则 有:,4.6.5 冲击波的传播与反射,对空气,代入上式有:对强冲击波,对弱冲击波,故冲击波反射后,压力增加至28倍,反射后对目标的破坏作用更大。必须指出,对强冲击波,空气已不能看作是完全气体,存在着离解与电离,k值要变小(如k1.12.2),此时反射压力更大。教材中P89页为斜冲击波的基本关系,而不是斜反射的关系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