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97703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标准与目标分析第一第四单元,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所采用的词语有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 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初步学习(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初步学会(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 溶液、检验物质、使用化学用语、观察记录、简单计算),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从低到高:体验、感受、意识、体

2、会、认识、关注、遵守 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考纲中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B+:独立操作水平初步学会,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绪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收集、展示和演讲,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2)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

3、解化学的情感。(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4)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教学建议,1、单元教学建议:本单元知识难度不大,重在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教学策略及组织形式:通过趣味性实验、图片、影像资料、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等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运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画和通俗易懂、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真实涵义;让学生自己收集关于化学的发展演变,特别是我国化学发展前景的

4、资料,以及学生对化学、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考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化学研究对象知识点2:化学发展小史导学将原有的3题增加为7题。,其中*第7题:“试着用化学符号表示我们熟悉的下列三种物质:(1)氧气;(2)二氧化碳;(3)水。”,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 体会化学符号美。,走进化学世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物理变化,了解其概念及特征;认识化学变化,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及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学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初步掌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5、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认识药品放置的规范化。,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主动与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

6、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主动参与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

7、学目标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2、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导学选择题全部更换并由原来的5题增加为6题。第8题: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天上的白云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铁矿石冶炼成铁钢铁可以变成铁锈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 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

8、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注物质的性质(1)化学学习的特点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的实质,(2)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知识点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识点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导学由原来的1题增加到5题,其中4、(1)、现有一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简便的测量方法:。*(2)如何收集我们教室内的空气样品?(写出用品和操作方法)。,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点1:药品的取用,三不原则(1)取用原则 节约原则 用剩药品“三不一要原则”,(2)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的取用;块状

9、固体的取用。(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倾倒;量筒量液;滴管的使用。,知识点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加热知识点3:仪器的洗涤知识点4:托盘天平的使用导学题目进行了调整、更换。,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2、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3、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资源的情感。,教学策略分析:1、以恰当的方式(小故事、小实验、阅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入教学。2、利用实验21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体验当年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感觉,解除对科学研究

10、的神秘感。3、关于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可以鼓励学生课下自查一些资料,通过讨论或墙报等形式进行交流。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插图28的内涵,甚至展开课内外的环保专题活动(演讲、专栏、辩论、漫画展等,可结合课题后的调查与研究进行)。5、组织学生课上或课下阅读、讨论资料“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将课上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该日报、预报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6、元素符号和化学式在这里开始出现,只是为了增加其与学生见面的机会,以便记忆。,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空气的成分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知识点3:空气是

11、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知识点4:保护空气知识点5:绿色化学导学由原来的9题调整为8题,包含了全部的考点内容。,8、,8、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B_。(2)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生成了固态的,从而使集气瓶内气体体积,集气瓶内气

12、体体积 外界大气压强。(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6)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课题2 氧气,教学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教学策略分析1、实验23,点燃硫之前,先伸入氧气瓶中试一试有无反应,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反应条件的作用。2、“讨论”2可能有多种不同答案,只要合理均应鼓励。3、氧化和缓慢氧化

13、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教材中列举了一些,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列举出更多例子,培养观察和思维习惯。,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氧气的性质知识点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导学由原来的7题调整为9题。,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原理和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氧气的制取和收集等操作。3、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初步认识分解反应。,教学策略分析1、实验25,用双氧水制氧气,双氧水浓度很关键,浓危险,过稀现象不明显(市售的浓度往往已经不是30,稀释后可能过稀)2、分解反应的概念引出后,注意与前面所学的化合反应对照,找出区别。3、制取氧气

14、的装置图教材给出了一张绘制的图示,一张实物照片,意在让学生在对照中学习识认图示和绘制实验装置图。,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和装置知识点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知识点3:催化剂知识点4:分解反应知识点5:氧气的工业制法,*6、以下是摘录某同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

15、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3)步骤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5)步骤中的操作,可能引起。,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重点)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难点)3、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策略分析从

16、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并结合第二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物质的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水的电解实验:现象、气体检验、结论。知识点2:氢气的验纯知识点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重点)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重点)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

17、推理能力。(难点)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创设好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能力。2、在探究分子性质时,一方面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另一方面,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为增强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建议将教材图39、312、313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从而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分子:概念、性质、性质运用(解释现象)知识点2:原子

18、:概念、性质、性质运用(解释现象)知识点3:化学反应的实质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题量没变。,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B.C.D.,课题3 水的净化,教学目标1、了解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重点)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难点)教学策略分析1、从学生熟悉的饮水问题着手,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2、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课前准备(实验代用品),在课堂上实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3、课后结合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制作简易净水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勤于思考、大

19、胆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沉淀法、过滤法(适用范围、操作要点)。知识点2: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吸附法、蒸馏法(适用范围、操作要点)。知识点3:除去水中的细菌知识点4:硬水的软化: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检验、硬水的软化(煮沸、蒸馏、药物软化)导学题量没变,但题目进行了调整和更换。如第7题,7、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在世博会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A采用水循环为场馆降温B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c构建生态绿化墙面(2)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叶子”概念车(如右图所示)在中国馆低

20、碳区展出,该车顶部的“大叶子”是一部光电转化器,把 能转化为电能。(3)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步骤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对应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课题4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重点)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难点)教学策略分析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了解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加深印象。2、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

21、收集有关水污染的资源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有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3、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4、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知识点2: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导学题目进行了调整,删去。,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

22、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教学策略分析1、在教材图表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微观构成形象化,抽象问题生动化。例如,“原子的构成”的教学要用好教材中的图表。2、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只要学生知道这是个比较值,不要推导证明。3、课上带领学生练习一下查相对原子量表,学会运用。,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知识点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教学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教学策略分析元素符号从二单元就开始出现,已有一些感性认识,这里资料中的表43又集中给出一些,教学中可配合写法的学习。元素前面有接触,现进一步给确切的定义,该概念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较抽象。是难点,不宜一次要求到位。两个活动与探究可以与练写元素符号结合起来,同时练习查资料、用周期表和写元素符号。,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元素:概念、元素的存在、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知识点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表示意义知识点3: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周期、族,课题3 离子,教学目标 知道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知道原子结构示

24、意图可以表示原子结构。知道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教学策略分析注意教学要求的把握。利用教材中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对相关概念进行归纳、整理,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图、表小结,培养学习能力。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定义、离子的形成、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点3: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目标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

25、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商标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教学策略分析1、把握概念和计算的教学要求,不要扩展和拔高。2、利用和组织好教材中安排的活动与探究及讨论,使学生随学随练,以利于掌握。3、于课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标有商品成分的食品、药品、纺织品的标签,在学过质量分数后,分析、识认标签,必要的话可选12个典型的在班级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如“标签上的学问”。4、在设计计算题时注意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知识点及导学题目的设置知识点1:化学式及其涵义知识点2:化合价知识点3:化学式的写法知识点4:相对分子质量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导学题目进行了更换和调整。,原第6题:填表:,现第6题:填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