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97765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经典教学案例赏析.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由经典教学案例谈教学设计的创新,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缪徐,对经典课的基本认识,执教主体: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论述,教学特征:有亮点,能反映自己的风格或某一时期的最高水准,执教背景:比赛课、研究课、展示课等,教学影响:评价好或引发的讨论较多,有放大影响的后续措施,1.溶解度专题复习 2012年12月 天津展示课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013年11月杭师大“浙派名师”展示课3.金属锈蚀与废旧金属的回收 2013年12月省教育学会展示课 2014年3月浙大“千课万人”展示课4.氯化钠专题复习 2014年3月南京沿江工业园区示范课5.化学方程式计算

2、复习 2015年5月南京某校示范展示课6.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2013年10月 工作室成员研究课7.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 2013年10月 工作室成员参赛课8.给力注射器 2015年4月 工作室成员研究课,3年来执教或指导的经典课清单,溶解度专题复习过程呈现,固体溶解度专题复习,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 缪徐,问题3:20时,68g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18g,则该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多少?,环节一,问题1:如何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问题2:为什么要建立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说出下列说法错误的原因 l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在10时,一定量水中最多

3、溶解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在60时,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1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该温下的溶解度是114。,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 20时的溶解度/g 10 1-10 1-0.01 0.01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36g,准确地表示固体溶解性的强弱,问题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B、C、A的顺序逐渐减小的温度范围是多少?,问题1:t1时B的溶解度小于t2时A的溶解度,对吗?为什么?,问题2: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环节二,B C A,A B

4、 C,0-t1,环节三,问题3:升高温度可以使哪些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为什么?,问题1:使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共同方法有哪些?,问题2:降低温度可能使哪些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为什么?,加溶质;蒸发溶剂,C,A、B,结合图1通过口算回答两个问题:(1)t1时将8g的B溶解于40g水中,如何使所得溶液变为该温下B的饱和溶液?(2)0时将5gC溶解在25g水中,t2时将5gA溶解在25g水中,在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改变的前提下,如果使两份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巩固题一,(1)加入8克B恒 温蒸发20克水,(2)将A溶液降温至t1 将C溶液升温至t1,环

5、节四,问题3: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问题1:t1时B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问题2:t2时从A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20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8.6%,16.7%,B A C,环节五,问题3:要除去A、B混合物中含有的少量B,应采用什么方法?具体步骤有哪些?,问题1:使A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问题2:使B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降温结晶,蒸发溶剂,降温结晶,溶解 降温 过滤,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B的

6、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当B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D,巩固题二,解析溶解度的专题复习,溶解度概念的领悟(领悟涵盖了理解)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溶解度与溶液的转化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主要涉及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溶质的结晶。,20时,68g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18g,则该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多少?,结合图示通过口算回答两个问题:(1)t1时将8g的B溶解于40g水中,如何使所得溶液变为该温下B的饱和溶液?(

7、2)0时将5gC溶解在25g水中,t2时将5gA溶解在25g水中,在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改变的前提下,如果使两份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过程呈现,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 缪徐,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8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文静 随和 活跃 稳重,老师在给同学们的评语中常常会用到,人有性格 物有性质,?,性格,活动1 蜡烛知多少?,白色(黄色、红色)固体质地比较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可以燃烧,主要成分是石蜡,点燃一根蜡烛,可以去除房间里的烟味,成分,性质,用途,活动2 变化细探究,实验 蜡烛折断,实验 蜡烛燃烧,思考1:蜡烛折断和蜡烛燃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8、瓶壁上有水雾,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思考2:蜡烛熔化是什么变化?如果用“一定”或“不一定”来描述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两者之间的伴随关系,该怎么描述?由此,你能悟出什么?,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活动2 变化细探究,拓展,思考3:铁熔化和铁生锈分别属于什么样的变化?如何用实验证明你的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用磁铁分别吸引铁粉和铁锈。,实验: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了红褐色的沉淀(新物质氢氧化铁),化学变化中常常会出现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泡等现象。,活动2 变化细探究,思考4 两类变化的系统梳

9、理,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外形、状态等,光、热、变色、沉淀等,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活动2 变化细探究,联系,活动3 性质再认识,白色(黄色、红色)固体密度比水小质地比较软难溶于水可以燃烧,性质,思考1:蜡烛的这些性质中,有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有哪些性质则不需要?,思考2 物理性质涵盖了物质哪些方面的性质?为何不把物理性质定义为“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色;态;味;两点;两度;五性,活动3 性质再认识,思考3:“铁生锈

10、”与“铁会生锈”表述的含义有何不同?,铁生锈:描述的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铁会生锈:是通过铁生锈这一化学变化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化学变化(过程),化学性质(结论),易等,活动3 性质再认识,体 现,决定,描述方式的转换,蜡烛燃烧,蜡烛能燃烧,碳酸分解,碳酸易分解,会、,能、,活动4 小荷露尖角,仔细辨别下列有关变化或性质的说法:食物霉变水蒸发汽油易挥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金刚石很坚硬氧气没有气味木炭可以燃烧铁块变成铁丝干冰升华。然后选择序号填空。,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解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11、质,蜡烛知多少(调动学生对蜡烛的已有认知)变化细探究(利用蜡烛折断和燃烧两个变化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初步概念;感悟两种变化的伴随关系;利用教材中铁锈的讨论以及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两个教学素材,巩固和深化对变化的认识)性质再认识(用回头看的方式,重新认识性质的分类,初步学会辨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小荷露尖角(巩固练习),金属锈蚀与废金属回收过程呈现,金属的锈蚀与防护,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初中 缪徐,1.银白色的铁丝生锈,【实验现象】,2.红色墨水被压入右侧导管,【原因分析】,铁生锈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里的压强变小,活动1 猜想与表达,细铁丝,水,【触类旁通】,活动1 猜想与表

12、达,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稍有变化,开始生锈,开始生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开始生锈,生 锈,生 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生 锈,生 锈,生 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生 锈,生 锈,生 锈,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活动2 观察与分析,【观察】,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稍有变化,开始生锈,开始生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开始生锈,生 锈,生 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生 锈,生 锈,生 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生 锈,生 锈,生 锈,第1天

13、,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氧气,水,氧气、水,【思考】,氧气、水、盐,氧气、水、酸,活动2 观察与分析,钢铁锈蚀的条件 _,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酸溶液、盐溶液的存在能加速钢铁的锈蚀,活动3 总结与提升,【总结】,1.上述实验中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什么?运用该方法探究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提升】,3.铜锈蚀后形成的铜绿中含Cu2(OH)2CO3,由此可知,铜在空气中锈蚀的实质是什么?,活动3 总结与提升,2.请你猜想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哪些?并针对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活动4 讨论与应用,【讨论】,1.由铁生锈的主要条件,你能得出防止铁生锈的主要原理是什么?,使铁

14、与氧气、水等物质隔绝,2.围绕上述原理,说一说防止铁生锈有 哪些具体的方法?,刷漆、涂油、搪瓷、镀其它金属、烤蓝工艺(化学方法),加保护膜:,活动4 讨论与应用,【应用】,(1)三角架;(2)钢丝和钢圈;(3)链条。,镀耐腐蚀的金属,涂油漆,涂防锈油,烤蓝过的螺丝,活动5 实践与反思,【实践】,除去铁锈,【反思】,铁锈要及时去除,铝制品表面的“铝锈”却不宜去除,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用酸液去除,用砂纸打磨,活动6 联想与启示,食品包装盒中常放有一小袋铁粉,你知道这么做的用意吗?,防止食品受潮和氧化,事物的利与弊都不是绝对的,解析金属锈蚀与废金属回收,回忆与表达(回忆前面学过的一个铁生锈的实验,

15、叙述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观察铁生锈的对比实验,分析铁生锈的条件以及影响铁锈蚀快慢的因素)总结与提升(总结铁生锈的实质,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讨论与应用(由探究结论推出防锈原理,叙述防锈方法)阅读与归纳(阅读教材,提炼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联想与启示(了解食品包装袋中放入铁粉的作用,知道铁生锈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氯化钠专题复习过程呈现,氯化钠,苏州新区实验初中 缪徐,化学专题复习,闪闪的红星第一片段,看影片提问题(1):食盐对人体有什么重要作用?,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进

16、食欲的作用。,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形成,Na,Cl,失去1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闪闪的红星第二片段,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看影片提问题(2):潘冬子用什么方法将食盐带过哨卡的?,宏观含义,溶解能力,微观含义,能量变化,溶解: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的过程,定性描述:易溶、可溶、微溶等;定量描述:溶解度,1.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1)使U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2)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晶体C、硝酸铵固体 D、氯化钠晶体,A,C,具有导电性,沸点比水高,凝固点比水低,与AgNO3反应,N

17、aCl+AgNO3=AgCl+NaNO3,?,?,2NaCl+2H2O=2NaOH+H2+Cl2,通电,2.请说出鉴别水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A.取样,分别测其导电性,B.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C.取样,分别在火焰上灼烧,D.取样,分别测其密度,闪闪的红星第三片段,3.假如潘冬子棉衣内侧沾有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44g,将该溶液 后最多可得氯化钠多少克(假设当时环境的温度为5,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看影片提问题(3):宋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得到氯化钠固体的?,36/136544g=144g,蒸发,蒸发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_的固体溶质,如硝酸钾

18、、碳酸钠等,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_的固体溶质,如氯化钠等,小,大,4.如图为氯化钠、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有如下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a、溶解 b、蒸发结晶 c、降温结晶 d、热水溶解 e、过滤 f、趁热过滤 g、洗涤干燥,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出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_,a b f g,实验室获得,海水晒盐粗盐,钠在氯气中燃烧,某些溶液中的反应,氯化钠的获得,比一比:看谁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最多?,2Na+2HCl=2NaCl+H2,NaOH+HCl=NaCl+H2O,Na2O+2HCl=2NaCl+H2O,2NaOH+CuCl2=2NaCl+C

19、u(OH)2,Na2SO4+BaCl2=2NaCl+BaSO4,Na2CO3+2HCl=2NaCl+H2O+CO2,溶液中生成氯化钠的反应,氯化钠的获得,NaHCO3+HCl=NaCl+H2O+CO2,解析氯化钠的专题复习,氯化钠与人体健康(其间穿插了钠离子、氯离子形成知识的复习)氯化钠溶液的性质(其间穿插了“溶解”内涵的深化、固体溶解度概念的复习、氯化钠溶液和水的鉴别)氯化钠的获得(其间穿插了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一个小综合计算、溶质析出的方法及选择依据、有氯化钠生成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吴叔叔和潘冬子谈缺盐潘冬子急中生智巧藏盐宋爷爷和潘冬子熬制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复习过程呈现,化学方程式

20、计算专题复习,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缪徐,设:假设未知数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找出“已知”和“待求”关系列:列出比例关系算:计算结果答:简明写出答案,【回顾步骤】(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题目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有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挖掘信息】(图像信息),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

21、4g;与碳酸钙反应的盐酸是40g;,题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 的数据(步骤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有关问题:,【挖掘信息】(流程信息),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是4.4g;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CaCl2有2部分来源;,题目3:某氢氧化钙中含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的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示。,【挖掘信息】(表格信息),当盐酸的用量小于等于25g时,发生的是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2.2 g;反应后所得溶液

22、中的氯化钙也是2个来源;,设:假设未知数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找出“已知”和“待求”关系列:列出比例关系算:计算结果答:简明写出答案,【回顾步骤】(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题目4.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已知其它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同学将50g盐酸分5次加入到10g该石灰石样品中,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请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2)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第四次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探寻思路】,题目5:利用“270以上小苏打完全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纯碱受热不分解”的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所购纯碱(假设所含杂质均为

23、小苏打)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20.00g干燥的固体样品放入坩埚,300恒温加热至质量不变,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质量为19.38g.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突破定势】,镁、铁、锌三种金属单质的混合物x克,所生成的三种硫酸盐的质量之和为y克,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m(o)(o),H2SO4-,SO4,解析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复习,回顾步骤(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挖掘信息(掌握挖掘试题中主要信息的几个视角)探寻思路(现场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突破定势(消除思维定势的负面效应),工作室成员徐迪开设的燃烧,解析“燃烧”教学的主线,燃烧条件探究(白磷、水、醋瓶组合成

24、的对比实验)烧不坏的纸巾(变手帕为纸巾)烧杯罩灭烛火酒精雾化燃烧(酒精从小喷雾器中喷出燃烧)面粉粉尘爆炸,工作室成员管钰楠开设的离子,解析“离子”教学的两种设计,设计1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网络下载)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变化 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 建立离子概念 介绍分类写法 总结分子原子离子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2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自己做的实验视频)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变化 简介核外电子排布知识 建立离子概念 完成三个实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实验;氯化铜和氯化钠溶液的颜色对比实验;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青年教师徐莹开设的给力的注射器,二氧化碳的“捕捉”二氧化碳的“现身”(变手帕为纸巾)二氧化碳的制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 语,我们不是作家、不是歌星、不是影视明星,我们拿不出成名作、成名曲、成名剧;我们是老师,我们可以用心设计、用心琢磨、用心执教,拿出值得我们细细回味、慢慢赏析、偷偷乐呵的经典课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