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0365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化学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一节 基本原理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及其组成第三节 定量分析方法第四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及其 抑制方法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 及应用实例,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概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AAS)1.AAS概念:通过测量样品蒸气中基态原子对特征谱 线吸收程度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2.AAS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提出由walsh创立。3.AAS与UV-Vis的比较:(1)对象:(2)吸收谱线类型:(3)样品池:(4)光源:(5)单色器位置:4

2、.AAS法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好、干扰少。不足:不利多元素同时测定;BP易形成化合物元 素灵敏度低;复杂样品预处理。,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共振线二、谱线轮廓及谱线展宽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共振线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辐射能,其电子由基态 跃迁到激发态,原子对辐射能的选择吸收而产生的 光谱。2.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1)分布于紫外可见光区不连续线光谱;(2)较发射光谱简单、干扰少。3.共振线: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吸收光能而产生 吸收谱线。,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谱线轮廓及谱线展宽1.谱线轮廓:原

3、子吸收光谱线有相当窄的频率或波 长范围,即有一定宽度,称为谱线宽度。I-表示方法:中心频率0;谱线轮廓中,吸收系数极大值所对 应的频率。半宽度:吸收系数极大值一半处,谱线轮廓两 点间频率或波长的距离。2谱线展宽原因:自然线宽、热展宽(多普勒)、碰撞展宽。,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1.积分吸收:在吸收线轮廓内,吸收系数所包括的积分吸收。它表示吸收的全部能量。即吸收线下的全部面积。积分吸收与原子蒸汽中的吸收辐射的原子数成正比。2.峰值吸收:直接测量吸收线轮廓的中心频率(或中心波长)所 对应的峰值吸收系数(K),而确定蒸气中原子的浓度。实

4、际工作中:原子吸收的测定,是以一定强度的单色光I0通过原子蒸汽,测其透光强度I。符合光学定律。,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吸收值与浓度关系:当实验条件一定时,N正比于待测元素浓度 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线性关系,通过测A,求C。A=KC(3000K时,NjN0),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一定的条件下,试液中被测组分的浓度c与N成正比:Nac,K,a均为常数,令KaK,则 AKLc A c,原子吸收遵循朗伯-比耳定律:,吸光系数,光程:光经过原子蒸气的距离,火焰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AKLac,锐线光源:能发射出半宽度很窄的谱线的光源。其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谱线的半宽度小得多,约为

5、吸收谱线宽度的1/5。,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单色仪,检测器,原子化系统,雾化器,样品液,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及其组成 AAS仪器由光源、原子化系统(类似样品容器)、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废液,切光器,助燃气,燃气,原子吸收仪器结构示意图,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结构: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 部分。一、光源: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 振线。要求:发射线半宽度小;强度大;光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种类:1.空心阴极灯;2.无极放电灯;3.蒸汽放电灯。,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原子化器:将待测元素转变成

6、能吸收辐射共振 线的基态原子。要求:原子化效率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操作简 单和低干扰。原子化过程:试样干燥蒸发原子化。(一)火焰原子化器:原子化能力取决于原子化温 度及气体组成。火焰原子化法:利用化学火焰固有的温度、气温等 特性,使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1.优点:简便、快速、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缺点:原子化效率低、用样量多。,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结构:组成:雾化器、雾化室、燃烧器。(1)雾化器:试样雾化。要求:喷雾稳定/雾滴 小、雾化效率高。原理:影响雾滴形成因素:样液物理性质、助燃气 压力、流速等(2)雾化室:雾滴、燃气、助燃气混合;雾滴排除,减小记忆。(3)燃烧器:形成火焰,

7、试液燃烧、蒸发、原子化3.火焰状态:贫燃、化学计量性、富燃。,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石墨炉原子化器:(1500-3000)1.无焰原子化法:利用电热、等离子体、激光等 方法原子化。2.石墨原子化:(1)优点:原子化效率高;样量少;灵敏度高。(2)缺点:基体效应大,重现性差(比火焰)。3.结构:石墨管。长40mm/内径5mm/外径8mm 4.工作过程:干燥、灰化、原子化、高温净化。(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原理:试样在酸中被NaBH4还原为气态氢化物而进 行原子化。优点:基体干扰小、简便、快速。缺点:精密度 差(比火焰),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三、分

8、光系统:把共振线与灯的杂质、惰性气体及 邻近谱线分开。阻止原子化过程产生的杂 散光干扰,防止光电管的疲劳。组成:色散元件、反射镜、狭缝。四、检测系统:将分光系统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放大、显示.组成:检测器、放大器、读数装置。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类型:1.单道单光束型;2.单道双光束型;3.双道双光束型,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三节 定量分析方法一、标准曲线法:绘制AC曲线。适于快速、大批简单、相似样品分析二、标准加入法:又称直线外推法。适于基体复杂试样方法:Cx、Cx+Co、Cx+C1、Cx+C2等,作图A-C02.优点:消除基体干扰(物理干扰),不扣除背景吸收,需样量大。注意:1.C

9、x=C0 至少采用四点 2.A在线性关系区域 3.曲线斜率太小误差大,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四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干扰 及其抑制方法一、光谱干扰:光谱线重叠引起的干扰。消除方法:减小狭缝;另选分析线;分离干扰元素。二、电离干扰:待测元素电离,基态原子数减小,A降低 消除方法:加入更易电离的元素(消电离剂)。三、化学干扰:待测元素与共存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稳定的化合物,原子化效率降低。使结果偏低。分 析的主要干扰。,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消除方法:加释放剂;保护剂;缓冲剂;1、加释放剂:与干扰组分形成更难挥发物。2、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物。3、缓冲剂:加过量干扰元素(缓

10、冲剂)于试样和标 液中四、物理干扰:试液物理性质变化引起的干扰。消除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稀释样液。五、背景吸收:原子化器连续光谱的干扰。分子吸收、光的散射、折射和火焰气体。消除方法:另选分析线,氘灯背景校正。,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实验技术及应用实例一、分析条件的选择1.分析线:选共振线;选最适波长谱线。2.狭缝宽度:选去除临近干扰谱线的最大狭缝。3.灯电流:保证光强稳定、合适的最低灯电流。4.原子化条件:火焰原子化:火焰类型、燃烧头高度、雾化器调 节。石墨炉原子化:温度、时间。,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进样技术:脉冲进样、原子捕集技、流动注射技术三、探针原子化技术四、灵敏度和检出限(一)灵敏度:单位被测物含量改变引起测量信 号变化。S=dA/dC 特征浓度:1%吸收(A=0.0044)所对应的被测物浓 度。分析灵敏度(二)检出限:定义:更好反映仪器的性能(灵敏度和噪声),越低,分析方法或仪器性能越好,检出能 力强。,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五、应用实例空气样品Pb、Hg、Mn、Co;水样Pb、Hg、Cu、Zn;食品Al、Sn、Cd、Cr;生物样品Sn、Ni、Zn、Be;化妆品Pb、As、Hg、Cd。,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几种光学分析法的比较(UV-Vis、MFS和AAS),/,第六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