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0742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其意义,一、地质填图及其重要意义 二、做好地质填图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三、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四、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 五、地质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六、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七、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八、室内整理及填图文字小结,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一、地质填图及重要意义 1、地质填图:主要是指填制1:5万以上大比例尺的地表(地形)地质图或简测地质图、草测地质图。2、地质填图的重要意义:地质填图是矿点检查、矿产预(普)查、矿床勘探、物化探异常检查以及地质构造研究、深部找矿工作的地质作用研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第四系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治理和

2、矿山开采等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地质填图工作,提交高质量成果。3、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是:全面研究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以查明地表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其围岩蚀变,为探矿工程的布置、储量计算以及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填图范围通常包括有地质联系的矿(化)点,各种找矿手段的综合异常范围,或有利找矿标志的分布范围,或配合物化探面积测量而开展地质填图工作。其比例尺视实际工作需要合理确定,一般可选择 1:5001:50000。,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二、做好地质填图工作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需要

3、有良好的矿物、岩石肉眼鉴定能力和扎实的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地质、矿床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三、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1、一般程序 收集资料地质踏勘剖面测量、正确划分填图单元剖面地质小结一开展正式填图工作。2、基本方法 地质填图方法视比例尺不同,主要由剖面法、追索法和穿越法。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穿越法辅以少量追索法,即地质观察路线垂直(或斜交)于主要岩层及构造线方向进行,但对重点研究对象,如标志层、含矿层、矿体露头、化石层、重要岩浆岩体及构造线等,则作追索性的布置;1:50001:500比例尺地质填图时,原则上采用追索法或剖面法,地质简单区可辅以少量穿越

4、法。,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四、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和测定 地质观测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A 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B 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观测部位,必须布设地质观测点。C 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 30,切忌机械地等距离布点。地质观测点位测定可用半仪器法(或GPS)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测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高精度GPS 亦可)。,地质填图野外工

5、作方法及意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五、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沉积岩区、变质岩区和侵入岩区的观察记录重点各有侧重。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a 沉积岩区: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b 变质岩区: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

6、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c 侵入岩区: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矿物结构特征:先描述主要矿物,然后描述次要矿物,再描述副矿物。单元之间或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要记录接触的性质和类型及产状。2、记录格式(1)点号;(2)位置;(3)点性;(4)地质描述 a 岩性:岩石名

7、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地层产状等。b 构造:产状、规模、形态及其控矿作用;分布规律、断层性质等。c 矿化及矿产特征(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含量等)。d 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围岩关系等。e 样品:编号、岩性、位置。f 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六、地质观测研究程度及精度要求 1、地质观测研究程度 a 搞清矿区的地层层序及分布、分层标准(以实测剖面为基础)。在“段”的基础上,一般应按岩性细分至层。具有填图意义的最小岩石(层)单位都需填制。矿体(层)、标志层及对找矿有意义的地层单位,如果在图上小于1毫米时,应扩大表示。不同变质岩相带与地层

8、单位应分别以不同界线和不同图例表示。b 搞清矿区各种主要构造类型的性质及产状,特别要详细研究矿区导矿、控矿及容矿构造,并查明其性质、序次及产状要素。查明后期构造对矿体的破坏作用及破坏程度。c 搞清矿体、矿化带、蚀变带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形状、产状和规模,查明蚀变带的分带情况;对预期有工业意义的矿化现象,进行检查了解,提出概略的品位参数。,d 搞清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研究可能存在有隐伏岩体和矿体的地段,指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e 对区内发现的其它矿床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检查评价。f 查明矿区物化探特征,并做放射性顺便检查。

9、2、精度要求 a 地质体标绘精度:在地质图上原则上填绘相应比例尺图面上直径大于2毫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线状地质体。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按相应比例尺夸大表示在图上,并应真正反映其平面形态和产状。b 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毫米。c 观测点密度(个平方公里)。,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七、野外连图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现场及时连图,不允许在室内回忆勾绘。2、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3、注意标志层的选择 4、连图时要有地层的概念 5、连接断层要注意序次 6、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断层

10、对接,而要按实际情况勾划。7、花岗岩按单元勾图,复式岩体要圈出不同脉动次形成的岩体界线。8、大构造线在大面积内易查明,小面积中不易查明,它们往往是由若干小断层或裂隙组成的大断裂,要注意研究。9、连图时不能仅凭一点之见,要联系的看问题,要有整体概念。10、界线不清或呈过渡关系,缺乏截然界线时,在野外要力求将界线通过部位压缩到最小范围,并结合岩矿鉴定及化验成果,进行确定。,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八、室内整理及填图文字小结 1、室内整理 a 整理各类标本、样品,并及时登记送样。b 检查素描图,按规定填绘花纹图例和各种代号注记,发现问题及时检查校对。经检查修改后进行着墨。c 文图对照,核对野外记

11、录和图件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均需回到现场查实、校正,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臆断修改原始编录,不允许涂抹或擦掉,只能进行批注、补充,切忌文图不相吻合(大忌)。d 为了随时进行综合研究,除利用实测剖面外;必要时可以图切剖面(适用于中小比例尺)。e 认真整理野外草图,清绘野外地质清图。f 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野外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提交文字总结。,2、填图总结文字提纲 a 概况 目的任务、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以往地质工作评述、完成实物工作量等。b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c 测区地质 地层(含火山碎屑岩)、构造、变质岩、岩浆岩、围岩蚀变、矿床(点)特征等。d 结语 主要成果、存在问题、进一步工作建议等。,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及意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