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City Planning Principle,城市规划是一门学科,指通过对城市方方面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对城市发展做出科学的设计。总体规划与单项规划(通俗化)在城市中哪些地方盖居民楼,哪些地方修马路,哪些地方建商业区,哪些地方建城市绿地电缆、煤气管道、自来水管等工程管线的铺设。,引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与中心内容,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1、专业知识体系定位首当其冲的核心主干课城市规划原理(含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2、课程结构纵向定位承上启下的主
2、修专业课。3、专业学习导向定位入门-深造的专业考试课。二、课程特点与教学基本要求特点:涵盖面极为广泛,知识结构复杂,综合性强。要求层次:了解、熟悉、理解、掌握。,三、课程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城市产生、发展 学科、理论形成与发展 城市规划内容与编制程序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总体规划布局 单项规划.核心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学主线:从城市各组成要素的规划布局入手运用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各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贯穿起来,构成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四、主要阅读参考资料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裴杭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阮仪三城市规划原理,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
3、总体规划,董光器现代城市规划,美约翰M利维城市规划设计手册,郑毅城市规划,谭纵波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总主编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 新建筑规划师建筑学报城市发展研究现代城市研究重要经典宪章(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五、课程考核办法 作业(10%)、期中考试(20%-25%)、期末(65%-70%)。,内容提要,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定义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第三节 城市化,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settlement),问题:居民点的形成与生产力的发展有何关系?,1、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畜牧业)与固
4、定居民点 的形成,采集经济,群居(穴居、村居),没有固定的,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农业为主,固定居民点,居民点,2、原始居民点特点:,防御功能构筑濠沟、墙、栅栏等防御性构筑物,区域选择沿河流、湖泊的向阳岸台地.,3、最早出现城市的区域.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方,原始村落的出现得最早(约5000年前)。,问题:游牧民族的非定居性,天然牧场向人工牧场转化、对游牧民族的影响(聚落)?,(城池的雏形),生产生活的功能,(姜寨原始聚落复原图),1、选址位于靠河岸的一段台地上,其中居住区位于临河高地,便于取水,周围开挖壕沟以为防卫。,2、区内有数十座草泥
5、顶的木构穴屋分团而建,每团穴屋又建一大屋,以为氏族公共活动之用。,3、在壕沟以外建有仓库、窑场和公共墓地。,4、每个穴屋内挖有火塘以供取暖和炊煮,有的还在门口处修筑矮墙以防寒风。,二、城市的形成,农业农村,1、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手工业城市,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2、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3、城市是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4、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产业结构、职业构成、人口规模、居住的集聚程度。,总结:社会分工、商品交换、阶级分化,外在和内部因素共同
6、作用。,三、城市的定义,1、城市: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 主的居民点。,3、现代城市的含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的意义:直辖市、市、镇,2、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社会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人口、房屋建筑高度密集的城市景观,现代城市应讲特色重自然,地域文化特色往往被决策者置之脑后。“强暴”旧城、疯狂“克隆”、胡乱标志、盲目国际化。“自然”(城市自然风貌),这种唯一性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基础。巴黎城市公园、悉尼歌剧院海湾、等人、自然、建筑相得益彰的经典个案。合肥的环城水系及滨水景观。用高楼大厦炫耀城市的时代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
7、宜人的城市。,巴黎的城市公园,澳大利亚墨尔本滨水区,澳大利亚墨尔本查尔顿公园,美国波士顿城市公园,悉尼歌剧院占地120平方公尺,位处中央火车站北方6公里处。在1954年由当时的新南威尔斯州特别委员会负责规划,从首先的30个地点里选择了三面环海的Bennelong Point.,2004年,完成了“万亩绿化”工程,12月底合肥环城水系综合治理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合肥环城公园,全园依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特点形成6个不同特色的景区:1、以宋代清官包拯、弘扬包公文化为主题的包河景区;2、以水景为特点的银河景区;3、以动物雕塑为特点的西山景区;4、以娱乐、休闲、游憩为特点的琥珀潭景区
8、;,5、以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6、以提供游园服务为中心内容的环东景区。2007年底,合肥城市建成绿地率达到34.5%,绿化覆盖率达到3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5平方米。,我国的城乡定义,我国所称的“城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国以来,我国设市和镇的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目前采用的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和1986年9月19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确定的设镇和市的标准。,补充材料,(一)设镇标准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
9、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二)设市标准 1、非农业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开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人员)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
10、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2、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3、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年国民生产
11、总值10亿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实力大小决定。上述国务院的两个通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镇的发展。中国建设部消息,截止2002年末中国已有城市人口3.5亿,全国设市城市660个。(http:/2003年05月26日 15:05 中国新闻网),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一、有关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1)、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2)、埃及卡洪城布局.,(图1-2-4),(3)、在封建主
12、的城堡外围发展起来的城市 德国吕贝克.,(图1-2-5),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一、古代的城市发展,1、城市与防御要求,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原始居民点)防御要求(防野兽 战争)筑城墙、城濠,意大利罗马斗兽场,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则是民主和法制。史实为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史实是秦汉以来历代的政治措施,说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特点的史实是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律。,问题:东西方封建城市的市中心有何差异?,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1)、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2)、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
13、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近代城市的发展,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劳动密集型),2、城市布局的变化,3、城市与环境,(1)、城市扩展使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田园城市理论)城市规划学科的重要课题P7.,(2)、居民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工厂+工人居住区,城市仓储用地,商务贸易活动区,车站、码头、城市道路系,商业及公共建筑,城市类型(港口贸易、矿业、交通枢纽、以某种产业为主的城市等等),统布局变化,4、科技发展带来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也带来不少问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1、制定了重建及发展的城市规划.,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3、在城市集中
14、发展同时出现城市分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卫星城、新城),4、城市对外交通发展.,5、“郊迁”现象与老城市中心城区“复苏”.,6、城市化进程化区域差异突出,发达国家城市内部P8 的更新改造.,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外 延扩展.,7、城市的强大聚集效益与辐射效应.,8、城镇密集地区(城市带、都市圈)的影响更大.,9、把环境与城市持续发展思想体现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之中.,10、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对城市历史文脉的认同.,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及区域特色文化?并使之多样性协同?,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城镇化)的含义,1、城市化的定义:一般地,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的城市转化的现象
15、及过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具体包括三方面:(1)人口职业转变:农转非.(2)产业结构转变: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居住形式连片、较高密度;空间形态自然环境转为人工环境.,2、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社会发展水平,表现工业化程度。,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增加,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NP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三、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城市化进程的三阶段,初级阶段(30%),中期阶段(30%-
16、60%),成熟阶段(60%),2、城市化的发展历程S型曲线(urbanization curve),四、中国城市化的道路1、城市化进程 2006年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城镇人口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不断提高。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达54.6%、40.4%和35.7%。(1)城市群成为发展龙头,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外,又有8个城市群崛起。我国城市发展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除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外,厦泉漳闽南三角地带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
17、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开始发挥作用。(2)绿色环保环境逐步形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园绿地6.8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有45个城市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3)和谐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293亿、1.405亿和1.035亿;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2、城市化模式:苏南模式地方推动型温州模式市场推动型珠三角模式外资促进型3、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市化的动力也是压力。,问题:1、中国城市化的政策讨论?2、西方国家城市化道路对中国城市化道路 的选择有何借鉴作用(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