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营养与施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0770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3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豆营养与施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营养与施肥.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节 大豆营养与施肥,一 大豆的需肥特性(一)、大豆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特性1、大豆对氮、磷、钾的需求 据研究,每生产100kg大豆需氮(N)5.310.1kg,需磷(P2O5)1.03.6kg,钾(K2O)1.39.8kg。与水稻、玉米相比,氮高23倍,磷钾高0.51.0倍,表明大豆是需要氮、磷、钾较多的作物。我国大豆栽培范围广,种植大豆的品种、生长环境及农业技术措施有较大差异。大豆对氮、磷、钾的需要量有所不同。从国内外的试验资料来看,随着大豆产量水平的提高,每生产100kg大豆所需要的氮、磷、钾的量呈增加的趋势。,大豆与根瘤菌共生,根瘤菌固定的氮和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相互影响,形成特有的

2、吸氮特点。大豆通过根瘤菌固定的氮量可达大豆所需氮素的4060%,大豆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氮并不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但是,大豆生长所需要的其它养分都要从土壤中吸收。所以,大豆是需磷、钾较多的作物。,2、大豆对钙、镁、硫的需求 大豆是需钙较多的作物,大豆籽粒中含钙(CaO)量为0.23%,茎中为1.18%,叶中为2.0-2.4%。相当于小麦籽粒含钙量的11倍以上,小麦秸杆含钙量的6倍之多。在大豆生长期间,从出苗到初花,大豆植株中的含钙量为0.26-2.8%,结荚期为0.9-4.4%。大豆结荚期正是含大量果胶物质的荚器官形成的时期。大豆叶片中含镁较多,由出苗到初花期,大豆植株中镁的含量为0.09-0.

3、89%,在初花期为0.06-1.0%,在结荚期为0.53-0.79%,而豆粒中镁的含量则较少。大豆吸收硫比玉米多,在大豆茎叶中,硫的含量是干物质的0.125-0.52%。在种子中含量是干物质的0.002-0.45%。硫进入植物体中,少部分保持不变,大部分被还原为硫氢基和形成有机化合物。当含硫不足时,将减少大豆植株体内含硫氢基的合成和停止蛋白质的合成。,3、大豆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 大豆对微量营养元素较为敏感。钼是大豆根瘤菌中固蛋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氮磷代谢。植株中的钼大部分分配在根瘤菌及叶片中,大豆盛花期叶片中含钼量通常为1-5mg/kg,大豆施用钼肥,有利于根瘤的形成与提高固氮效果。大豆由土壤

4、中吸收的锌量为200-400g/ha,比玉米等作物的吸锌量多。锌在植株体内大部分分配在根中,其次为茎和茎尖。,(二)、大豆对氮、磷、钾的吸收动态1 大豆不同生育期各器官养分的动态变化 不同生育期或同一生育期的不同营养器官养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表11.9-1)。在大豆苗期,茎叶中的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大豆的生长,茎叶中的氮磷钾含量呈递减趋势,而豆荚、籽粒等生殖器官的养分则逐渐增加。在大豆生育前期,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大于茎,而茎中的含钾量大于叶。在大豆生育后期,氮、磷、钾的含量表现为:花荚叶茎。随着大豆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植株的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向生殖器官转移,在大豆成熟期,以籽粒中

5、氮磷钾含量最高。,2、大豆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与积累动态 大豆的生长发育可划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不同。夏大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动态见表11.9-2 在大豆苗期,吸收的氮素仅占全生育期的4%左右,开花、结荚期吸收累积速率明显增加,鼓粒期是氮素积累的高峰期,吸收累积氮量的40%。鼓粒期以后,氮的累积量迅速下降。一般来讲,大豆在开花前期,需要的氮量多于一般土壤和共生固氮作用所提供的氮量。据国外砂培试验结果报道,开花前2-3星期是大豆氮营养的临界期,此期供氮不足,将导致大豆减产,既使后期施氮也难以弥补。因此,开花前施氮可促使大

6、豆良好生长。在大豆鼓粒期,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而植株需氮较高,也会出现缺氮现象。,大豆对磷的吸收在出苗至开花期占总吸磷量的32%。开花时根系吸收磷的能力比生育前期增强,是大豆全生育中最强的时期;大豆开花时根系甚至能从难溶性的磷矿粉中吸收磷。大豆花期吸收的磷既能影响营养器官的生长,又能影响生殖器官的发育。据试验,在开花后两周内供应充足的磷能增加荚重及粒重;而在始花期停止供磷将影响营养体的形成,并延迟生殖器官的形成。因此,开花期是大豆磷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从结荚至鼓粒期,磷的吸收累积量快速增长;此期是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折点,充足的磷营养可以减少花荚脱落。大豆在苗期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高于磷,从分

7、枝到开花期进入吸钾高峰,其吸收量占总累积量的40%.,到鼓粒期钾的积累达到最大值,大豆成熟期出现钾的外排现象。.在鼓粒期之后,钾向豆粒中大量转移,豆粒中的钾有44%是由茎叶中转移而来的。.大豆成熟时,茎叶及叶柄大部分脱落,其中的钾在脱落之前有一部分转移到豆粒中,最后随落叶、叶柄而归还到土壤中。.,(二)、大豆的施肥技术1、基肥的施用。增施有机肥料作基肥,既是豆科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又是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的必要措施。基肥中加入氮、磷、钾等化肥,可以减少化肥中有效养分的流失与固定,提高化肥利用率。如在基肥中加入磷矿粉,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可以增加磷矿粉的溶解,使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机磷

8、,同时磷肥被有机质包围,减少了被土壤固定的机会。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量应根据各地条件,肥源充分,可多施,反之则少施并要集中施用。,2、种肥 大豆施用种肥,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一般以氮、磷配合施用作种肥效果最佳,每亩施用过磷酸钙1015公斤,加硝酸铵57.5公斤混合,氮、磷比例以1:23为宜。施种肥时,应深施,并注意种、肥隔离,防止烧种烧苗。,3、追肥 大豆追肥的效果与选择适当的追肥时期、地力状况及长势关系极大。一般在开花初期追肥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土壤肥力低、幼苗长势弱,更应及时追肥。追肥品种以氮、磷肥为主,一般亩追纯氮22.5公斤,加五氧化二磷2.55公斤,注意追肥量不宜过大。在豆荚形成后,可进行叶面喷肥,如亩喷施300倍液磷酸二氢钾加适量氮肥,增产效果可达10%左右。,4、喷施钼肥 大豆喷施钼肥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在酸性土壤及有效钼含量低的白浆土,黑土上。如用510-4的钼酸铵溶液喷施,一般增产可达10%20%,钼磷配合喷施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