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015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的构成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原子的构成教案原子的构成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难点 1核电荷数、

2、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学习方法 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挂图(原子的构成)。 2学生用具:原子构成的有关资料和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创设问题情景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关于分子和原子,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与它们有关的哪些知识? 学生提出问题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2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原子有没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 4如何去称量分子和

3、原子的质量? 5原子到底有多大? 引入新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分子和原子的问题,可见大家有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索原子的构成。 板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过渡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内容,随后小组之间展开激烈争论。教师可以巡视学生阅读情况并适时参与他们的讨论)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问题1的答案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说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 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答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

5、过渡刚才说的这些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挂图,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 挂图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学生观看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 学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 学生甲:从挂图可知,原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 学生乙:原子已经很小了,而原子核更小,其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微观世界真是很神秘、有趣啊! 学生丙:原子内有如此大的空间供电子自由运动,电子可真自由,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由此我想到了排球场上的“自由人”。 学生丁:我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对原子再进行分割了

6、,那么又是如何发现原子的构成的呢?通过什么方法对它进行分割呢? 教师同学们所谈的想法很好!大家思维都比较活跃,而丁同学提的问题更及时。可见同学们对化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正是每一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必备的品质和素养。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说用化学方法不能对原子再进行分割了,但是用物理方法可以对原子进行分割。很多年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确实不能再分了,直到十九世纪末,英国的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才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才知道它本身还具有复杂的结构,还可以再分。 问题2的答案尽管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但原子核带的是正电荷,核外电子带的是负电荷,而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

7、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问题3的答案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区别: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相同点:质量几乎相等。1个质子的质量为1.6721027 kg,1个中子的质量为1.6741027 kg。 思考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答案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来自于质子所带的电荷。由于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质子上。而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具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

8、=核内质子数。 3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而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所以有如下等量关系: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推广此等量关系,得: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师我们通过一个表格,全面系统地了解质子、中子、电子这几种粒子在电性和质量上的关系。 投影展示表格。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电 性 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质 量 1.67261027 kg 1.67491027 kg 质子质量的11836 请学生说出从此表格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质子和电子带相反的电荷,中子不带电。 2质子和中

9、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只有质子和中子质量的11836。 问题4的答案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教师我们来看下面表格,比较几种原子的构成。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提问通过此表格,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的中子数就为0。 2可以得到等量关系:质子数=电子数。 3中子数和质子数没有等量关系,某些原子中出现了等量关系,那也是偶然。 小结通过刚才大家阅读、讨论、思考,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原子的构成。 讲

10、解并板书1原子的构成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 提问1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 2原子的质量该如何去衡量? 回答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有质量。 追问为什么? 回答因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果质子、中子和电子没有质量,则原子就没有质量,从而物质就没有质量,可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 提问既然原子有一定的质量,那它的质量又等于什么呢? 回答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11、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 讲解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提问若让大家记忆很多原子的质量,大家能记住吗? 回答记不住。 追问为什么? 回答这样的数字太难记忆了。 讲解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 提问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是如何来表示

12、原子的质量的?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相对原子质量一段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完毕后,请学生代表陈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回答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说明这里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 小结可见,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并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它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板书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13、教师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具体的来计算一下氢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计算呢? 可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过程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6710-27kg2710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1。 -271.6610kg同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 2.65710-26kg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 -271.6610kg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过程大家要掌握。 板书2计算 讲解在做题的过程中用到相对原子质量时,我们不需要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部测定了出来。测定相

14、对原子质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请大家阅读课本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 设问既然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要计算,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书中的附录查到,这里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列出了现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组织活动下面我们举行一项比赛,看看哪位同学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既快又准。我们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学生活动 请学生说出查阅结果 磷31 铝27 氮1

15、4 碳12 钠23 硫32 镁24 钙40 总结可见,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我们还必须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板书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认识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且还知道,由于原子非常小,它的质量也很小,书写、记忆、计算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富强是要靠科技进步的,而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认真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像张青莲教授那样

16、在世界化学史上写下中国人的名字。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计算 计算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一种原子的真实质量。 计算作为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 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考题回顾 1(XX年甘肃省中考题)XX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64 B115 C66 D49 2(XX年南宁市中考题)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11 B161 C50 D272 答案:1D 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