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料昆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原料昆虫.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工业原料昆虫,工业原料昆虫指那些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以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的昆虫。工业原料昆虫包括各种绢丝昆虫,如家蚕、柞蚕、天蚕、蓖麻蚕等,以及五倍子蚜虫、紫胶虫、白蜡虫、蜜蜂、没食子蜂、胭脂蚧等,工业原料昆虫及其产物,(1)产丝昆虫 产丝昆虫指能吐丝结茧为人们所利用的昆虫。世界上可利用的吐丝昆虫约400-500种,真正用于商业性生产的不过10种左右。目前用于商业性饲养生产的种类包括鳞翅目家蚕蛾科及大蚕蛾科的种类。包括家蚕、柞蚕、天蚕、蓖麻蚕、樗蚕、樟蚕、塔色蚕、琥珀蚕、乌桕蚕等。,(2)产胶、产蜡昆虫 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
2、蜡质产物,这些产物是工业原料,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包括紫胶虫,白蜡虫,蜜蜂等。,(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 某些昆虫可以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它们都可做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等物质,这类昆虫就叫做产单宁、色素类昆虫。包括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产丝昆虫,1.家蚕BombyxmoriL 别名桑蚕.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蚕业的起源地。现在家蚕分布全国。,1.1蚕桑产业及其历史,1.1.1我国的养蚕历史与现代的蚕桑产业状况 中国已有5000余年的家养历史。1.1.2桑园的培育1.1.3蚕种的选育及养蚕技术1.1.41949年以后养蚕业的
3、发展,1.2蚕桑产业的地理区划,四大蚕产区:四川、重庆产区 浙江、江苏蚕产区 广东、海南蚕产区 其他蚕产区:山东、安徽、湖北、广西、云南、新疆、山西、陕西、台湾等,1.3家蚕的主要生产用品种,春用蚕品种及性状夏秋用蚕品种及性状,.我国桑树资源的地理区划及桑园的培育,.桑树资源的地理区划.桑树的种质资源及优良桑树品种.桑园的培育.桑树树型的养成,.5家蚕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5.形态特征成虫翅展39-4mm。体翅灰白色,复眼黑色。触角栉齿状。前翅外缘顶角下方向内凹陷,各横线不明显,端线及翅脉灰褐色,前翅反面中室端横脉明显。腹部背中央有成丛白色长毛。,卵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初产的卵呈淡黄
4、色。越年卵,经4-5日变灰紫色或带绿色。非越年卵,通常不变色。刚产下时卵面隆起,稍后,由于卵内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卵面中央逐渐出现凹陷,称卵涡。,幼虫刚孵化幼虫,黑褐色,形似蚂蚁,俗称“蚁蚕”。蚁蚕表面生有许多瘤状突起,其上着生3-6根刚毛。,蛹纺锤形,头部较小初化蛹时复眼无色,后褐色、黑色。,1.5.2家蚕的生活史,卵期 产卵到孵化 分为一化性、二化性和多化性。幼虫期 一般4眠五龄,约19-27d。蛹期 约10d,蛹体变色即可采茧。成虫期 蛹期结束即羽化成成虫,寿命很短。,1.5.3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卵期幼虫期 主要是温度吐丝结茧期 温度 湿度 蛾期桑叶对蚕发育的影响空气质量对蚕的影响 注意保
5、持通风透气,1.6饲养技术,催青技术收蚁技术小蚕与大蚕的饲养,1.7蚕种繁育,蚕的育种和品种繁育 品种的分类 育种 蚕种的繁育:蚕种繁育制 蚕种繁育的特点,1.8近年来我国蚕种生产的新技术,创办原蚕饲养区散卵蚕种的普及转青卵黑暗保护与简化催青技术的推广多化性品种生产越年种成功早采茧技术的应用蚕种保护技术的改进革新和应用新蚕种生产机具蚕种繁育制度的建立和改革蚕品系整理与优良蚕品种的更换与推广,1.9蚕病的防治,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血液型脓病 中肠型脓病和浓核病真菌病的识别与防治 白僵病 黄僵病 绿僵病 曲霉病细菌病的识别与防治 黑胸败血病 灵菌败血病 猝倒病 细菌性胃肠病原虫病寄生虫 蝇蛆 寄生
6、螨,中毒症和预防 农药中毒 工厂烟尘、废气中毒,1.10蚕丝及蚕副产品的加工利用,剿丝技术的发展及茧丝的用途蚕蛹的利用蚕蛾的利用蚕沙综合利用丝胶制备氨基酸,作业,简述我国家蚕的饲养历史及蚕桑产业的地理区划。简述家蚕的生活史、习性,催青及收蚁的技术关键。,柞蚕,柞蚕起源于中国,人类利用柞蚕茧生产丝棉至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000年的周代,就初步形成了柞蚕产业。古代的柞蚕业先是搜集、利用野生的柞蚕茧,以后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选择和培养,柞蚕茧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柞蚕的生物学性状也更适于人工饲养。到公元25年左右,汉朝的柞蚕生产就开始进入了人工控制和国家倡导的阶段。我国一直是世界柞蚕茧
7、的主要产地,到现在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柞蚕茧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柞蚕丝织品具有人们喜爱的特有光泽和独特的弹性、韧性、保温性、吸湿性和透气性,衣着舒适、华丽、高雅。被誉为“纤维皇后”,是我国传统出口贸易的大宗商品。此外,柞蚕丝还具有耐酸、耐碱、耐紫外线和绝缘等特殊性状,在化工、电力、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用途。,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35-50mm,翅展110-150mm左右。卵 略呈扁平的椭圆形,红褐色。1粒卵重为6.5-9.8mg。幼虫 1龄幼虫多为黑色,2龄以后体色因品种而异,有黄绿色、绿色、橙黄色、天蓝色或灰白色等。蛹 褐色,头顶端乳白色。茧 椭圆形,上部稍尖,并附有长短不等的茧
8、柄(茧蒂),中部稍大,下部稍钝。春茧长42mm,宽24mm,淡黄褐色。秋茧长47mm,宽24mm,黄褐色。1987年辽宁丹东柞蚕研究所培育成了一个白茧品种。,生物学习性,1年1-2代,以蛹越冬。l年一代幼虫期有40余天,l年2代的幼虫,春蚕幼虫40余天,秋蚕幼虫50余天。幼虫约经40-52日,经4眠(5龄)发育成熟,吐丝纺茧。柞蚕可以在8-30的范围内生活,温度高,发育快,龄期短:反之发育慢,龄期长。,幼虫及雄成虫有正趋光性,正在产卵的雌成虫有负趋光性。幼虫在取食阶段有向上爬的习性,总是先爬至饲料树枝条的顶端,然后自上而下依次食叶。,放养管理与放养技术窝茧与采茧病虫害防治缫丝,蓖麻蚕,蓖麻蚕主
9、食蓖麻叶。原产印度,16世纪开始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饲养,18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和欧洲饲养成功。斯里兰卡、马耳他、意大利、菲律宾、埃及、澳大利亚、加纳、日本、,朝鲜等国也先后引种饲养。我国自本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曾数次引种,但都未能大面积生产。1952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朱洗等再次引种,在上海获得成功,建立了一整套饲育方法、越冬保种技术以及防病措施。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在全国20多个省区推广。此后生产逐年下降,目前仅有少数省份在饲育生产。,麻茧丝弹性大、纤维均匀、耐酸、耐碱、耐磨。茧丝长300m,最长567m,染色程度较浅,但较均匀,织物表面疵点少
10、,绸面清晰平挺,达到桑蚕绢绸的水平。缺点是织物光泽较差。蓖麻蚕茧主要用于绢纺原料和制作丝棉。蓖麻的种子、块根、麻皮是油料、淀粉和工业纤维原料,若能使蓖麻叶片通过养蚕得到收入,可获取双倍收益。,天蚕,天蚕茧色绿,丝质优良、光泽好,被誉为“绿色金子”、“梦的纤维”,颇值得开发利用。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已有过关于天蚕的试验,50年代作过饲育的尝试,但均未能发展。80年代以来一些单位相继开展研究,除天蚕野生密度颇高的东北之外,浙江等省在饲育、缫丝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紫胶虫,紫胶虫属同翅目胶蚧科,是一类体型微小、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资源昆虫,其分泌物加工的产品是军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也是机
11、电、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以印度的产量为最高,泰国次之,我国占第三位。世界已记载有18种,我国有7种,形态特征,成虫 雌成虫为渐变态体形差异较大,有囊形、近球形、纺锤形等。雄成虫为过渐变态,分有翅型和无翅型。若虫雌若虫3龄,雄若虫2龄。初孵若虫船形,紫红色,雌雄难辨。卵圆形,长0.40.6mm,紫红色,卵壳薄而透明。前蛹及蛹为雄虫独有。雄虫属过渐变态,其第1和第2拟蛹龄习惯上被称为前蛹和蛹(真蛹)。,生物学特性,生活史紫胶虫从胚胎发育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产卵为止,这一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1年2代,因而1年可放养两次,收胶两次。云南紫胶主产区,一般每年45月放养,910月收胶,历
12、时5个月左右,中间经过1个夏季,故称为夏代,也叫第1代。910月放养,翌年45月收胶,历时7个月左右,中间经过1个冬季,故称冬代,也叫第2代。,主要生活习性,涌散若虫孵化后爬出母体胶壳,四处扩散觅食的现象称为涌散。若虫群体从涌散开始至结束的时间称为涌散期。在紫胶生产上,为了工作方便,一般从幼虫涌散到下一代的幼虫涌散,算作一个世代。固定涌散后的若虫在寄主枝条上爬行,选择适宜部位插入口针,定居取食,不再移动的现象,称为固定。,泌胶紫胶虫固定不久,虫体单细胞紫胶腺开始泌胶。一般夏代在固定后7天,冬代在固定后14天,就能用肉眼看到胶质。泌蜡蜡质由虫体上蜡腺分泌,呈粉、丝、片状,起疏水作用。通过泌蜡,可
13、以防止呼吸和排泄孔口被胶堵塞,保证虫体正常通气和排泄。排泄蜜露紫胶蚧用口针不断地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和水分,把多余的水分和糖分等从肛门排出,排泄物呈露珠状,称为蜜露。,放养技术病虫害防治产物及其利用,白蜡虫,蜡虫属同翅目蜡蚧科,白蜡是其雄若虫的分泌物质,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白蜡是国防、医药、食品及其他轻、重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我国白蜡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位。白蜡是我国林业的重要资源昆虫,原产中国,外国人称“Chinesewax”中国蜡,国内因四川、湖南产蜡多而优质,人们分别称“川蜡”、“湘蜡”。,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刚成熟时背部隆起,形似蚌壳,背面淡红褐色,散生大
14、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腹面黄绿色,体长约1.5mm,宽1.3mm。交配后体渐膨大,最后成为半球形.雄成虫体长约2mm,胸宽0.7mm。橙黄色,足和触角浅褐色。若虫若虫期共2龄。体色黄褐,固定于叶片后转红褐色(俗称“红虫”),蜡丝消失。1龄雄虫与雌性相似,但体黄白色(俗称“白虫”),易与雌性区别。,卵长卵形,长约0.4mm,宽0.2mm,包藏于卵囊(母壳)之内,将孵化时,雄卵淡黄色,雌卵红褐色。前蛹和蛹雄虫独有。其第1、2拟蛹龄被习惯称为“前蛹”和“蛹”。,生物学特性,生活史白蜡虫在我国一般1年1代。白蜡虫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卵产下后约1个月孵化。1龄若虫在寄主叶片上生活,半个月后蜕皮为
15、2龄,转到枝干上固定生活,不再移动。雌性约在8月下旬达性成熟,雄虫至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前蛹期,再经35日达蛹期。蛹经48日羽化为成虫。雄虫交配后不久死去,雌虫交配后其卵巢继续发育,至翌年再产卵。,特有习性,定叶雌若虫离开母壳后,即在树枝上往返爬动,寻找合适的叶片定栖,俗称“游杆”。多数若虫在一天之内便在向阳叶面的叶脉上固定取食,称为“定叶”。也有部分若虫爬到树基或地面再爬回叶子上,称为“盘头”。定杆雄虫定叶后,约经15天蜕皮进入2龄,离叶爬至就近的23年生的枝条下侧或阴面,头朝上尾朝下固定取食,不再移动,俗称“定杆”。,泌蜡1龄雄虫在定叶后12天,体背上渐渐长出白色蜡丝。67天后,虫体几乎全
16、为蜡丝包被。但1龄期蜡质薄,蜕皮后即散落,无利用价值。2龄若虫定杆后,虫体不断分泌蜡丝,45天后蜡丝结成蜡花,10天后虫体全部被蜡花包被。随着虫体腹部腹面泌出的蜡不断增厚,虫体腹部不断上举。至89月2龄末期时,仅以口针插于枝条中,而虫体则与技条垂直。,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产物及利用,五倍子蚜虫,五倍子蚜属同翅目瘿绵蚜科,五倍子是五倍子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的复叶上吸吮叶液,并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成的囊状虫瘿。五倍子富含可溶性生物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投食子酸,是医药、纺织、石油、化工、机械、国防、轻工业、塑料、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五倍子产于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国,以中国种类最
17、多,质量最好,利用历史最为悠久。我国在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关于五倍子的记载。我国已记载有14种,美国和加拿大只有1种北美盐肤木倍蚜的生物学研究报道。五倍子主产我国,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商品。以陕西、四川、贵州产量最多。,五倍子及倍蚜的种类,我国已报道的倍蚜虫种类计14种.角倍类包括角倍、圆角倍和倍蛋,倍子表面有不规则的角状突起,寄主为盐肤木.干倍的单宁酸含量65.3%-67.9%。肚倍类包括红麸杨和青麸杨上的枣铁倍、蛋肚倍、蛋铁倍、红小铁枣、黄毛小铁枣等,倍子表面无不规则的角状突起,倍壁往往较坚硬,单宁酸含量69.8%-72.l%。倍花类包括盐肤木上的倍花和红倍花、红麸杨和青麸杨上的铁倍花等,倍子从基部产生叉状分支,整体呈花状.单宁酸含量33.9%-38.5%。,角倍,肚倍,角倍、枣铁倍、蛋肚倍产量最高且生产技术成熟,属当前五倍子基地人工培育的主要生产性倍种。主要生产性倍蚜:角倍蚜、肚倍蚜、枣铁倍蚜。寄主植物:夏寄主 倍树(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冬寄主 藓类植物,五倍子的用途,五倍子富含可溶性生物单宁,提炼后的单宁酸(丹宁酸、鞣酸)及再加工产品倍酸(没食子酸)和焦倍酸(焦性没食子酸)在医药、纺织印染、矿冶、化工、机械、国防、轻工业、塑料、食品、农业等多种行业上用途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