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6042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中医疗法.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带状疱疹中医疗法,杨永才宁夏平罗,带状疱疹中医疗法,目 录1百科名片2分部疗法3验方4中成药5外治法,带状疱疹中医疗法,6针灸疗法7艾灸治疗带状疱疹8刺血疗法带状疱疹9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中医疗法,1、百科名片带状疱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发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相当于中医的“缠腰火丹”、“蜘蛛疮”、“蛇串疮”、“火带丹”、“甑带疮”、“蛇丹”、,带状疱疹中医疗法,

2、“飞蛇丹”等,俗称“缠腰龙”,一般多在春季发病。对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常用病毒唑、消炎痛和维生素类药物,但疗效很不理想。中医药对本病有着丰富的治疗方法和良好临床疗效。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多,一般认为与风、湿、热、邪有关,多由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互相搏结,壅滞肌肤为患。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下面向读者介绍几种常用的疗法。,带状疱疹中医疗法,2、分部疗法上部:指颈部以上至头面,治以清热泻火、平肝凉血为主,方用银翘三黄汤(黄连、黄芩、人中黄、丹皮、银花、连翘、紫草、大青叶)加野菊花。中部:指腰腹至胸胁,治以清肝泻火,理气止痛,方用银翘三黄汤加延胡索。下部:指少腹以下,治以清热利

3、湿,泻火解毒,方用银翘三黄汤加黄柏。,带状疱疹中医疗法,3、验方蛇丹汤:大青叶、板蓝根各60克,紫草10克,黄芩1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外用七厘散,开水溶化,涂患处,每日23次。三紫汤:紫草、紫参、紫花地丁、车前子、茯苓皮、木通、玄参、大青叶、甘草。,带状疱疹中医疗法,带疹汤:丹参、白芍、柴胡、板蓝根、半枝莲、秦艽、龙胆草、当归、栀子、黄芩、玄胡、甘草。紫兰白赤汤:紫草、板蓝根、白藓皮、赤芍、丹皮、蝉衣、薄荷、苡仁、苦参。4、中成药六神丸:每日3次,每次510粒,温开水送服。一般服药后当晚疼痛可减轻,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

4、暗,35日可愈。,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七厘散:每日3次,每次1-2克,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减轻或消失,23天疱疹开始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而愈。冰硼散:取冰硼散适量,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23天可改善症状。5、外治法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3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加适量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七叶一枝花鲜块茎捣烂涂患处,一般半小时后热减痛止,12次疱疹可消退。鲜马齿苋12克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大黄30克,黄柏30克,飞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共研细末后混匀,加凡士林调膏

5、备用,外敷患处。大叶桉水煎制成10%溶液,用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用柿子液涂搽于皮疹及周围痛处,每日3次。治疗64例,结果平均3.24.7天皮疹消退,平均34天神经痛消失。,带状疱疹中医疗法,6、针灸疗法针刺取穴合谷(双侧)、支沟、阳陵泉(均用患侧),局部病灶采用围针,以病损大小决定围针多少,最多15根,最少4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均用泻法。取穴内关、阳陵泉、足三里,局部周围卧针平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若后遗症持续疼痛不止者,加支沟,或加耳针刺肝区,埋针3天。近十年来,临床发现带状疱疹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发病过程中,出现带状疱,带状疱疹中医疗法,疹的几率更高,给人

6、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但绝大多数带状疱疹的出现与艾滋病无必然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当今对此病的一般性临床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进展较慢,从而影响了新药开发的进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以筛选、开发出疗效更好的新药。17、艾灸治疗带状疱疹艾灸疗法简称灸法,,带状疱疹中医疗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中医上讲这个带状疱疹就是体内的湿毒排除体外的一种表现,通过艾灸治疗把病毒排出体外就可以了。常用穴位:阿是穴(患处)。操作方法:可选艾炷直接灸,于皮疹的,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两端及分叉处施行

7、,灸量为患者有灼热感、能耐受为度,此法适用于成年人和皮疹宜放置艾炷的部 位。亦可选艾条熨热灸,即视皮疹(损)大小,用 清艾条2、3支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 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消失为度,时间约20-30 分钟。此法适用于小孩或皮疹位置不宜放置艾 炷的部位。每天1次,神经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厉 害者,每天进行2次,少数患者亦可进行,带状疱疹中医疗法,3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1个半疗程。原理:带状疱疹乃由火热毒邪郁于皮肤,经 络阻滞,气血壅遏而发病。采用艾灸阿是穴治 疗,以疏通局部血络,以热引热,引邪发散,拔引 郁毒。此外,艾条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 炎的作用。8、刺血疗法带状疱疹刺血疗

8、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病因】多因肝胆风热或湿热内蕴,客于肌肤所致。【症状】起病突然,患部先出现带索状、刺痛、灼热,水泡大小如绿豆或黄豆样,累累如贯珠,聚集一处或数处,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但多局限身体一侧,基底发红,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疱液初,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为透明,渐转浑浊,间有出血。初起多伴有轻度发热,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临床所见,本病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干者色红,多属肝胆风热;湿者色黄,多属肝脾湿热。【疗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若伴发热或疱疹重者配足三里、曲池、血海

9、等穴。,带状疱疹中医疗法,方法:用围刺放血法。围绕红肿处及簇集水疱群的周围皮肤,用三棱针或毫针点刺,每隔1-2厘米点刺一下,见出血即可。也可用两手轻轻挤压点刺处见有出血,其目的使其恶血出尽,以消肿痛。若伴有发热或疱疹重者,可在配穴上用毫针施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如见疱疹溃破,针后涂龙胆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即可防止感染。隔日治疗1次,至愈为度。,带状疱疹中医疗法,9、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

10、古方中医专业人士介绍:选用七星针一枚、,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三棱针一枚、玻璃火罐46个、消毒纱布若干。选穴为患处四周、耳部风溪穴(于耳轮结节前方指区和腕区之间)和相应部位敏感点。操作:先针患处四周,后针耳穴。患处皮肤充分暴露,碘伏消毒后,术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患处四周皮肤,若局部小红点(水疱)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肤,右手握七星针后端,食指压在针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带状疱疹中医疗法,快速叩刺患部四周皮肤,使皮肤隐隐出血。术后视叩刺面积大小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内出血数毫升至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纱布将污血擦净;再用按压法找出耳部相应部位敏感点和风溪穴,消毒后左

11、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针点刺,挤出少许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穴位左右轮换。,带状疱疹中医疗法,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内蕴,复感火热时邪,湿热蕴蒸侵淫肌肤经络而发。采用刺血拔罐加耳穴点刺治疗该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于初期带状疱疹,七星针用强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见出血点,再用火罐吸出针孔内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泻湿热火毒,以达“通则不痛”之功。,带状疱疹中医疗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谢谢!2013.10(宁夏平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