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604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及治疗.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慧敏,带状疱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疮”。,一、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组人类疱疹病毒中的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嗜皮肤和神经的特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颗粒的传播主要以空气飞沫为媒介,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二、发病机制,无免疫力者,水 痘隐性感染,感觉N末梢,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神经元(潜伏),细胞免疫力 病毒再次激活、繁殖受累神经节发炎、坏死、神经痛,周围神经纤维,皮肤(集簇性水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初次感染,激发带状疱疹的原

2、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发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诱 因,非肿瘤住院病人(因过度疲劳、精神创伤及小孩、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本病发生率约 0.22%恶性淋巴瘤住院病人本病发生率约 9%白血病发生率约 2%其它恶性肿瘤发生率约 0.46%大剂量接受放疗和化疗者发生率约 50%使用细胞毒及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者 VZV感染风险,三、临床表现,好发季节:春秋季成年人多见前驱症状:全身不适、乏力纳差、皮肤灼热感、神经痛等好发部位: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皮 损,红斑 丘疱疹群 水疱群干涸脱屑 遗留色素 浅疤痕,壁薄、紧张不易破疱液清、大小形态一致群集、带状排列、单侧

3、分布,自觉症状:神经痛病 程:24周并发症:高热、肺炎、脑炎、脑栓塞等,特 殊 类 型,眼部带状疱疹,三叉神经支受累、上眼睑、额部、头顶出现水疱群,炎症重可累及角膜、眼球,耳部带状疱疹,膝神经节受累,可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导致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Ramsay-Hunt综合征),四肢带状疱疹,根据临床一些特殊表现又分为,不全型或顿挫型(无疱型):患者仅出现神经痛,局部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主要见于免疫力相对较强的个体大疱型带状疱疹:水疱表现为大疱状,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含红细胞 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可表现为坏死,愈后常留下瘢痕。多见于老年人或免疫力较低下的患者,坏疽型带

4、状疱疹,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局部发疹后数日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小水疱,类似水痘样皮疹,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伴发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播散型带状疱疹,四、诊 断,群集性水疱单侧性分布带状排列神经痛,五、鉴别诊断,单纯疱疹心脏疾病肩周炎阑尾炎腹膜炎偏头痛胆囊炎肋间神经痛,五、治疗,局部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局部治疗,保护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药膏涂抹(抗病毒、止痛、激素),药 物 治 疗,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神经营养药:Vit.B1、Vit.B12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 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免疫调节剂

5、: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中医治疗,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多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带状疱疹。一、蛇串疮的辨证分析蛇串疮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忧思伤脾,则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久化热,以致湿热内蕴;兼外受毒邪,则湿热火毒熏蒸皮肤而发疹。,中医分型,辨证主要辨肝胆火盛和湿盛,可根据皮疹之表现及全身见证予以辨别。临床以肝胆火盛型为多见。皮疹大部或全部消退后,局部仍疼痛不止者,多属气滞血瘀;而老年患者疼痛日久亦有属气血虚者,应注意辨别。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泻肝火、利湿热,并宜结合外治。,二、辨证论

6、治,本病治疗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一)内治1.肝经郁热证主症: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病机概要: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治法:清泄肝火,解毒止痛。,2.脾虚湿蕴证主症: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病机概要:脾虚不运,湿重热轻,则皮损色淡,疱壁绵软,疼痛不显;口不渴,食

7、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均为脾虚湿盛之象。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滑石、防风、栀子、木通、肉桂、甘草等。,3.气滞血瘀证主症: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暗,苔白,脉弦细。病机概要:多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方药:柴胡、川芎、陈皮、芍药、枳壳、甘草、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蜈蚣等。,一。针体主穴:

8、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二、治法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二、拔罐】(一)取穴主穴:阿是穴。(二)治法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卧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

9、。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三、刺血】(一)取穴主穴:阿是穴。(二)治法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日常护理 护理病人应卧床休息

10、,避免疱疹部位摩擦。护理对于发生于三叉神经区的疱疹,应注意病人眼睛的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次2次,并点抗生素眼药水或涂眼膏。护理单纯水疱者,可用1%2%的龙胆紫外涂患处。还可在患处直接涂千蒲疱疹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苗药)。,饮食保健 带状疱疹不宜吃什么1、忌食辛辣温热食物酒、烟、生姜、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温热之品,食后易助火生热。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火毒蕴结肌肤所生,故该病患者应忌食上述辛辣致热食品。2、慎食肥甘油腻之品肥肉、饴糖、牛奶及甘甜等食物,多具滋腻、肥甘壅塞之性,易使本病之湿热毒邪内蕴不达,病情缠绵不愈。,3、慎食酸涩收敛之品酸涩收敛之品有豌豆、芡实、石榴、芋

11、头、菠菜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久郁化火,复感毒邪而致,故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祛瘀为主。而上述酸涩收敛之品,易使气血不通,邪毒不去,疼痛加剧,疾病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历御疾病的能力。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节,寒暖交替,要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向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宝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尽呈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毒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增进营养。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使体格健壮,预防发生与本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疾病。,特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神经阻滞疗法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