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1816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4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情绪适应问题研究与辅导,焦虑研究与辅导,何为焦虑,皮连生将焦虑理解成为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刘慧娟则将其定义为:焦虑是个体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威胁,而又无能为力不能应付的痛苦反应,是个体处于失助状态,无法采取有效行为去应付威胁的时候,产生的情绪体验。焦虑是个体在从事有重大意义的任务中,受到不确定情景的威胁,却又未能找到有效地处理的方法而产生的对失败及其连带后果的担忧和紧张体验。,影响焦虑形成的因素,1、任务重要,主观价值大。2、任务难度大,困难多,不易完成。3、从事相应任务的人缺乏有效完成任务手段和必要的社会支持,对完成相应

2、的任务缺少把握,对能否完成任务具有不确定感,也即感到完成任务的前途渺茫。4、不能完成任务的后果堪忧,如自尊丧失,遭受批评等等。而其表现形式则是在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下产生的忧虑情绪、紧张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焦虑现象,表现为:在学习和考试时,情绪烦躁、注意力下降、思维难以定向,思维能力下降,失眠、多梦、心跳、头痛等等一系列的症状。此外,还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茶饭不思,出虚汗或者尿频、尿急等复杂多样的生理和心理症状;,焦虑的内容,(一)焦虑的认知成份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是以担忧、不安为特征的。这些特征在认知上首先表现为是由消极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或暗示所形成的消极的自我意识体验。其次,由这些消极

3、认知和自我意识而导致的对学习和考试结果的消极的非理性、过分夸大的推理和思维判断。,(二)焦虑的生理成份焦虑的产生总是与人的生理过程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变化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其表现通常有三:一、焦虑时的生理唤醒或生理应激,也即生理活动的强度提高。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剧。二、焦虑时出现的生理功能的紊乱。如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失眠等生理现象,即在心理不安的刺激下产生的生理活动的加剧和物质、能量的无谓地大量地消耗,神经功能失常。三、焦虑后的生理过程全面抑制或身心疾病。如出现思维不应期、神经衰弱。,(三)焦虑的行为成份,首先表现为对人的行为速度的影响,如加快人的行为或者阻碍人的行为,在焦虑产生的初

4、期或出现轻度的焦虑的情况下,焦虑通常能提高人的行为和思维的速度、敏捷性,提高人的活动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但严重的焦虑或在焦虑的后期,焦虑则通常阻碍人们有效地解决问题,影响人的行为速度和思维的敏捷性,并往往表现为与目标无关的思维和行为的增加,大脑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和消极的防御或逃避问题的倾向增加。,对于有学习考试焦虑的学生而言,则表现为对学习和考试的不安倾向,难以集中精力于学习和考试,恶心、呕吐乃至虚脱、昏厥。另外,还表现为对行为自我控制能力的变化,如出现发抖、出汗、烦躁、易怒等非理性行为的增加。,综上所述,焦虑反应实际上是由生理和心理交织在一起的反应,也是认知、生理、行为三种成分交织而成的一种复

5、杂的身心情绪反应,是认知、情绪和行为这三种成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焦虑的分类,考前焦虑,考时焦虑和考后焦虑 考前焦虑即学生学习复习时的焦虑,主要表现为:每当有重大的考试前,就会产生紧张和焦虑,并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陷入极度焦虑不安,严重者会整天萎靡不振,头痛脑胀,吃不下、睡不着,毛病不断,有的还导致神经衰弱,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考试。,考时焦虑即考场焦虑,也就是考生进入考场时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典型的就是怯场。主要表现为对考试的过分关注,导致大脑过度兴奋或者提前进入考试应激状态和大脑弥漫性兴奋的产生,消耗考生大量的体力和脑力,致使考生进入考场后,出现大脑兴奋后抑制或使注意不能集中考试,思维

6、涣散,反应迟钝,原本已经熟记的内容无法提取,出现思维中断,导致考试失败。有的同学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乃至虚脱、昏厥,无法进行考试。,考后焦虑主要是考生在考试结束之后,担心自己的考试结果不理想,害怕公布考试成绩,担心不好向父母交代,担心在同学面前失去面子和自尊,不愿见人。或者成绩公布之后因考试不理想,抑郁寡欢,没有心情去放松、休闲,失去开展活动、娱乐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高焦虑的典型表现(“克拉克现象”或称之怯场,澳大利亚有一位长跑健将,名叫克拉克,他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之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他处于运动巅峰时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误,与金牌无缘。

7、这种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却在重大比赛上屡屡失常的现象,被人们称为“克拉克现象”,也泛指焦虑导致对自己能力表现产生消极的影响,以至在重大的场合表现失败的现象。,高焦虑的危害,伍子婿一夜愁白头发”的故事。高焦虑带给人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心消耗,它摧毁人的斗志,耗散人的体力,使人处于一种焦灼不安的状态下,惶惶不知终日,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一)过度焦虑影响学习者认知活动的效率和创造性,1、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2、影响注意集中3、影响学习和记忆 4、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5、影响自信水平,导致怯场,(二)对学习者生理的消极影响,1、影响内分泌系统,使人体功能紊乱2、大量消耗人体的物质

8、和能量,导致体质下降,诱发多种疾病,(三)影响心理健康,(1)损害学生的自我意识,它会降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信心,降低自己作为、能力的感知。(2)影响学生的心智活动,从上面的危害中我们可以看到焦虑对学生注意、记忆、思维的破坏性影响,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麻烦。(3)对学习者的情绪的影响,处于高焦虑下的学生由于痛苦不断,情绪不稳定,终日紧张不安,致使遇事不能冷静,自制力减弱,易激惹,易怒、攻击等。,(4)人格结构受到损害,变得易退缩,好幻想,过分胆小或害羞,出现强迫性思维。(5)损害人际关系,表现为敏感,好猜疑、挑剔,妒忌,心胸气量变小,因而难以与人相处,人际冲突增多。(6)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9、。表现为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处理能力下降,生活热情不足,严重的甚至出现生活无意义感,产生自杀念头和行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焦虑形成理论,精神分析学派对焦虑形成的解释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心理性欲(力必多)为动力。如果心理性欲的发展不能顺利进行,那么就会导致挫折。其机理在于人格结构和意识结构中的冲突。超我和本我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本能的需要,同时又不能不听从超我的控制,还得迎合环境的要求,因而一旦超我和本我在潜意识中发生冲突,而自我又缺乏足够能力处理这些冲突时,就会陷入两难境地,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通常就会诱发一种弥漫性的恐惧,即

10、焦虑。,绪的ABC理论对焦虑形成的解释,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的产生受认知的影响,导致情绪产生的有三个因素:A为事件,B为个体对事件的看法,C为一个人的情绪。一个人产生情绪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高焦虑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其根源并不在于事件本身引起的,事件仅仅是触发因素。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事件的不正确的看法,即由非理性的观念所至,这些非理性的观念引发人们的高焦虑。可见学习焦虑并不是源于学习,而是对学习消极结果的非理性的看法。,行为主义对焦虑形成的解释,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自然也是如此,焦虑也不例外。当人们在

11、每次失败后由于伴随着消极痛苦的经验,于是人们就形成了事件与失败、痛苦的联结。考试焦虑作为一种对考试“不确定性”的恐惧,就是由于考试失败与考试失败后的痛苦体验形成联结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有不少人一提考试就焦虑。,焦虑的成因,目标因素主要由两个对学习者有相反作用的因素构成。一是目标意义和价值;二是目标难度和实现目标必须付的代价。这就使得学习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想放弃目标,就将失去一个对自身有重大价值的目标,这是许多学习者所不愿的,而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就必须克服困难,付出牺牲,忍受痛苦。而付出牺牲,忍受痛苦的结果,也未必就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实现目标,这就使得学习陷入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之

12、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二)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有:学习1、把考试看得太重2、自我高期望的压力3、考试结果与自我期望的矛盾,诱发“畏考情绪”4、对考试缺少把握:学习有漏洞,基础差,对考试没有把握5体质因素,学习和考试策略因素,A劳逸不平衡,导致生活和学习的意义感和兴趣下降,或体质下降。B、学习和时间安排的不得法运气因素考试时,考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或因一时的思维卡壳,影响了考试发挥都会使考生出现考试失败。,环境因素一:家庭因素,(1)父母的高期望。(2)缺少处理考试失败的指导能力。(3)许多家长处理子女的学业问题缺乏理性,环境因素二:教师因素,A、教师对学生考学的高期望。B、教法不科学 C

13、、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应考和学习策略的技能训练。D、教师性格问题。有些教师由于性格上存在某些缺陷,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缺乏相应的理性,变得暴躁易怒,或者缺乏激励学生的能力,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考试积极性。,环境因素三:伙伴因素,A、人际问题和学业竞争。B、恋情问题。C、焦虑气氛。,环境因素四:社会因素,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必然会给学习者带来不成功便成仁的倾向,由此使学习者无法忍受自己在学业上的失败,致使对学业失败缺乏免疫能力。,焦虑问题的处理,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应对高焦虑的心态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焦虑的态度。认识到不良情绪,不论是焦虑也好,烦恼也好、担心也好,它除了会给人带来痛苦外,对于解决

14、自身的实际问题,并无丝毫地帮助,相反常常导致人的行为产生失误,影响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危害身心健康。其次,要认识到焦虑问题和一切其他的学习问题和困难一样,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最后,认识到情绪是可以选择的,高焦虑是人们的非理性的选择,人们也可以选择理性,克服焦虑。,分类解决高焦虑:一般方法,(1)信心勇气培养法。优点“列举法”。行为成就法 自我激励信心暗示法 综合法,自我激励信心暗示法,把考试考好并非他人专利,别人能做到,为什么我不能?按计划行事困难总是有的,别人能克服,为什么我不能?即使考试失败,会把命丢失吗?如果不会,还担心什么?既然我已经开了头,并克服了许多困难,现在难道就不能坚持下

15、去战胜困难吗?有志者事竟成,我一定能把我想要做的事情做成,今天成功地坚持,就意味着我向目标又接近一步,这是走向成功的标志。以前一次次都坚持下来了,那么这一次也能成功的坚持,难道还有疑问吗?,理性疗法、情绪的理性控制法,对担心的问题,可以通过澄清下列问题的认识来调整情绪:A、我的问题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B、问题真的严重到无法接受?是否会把命丢掉?C、现实的问题处理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方法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D、如果不能解决,那就设法放下,因为担心也没用。理情疗法结合前面的成就法与自我激励法、信心暗示策略,效果将会更快。,卷入学习法:,利用集中注意,以冲淡焦虑情绪第一步,提

16、醒自己:我很忙,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时间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因为这样才能成功;第二步,立即拿起书和笔,采用学习策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并一边作笔记一边思考,很快地就会发现原来干扰学习的焦虑、烦躁情绪不见了,学习效果也不错。,第三步,培养克服焦虑的信心。当焦虑情绪不见之后,要回顾并总结一下,让自己感受,克服焦虑情绪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已经明确是什么问题造成焦虑情绪的,可以采用理性的方法加以处理,而对于非理性的问题,可以采用卷入学习的方法,利用注意转移和一心不能二用的特点来克服不良情绪。,渲泄法,寻找一个亲密的朋友或者找心理辅导教师,谈谈你的烦恼,或者通过日记记录你的烦恼,或者找一个

17、无人的地方,大声地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说出来,声音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宣泄消极的情绪,平静自己的心灵。,的各种高期望的压力的处理,对于长者压力,学校应当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过高的压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并无帮助,按现代的动机理论只有适当的压力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因而教师和家长要设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来自身压力,则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妄想,而应当是如何提高自己,如何尽力而为,让自己得到有效地培养,挖掘自己的潜力。,失眠问题的处理,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失眠并不严重地影响身体,对身体有严重损害的是不良情绪,是焦虑、不安和担心。比如周恩来其次,要教会学生有效地处理失眠

18、问题。学会睡前采用暗示法或身体按摩法进行放松,协调身体使身心放松易于入睡;或者在睡前回忆学习内容或做一些能使自己困乏适度消耗体力的活动(如跑步),促进睡眠。,对于加班加点问题的处理,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充分地休息才能保证学习效率,只有高效率的学习,才是考前复习时最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手段。轻易地改变作息习惯,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因为扰乱了生活规律而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律,使自己上课时昏昏欲睡,出现该睡时不能入睡,而上课时却想睡觉的现象,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复习进程,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反作用。其次是体验按时作息讲究效率的学习与加班加点的学习的效果的区别,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时形成讲效率、讲策略的习惯。

19、,无法跟上教师节奏问题的处理,理性辅导内容:1、必须明白教师的安排是针对全班学生的,并不完全针对并根据自己特有的学习问题安排教学进度的。2、要明白,要想搞好复习就必须将自己的问题在复习时有效地解决,而解决之道就是将自己的计划和教师的复习计划有机结合,既不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因为这样难以解决自己的特殊问题,也不能不顾教师的上课和安排,因为这样就无法充分利用教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成绩,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中获益。,行为处理,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时复习,巩固在复习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尽快地做那些教师布置而又确实需要做的练习,然后腾出时间完成自己的复习计划,解决自己的特殊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