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重症与复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893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8.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重症与复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重症与复苏.ppt(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杜朝晖,重症监测治疗,Intensive care unit(ICU),加强护理单位,加强护理单位重症监测治疗室重症监测治疗中心重症监护中心加强医疗单位加强医疗科,集中具有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医务人员,专门对危重病例进行生理功能监测和救治的医疗单位,ICU的由来,雏形建于二十世纪40年代随着新型监测和治疗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危重病抢救效率大为提高逐渐形成ICU这样一种治疗和管理模式,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麻醉医生常参与各种抢救 在先前麻醉恢复室基础上,发展成专门抢救危重病例 的场所,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ICU的由

2、来,如1942年,波士顿大火 麻省总医院 同时涌入39名重伤员 不得不组织专班抢救 获得成功经验,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19401950年代,美国洛杉基和丹麦等地 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 铁肺(iron lung)应运而生,铁肺,抢救呼吸肌麻痹的利器,铁肺,堪称当时最先进科技的结晶大量装备,蔚为壮观创造着上世纪40年代的医学奇迹,ICU的由来,1959年,美国巴尔地摩,Peter Safar建立第一个ICU设床3张,供术后和小儿麻痹症患者使用,ICU的由来,麻醉后恢复室重大灾害脊髓灰质炎爆发性流行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战和越战 战场救护经验的积累,促进了危重

3、医学的发展,如休克及 MOF的研究,二战期间的战地休克病房,ICU的由来,ICU的由来,国内1980年前后开始陆续组建本院ICU筹建于1992年,重症医学科(一门新兴综合学科,临床二级学科,320.58)专科监护病房,综合性ICU(general ICU)专科ICUSICU,外科ICU(surgical ICU)CCU,冠心病监测治疗ICU(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unit)RCU,呼吸系统疾病ICU(respiratory disease care unit)ECU,急诊ICU(emergency care unit)PICU,儿科ICU(pediatric

4、ICU),仪器设备,监测设备辅助检查设备抢救设备其他设备,监测设备,特点实时、连续、动态、全方位方便快捷警报系统完备敏感基本监测设备床旁生命体征监测仪中央监视器(护士工作站),监测设备,监测项目基本生命体征心电图、间接动脉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体温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直接BP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量呼吸功能指标潮气量、气道压、吸入氧浓度、呼气末CO2浓度(ETCO2)其他监测项目颅内压等,辅助检查设备,血气分析仪电解质测定仪血糖测定仪血、尿及粪常规检查仪器肝肾功能检查仪器床边B型超声检查仪床边X线机,抢救治疗设备,呼吸机心电起搏除颤器持续血液

5、透析仪颅脑降温仪或冰毯微量输液泵(推注泵和滴注泵)气管插管物品、快速气管切开包动静脉穿刺物品简易手术照明灯,抢救治疗设备,微量输液泵推注泵滴注泵,其他设备,中心供氧设备中心负压吸引设备活动可升降病床应急照明灯空气消毒器备用电源,收治对象,经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有可能恢复的危重患者,收治对象(本院),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需监测治疗者各类休克患者急性循环功能衰竭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尤其需机械通气者(如ARDS)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患者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者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或其他代谢紊乱者心肺脑复苏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各类意外伤害者(服毒、溺水、电击伤或自缢等),收治对象,不属于收治范围的

6、脑死亡患者晚期肿瘤,或其它疾病终末期 无治愈可能者特殊传染性疾病者,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循环系统的流体力学,研究循环功能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分类:无创性技术脉搏、心率、袖带测血压有创性技术经动脉或静脉穿刺,置入导管获得数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英国医师哈维(1578-1657)首先阐明血液循环,体循环 心脏 肺循环,左心室,右心室,心输出量(CO,cardiac output),循环系统的核心:心脏的泵功能心输出量(心排血量):考察心脏的泵功能的根本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目的:了解心输出量,及对其影响的因素,心输出量(CO,cardiac output),每搏输出

7、量(每搏量)每次搏动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每搏量心率,心输出量(CO,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输出量(CO,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室收缩前承受的负荷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心室舒张末期压(充盈压),心室前负荷,右室前负荷:右心房压 中心静脉压,左室前负荷:左心房压 肺静脉压,前负荷对 CO的影响,前负荷过低提示:心室舒张末期压(充盈压)低 静脉回心血量不足结果:从而每搏量减少,最终CO降低例如,严重脱水、大出血等 严重时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处

8、理:此时当补充血容量增加前负荷,前负荷对 CO的影响,前负荷过高心室舒张末期压(心室充盈压)高 提示血容量过多,心脏负荷重结果:搏血量减少,CO降低发生于输液过量,或心力衰竭时处理:限制液体摄入、利尿、强心(若继续扩容,则加重心衰,CO进一步降低),心输出量(CO,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心室肌收缩时承受的负荷,或心肌射血时需克服的阻力,心室后负荷,右室后负荷:肺动脉压,左室后负荷:主动脉压,后负荷对CO的影响,后负荷过高心肌射血的阻力大,射血速度下降结果是心室收缩时间延长,舒张期相应缩短 心室充盈时间短,CO减少长时间高后负荷,心

9、肌肥厚,心力衰竭见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心室前后负荷,右室后负荷:肺动脉压,左室后负荷:主动脉压,右室前负荷:右心房压 中心静脉压,左室前负荷:左心房压 肺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后负荷,每搏量,前负荷,心 率,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正常心率为60100 bpm 超出此范围分别为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在一定范围内,CO与心率成正比 即心率慢,CO低 心率加快,CO增加若心率加快,则心动周期缩短 只能缩短舒张期,即心室充盈时间缩短 导致心室充盈减少,每搏量减少,CO降低,血流动力

10、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触脉搏,古老而有效脉象,祖国医学的精髓,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监测方法触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有创性动脉置管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血压高低取决于CO和外周血管阻力CO严重减少,必然导致血压过低,组织灌注不足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心源性、低血容量性)外周血管痉挛,阻力增加,则血压升高 如高血压病时反

11、映左心室后负荷严重高血压加重左心室射血阻力,使CO降低长期高血压使左室心肌肥厚,最终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甚至心衰,左心室后负荷-动脉血压,左室后负荷:主动脉压 外周动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监测方法:袖带式水银测压自动袖带测压动脉内置管直接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袖带式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袖带式水银测压计自动袖带测压床旁监护仪必备自动充气放气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值测压间隔时间可以任意设定能够自动报警,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袖带式测压的共同优点:无创方便袖带式测压的共同缺点:血压过低时测不出“血压为零”?动脉内直接测压则更精确灵敏,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

12、,动脉内直接测压动脉内留置导管,连接换能器,压力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显示屏报告血压和脉率 同时显示动脉搏动波形连续、动态、精确缺点:有创,技术及设备要求高,动脉内直接测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常用穿刺部位: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测压系统的组成导管catheter液体压力管道系统 fluid-filled pressuretubing system转换器transducer显示器 monitor,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血压,收缩压心室收缩产生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心室舒张时的最低压力脉压收缩压舒张压40mmHg平均动脉压(MAP)93mmHg,收缩压+(舒张压2)3,血流动

13、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central venous pressure中心静脉接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中心静脉压接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意义代表右心前负荷反映静脉回心血量及右心射血功能 粗略估计血容量,右心室前负荷-中心静脉压,接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612cmH2O,中心静脉压监测,置管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用途,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液途径:快速输血输液实施静脉营养输注其他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化疗药等)放置肺动脉导管安装临时心电起搏器进行心内超声检查,中心静脉压监测,CVP监测的局限性:仅反

14、映右心前负荷,粗略估计血容量对左心负荷加重的反应滞后受肺动脉高压、右心瓣膜病变的影响,中心静脉压和血压的临床意义,CVP BP 临床意义 低 低 血容量不足 低 正常 血容量轻度不足 高 低 心功能不全,容量相对过多 高 正常 容量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高 正常 低 心输出量低,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右心室后负荷肺动脉压,右室后负荷:肺动脉压,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动脉压,导管若继续推进,进入右心室和肺动脉肺动脉压反映右心室后负荷肺动脉高压症时,右心输出量减少如何方便的进入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监测(Swan-Ganz导管),1970年,Swan和Ganz发明漂浮导管即Swan-Ganz导管,肺动脉导管,

15、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小动脉楔压,漂浮导管充气后推进,最终嵌顿于肺小动脉此时所测压力为肺小动脉楔压(PAWP),肺小动脉楔压,PAWP的意义:近似于肺静脉压和左房压,代表左心前负荷原理:自肺小动脉至肺静脉间压力低,压差小无瓣膜,左心室前负荷,左室前负荷:左心房压 肺静脉压 PCWP,肺小动脉楔压PAWP(PCWP),肺小静脉,肺小动脉嵌顿部位,肺小动脉楔压PAWP(PCWP),肺小动脉楔压PAWP(PCWP),血流动力学监测-肺小动脉楔压,血流动力学监测(Swan-Ganz导管),前负荷与后负荷,右室后负荷:肺动脉压,左室后负荷:主动脉压,右室前负荷:右心房

16、压 中心静脉压,左室前负荷:左心房压 肺静脉压,心输出量可否测定?,心率 心输出量 前负荷 每搏量 后负荷 心肌收缩性,心输出量测定-染料稀释法,原先的水多,稀释后颜色淡 原先的水少,稀释后颜色深,加入相同容量的染料,测定稀释后溶液颜色的深浅 可否推测原先的容量?,心输出量测定,染料稀释法,注入染料,测定颜色改变,温度代替染料如何?,测定温度改变,注入已知温度冷盐水,导管前端安装热敏电阻探头右心房注射冷液体液体通过右心室,温度改变温度改变与通过心室的液体量相关自动计算得出CO,心输出量测定-温度染料稀释法,心输出量测定,热稀释法Swan-Ganz导管前端安装热敏电阻探头右心房注射冷液体液体通过

17、右心室温度改变通过计算得出CO利用CO进一步计算:出心脏指数、每搏容量、每搏指数、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PiCCO,PiCCO技术由下列两种技术组成,用于更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容量治疗,使大多数病人不必使用肺动脉导管,原 理,96,PiCCO plus 连接示意图,中心静脉导管,注射液温度探头容纳管(T型管),动脉热稀释导管,注射液温度电缆,PULSION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PCCI,AP,13.03 16.28 TB37.0,AP 140117 92(CVP)5SVRI 2762

18、PCCI 3.24HR 78SVI 42SVV 5%dPmx 1140(GEDI)625,温度测量电缆,压力电缆,正常值范围,Parameter Range UnitCI 3.0 5.0 l/min/m2SVI 40 60 ml/m2 SVRI 1700 2400 dyn*s*cm-5*MAP 70 90 mmHgGEF(全心射血分数)25 35%CFI(心功能指数)4.5 6.5 1/minHR 60 90 1/minGEDVI 680 800 ml/m2ITBVI 850 1000 ml/m2SVV 10%EVLWI 3.0 7.0 ml/kg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1.0 3.0,心

19、脏超声技术革命,心脏超声技术极大进步微型化&便携化心脏超声的“组合拳”,2023/9/26,100,pumch,2D/M-MODE,colour Doppler,MCE,心超带给医生什么?,重症病人瞬息变化的病理生理状态 循环受累:休克或体血压 呼吸受累:低氧血症血流动力学评估 a.评估心脏功能(左/右室)b.评估心脏前负荷及容量反应性标准的诊断过程基础 c.除外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结构异常,前负荷及容量反应性,心脏超声的贡献 a)容量指标 如:LVEDA/LVEDV 其他:左右房的形态,房/室间隔的异常运动 b)动态指标技术要求低,快速 上下腔静脉直径呼吸变化率 主动脉血流呼吸变化率 c)压

20、力指标 Doppler改良Bernoulli equation 全部压力指标,心脏超声加强了血流动力学评估手段心脏超声评估心肺相互关系 快速 可用 准确对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有益补充!ECHO converts“thinking”to knowing“guess dynamics”into hemodynamics!,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 心输出量 前负荷 每搏量 后负荷 心肌收缩性,舌下正交偏振广谱(OPS),利用偏振光线照射组织,对比经微循环血红蛋白吸收后组织反射的光线强度,评价微循环的灌注情况:微循环中的红细胞在白色的周围组织背景中显示为黑色OPS是一个小型的手持设备,可以在床边得到体内微循

21、环图像应用半定量的方法分析微循环血流变化,舌下正交偏振广谱(OPS),舌下正交偏振广谱(OPS),OPS微循环从理论走向实践,研究对象感染性休克患者,20例,机械通气充分液体复苏去甲维持MAP在65mmHg、75mmHg、85mmHg监测全身血流动力学,DO2 和VO2,乳酸,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胃黏膜-动脉 PCO2(PCO2).SDF评价舌下微循环,Arnaldo Dubin,Mario O Pozo,et al.Critical Care 2009,13:R92.,旁流暗场成像(SDF),旁流暗场成像(sidestream dark-field(SDF)imaging,SDF)是一种新

22、型的观察微循环的成像模式 SDF 通过发光二极管产生530nm波长的光波(LEDs),采用暗照明方式从侧面照射入组织避免细胞表面反射,这种波长的光波易被微循环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吸收显示为深色SDF提供微循环结构和清晰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流动图像,可以了解细胞和微循环的部分特征,特别是毛细血管的影像特征,SDF利用改进的原理在床边观察人微循环SDF采用能够被血红蛋白吸收的绿色光源(530 nm)以便实时观察舌下微循环状态,光穿透组织照射入微循环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吸收光线,而白细胞则反射这种波长的光线。通过视频录像,可以提供微循环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流动图像SDF是对OPS技术的改进,更方便用于临床

23、观察微循环状态,旁流暗场成像(SDF),呼吸三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呼吸三环节,外呼吸大气肺泡 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气体运输气体在肺组织间经过血液的运输内呼吸组织细胞组织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又称生物氧化、组织呼吸、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摄入的营养底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呼吸三环节,空 气,肺通气 肺换气,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动脉,左心,肺静脉,呼吸道,肺 泡,肺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静脉,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内呼吸-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外呼吸,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吸道(以喉为界)上呼吸道:鼻、咽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成人 肺泡34亿

24、个 总面积7080m2(60100m2)深呼气时30m2 深吸气达100m2,Bronchioles and Alveoli,外呼吸,通气功能障碍,气体不能到达肺泡的病变潮气量或频率不足全身麻醉、重症肌无力、脑卒中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喉痉挛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气肿、气胸、胸腔积液,通气功能障碍,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病,换气功能障碍,气体不能弥散到血液又称弥散功能障碍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某些间质性肺部病变肺纤维化病变,氧弥

25、散容易受影响CO2弥散能力为O2的20倍ARDS时,PaO2降低PaCO2一般不升高,呼吸功能监测,呼吸力学监测通气量气道压力呼吸频率氧和二氧化碳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血氧饱合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常用呼吸功能监测参数,参 数 正常值潮气量 400500ml呼吸频率 1220次/分PaO2 80100mmHg血氧饱和度(SaO2)96100%PaCO2 3545mmHg呼气末CO2(ETCO2)4050mmHg,呼吸功能监测,潮气量(TV,tidal volume)呼吸如潮起潮落,故得名正常自主呼吸时指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成人约400-500ml机械通气控制呼吸时人为设定一般68

26、ml/kg,呼吸功能监测,呼吸频率 正常自主呼吸时在1220次/分之间缺氧、酸中毒、发烧、炎性反应等加快脑干病变、麻醉药及毒品应用可变慢机械通气控制呼吸时人为设定一般1220次/分,呼吸功能监测,分钟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正常值:68L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频率正常时相当于分钟通气量的70%浅快呼吸,效率低;深慢呼吸,效率高,呼吸功能监测,无效腔(死腔)定义:不参加气体交换的呼吸道空间分类解剖无效腔肺泡(生理)无效腔,呼吸道构成,在气管与肺泡之间,气道分为23级前16级:管道区气管支气管 终末支气管后7级:呼吸区(气体交换区)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解剖无效腔,呼吸道构成,在气管

27、与肺泡之间,气道分为23级前16级:管道区气管支气管 终末支气管后7级:呼吸区(气体交换区)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解剖无效腔(150ml),全部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生理)无效腔 指无血流灌注的肺泡通气 健康人肺泡无效腔量少,约与解剖无效腔相当 某些疾病时增加,肺泡(生理)无效腔,肺泡(生理)无效腔:无血流灌注的肺泡通气,死腔对通气量的影响,分钟通气量 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死腔量)频率,450ml 20 9 L,(450150)20 6 L,(550150)15 6 L,浅快呼吸,效率低;深慢呼吸,效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溶解在动脉血的氧气溢出力,即张力需

28、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正常呼吸空气时为80100mmHg低于60mmHg缺氧,血氧饱合度,1分子血红蛋白结合4分子O2,血氧饱合度,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通过血液运输血红蛋白的两种形式:氧合血红蛋白(HbO2)离解血红蛋白(Hb)Hb+O2 HbO2血氧饱合度(SO2,oxygen of saturation)反映血红蛋白的氧合程度,血氧饱合度,血氧饱合度,正常呼吸空气时96%100%呼吸衰竭时低于85%90%,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离解血红蛋白),SaO2&SpO2,SaO2,动脉血氧饱合度抽动脉血测定有创、非连续性、不简便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经指端、耳垂等部位动脉波动探测与SaO2变化一致

29、无创、连续、实时、简便可同时观察脉搏波形,了解脉率周围循环灌注不良时,测不出或不准确,PaO2&SaO2,PaO2&SaO2,动脉血,血氧饱和度(Oxygen of Saturation),血氧饱和度,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离解血红蛋白),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S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静息时的 SvO2,运动时的 SvO2,ScvO2,混合静脉/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反映组织氧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静息生理状态下,SvO2 75(6877)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O2)与SvO2意义相当严重Sepsis的复苏指标:7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溶解在动

30、脉血CO2的溢出力 即二氧化碳张力需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正常呼吸空气时为3545mmHg弥散能力O2较强 20倍,容易排出 通气量不足时方发生二氧化碳蓄积,严重时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呼气末二氧化碳,End tidal CO2,ETCO2 又称潮气末二氧化碳经气管导管测呼气中CO2较PaCO2低6mmHg意义:反映通气量的灵敏指标尤其在设定机械通气参数时有价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I 吸气相(inspiration)II 呼气上升相(expiratory upstroke)III 呼气平台相(expiratory plateau)IV 吸气下降相(inspiratory downstr

31、oke),吸氧浓度(FIO2),空气氧浓度为21%故呼吸空气时,FIO2为 0.21 机械通气,可调范围0.201.00FIO2超过0.60(0.70),可能发生氧中毒PaO2与FIO2 正相关,吸氧分数,PaO2/FIO2 正常人呼吸空气时PaO2/FIO2 300PaO2/FIO2 300可能有急性肺损伤,呼吸功能监测参数,参数 正常值 潮气量 400-500ml 呼吸频率 12-20次/分 PaO2 80-100mmHg 血氧饱和度(SaO2)96-100%PaCO2 35-45mmHg 呼气末CO2(ETCO2)30-43mmHg PaO2/FIO2 300,呼吸治疗-呼吸机,呼吸机的

32、演变负压通气机(19世纪中叶以后)坦克式铁肺(用于小儿麻痹症奇效)胸甲笼至1950s正压通气机(20世纪50s)即间歇正压通气(IPPV),负压式通气机,负压式通气机,铁肺时代,“,铁肺,抢救呼吸肌麻痹的利器,铁肺,堪称当时最先进科技的结晶大量装备,蔚为壮观创造着上世纪40年代的医学奇迹,铁肺时代,新型胸甲笼至1950s,负压机依然称雄于世,风箱式正压呼吸机,Foot Pump(足泵),1888年Fell ODwyer Gluck E,Srrigiandis A,Dellinger RP.Mechanical Ventilation.In:Parrillo JE,Dellinger RP.ed

33、s.Critical Care medicine.Principles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n the adult.Mosby.London.2001;137-161.,正 压呼吸机,IPPV(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间歇正压通气,正压呼吸机,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即间歇正压通气(IPPV)吸气时机器按设定的频率和潮气量

34、 向气道正压送入气体 呼气时靠胸肺的弹性回缩力排出气体 适用:完全无自主呼吸者 基本参数: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 吸气峰流量、吸呼比,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但潮气量仍不足 设有压力触发或流量触发,每次吸气产生 负压或流量,可触发机器同步送入气体,发生辅助一次 人为设定辅助的潮气量、吸氧浓度,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

35、气(PSV,press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将控制和辅助两模式组合在一起 有自主呼吸时进行辅助呼吸 自主呼吸消失则自动转换为控制呼吸 更为方便安全,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指在自主呼吸之间,间断地给以指令性通气 指令性通气次数和潮气量 可以设定,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

36、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SIMV,IMV,辅助呼吸,控制呼吸,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有自主呼吸,每次自主吸气时给以一定水平的压力支持压力水平可设定呼吸频率由患者自主控制发生的潮气量取决于压力支持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力量,正压通气机的基本通气模式,控制呼吸 辅助呼吸间歇指令性通气(IMV)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pressu

37、re suport ventilation)呼气末正压(PEEP),呼气末正压(PEEP,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呼气末正压(PEEP,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ssure),控制呼吸PEEP,IMV PEEP,SIMV,SIMV PEEP,IMV,辅助呼吸PEEP,辅助呼吸,控制呼吸,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呼气终末使气道仍保持正压的模式能够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有效纠正ARDS的低氧血症,参数 参考值潮气量 615ml/kg呼吸频率 1020次/分FiO2 0.211.0吸/呼比 1:1.52.0PEEP 325mmHg,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气管导管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关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的危重病评分(APACHE)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重症监测治疗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支持,机械通气,持续肾脏替代,营养支持,谢谢关注!卢章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