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120364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自然资源部通报的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发言据9月11日工人日报报道,为严格保护耕地,严守生杰保护红线,督促各地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自然资源部日前通报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据介绍,一些地方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六个严禁”后,仍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破坏耕作层的绿化装饰草皮,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有些市县“大棚房”问题反弹,补充耕地不实,侵占生态保护红线违法占地建设、非法采矿。从通报的典型案例不难发现,“政府主导”是一个关键词。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被自然资源部及各省相关

2、部门通报的有关地方政府部门违法征地、审批以及主导推动违法占地等案例较为普遍。其中,很多情形是占地造景、建设文旅项目、非法采矿等,将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这些地方的违法行政行为如出一辙,即在相关项目尚未取得合法资质情况下,仍上会讨论、违规决策。正如相关案例中某地官员所说,“各地都是这么做的。可见,之前历年的通报、整改、表态等,并未起到实质作用,有些地方甚至被督察执法人员发现“边改边犯、顶风违法”。被通报问题后,不少地方“积极认错,死不悔改”,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相关地方政府比谁都清楚自己的错误,所以才积极表态认错,而“顶风违法”则是因为背后的经济利益、政绩光环实在诱人,因而排除万难也要“一错再错”

3、。其中的关键是相关地方政府拥有这样任性的权力,反正在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分析原因,主要是个别地方主政者政绩观“跑偏”,导致地方经济发展陷入短视困境,正如某地政府官员所说,“一个主政者的任期往往只有数年,都想在任期内把自己力推的项目完成“。同时,不少官员存在侥幸心理,毕竟上级督察执法是随机的、临时的,被发现的概率不高;监督相对疲软,相关案例中,以开会方式拍板决策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而职能部门监管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责约束不到位,不少类似案例中,违法行政的结果多为约谈责任人或有关部门、督促整改,严重些的也只是罚款、向个别人追责,并没有令当事人有痛感的、强硬的制约机制。“想都不敢想,政府竟然会

4、主导推动违法征地“,从网友反映看,政府主导推动违法占用耕地,加剧基层土地管理失序,危及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同时,还会给社会传递不良信号,“懂规矩却不守规矩”,对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以及提升百姓对政府的信任而言,都会带来伤害。过往的经验及教训告诉我们,政府部门做一百件贴心事得到的好评,可能抵不过一次“不良记录”给百姓带来的失望。为监督地方政府依法管地用地、维护土地管理秩序,我国从2006年起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法律地位。相关督察执法让一些地方曝曝光、丢丢脸,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视与决心,也是对

5、近年来一些地方乱占耕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的一次集中治理。期待更多地方能从中吸取教训,让依法行政取代“拍脑门”“一言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既要求地方政府遵循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各项权力,也要求在发现涉事主体出现违法行为后,能够及时整改与问责,如此才能强化法治威严,让依法行政理念深入地方政府的肌理。“政之所要,在乎民心”,百姓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和支持,比金子还重要。.供参考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为严格保护耕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督促各地坚决整改纠正违法违规问题,自然资源部日前集中公开通报56个违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据介绍,2023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开展例行督察发现,

6、一些地方在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确“六个严禁”后仍顶风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破坏耕作层的绿化装饰草皮,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有些市县“大棚房”问题反弹,补充耕地不实,侵占生态保护红线违法占地建设、非法采矿;全国土地卫片执法发现,一些地区2022年以来违法占用耕地问题突出,且截至今年6月底仍未能整改落实到位,涉及耕地面积较大。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开展例行督察和全国土地卫片执法还发现,有的地区2020年7月3日以后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仍时有发生,有的截至今年6月底仍未能整改落实到位,涉及耕地面积较大,与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零容忍”的要求不相符。自然资源部表示,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冲击耕地保护红线,危害国家粮食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各地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各类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