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促生命成长同频共振消经典隔膜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促生命成长同频共振消经典隔膜 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朝花夕拾促生命成长,同频共振消经典隔膜摘要:朝花夕拾虽然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篇目之间独立而联系紧密,笔者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时,抓住篇目之间的联构契机,以抵达鲁迅的成长轨迹为媒介,发出学生成长教育价值的共鸣之音,从而让学生更加接近在幽微处发光的鲁迅,消除隔膜,与经典同频共振,真正做到发展思维品质,提升阅读素养,促进生命成长。关键词:经典;隔膜;整本书阅读;成长教育价值引言:鲁迅的文字十分犀利,或针硬时代与国民性之弊,或打破国人思想枷锁,读来令人热血沸腾,仿佛见证了历史,直指人性最深处。因此,“深刻”“批判”“伟大文学家”几乎成为了鲁迅的代名词。甚至在初中阶段,学习一系列鲁迅文章的时候,陷入了“师生
2、两难”的境地。基于此,部编本教材将朝花夕拾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深意,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更是为刚接触名著阅读的初中学生,以及对即将要开始的鲁迅系列文章的学习,打下“浅入”的基础。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组带有温情色彩、最具生活情趣,甚至最能体现自己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的散文,10篇文章加上2篇小引和后记,整本书呈现出一种独立却密切联系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其整本书的阅读价值:一是要关注书中各篇目之间的联结和构成,二是发现鲁迅先生在成长中对自身和身边人、事的认知与理解,三是感受到整本书作为精神产品的主体独立性与其散发的生命独特性。在教学中,应以学情为
3、出发点,关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成长感受,使其在人生阅历、阅读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以他们的需求和视角尽可能的接近鲁迅,消除隔膜,触摸历史,与经典同频共振。一、趣,学习“超市”发兴味提到鲁迅,人们总会将其和深邃、沉重、严厉、尖锐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这是鲁迅留下的普世背影,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离我们遥远而又“不可及”。这是当代人与鲁迅的隔膜,也是学生与朝花夕拾的隔膜。为了打破这种隔膜,笔者设计了一堂“出人意料”的激趣导读课。首先在导读之初设置问题,让学生谈鲁迅初印象,甚至给鲁迅打上标签,审视读者与经典的隔膜。之后通过学习“超市”的形式,给予学生多个的视频和
4、图文材料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知人”:“与朋友相处的幽默”、“酷爱在地板上转圈,打旋子”、“时尚弄潮儿”、“设计界的斜杠青年”、“爱给人起外号的恶搞鼻祖”等等。还有学生这些“不正经”的轶事,极大的拉进了学生和伟人的距离,大家发现原来鲁迅也是一个普通人,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一样,同时激趣引发学生对于探究鲁迅的兴味。学生在自选材料学习认知的基础上,自我总结“不一样的鲁迅”,亲手打破自己设立的“标签”,更为直观的了解到“横眉冷对千夫指”只是鲁迅的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一个作家被当成经典、被反复凝视,我们想走进他的世界,须得放下标签,消除隔膜。其次引导学生发现“不一样的鲁迅”其实在朝花夕拾整本书
5、中也有体现,同学们很快从中找到联系,如鲁迅的设计天赋和时尚品味,基于他幼年时尤爱画画给他打下优良的审美基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写到年少读书时“描摹了一整本的小说绣像”的趣事等。这样能将学生对于鲁迅产生的兴味延展到整本书上来,也就达到了激趣导读的目的。最后再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隔膜产生的原因,以问题“是什么使我们误会了鲁迅?”为问题索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追根究底在于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和鲁迅生活年代的五四语境,离今年代久远,学生从而无法共情,更谈不上触摸经典。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自选学习“超市”中设立了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介绍分享,将镜头拉至属于鲁迅的年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6、地社会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亡国危机之中。朝花夕拾所记述的正是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鲁迅,穿行在洋务派实施“新政”、维新派发动“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革命”,均陆续以失败告终的历史场景中。时代的尘埃落在任何一个人头上,都是难以撼动的大山,伟人也是如此。鲁迅先生无疑是一名战士,但在我们不知道时空里,鲁迅在成长中,一面承受着历史洪潮涌动,一面也和当代学生一样,经历过少年人的酸甜伤痛、成长的烦恼,最终才成为一个不折不挠的战士。当我们放下标签“知人”,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沧桑“论世”,从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才能窥见一些与青少年读者相似的成长答案。这些都能成为学生的阅读动力和探究兴味。二、驱,任
7、务驱动触“朝”“夕”整本书阅读,要凸显“整”字,重在“读”字。所谓“整”,指的是整理、整合。1任务驱动则是整本书阅读的持久性动力,在学生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的进程中,笔者不断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总结,不断地重读文本,联构篇目和整本书的理解。1 .解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关注小引和后记,从中明晰“朝花夕拾”的含义即“晚上拾起早晨的花”,截取“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够”等语句,“前两篇”北京寓居”“中三篇”“流离”、“后五篇”“厦门大学图书馆”。了解作者“夕”时之境况:时值“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支持学生运动,遭反动政府
8、的迫害,不得不颠沛流离。直至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也是避难。2 .篇目分类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称得上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于他中年以后零星碎片的记忆中,能窥见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同时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朝花夕拾,更要在分类中,寻找篇目之间的联构,最终才能关照一个伟人作为平凡人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共鸣。表1:按时间分类篇目在相应时间的归属栏内打“。篇目叙写童年故事的散文叙写少年故事的散文叙写青年时代故事的散文狗猫鼠阿长与V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无常3 .推算时间通过时间分类的表格,提示同学们关注篇目的时间标志的词语。
9、完成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大致推算出朝花夕拾中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五猖会无常迎神赛会,“其时已经7岁了”;狗猫鼠仇猫理由追溯“10岁上下的时候”;阿长与山海经),“哀悼隐鼠,渴慕山海经”,10岁左右;二十四孝图,“不识字的阿长也可以看图滔滔不绝,10岁左右;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岁;父亲的病12-15岁;琐记约15岁以后;范爱农1902年去往日本东京,“在东京的客店里”,21岁左右遇到范爱农“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1906年回国再遇范爱农;藤野先生一-两年后去仙台学医,23岁左右;“到第二学年的终结”,离开仙台“弃医从文”,25岁左右。通过以上三轮阅读任务的驱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
10、的过程中,达到了联构整本书的脉络逻辑和汇编思维导图的阅读效果。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内化了阅读经验,不断总结为阅读策略,在操作和运用中将名著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素养。三、取,寻道幽微知“冷”“暖”如果说整本书阅读一定强调“整合”,这样才能互相勾连,融汇领会,但也不能忽略“局部”对于整体性的作用。为此笔者设立了专题探究,旨在学生通过对于局部细读、重读的基础上,“将名著阅读与实际生活运用语言进行理解、表达和相互交流沟通的需要连接起来,让名著阅读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提高语用能力的过程”2,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思辨与读写能力。围绕“初尝鲁迅成长冷与暖”的主题定位,笔者分别设计不同“温
11、度等级”的专题探究,如“温情的成长暖忆”“冷眼的少年时代”“热血的不屈求索”“冷嘲的批判精神”,供同学们分组选择完成读书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共同分享成果和阅读体验。因为专题具有挑战性,且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加上探究兴趣正浓,同学们积极投入成果满满。如探究“温情的成长暖忆”专题的同学们,有的关注到鲁迅精彩纷呈的梦幻童年:百草园里玩耍时光;养一只隐鼠作宠物;床头上贴有图画;长妈妈给我渴慕已久的宝书山海经;喜欢带图画的书本;欣赏迎神赛会上的无常有的同学则从逆向思维出发,发现鲁迅儿时成长的烦恼不过是父亲逼着背书,或者苦于难以达成的“二十四孝”等,足以说明鲁迅儿时的幸福。还有同学关照细节:鲁迅儿
12、时家里有很大的园子;他有自己的保姆长妈妈专门照顾;周边的人都很重视他、呵护他;赴五猖会,租了三道明瓦窗大船,备着饭菜、茶饮、点心盒子;家里重视教育;有零用钱买书;有长辈送书;去当地最好的学校三味书屋学习等。均体现鲁迅的儿时生活家境富裕,基本无忧无虑。而探究“冷眼的少年时代”专题的同学们却说,鲁迅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日子过得艰难,处处遭受冷眼。并以父亲的病中鲁迅与庸医周旋了“整两年”,为了一盒药丸,“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父亲却沉思拒绝了;琐记中家境更甚,衍太太挑唆其偷母亲首饰,且传出流言冤枉他;甚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曾说儿时描摹的小说绣像“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等作为
13、证据,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鲁迅少年时期因祖父受贿打官司家道中落,父亲因病去世,时常为生计出入当铺比人高的柜台。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琐记中,鲁迅的那句“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的话,蕴藏着多么伤痛和绝望的成长。探究“热血的不屈求索”专题的同学们则自行总结梳理了鲁迅辗转求学历程的表格:表2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地点学堂名称学习内容所遇人和事国内“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私塾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S城三味书屋私塾启蒙人:寿镜吾先生;最爱画画和看书“好。那么,走罢!总得寻别一类人去”琐记南足水师学堂“爬了几次桅,下了几次TlA-”环境“乌烟瘴气”,所学“不甚了99
14、“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顼记最喜欢看天演论东京弘文学院语言和科学与范爱农初识;型正业的清国留学国“东京也无m三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藤野先生外仙台医学院解剖学等与藤野先生相处;弃医从文学生在读书报告中总结:从三味书屋毕业的鲁迅,尝尽了小城的冷眼流言,来到南京的水师(矿路)学堂,妄图“师夷长技”,却发现此地环境“乌烟瘴气”,所学“不甚了然”,除了“吃辣椒,看天演论”之外,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少年鲁迅这段令人咋舌的求学经历,印证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往日本东渡学医的鲁迅更是见证着维新运动的兴起。不管是水师(矿路)学堂毕业后惶惶不知归途的鲁迅,还是在日本弃
15、医从文的鲁迅,我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青少年面对未来的彷徨,毅然抉择的勇敢,成长的苦涩中是成熟果实的绽放。从鲁迅先生这如普通少年般的热血中,我更理解了他后来的伟大。探究“冷嘲的批判精神”专题的同学们,把眼光投注到朝花夕拾中鲁迅作品体现的语言特色:反讽幽默。所谓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藤野先生中对“标致”的清国留学生的描写令人啼笑皆非;嘲讽南京水师(矿路)学堂的矿洞“情形凄凉”,“几个旷工便在这里鬼一般的工作着”;衍太太怂恿小孩做坏事再充当“老好人”,心术不正,令人憎恶,鲁迅不直接痛骂,反而形容她“和蔼”,写孩子们“喜欢到她家去玩”等等。鲁迅的批判精神不止体现在语言艺术,还有独特的反思视角,如关
16、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批判扼杀孩子的天性,反对死读书;揭示封建孝道对儿童思想的残害;认为人人讨厌的无常是温情的代名词等等。学生总结:鲁迅语言上的反讽艺术和批判精神,实际上都是他历经求索后对国民的冷嘲,责之深,爱之切,用尖锐犀利的“冷讽”作刃,义无反顾的划破黑暗旧社会的腐朽,而这“冰冷的语言”之下则潜藏着鲁迅先生未凉的热血和人性的温暖,即使自身流离失所还是发下“以文艺改变国民精神”的宏愿。学生们表达从字里行间既体现了整本书的价值,又渗透了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深度研读中也促进了学生的探究、鉴赏、评价的思维素养和表达能力。四、趋,同频共振追光人为巩固整本书阅读成果,促发学生思考和写作能力生发,笔者布置了课
17、后延伸作业,“读完朝花夕拾,闭上眼睛,什么样的鲁迅形象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请你用文字描绘”。学生才思泉涌,积极参与,有的同学看到了“探寻真理的鲁迅”:离开令人伤心的S城时,彼时的鲁迅只带着母亲为他筹集的8元川币,只身前往南京水师学堂上学。从曾经当地最好的学校“三味书屋”到人人视之为异物的中西学堂去,其中所臧的,是鲁迅当时对故乡的失望,也更多有对于学费的担忧。来到南京水师(矿路)学堂,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一有空闲,就照例吃倚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细节中所蕴含着探寻真理的强烈欲望,令人动人。有的同学戏说“莫说成名要趁早”得到了对鲁迅友情和国民责任的体悟:路回国后与同是苦闷的范爱农的交往,都
18、在心中的不灭热血和心灰意冷的挣扎徘徊。二人处境相似,同样落寞沉寂,都不满黑暗社会,渴望一个崭新的中国。好友范爱农追求革命,以死讯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鲁迅却没有放弃,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沉寂期而爆发,期间用过近百个笔名,最终给自己起名“鲁迅,愚鲁而迅捷”。直到狂人日记发表,鲁迅这个名字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帜。还有的同学则感同身受“谁的青春不迷茫”:幼年遭逢变故,从走出小城的落魄少年,到辗转求索的有志青年,大到家国情怀、小到个人发展,均屡受挫折,故友早丧、抱负成空的他,一路匍匐一路前进,藏着心中的暖和冷,以一种特殊的温度在幽微处发光。结合自己的青春迷茫、孤独烦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鲁
19、迅的启发下更好的面对自己青春期。鲁迅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人3,学生最终的阅读体悟,恰恰印证了,关注鲁迅的自我生命成长时,当代青少年能够消融与经典隔膜,达到引发共鸣的过程和结果。综上所述,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以去除与经典的隔膜为出发点,从“整体性联构”和“局部细读精读”着发力点,引领青少年读者,从朝花夕拾中得到成长教育教价值,少年心向往之,也自当如是,在整本书的阅读探索中触之震动,趋之同频。参考文献:1戴银: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整本书阅读方法初探(第1版)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0:12诸定国:专题任务驱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名著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中学教育)2018(5):293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