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植被类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2912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带植被类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热带植被类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热带植被类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热带植被类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热带植被类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带植被类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带植被类型.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世界植被地理第一节 热带的植被类型,(一)环境特征1、气候条件_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雨量充沛均匀、大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温差小、白天温度一般在30摄氏度左右,夜间约20摄氏度。无显著冬季和旱季。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2、土壤条件_砖红壤,酸性、含营养盐类和腐殖质很少,土壤营养物质显得贫乏,但与其它环境因素配合,仍是植物种类最丰富地区。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

2、其实并不肥沃。,(二)群落特征1、种类成分丰富。高大乔木、树干整齐、有板状根。2、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叶中型、全缘、常绿、单叶占优势,叶有滴水尖。3、群落结构复杂。成层现象比其他植被类型复杂,一般可分5-8层,甚至11-12层。4、群落外貌无明显季相。终年花开花落。5、茎花现象繁多。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6、藤本、附生、绞杀、寄生、腐生植物这几个层片特别发育,构成雨林特殊景色。,悉尼皇家国家公园亚热带雨林中的附生植物 悉尼蓝山暖温带雨林中的桫椤和攀援植物,茎花现象 藤本植物 板状根,7、动物种类很多,但个体数量较少,特有

3、种类较多。生活于冠层的树叶之间的大多数草食性动物很少降到地面,它们善于摆动、攀爬、滑行和跳跃,猩猩、犀、象等在地面生活,犰狳、盲螈、等则穴居地表下面。代表动物有:长臂猴、大猩猩(Gorilla gorilla)、黑猩猩(Pan satyrus)、猩猩(Pongo pygmaeus)、眼镜猴、懒猴(Nycticebus coucang)、犀牛、峰鸟、极乐鸟等。,(三)地理分布 典型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气候带内,在赤道5-10范围内,很少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1、美洲热带雨林(最大)南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也称为希列亚群落,其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三分之一种是南美特有

4、种。豆科植物为优势。藤本植物、附生植物特别多。凤梨科、仙人掌科、天南星科、棕榈科特别发达。三叶橡胶、可可树、椰子属植物等均产于这里。这里有一种叶子最大的植物_王莲Victoria amazonica。,王莲Victoria amazonica,王莲Victoria amazonica(睡莲科,王莲属)叶直径有2米多,向阳的一面是淡绿色的,非常光滑,背阳的一面是土红色的,密布着粗壮的叶脉和刺毛。叶子的边缘向上卷,浮在水面上象只大平底锅。要是在叶子的中央,站上一个35kg重的孩子,它还能象小船一样浮着;假如在叶面上均匀地平铺一层75公斤的黄沙,这个“大平底锅”也不会往下沉。在8月开出几朵花,每到黄

5、昏露出水面的鲜蕾放出洁白的花,放出好闻的香气,一到第二天早上,花朵闭上,到傍晚重新开放,这时花瓣呈紫色。在陆生植物中,还有比王莲更大的叶子,那是生长在智利森林里的大根乃拉草Gunnera manicata(大叶蚁塔,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原产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流域一带。叶的直径可达到2米,叶柄极其粗壮并布满尖刺,整片叶子就像一把带刺的雨伞。它的一片叶子,能把三个并排骑马的人,连人带马都遮盖住。象这样的大叶子,要是我们野营的时候,有2片就可以盖一个三四人住的帐篷了。,大根乃拉草 Gunnera manicata,2、亚洲雨林(印度_马来热带雨林,第二大)以龙脑香科植物为优势,

6、缺乏具有美丽型花的植物和特别高大的棕榈科植物,还有高大的木本真蕨八字桫椤属(Suoluo)和桫椤属及著名的藤本植物白藤属和兰科附生植物。寄生植物大花草Rafflesia arnoldii(大花草科大花草属)生长这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3、非洲热带雨林 种类非常丰富,有大量特有种,棕榈科植物最引人注目,咖啡属种类很多,非洲有20种(全球35种)。,大花草 Rafflesia arnoldii,(四)我国热带雨林 不典型,季节性明显变化,分湿润雨林、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三大类。主要分布于台湾南部、海南东南部、云南南部的河口至西双版纳的河谷地区,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支流一带

7、。此外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也有分布。,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冷温带雨林中附有苔藓的蚌壳蕨,极乐鸟 猩猩,二、季雨林(monsoon forest/rain green forest)(又称为雨绿林)(一)环境特征1、气候_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25C,年较差8 C,年均降水量800-1500mm,季节分配不均匀,有明显干季和湿季,植被有明显的季相变化。2、土壤_砖红壤性红壤,酸性、含营养盐类和腐殖质也很少,土壤营养物质显得贫乏,但与其它环境因素配合,仍是植物种类丰富地区。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

8、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二)群落特征1、季相较为明显。开花具明显季节变化。热带季雨林中的树木或多或少地在旱季存在落叶的现象。2、种类丰富,但比雨林少。植株密度较大,多经济珍贵树种。如黄檀属、紫檀属、柿树属、柚木、婆罗双树。柚木是热带季雨林中的代表性植物。3、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但落叶成分占一定比例。4、木质藤本、绞杀植物、附生植物、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现象都不如热带雨林中的发达。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数量和种类大为减少,特别乏缺木本附生植物、兰科植物和蕨类植物。,5、群落结构比雨林简单。6、乔木叶级比雨林小,这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7、热带季雨林中的大型兽类比热带雨

9、林要多些,亚洲象是人类采伐柚木不可缺少的帮手,热带季雨林中的树栖的动物也不少,如各种猴子。很多地区的热带季雨林中处于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草原之间的过渡地位,其中的不少动植物也是临近的热带雨林或热带稀树草原中的种类。,(三)地理分布,热带季雨林和萨王纳的分布图,1、亚洲季雨林:东南亚最典型,不仅面积最大,而且发育最典型,种类也最多。此外,印度(德干高原)、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地干热河谷和盆地中,加里曼丹、苏拉威西、伊利安、帝汶等岛屿中受干燥季风影响的地方也有分布。动物:亚洲象、野牛和几种最珍贵的犀牛。这里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大的野牛白肢野牛,也是残存的亚洲野水牛的产地。现在很多野生动物都已经非常稀

10、少。我国海南的海南坡鹿曾一度降至只有几十头,在受到严格保护之后才有所恢复。仅产于我国广西石灰山季雨林中的白头叶猴更是世界珍奇,不仅是我国的特产,其他国家甚至连标本都没有。,2、非洲季雨林:西非尼日利亚,东部和北部的旱生有刺林和热带草原之中以及局部低湿河谷中。非洲南部的赞比亚、津巴布韦、安哥拉等地的热带季雨林面积最大,主要是落叶季雨林,还有一些较干燥的常绿森林。季雨林与萨王纳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有时甚至被作为萨王纳的一部分。3、美洲季雨林:南美的圭亚那高原的西部和巴拉那河流域、拉普拉塔草原、西印度群岛的背风地带、巴拿马到墨西哥的沿岸等地。有从半常绿季雨林到接近于萨王纳的各种不同类型。,4、澳大利

11、亚: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区是热带季雨林的分布区域,这里干湿季节分明,森林远不如澳大利亚东北部凯恩斯一带的热带雨林高大茂密,逐渐向更加稀疏的热带疏林和萨王纳过渡。澳大利亚北部至今仍然是人迹罕至的地区,保存有很多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也有一些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和新几内亚岛南部接近的生物类型。位于澳洲北部地区的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最大最重要的国家公园,也是澳洲第一批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国家公园。,5、季雨林类型及我国季雨林(自习)热带季雨林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1)半常绿季雨林:在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热带季雨林中只有最高大的第一层乔木有部分落叶的现象,整个森林的外貌是终年常绿的,这种热带季雨林被

12、称作半常绿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中木质藤本、绞杀植物、附生植物、老茎生花和板状根等各种现象都比较明显,仅次于热带雨林。,2)落叶季雨林:更典型的是落叶季雨林,其高大的第一层乔木大都有较长的落叶期,使森林的外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落叶季雨林下层的乔木则随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又有很大的差别,最干旱地区的落叶季雨林下层的乔木也是落叶的类型,森林的层次也非常简单,一到旱季,森林枯黄而光秃,阳光可照射到地面,地面上生长的不是热带雨林中的耐阴植物而是的灌木和禾草,森林中可能出现少量藤本植物,但附生植物和老茎生花等现象很少出现。另一些落叶季雨林下层的乔木有不少常绿的成分,形成密闭的林冠,木质藤本比较多,板状根有所发

13、育,附生植物多为草本的类型,热带雨林中典型的附生植物类型则很难见到。,3)石灰山季雨林:在东南亚等地的石灰岩地区,还发育着一种特殊的石灰山季雨林。森林并非扎根于土壤而是着生于石灰岩的石缝中,形成森林中有“石林”的独特景象。石灰山季雨林树木比较高大,有发达的板状根,上层大树几乎全是落叶树,下层的乔木常由常绿树组成,森林中藤本植物比较发达,附生植物则有多有少。,旱季落叶的木棉树是我国落叶季雨林中的典型植物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石灰岩石林,海南坡鹿 白头叶猴 澳洲卡卡杜国家公园中的鹊雁群,三、稀树草原(savanna)(萨王纳)(一)环境特征(自习)(二)群落特征1、独特的群落外貌。由热带旱生草本植物

14、占优势,散生木本植物,树间距是其高度的5-10倍,由两种不同生活型构成。2、旱生乔木具有很多忍受旱季的适应:1)乔木芽有芽鳞保护;2)叶常为羽状,小叶能运动,避光;3)旱季时,常绿叶具很多茸毛,硬叶脱落。4)树皮很厚,对火绝缘良好,树干内可贮藏大量水分。,3、灌木和乔木一样,具显著旱生结构。4、草本植物不密集,以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叶旱生结构。5、藤本稀少,附生几乎不存在。6、有很多大型食草性哺乳动物及捕食性兽类,代表动物有:斑马、大角斑马、大羚羊、角马、长颈鹿、犀牛、猎犳、非洲驼鸟、白犀、黑犀、河马、驼鸟等。由于降水有季节性,有蹄类和鸟类动物的季节性适移现象突出,因此,它们的数量季节性变化和种

15、群季节性变化很明显,动物数量在不同年份里波动很大。,(三)地理分布,热带季雨林和萨王纳的分布图,1、非洲:非洲分布最典型和面积最大,且多样。非洲的萨王纳不仅面积大,种类也非常多,既包括最典型萨王纳,也包括向落叶季雨林过渡的所谓萨王纳森林,还包括向荒漠过渡的灌木萨王纳,也有一些无树的纯草原萨王纳。在非洲的萨王纳地区拥有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有蹄类动物,与之相关的大型食肉动物也非常繁盛。非洲萨王纳地区最有特色的动物是各种羚羊,世界上大部分种类的羚羊都是产于非洲的。非洲最大型的羚羊德氏大羚羊体型不亚于一头牛,体重将近一吨,最小的羚羊王羚只有34公斤。更著名的羚羊是奔跑迅速的汤氏瞪羚,为了捕捉它们,非

16、洲出现了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非洲的萨王纳地区不仅生活着速度最快的动物,还有体型最巨大的动物,非洲象是陆地上的“巨无霸”,草原上的非洲象比森林中的体型更巨大。,河马和白犀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庞然大物,河马也是皮最厚的动物。世界上最高的动物也生活在非洲的萨王纳地区,那就是长颈鹿,长颈鹿的身高使得它们能够到伞状金合欢树的叶子。伞状金合欢是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及疏林最典型的树木,有巨大的伞形树冠,所有的枝叶都长在树的最高处,还有很多棘刺,大多数动物都无法食用,但长颈鹿却可以轻松地享用这些金合欢的枝叶。非洲的萨王纳养育了为数众多的鸟类,非洲的萨王纳地区食食昆虫和果实的鸟类不及热带雨林地区丰富,但拥有最

17、多的食种子的鸟类,其中的红嘴奎利亚雀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类,并常常结成规模宏大的鸟群,铺天盖地,十分壮观。非洲的萨王纳也是很多种北方的侯鸟过冬的场所。,2、南美洲:最典型的萨王纳分布在巴西高原上,称为坎普群落,乔木具有典型的伞形树冠,外观上与典型的非洲稀树草原非常相似。另一片萨王纳生长在委内瑞拉和圭亚那一带,称里雅诺群落,地势低,雨季有定期泛滥,长有茂盛的高草。处于内陆的格兰查科地区长有干燥而稀疏的林地,有很多有刺植物,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也有出现。更干旱的巴西东北部长有卡汀加群落,生长着多刺的肉质植物,还有著名的“纺锤树”,树干两头细,中间粗,树干中和“猴面包树”一样储存着大量的水分。,南美洲

18、萨王纳地区的动物不如非洲的丰富,主要有大食蚁兽、犰狳、草原鹿等,里雅诺群落的泛滥地区还是水豚、凯门鳄等水栖动物的家园。与非洲的萨王纳地区不同,现在生活于美洲萨王纳的大型动物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体型巨大的有蹄类动物。但是在史前时期,这里有很多原始的大型有蹄类动物,还有捕食它们的巨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不会飞的食肉巨鸟。,3、澳大利亚:气候干旱地区,热带疏林和刺灌丛占有很大的比例,可是说是澳洲占统治地位的景观,也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与非洲相似,澳大利亚也有种类繁多的金合欢,金合欢是澳大利亚的国花。金合欢与澳洲的国树桉树是构成澳洲生物群落的最主要的两类植物。金合欢形成疏林和刺灌丛,桉树组成疏林。相比

19、之下,金合欢组成的疏林更加低矮稀疏,极似非洲的萨王纳,而桉树组成的疏林更加高大茂密。,桉树组成的疏林也有不同形式,其中有些偏湿性的高大桉树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比较类似,而较低矮的偏干性类型则属于比较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疏林。瓶子树也澳洲热带疏林的特色,形状很象美洲的纺锤树和非洲的猴面包树。更奇特的植物是有“草本乔木”之称的黄万年青,在乔木状的树干上长着草一样的叶子。大袋鼠在这里占据羚羊在非洲的生态位置,是澳大利亚现存最大的哺乳动物。与大袋鼠同时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鸸鹋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类之一,与森林中的另一种大鸟鹤鸵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澳洲野犬则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大型食肉猛兽,可

20、能是由早期的土著居民带入澳大利亚的。,4、亚洲:亚洲的萨王纳主要的分布地区是印度半岛,在中南半岛也有一定规模,另外一个主要分布地是印度尼西亚的小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的生物类型与澳大利亚北部比较接近。珍稀的野生动物有:著名的有印度的黑羚羊以及长着四个犄角的四角羚羊。胡狼、鬣狗和狞猫等,在印度西北部的一片干燥的林地(吉尔森林)中还残存着亚洲最后的一群狮子。,塞伦盖蒂壮观的角马群,非洲原野上的速度竞赛 斑马是非洲有蹄类动物大迁徙的先锋,大食蚁兽“草本乔木”_ 黄万年青,(四)我国稀树草原:我国类似萨王纳的植被生长在华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主要是森林破坏之后产生的,缺少萨王纳典型的植物种类,其动植物也多

21、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的类型,但是少数干热河谷中的萨王纳可能是原生的而不是原始植被破坏后的产物。,四、红树林(mangrove)红树林群落是地球上最奇妙、最特殊的生物群落。红树林群落主要生活在以赤道为中心的热带及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海滩上,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形成壮观的海上森林。(一)环境特征1、风浪小,地势平缓而积有淤泥的海难,海水平均温度25-27C,年均气温25-30C,它与气候因素关系密切。2、土壤为滨海盐土地,为专性盐地植物。,(二)群落特征1、有发育的板状根和支持根,以增强抗风浪能力。2、呼吸根形状多样,上有皮孔,具再生能力。3、有胎生现象:以芽孢进行无性繁殖的现象(胎生狗脊蕨Woodwa

22、rdia prolifera Hook.et Arn.,卷丹、山药和景天科许多植物都有类似于芽胞的无性繁殖的能力)。4、有旱生形态结构。如叶肥厚革质化、有光泽、气孔下陷;有的叶子带表皮毛,叶上有泌盐腺,起泌盐作用,具盐生的生理特征。5、具很高的渗透压,可高达30-60个大气压。,红树林的“胎生现象”,红树林的“支柱根”,(三)地理分布 赤道附近海滩最典型,受海流作用北可达北纬32N,南可达南纬44S。因种类组成差异,分两类:1、东方红树林:非洲东海岸到亚洲及其热带岛屿,种类非常丰富,约70种。以爪哇岛、新几内亚岛和菲律宾的种类最丰富,约20种。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太平洋交界的地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23、群岛南洋群岛,具有最漫长的热带海岸线,成为东方群系红树林的发育中心。南洋群岛及附近地区的红树林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得也最茂盛,红树林在这里长成高大的乔木状,高可达3540米,与热带雨林连成一片,使南洋群岛中的很多岛屿从海岸边到山顶都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北部等地的红树林分布区域附近还有一类水椰群落,在我国只见于海南的东南部沿海。水椰群落可以算作一种半红树林群落,喜欢生活在半咸水的环境中,在咸、淡水相交的河口、河滩地区最常出现。,2、西方红树林:非洲西海岸到美洲东西海岸,种类较少,仅11种左右。西方群系红树林以美洲的加勒比海、南美洲的北部沿海和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为中

24、心,其植物的种类远比东方群系红树林要少,但森林仍然高大茂盛。在南美洲的北部沿海的红树林与亚马孙的热带雨林相连,成为这片世界上最辽阔的热带森林的一部分。,(四)我国红树林 我国红树林属东方红树林。世界有23科30属81种,我国有16科20属29种。分布纬度最高是在浙江的“楸茄”。海南27种;广东13种;台湾14种;广西12种;福建7种;浙江1种。树种名称见课本介绍。海南的红树林是我国境内发育最好的,最高可达1015米,红树林的种类与南洋群岛很相似,但群落的高度远不如南洋群岛,再向北到福建境内则多呈现矮小的灌木状,并且只有寥寥数种。我国的红树林在过去破坏比较严重,现在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地区多已经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而且有很多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严格的保护之下。,红树林群落动物:红树林下的淤泥中是蟹类、弹涂鱼等多种动物的家园;红树林的树干和树枝是很多介壳动物的栖身之所;红树林的树冠则是热带海鸟的领地。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红树林中,有长相奇特的长鼻猴,雄猴长有巨大的鼻子,食蟹猴是东南亚另一种出现在红树林中的猴子。在恒河入海口处的桑达班红树林中则是现存虎最多的地方之一,那里也有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食人虎,人与虎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红树林是热带海鸟栖息地 加里曼丹岛的长鼻猴,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