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3206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网络分析与综合.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网络分析与综合,第四章与第五章,一、用系统公式法对不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4】、【4-5】二、用系统公式法对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6】、【4-7】三、用多端口公式法对系统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8】、【4-9】,第四章 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一、用系统公式法对不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步骤:,1.选取规范树 包含网络中的全部电压源、尽可能多的电容、尽可能少的电感和必要的电阻,但不包含任何电流源;2.选取状态变量;3.根据选的规范树写出基本割集矩阵;4.由基本割集矩阵写出基本子阵的各分块阵;5.写出网络元件的参数矩阵;6.计算各系数矩阵;7.消去中间的非状态变量,写出状态方程的矩

2、阵形式。,4-4 系统公式法建立如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先确定系统网络的阶数 1)由图可知网络有5个储能元件()2)确定独立纯电容回路数 3)确定独立纯电感割集数 故系统网络的阶数为(储能元件个数-独立纯电容回路数-独立纯电感割集数),即5-0-1=4阶。,2)确定独立纯电容回路数(见P147)将电阻、电感、电流源断开后得到的一个仅由电容和电压源构成的子网络,非常态网络中的独立纯电容回路数等于该子网络的独立回路数,即该子网络的基本回路数(连支数)。如图,没有基本回路,故原系统网络的独立纯电容回路数为0。,3)确定独立纯电感割集数(P147)将电阻、电容、电压源短路,从而得到一个仅由电感元件与

3、电流源构成的子网络,非常态网络中独立纯电感割集数等于该子网络的独立割集数,即该子网络的基本割集数(树支数)。如图可知,树支数为1,故原网络的独立纯电感割集数为1。,第一步:作网络的线形图,选取一个规范数,如图所示,再对规范树按先树支后连支的顺序对各支路编号。对于树支再按电压源、电容、电导和倒电感的顺序编号;对于连支再按倒电容、电阻、电感和电流源的顺序编号。第二步:选取状态变量 以规范树中的树支电容电压 和连支电感电流 作为网络的状态变量。,第三步:写出基本割集矩阵:由P153式4-4-3,第五步:根据P154列写并计算出网络的元件参数矩阵为:,第四步:可得基本子阵 的各分块阵为:,第六步:根据

4、P156计算各系数矩阵的分块阵:,第七步:由P157式4-4-40可写出:化简后得该系统网络的状态方程为:,4-5 系统公式法建立如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该网络中有七个储能元件、一个纯电容回路、两个纯电感割集,故网络的复杂性阶数为7-(1+2)=4。作网络的线形图,选一规范数,支路1、2、3、4、5、6为树支,如图中实线所示。状态变量为树支电容电压Uc2、Uc3和连支电感电流iL8、iL9。,基本割集矩阵:,由此可得基本子阵QL 的各分块阵为:,网络的元件参数矩阵为:,计算各系数矩阵的分块阵:,由式(4-4-40)可写出:,由于网络是时不变的,且:,可得状态方程为:,一、用系统公式法对不含

5、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4】、【4-5】二、用系统公式法对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6】、【4-7】三、用多端口公式法对系统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8】、【4-9】,第四章 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二、用系统公式法对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的步骤:,1.选取规范树;2.选取状态变量;3.根据选的规范树写出基本割集矩阵;4.由基本割集矩阵写出基本子阵的各分块阵;5.写出网络元件的参数矩阵;6.计算各系数矩阵;7.消去中间的非状态变量,写出状态方程的矩阵形式。,4-6 用系统公式法建立如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做出网络的线形图,选一规范树。为简化起见,假定支路的编号数为元件的参数值,有助于列

6、写割集矩阵。其中受控源VCCS的两条支路5,8均为连支,选取1234作为树支,如下图实线所示:,基本割集矩阵为:,可得基本子阵 的各分块阵为:,电阻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方程为:,由此可得到参数矩阵:,各系数矩阵为:,将以上各式分别代入方程中可得:,整理可得:,化简可得:,网络中元件的参数矩阵:,则式:,中的参数矩阵为:,将(9)(10)带入(7)(8)整理化简可得:,整理可得:,4-7 用系统公式法建立如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因为含有CCVS,根据规范树的选取方法,选受控源的两条支路为树支。网络的树支为1,2,3,4,5。,可写出基本割集矩阵为:,由基本割集矩阵得基本子阵的各分块阵:,网络的

7、元件参数矩阵为:,计算各系数矩阵的分块阵:,将算出的系数矩阵代入公式得:,网络中受控源:,消去中间变量u,整理得标准状态方程:,一、用系统公式法对不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4】、【4-5】二、用系统公式法对含受控源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6】、【4-7】三、用多端口公式法对系统网络建立状态方程【4-8】、【4-9】,第四章 网络分析的状态变量法,三、用多端口公式法对网络建立状态方程的步骤:,1.选规范树:包含网络中的全部电压源、尽可能多的电容、尽可能少的电感和必要的电阻,但不包含任何电流源;2.根据选的规范树写出基本割集矩阵;3.由基本割集矩阵写出基本子阵分块阵 和;4.写出网络元件的部分

8、参数矩阵,;5.计算二次参数矩阵:6.用电压源替代树支电容和树支电感,用电流源替代连支电感和连支电容,简化原电路图;,7.求8个混合参数;,(1)在树支电容电压 单独作用下,其他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电流源短路)求 和。,(2)在连支电感电流 单独作用下,其他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电流源短路)求 和。,(3)在独立电压源 作用下,其他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电流源短路)求 和。,(4)在独立电流源 作用下,其他独立电源置零(电压源、电流源短路)求 和。,8.将上述所求系数矩阵带入(4-6-3)中,并写成矩阵形式;,9.写出网络状态方程。,4-8 用多端口公式列写如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网络的

9、规范树如图,选支路 为树枝,为图中实线所示。状态变量为树枝电容电压 和连支电感电流:,由此可得基本子阵 的分块阵:,可得二次参数矩阵为:,用电压源代替树枝电容和树支电感,用电流源代替连枝电容和连支电感。如下图所示:,(1)在树枝电容电压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由公式:,(2)在连支电感端口电流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由公式:,(3)在独立电压源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由公式:,(4)在独立电流源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由公式:,将以上系数代入公式(4-6-3):,写成矩阵形式为:,网络的状态方程为:,4-9 用多端口公式列写下图所示网络的状态方程,解:网

10、络的规范树如下,选支路b1,b2,b3,b4为树支,如下图实线所示,状态变量为树支电容电压 和连支电感电流。,写出基本割集矩阵:,由此可得部分基本子阵分块:,网络元件的参数矩阵为:,二次参数矩阵为:,用电压源替代树支电容和树支电感,用电流源替代连支电感和连支电容,如下图所示:,(1)在树支电容电压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2)在连支电感端口电流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3)在独立电压源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4)在独立电流源 单独作用下求 和,如下图所示:,将以上系数代入公式,并写成矩阵形式:,网络的状态方程为:,第五章 线性网络的信号流图分析法,信号流图信号流

11、图的变换规则Mason公式线性网络的SFG分析,信号流图,信号流图(SFG)是表示线性代数方程组变量关系的加权有向图,它由节点和联接在节点之间的有向支路构成。SFG用图的方法表示出线性代数方程组所包含的数学运算。描述了物理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直观地表现出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情况,特别是对反馈过程给予了形象的表示。,信号流图的变换规则,同方向并联:,同方向级联,信号流图的变换规则,节点消去:,自环消去:,倒向规则:,=,(1)从源节点出发的支路可以倒向;不是源节点出发的单支路不能倒向。(2)将两节点之间的支路倒向后,支路的传输值为原支路传输值的倒数;(3)将原来终结在被倒向支路末端节点的其他支

12、路全部改为终结在倒向后支路末端节点上,其传输值为原支路传输值乘以倒向支路传输值的负倒数。,Mason公式,Mason图增益公式(简称Mason公式)是求SFG图增益(传输值)的公式,它与用克莱姆法则求线性方程组解的方法相当。Mason公式:,Mason公式,其中:表示第k个一阶回路的传输值,求和 是对全部一阶回路进行的;表示第k组i阶回路的传输值,是对全部i阶回路进行的。在SFG中,定义n个互不接触回路的集合为n阶回路,它的传输值就是这n个互不接触回路传输值之积。一个一阶回路就是一个回路。为从源节点到汇节点的第m条前向路径的传输值;而 则是和第m条前向路径不接触的子图的图行列式,又称 为第m条

13、前向路径的路径因子。求和是对从源节点到汇节点的所有前向路径进行的。,线性网络的SFG分析,无论列写什么方程组,要能正确分析线性网络,必须足:(1)方程组的方程数与变量数相同;(2)方程组中的方程是相互独立的。,在常态网络中,将每一个独立源均作为一条支路,选择一树,树中包含网络中所有的电压源、但不含任何电流源,并按先树支后连支的顺序对支路编号。将它们按树支和连支分块为:,式中下标t、l分别表示树支、连支,下标a表示全部。再将电压、电流向量的树支、连支分块分别按非源支路和独立源支路分块,即:,式中下标V、I分别表示电压源、电流源。Ut、It代表树支中非源支路的电压向量、电流向量。根据KCL方程,可

14、得,上式中Ql为基本割集矩阵中对应于连支的分块,将该式分块展开为:,(5-4-3),同理,根据KVL方程,可得,式中Bt为基本回路矩阵的树支分块,展开式得:,(5-4-6),写出非源支路的混合变量形式的支路电流电压关系,使方程右端向量中的元素为连支电压和树支电流,左端向量中的元素为连支电流和树支电压,即,再将式(5-4-3)中的It和式(5-4-6)中的Ul代入式(5-4-7)中,即得关系:,式(5-4-8)就是一组因果形式的混合变量方程。,5-4 已知某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T,用SFG分析法求该网络的混合参数矩阵H。,解:写出用传输参数矩阵T表示的二端口网络方程:,和用混合参数矩阵H表示

15、的二端口网络方程:,(1),(2),式(1)、(2)所对应的SFG分别如图所示:,(b),(a),比较图(a)、(b),两图中由 到 的支路方向是相同的,而、两节点间支路方向是相反的。为了用传输参数表示混合参数,对(a)图进行转换,考虑到(a)图中 是源节点,可以实施倒向。倒向后的SFG如图(a)所示。,倒向后,再对比,(c),(a),(a),比较(a)、(c)两图,节点 与 之间缺少一条支路,而节点、之间的支路是不希望存在的。所以设置新节点,令=,再消去,得图(d)通过化简得到(e)所示的SFG图。,消去,化简,(e),(d),(a),比较图(e)与(b)可得:,对比,解得:,5-5 已知如

16、图(a)所示T型网络的参数,试用SFG分析法求出其等效型网络如图(b)所示的参数、。,(a),(b),解:列写(a)图Z参数和(b)图T参数方程的因果方程式:,(a)图,(b)图,根据线性方程组画出图(a)、(b)对应的SFG图如图(c)、(d)所示:,(c),(d),由SFG分析法知将U2和I1倒向,根据倒向原则得到下图:,通过节点消去规则可消去 到 的支路并得到 到 的支路如图(e)所示,并与图(d)比较:,(e),(d),可得:,5-9 对如图所示网络选一适当树,写出其因果形式的混合变量方程,绘出相应SFG,求图中以电流Ix为输出的转移函数。,解:(1)按每一个元件一条支路画出网络的图,

17、选一树,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树支,虚线表示连支。,(2)根据已知网络和选择的树,以连支电流I4、I5、I6和树支电压U1、U2、U3作为网络变量,写出因果形式的方程:,连支电流:,树支电压:,(3)根据以上方程组画SFG,为计算方便,从Ui到Us添一条传输值为(-B)的支路,形成闭合的SFG,如下图所示:,(4)用Mason公式计算图增益,一阶回路共有6个,二阶回路共有2组:,一阶回路:,(1),(2),(3),(4),(5),(6),二阶回路:,(1),(2),闭合SFG的图行列式为:,(注:由书上知识:在添加(-B)后,使得修改后的SFG称为闭合SFG。将闭合SFG的图行列式中所有的项按是否

18、含有B来划分为两部分,对含B各项之和提出因子B后,剩余部分便等于Mason公式的分子,而不含B的各项之和则等于Mason公式的分母。这样便可以同时得到Mason公式的分子和分母。),由题意得:,且,则,5-10 对如图所示网络选一适当的树,写出因果形式的网络方程,画出相应的SFG。用闭合SFG求增益。,解:(1)按每一个元件一条支路画出网络的图,选一树,其中电压源为树支。由表5-1,VCVS的控制支路8为连支,受控支路3为树支,其他支路按需要选定。(2)根据已知网络和选择的树,以连支电流I5、I6、I7和树支电压U1、U2、U3作为网络变量,写出因果形式的方程:,连支电流:,树支电压:,(3)根据以上方程组画SFG,为计算方便,从Ui到Us添一条传输值为(-B)的支路,形成闭合的SFG,如下图所示:,为了便于观察,计算方便,将上图进一步整理变换,如下图所示:,(4)用Mason公式计算图增益,一阶回路共有10个,二阶回路共有7组,三阶回路1组:,一阶回路,二阶回路,三阶回路,闭合SFG的图行列式为:,故转移函数为:,Thank you!,请张老师和各位同学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