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3235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和电路元件第.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1.2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1.3 独立电源元件,1.4 二极管,1.5 双极晶体管,1.6 绝缘栅场效晶体管,第1章 电路和电路元件,1.1.1 电路,1.1.2 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1.1.3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1.4 电路功率,1.1 电路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 路由电源、开关、连接导线和负载等组成。,强电电路电压较高、电流和功率较大;实现电 能的传输和转换。(如电力系统等),弱电电路电压较低、电流和功率较小;实现信 号的传递和处理。(如扩音系统等),1.1.1 电路,1.1.2 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实际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实际电路,电路模

2、型,1.1.3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1.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流电荷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直流电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电流的实际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假定方向,也称正方向,交流电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为什么要设电流参考方向?,简单电路,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知,各电流的实际方向未知,复杂电路,2.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电压 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至另一点作的功,电压的实际方向 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电位降低 的方向,直流电压 电压的大小和极性不随时间变化,交流电压 电压的大小和极性随时间变化,电压的参考方向 假定方向,电位、电动势,1.1.4 电路功率,根据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路

3、功率,i,N消耗功率(吸收功率),N输出功率(释放功率),电流、电压、功率的符号和单位,1.2.1 电阻元件,1.2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1.2.2 电感元件,1.2.3 电容元件,1.2.4 实际元件的主要参数及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关系,电阻功率,电阻耗能,伏安特性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耗能元件,线 性电 阻,非线性电 阻,(电阻R单位:),电阻元件,部分电阻器的照片,膜电阻器,线绕电阻器,电位器,热敏电阻器,水泥电阻器,1.2.2 电感元件,线性电感,电压电流关系,电感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电感是一种储能元件,储存的磁场能量,电感L的单位:亨利()、毫亨()、微亨(),部分电感器的照片,

4、不同类电感器,陶瓷电感器,标准电感器,1.2.3 电容元件,线性电容,电压电流关系,电容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电容是一种储能元件,储存的电场能量,电容C的单位:法拉、微法拉、微微法拉,部分电容器的照片,电解电容器,普通电容器,电力电容器,单相电动机 电容器,1.2.4 实际元件的主要参数及电路模型,主要参数(额定参数):,电阻器:标称电阻值、额定功率,电感器:标称电感值、额定电流,电容器:标称电容值、额定电压,电路模型:,理想电路模型:电阻器R、电感器L、电容器C,实际电路模型:理想元件模型的不同组合,1.3 独立电源元件,1.3.2 实际电源的模型,1.3.1 电压源和电流源,1.3.

5、1 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理想电压源):,I,端电压(输出电压),端电流(输出电流),US,输出电压 等于源电压,与 输出电流和外电路的情况无关。,US,US,U,源电压,U,I,电流源(理想电流源):,I,源电流,IS,端电压,U,端电流,I,IS,输出电流 等于源电流,与输出电压和外电路的情况无关。,I,IS,1.3.2 实际电源的模型,1.实际电压源,端电压随端电流的增加而减小,,开路状态,,开路电压,,短路状态,,短路电流,实际电压源在工作时要避免短路!,US,部分电压源照片,2.实际电流源,IS,端电流随端电压的增加而减小。,等效-对外电路等效,3.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互换

6、-实际电压源可变换为实际电流源,实际电流源可变换为实际电压源,1.4 二极管,1.4.1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2 二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1.4.3 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1.4.4 稳压二极管1.4.5 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1.4.1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物质按导电能力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本征半导体 纯净的半导体(如硅、锗、砷化镓等),P型半导体 在纯净的半导体硅、锗中掺入少量 三价元素。多数载流子为空穴。,N型半导体 在纯净的半导体硅、锗中掺入少量 五价元素。多数载流子为电子。,PN结的形成:,浓度差扩散和复合,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内电场,扩散和复合空间电荷区(耗尽

7、层),内电场阻止扩散、并引起少数载流子漂移,最终,扩散与内电场作用达到平衡PN结,PN结的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外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外电场空间电荷区变窄,当外加电压足够大外电场足够强克服内电场作用 PN结导通电流I从P流向N,外加正向电压外电场,PN结加反向电压,PN结的单向导电性,外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同,外电场空间电荷区变宽不导通(截止),结论: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PN结加正向电压导 通,加反向电压截止,导通方向:P N,1.4.2 二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二极管:一个PN结,两个电极-阳极、阴极,1.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两湍的电压与流过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正向特性,死区

8、电压小,基本不导通。死区电压:硅管0.40.5V 锗管约0.1V,1.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非线性区开始导通,电流小,正向特性,导通区近似线性,导通压降:硅管0.60.7V 锗管0.20.3V,反向特性,正常工作区截止 反向电流很小,反向击穿区反向电压过大,反向击穿,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最大正向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电流,最高工作频率,1.4.3 二极管的工作点和理想特性,二极管的工作点,静态电阻,动态电阻,通常,同一工作点,,不同工作点的,均不同。,二极管的理想特性,考虑正向导通压降,忽略正向导通压降,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分析关键:判断二极管是否导通方法:,单个二极管:阳极电位高于阴极

9、电位足够大小;,阳极接于同一点(同电位),阴极电位最低的优先导通;阴极接于同一点(同电位),阳极电位最高的优先导通。,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例题 设右图中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0.7V,试分析 的工作情况并求I值。,解 阳极同电位,阴极 导通,,截止,故,多个二极管:,【例题】电路如图所示,D1,D2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i 6V 时,则uO=?,【解】,ui 6V,D1截止,电路可以看成,因此,D2 截止,故 uO=3V,【例题】图示电路,设二极管正向压降为0.7伏,当开关S置“1”时,Ua=伏;当开关S置“2”时,Ua=伏;当开关S置“3”时,Ua=伏;,D1,D2,D3,1k

10、,+,-,6V,+,-,3V,+,-,3V,S,1,2,3,a,【解】,S置“1”时,D1截止,Ua=1.4V,S置“2”时,D1导通,Ua=0.7V,S置“3”时,D1导通,Ua=-2.3V,1.4.4 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1.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伏安特性,图形符号,反向击穿区特性曲线陡直稳压特性,稳压区反向击穿区,2.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稳定电压,、稳定电流,最大稳定电流,最大耗散功率,动态电阻,电压温系数,3.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稳压条件:,有一定的,稳压二极管工作在 反向击穿状态。,1.4.5 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1.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将电能

11、转换成光能的器件,简称LED,正向导通后发光,导通压降大于普通二极管通常在1.4V以上,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抗冲击和抗振动性能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其外形众多,2.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将光能转换成电流的器件,其PN结封装在具有透明聚光窗的管壳内。光照射后导通,导通电流与光照强度相关。,无光照射电流很小(暗电流),受到光照,反向电流增大(光电流),正向特性类同于普通二极管,注意光电二极管使用时要反向接入电路中,即阳极接电源负极,阴极接电源正极。,部分二极管的照片,整流二极管,稳 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 电二极管,1.5 双极晶体管,1.5.1 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1.5

12、.2 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5.3 简化的小信号模型,1.5.1 基本结构和电流放大作用,双极晶体管简称晶体管、三极管。,1.基本结构和符号,NPN型,PNP型,1.基本结构和符号,两个PN结:发射结、集电结,三个电极:发射极E、基极B、集电极C,三个区:发射区杂质浓度高(多数载流子最多)集电区杂质浓度高,比发射区稍低 基 区杂质浓度相对很低,2.电流放大作用,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载流子的运动和电流的形成:,发射结外电场发射区大量电子载流子向基区运动,电源向发射区补充电子发射极电流,进入基区的电子载流子少量与基区空穴复合,电源 向基区补充空穴基极电流,集电结外电场基区的大部

13、分电子载流子进入集电区,并由电源收集集电极电流,电流放大作用:,小的基极电流变化量大的集电极电流变化量,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电流控制作用电流控制型器件。,1.5.2 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共发射极输入、输出特性曲线,输入特性曲线:,与二极管正向特性曲线类似。,输出特性曲线:,截止区:,无放大作用;,曲线以下区域,特点:集电结、发射结均反向偏置;,集电极与发射极相当于断开的开关用于开关电路。,饱和区:,特点:发射结、集电结均正向偏置;,无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相当于接通的开关用于开关电路。,饱和区特点:,放大区:,特点: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有放大作用用于放大电路。,2.主要参数

14、,电流放大系数,穿透电流,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1.5.3 简化的小信号模型,1.受控源概念,受控源非独立电源,输出电压或电流受电路中另一电压或电流的控制。,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四种类型:,四种受控源符号:,VCVS,VCCS,CCVS,CCCS,2晶体管的简化小信号模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即:,B-E之间,工作在输入特性的近似线性区,,C-E之间,用电流控制电流源模型。,部分晶体管的照片,1.6 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1.6.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6.2

15、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6.3 简化的小信号模型,1.6.1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类型:N沟道绝缘栅场效应管(NMOS)P沟道绝缘栅场效应管(PMOS)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 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1.基本结构,耗尽型NMOS管结构G 栅极S 源极D 漏极,耗尽型 NMOS,耗尽型NMOS管结构,在二氧化硅绝缘层中掺入大量正离子,不加 在 区之间存在N型导电沟道。,增强型NMOS管结构,在二氧化硅绝缘层中掺入少量正离子,尚未形成导电沟道,只有加入足够大的 时才形成导电沟道。,增强型 NMOS,P沟道MOS管的符号,增强型PMOS,耗尽型PMOS,2.工作原理,电压控制型器件。,对耗尽型NMOS,,对增强型NMOS,,在D-S间外加电源,加于G-S间的电压 变 化时,漏极电流 变化。,1.6.2 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特性曲线,输出特性:,转移特性:,耗尽型NMOS管的特性曲线,增强型MOS管的转移特性,NMOS管,PMOS管,2.主要参数,夹断电压,开启电压,饱和漏极电流,低频跨导,最大漏极电流,最大耗散功率,最大漏-源极击穿电压,栅源直流电阻,耗尽型MOS管参数,增强型MOS管参数,耗尽型MOS管参数,1.6.3 简化的小信号模型,栅源电阻很大,栅极电流,栅源电压控制漏极电流 电压控制电流源模型,本章结束返回目录,第2章 电路分析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