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5163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税收第二章.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财政与税收Public Finance&Taxation,2012年春季Spring 2012,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2,第二章 财政收支概论,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理论分析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第五节 财政收入的分类第六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3,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一、社会产品类型社会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利益,但是不同性质的产品受益范围是不同的。根据这种差别,可以把所有的社会产品分成三个类别:1)公共产品,2)私人产品,3)混合产品。这一分类为政府在消费领域中的职能范围提供了原则界限。,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4,二

2、、公共产品与提供(一)公共产品涵义与特征1、涵义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2、特征(1)受益的非竞争性:在消费过程中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受益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换言之,在某种产品的数量给定的条件下,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2)消费的非排他性: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过高。,国 防,6,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7,三、私人产品与提供(一)私人产品涵义与特征1、

3、涵义: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是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对于私人产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产品数量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产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2、特征:第一,可加和性。由于私人产品可以分割,一个个人产品之和就是众多私人产品。因此,个人的私人产品的叠加就形成了社会的私人产品。第二,排他性。私人产品的消费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一个人消费私人产品,就排斥其他人消费这一产品。或者说,一人消费私人产品获得收益就排除他人消费同一个产品并从中获益。第三,竞争性。私人产品通常是通过竞争获得的,也即私人产品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私人产品的

4、特性举例:苹果竞争性:新增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1个苹果1块钱,2个苹果需要2块钱);排他性:存在将没有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我买的苹果未经我允许你不能吃)。,纯公共产品的特性举例:国防非竞争性:新增消费不会发生额外成本(国防规模一定,消费者从14亿增加到14亿零一个人不会增加成本)非排他性:即技术上很难将那些不愿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技术上无法将国内任何人排除在国防保护之外,除非驱逐出境),8,第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9,私人产品的提供,需求: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价格P上涨,则需求量Q下降。,1

5、0,私人产品的提供,11,私人产品的提供,12,私人产品的提供,13,说明:由于私人产品是可分割的,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偏好和价格水平决定自己的消费量。社会需求总量就是给定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即私人品需求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同一市场的所有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得出。,私人产品的提供,当面包的市场供求达到均衡时,满足:MBA=MBB=MBC=MSB=MSC私人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每个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一致,并且都等于边际社会成本。,公共产品的提供,15,公共产品的提供,16,公共产品的提供,17,公共产品的提供,说明:公共品具有不可分割性,集体消费,公共受益。由于每个人

6、的偏好不同,对于给定数量的公共产品评价不同。因此,所愿支付的价格也不同。社会边际效益应该等于给定数量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即社会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18,公共产品的提供,19,当保安服务的供求实现均衡时,满足:MB甲+MB乙+MB丙=MSB=MSC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条件所有消费者的边际私人收益之和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国防同理,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免费搭车虚假的个人需求曲线虚假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无法确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量;非竞争性:效率原则要求零价格零价格意味着公共产品提供者无法获得成本补偿公共产品无法有效提供。,20,第

7、一节 财政支出基本理论,21,四、混合产品与提供(一)涵义与类型1、涵义:不完全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一定程度的排他和非竞争)2、类型(1)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外溢性),如教育、卫生、科技等(2)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非竞争性的产品:桥梁、公园、博物馆,具备排他性以及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的产品,22,消费中存在一个饱和界限,在界限之内,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的利益,也不会因此增加产品的成本。但是,当产品消费趋于饱和状态时,再增加消费者将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因此,存在特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哪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征?桥梁、收费公路、局

8、域网、室内健身房,具备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23,混合公共产品的提供,24,混合公共产品的提供,25,说明:具有外部效益的物品如果由市场提供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足的效率损失。如果采用公共提供方式,则事情会走向它的反面,资源将由于消费者的过度消费而被极大地浪费。所以,具有外溢效应的产品一般由公私合作提供。,混合公共产品的提供,政府参与提供外溢性产品的提供几乎所有政府都参与教育的直接投资但一般只保证教育的最低供给,充分保证义务教育和负担其他公立学校的建设。对义务教育之外的其他各种教育,在充分市场化的基础上,依据财力给予一定的补助。即 准公共品公私合作提供较有效率。,26,第二节 财政支出

9、的分类,27,一、财政支出涵义是指国家对通过财政收入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分配过程。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以满足国家各方面活动的资金需要,从而为实现国家的各种职能服务。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环节,国家的政策和政府职能的范围大小和发展变化可以从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中得到反映二、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28,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29,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30,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31,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我国财政支出分类办法预算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1.一般公共服务;2.外交;3.国防;4.公共安全;5.教育;6.科学技术;7.文化体育与传媒;8

10、.社会保障和就业;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医疗卫生;11.环境保护;12.城乡社区事务;13.农林水事务;14.交通运输;15.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16.其他支出;17.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经济分类:1.工资福利支出;2.商品和服务支出;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5.转移性支出;6.赠与;7.债务利息支出;8.债务还本支出;9.基本建设支出;10.其他资本性支出;11.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12.其他支出;,特点: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支出涵盖政府的基本支出范围,不再区分预算内外;支出分类与国际接轨,同时符合我国国情;,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2,(一)我国财政支出

11、规模分析(二)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理论(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因素,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33,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4,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5,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6,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7,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8,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39,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理论分析,40,41,中国的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1978-2000),42,43,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规模变化的趋势财政支出/GDP由1978年的30.96%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11.87%,之后回

12、升至2000年的18.01%;政府总支出/GDP由1978年的30.96%逐步下降到1995年的18.54%,之后回升至2000年的25.04%。上述趋势表明 在市场化进程中,传统的在国家财政范围内履行的政府职能逐步削弱;在原有的国家财政范围之外的新的政府职能,如社会保障职能、社区建设职能等得到很大加强。,44,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更新数据,45,绝对规模,46,相对规模,47,增长速度相比,48,按用途分类支出项目,49,支出结构考察,50,支出结构考察,51,支出结构考察,52,支出结构考察,53,财政支出规模的国际比较,若干发达国家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注:*1990年数据,*1999年数据,54,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尽管有些国家在有的时期出现政府支出负增长的情况,但从长期和整体看,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构成了发展的总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