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528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败血症寒冷损伤综合征.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定义: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在其中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各系统 的严重病变。发病率:我国活产足月儿110 极低体重儿164 病死率:20%,病因及发病机理:一、病原菌:细菌、霉菌、病毒 国内:葡萄球菌占首位,大肠杆菌次之。机会致病菌(表葡、克雷伯、绿脓杆菌、肠杆菌、不动杆菌 等)、厌氧菌、复合菌感染、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及耐药菌株增加。国外:B组链球菌(GBS)为主要致病菌。,二、免疫功能低下1、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IgG:可经胎盘而获得,故极少出麻,患白喉 等。但IgG含量与胎龄成正比。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易患G杆菌感染

2、。IgA:不能通过胎盘,可从初乳中获得一些SIgA。,细胞免疫 T细胞和B细胞功能不足,淋巴因子,干扰素,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非特异免疫功能低下(1)屏障功能差 皮肤、粘膜、脐带的屏障功能差:皮肤角化不良,易损伤;粘膜娇嫩,通透性高;呼吸道纤毛运动弱;消化道腺体功能不全,胃酸少;脐部坏死组织有利于细菌生长,脐残端是开 放性“窗口”,距门脉最近.,淋巴结发育不全,网状内皮系统局限屏 障功能不良,一旦细菌入血,易扩散形 成败血症。血脑屏障功能不全,50%败血症合并化脑(2)白介素、干扰素、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等细 胞因子的能力低下,早产儿更明显,三、感染途径:与其他年龄组不同 产前感染:经胎盘血行

3、感染,以病毒为主,产时感染:上行性感染或直接感染,产后感染:最常见(占50%)最重要的途径,以细菌为主 皮肤、粘膜(口腔、球结膜、中耳、消化道、吸道、女婴外阴粘膜)、脐带。使用雾化器、呼吸机、吸痰器、暧箱、各种导管、插管、医务人员双手造成医源性感染。,临床表现,一、两种类型 早发型:出生7天内,产前或产时感染,G-杆菌 为主,呈多器官暴发型表现,死亡率 15-50%晚发型:出生7天后,多为产后感染,金葡菌及 绿脓杆菌多见,死亡率10-20%,二、新生儿败血症症状 早期不典型为其最大特点 多表现为“五不”: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面色不好(或反应不好)。有以下表现提示败血症的可能:,:,1、

4、黄疸:轻:似生理性黄疸(条件致病菌所致)重:早期高间胆胆红素脑病 晚期高直胆胆汁瘀积(婴儿肝炎)2、皮肤:蜂窝织炎、脓肿、瘀点、红斑、严重者有出血倾向3、休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尿少 或无尿,硬肿症。4、其他:喂养困难,呼吸不规则,易合并化 脑、深部脓疡、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一、病原菌检查1、细菌培养 血普通菌培养:在用抗生素前于不同部位取 标本送检。易污染,阳性率低(10%)。血L菌培养、厌氧菌培养 组织及体液培养;脑脊液、尿、皮肤表面、脐部、胃液、咽试子、外耳道分泌物。2、直接涂片找细菌:白细胞层、脑脊液、深部 脓疡或胸腹水做直接涂片染色,快速。,3、检测细菌抗原 特异

5、性强,快速,先进,值得推广。4、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质粒DNA分析,DNA探针,PCR及16rRNA技术鉴 别菌种。二、非特异性检查 WBC20 109/L,伴杆 状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0.2,ESR,CRP(+),治疗:1、抗生素疗法:对早产儿、具有多种高危因素,临床提示感染者,不需等待细菌培养可先用药。病原菌未明:耐酶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严重感染者:三代头孢(头孢氨噻肟、头孢 三嗪)或泰能 厌氧菌首选甲硝唑 绿脓杆菌首选头孢他定 葡萄球菌选万古霉素,用法:静脉用药,连用714天,有并发症用3 4周,用3天无效改药,或据药敏试验 结果调整用药。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用药、联合 用药

6、,注意毒副作用,2、支持疗法、保暖,给氧,维持内环境稳定、输血、血浆、粒细胞、换血、IVIG、细胞因子调节疗法:白细胞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干扰 素,发病率:34,重症的病死率6080%,本病只发生在新生儿期。临床特点为低体温、皮肤硬肿,多器官功能损伤。临终前伴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心衰、DIC、肺出血、肾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Neonatal cold injure Syndrome),病因和病理生理:外因:寒冷、缺氧、感染内因:早产、低体重、棕色脂肪产热易受抑制 新生儿皮下脂肪以饱和脂肪为主,熔点高,易凝固。,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病理生理基础为低体温DIC 新

7、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产热 散热:体表面积相对地大早产 28周 皮下脂肪层薄 低体重 以棕色脂肪产热为主 体表毛细血管丰富160g/kg 姿势(伸展状)耗氧量大 寒冷 酸中毒(窒息缺氧),临床表现:起 病:4/5在寒冷季节发病,4/5发生在早产、低体重儿,4/5在生后一周内发病,以五不为主诉: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面色不好。低 体 温:轻型:3531;重型:30 早期(轻型):腋肛温差为正值,说 明棕色脂肪产热良好 晚期(重型):腋肛温差为负值,说 明棕色脂肪产热耗竭硬肿:皮脂硬化及水肿。其特点:硬、亮、冷、肿、色暗红、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的顺序:对称性,小腿大腿外侧 整个下肢臀

8、部面颊上 肢全身硬肿面积的计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 胸及腹部14%,臀部8%,双 下肢26%,背及腰骶部14%。轻:50%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 环障碍。严重时休克、DIC、肺 出血、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 竭(MOF)。,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的病情分度,体温()硬肿范围 器官功能改变分度(%)肛温 腋-肛温差轻 35 正值 50 休克、DIC、肺出 或30 血及急性肾衰竭等,实验室检查:DIC筛查试验:血小板计数、凝血时 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预 防:避免早产、低体重、初生头几个小 时的保温很重要,产房温度24,新生儿转运时的保温。生后24小时 内尽量不洗澡。,1、复温轻中度患儿:T 3531 腋肛温差为正值 612小时 T36 箱温为适中温度 箱温为适中温度重度患儿:T30 腋肛温差为负值 1224小时 T36 箱温比T高12 箱温为适中温度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提高环境温度。,治 疗:,2、保证热卡及水分供应:通过加速新陈代谢恢复体温 热卡 水分体温不升时 50kcal/kg.d 1kcal1ml体温上升后 100120kcalkg.d 口服鼻饲胃肠外营养,3、纠酸、扩容、防治DIC 5%NaHCO3、血浆、输血、2:1液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酚妥拉明 肝素的早期应用:肺出血:早期用人工呼吸机 肾衰:速尿、血透、换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