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GSM系统概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4668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GSM系统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GSM系统概述.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SM系统概述,GSM以前是Group Special Mobile(1982年设立)的缩写,现在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由欧洲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提出的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标准。采用TDMA/FDMA 复用方式。采用数字化语音编码和数字调制技术。以语音业务为主,也支持无线的数据业务。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用户数最多的移动通信系统。,GSM 历史,1982年北欧四国向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提交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

2、欧洲公共电信业务规范。在ETSI技术委员会下成立“移动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1986年在巴黎对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现场实验。1987.5,GSM选定窄带TDMA、RPE-LTP话音编码和GMSK调制方式。1988年提出主要建议,颁布GSM(泛欧数字蜂窝通信网)标准。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不同建议书分组成为一套12个系列。,GSM 历史(续),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同年移动特别

3、小组还完成了1800MHz频段的移动电信业务规范,名为DCS 1800系统。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者开始商用业务。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 1800系统投入运营。1995年,完成了1900MHz频段的PCS 1900移动电信业务规范。,GSM 的发展现状,第二阶段标准到1993年底也基本完成了主要部分,并于1994年底冻结。1994年6月又开始考虑第2阶段的有关标准的定义,后并入第二阶段标准。全世界已有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州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GSM网络,实现全球漫游;移动通信用户的70采用GSM,仅中国的用户数就超过了4亿。,GSM 的性能特征,通信:无线移动通

4、信,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移动性:国际接入,采用chip-card 可接入不同运营商的GSM网络。连通世界各地:一个号码,网络处理本地化。,GSM 的性能特征(续),容量大:频谱效率较高、小区覆盖较小、每小区用户数较多传输质量高:就无线通信而言,话音质量高,可靠性高,高速运动场合(如汽车和火车上)也极少会发生电话呼叫中断。安全功能:接入控制、通过chip-card 和PIN 鉴权。,GSM 的缺点,没有完美的系统!没有端到端的用户加密。没有给用户提供完全的64 kb/s 的ISDN 带宽。产生电磁辐射较强。可能会出现滥用私人数据的现象。漫游的profiles 易受影响。系统高度复杂。在GSM标准

5、内有几处不相容。,GSM 的标准内容,GSM 系统构成,GSM 是一种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一个国家内可以由数个运营商根据GSM标准建设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组成:MS(移动站)BS(基站)MSC(移动交换中心)LR(位置寄存器)子系统:RSS(无线子系统):涵盖所有无线方面。NSS(网络和交换子系统):呼叫下传、越区切换、交换。OSS(操作子系统):网络管理。,GSM 蜂窝网络,把服务区分割成小区:,使用数个载波频点。相邻小区使用的频率不同。小区覆盖半径从数百米到35km,取决于用户密度、地理条件和发射机功率等。六角形小区覆盖是理想化的(小区重叠和形状取决于地理条件)。若用户从一个小区运动

6、到另一个小区将发生呼叫连接的越区切换。,GSM 系统构成图示1,GSM 系统构成图示2,无线子系统(RSS),组成:MS(移动站)BSS(基站子系统),组成:BTS(基站收发信机):发射机和接收机。BSC(基站控制器):控制数个收发信机。接口:Um:无线空中接口。Abis:标准化的开放接口,用户信道数据速率16 kbit/s A:标准化的开放接口,用户信道数据速率64 kbit/s。,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BSS 包括BSC 和BTS。BTS 包括了无线空中接口规定的功能。BSC 是无线信道的交换中心。,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

7、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BTS: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一个BTS由无线收发信机及多块用于无线电接口的信号处理模块组成。BTS位置通常在小区中心。BTS的发射功率决定小区的尺寸。一个典型的BTS通常具有1到24个收发信机(TRX),每个TRX代表一个单独的RF信道。BTS功能:在朝BSC侧,BTS区分与移动台有关的话音和控制信令,并通过各自信道传给BSC。在朝MS侧,BTS将信令和语音合在一个载波上。,基站的功率等级,移动站,使用GSM 业务的终端。移动站(MS)由以下几个功能组

8、成:移动终端(MT)提供MS 所有业务时要应用的功能。相当于ISDN 接入网的网络终端。无线空中接口(Um)的末端。终端适配器(TA)终端自适应、隐藏无线空中接口规定的特性。终端设备(TE)MS 的外围设备,向用户提供业务。不包括GSM 规定的功能。用户身份模块(SIM)移动终端的个人化(personalization),存储用户参数。,SIM卡支持个人移动性;SIM包括有关移动用户指定的GSM业务和网络信息。它存储有用户识别号、位置信息和有关保密数据(如密钥)、禁止GSM网络和参考语言。QIM卡支持个人身份码(PIN)来鉴别卡的用户,以防非法卡的使用。PIN由4到8位数字组成,在SIM出售时

9、写入。移动台如无SIM卡只能进行紧急呼叫。,移动站示意图,表5-5 GSM 900系统的移动台功率等级,表5-6 DCS 1800系统的移动台功率等级,网络和交换子系统(NSS),组成:MSC(移动交换中心)IWF(互通功能)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PSPDN(分组交换公共数据网)CSPDN(电路交换公共数据网)AUC(鉴权中心)数据库:HLR(归属位置寄存器)VLR(访问位置寄存器)EIR(设备识别寄存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在GSM 中是核心:交换功能;支持移动性的附加功能;网络资源管理;通过网关MSC(GMSC)实现互通功能;数

10、个数据库的综合。MSC 的功能:下传寻呼和呼叫所特定的功能;7 号信令系统(SS7)的中止处;支持移动性的特定信令;位置登记和位置信息下传;新业务的提供(传真、数据呼叫);支持短消息业务(SMS);生成并下传计费和帐单信息。,数据库(1),HLR:是一个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的数据库。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注册登记。HLR所存储的用户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用户参数的信息,例如用户类别,业务限制,所提供的业务,用户的各种号码、识别码,以及用户的保密参数等。另一类是有关用户当前位置的信息,例如移动台漫游号码、VLR地址等,用于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数据库(2

11、),VLR:包含所有当前在服务MSC中的移动用户的有关数据,是一个动态用户的数据库。VLR中永久性数据与HLR中的相同,临时性数据略有所不同。这些数据包括当前已激活的特性,临时用户识别号(TMSI)和移动台在网络中准确位置(位置区域识别号)。一个VLR可以负责一个或若干个MSC区域。,数据库(3),EIR设备识别寄存器 存储GSM 移动站和用户的权利;偷窃或伪造的移动站可被锁死,而且有时甚至能被定位。,鉴权中心(AUC),基于VLR 的申请生成用户的特定鉴权参数;鉴权参数用于GSM 系统内移动终端的鉴权和空中接口用户数据加密。,操作子系统(OSS),操作子系统(OSS)使所有GSM子系统的操作

12、、管理和维护能集中进行。组成:操作与维护中心(OMC)对无线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的不同的控制能力。,GSM 网络接口,主要接口包括A接口、Abis接口和Um接口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B、C、D、E、F、G接口GSM与其它公用电信网接口一般为7号信令,各接口协议分层模型,GSM 的号码(1),1.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GSM系统中每个用户均分配一个唯一的IMSI。这个码驻留在SIM卡中。它用于识别用户和用户与网络的予约关系。在呼叫建立和位置更新时都要使用IMSI,其组成如下图所示:,MCC:移动国家号码 MNC:移动网号 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续),MCC由ITU-T管理,由3位

13、数字组成,表示所属国家,如我国MCC位460。MNC位该国中的网络,如中国移动GSM网为00,中国联通GSM网为01。MSIN表示某一特殊网下的用户。,GSM 的号码(2),2.TMSI-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考虑到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安全性,GSM系统能提供安全保密措施,即空中接口无线传输的识别码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代替IMSI。两者之间可按一定的算法互相转换。VLR可给来访的移动用户分配一个TMSI(只限于在该访问服务区使用)。IMSI只在起始入网登记时使用,在后续的呼叫中,使用TMSI,以避免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其IMSI,从而防止窃听者检测用户的通信内容,或者非法盗用合法用户的IMS

14、I。TMSI总长不超过 4 个字节,其格式可由各运营部门决定。,GSM 的号码(3),3.IMEI-国际移动识别标识码IMEI是唯一的用于识别移动设备的号码,用于监控被窃或无效的这一类移动设备,IMEI=TAC+FAC+SNR+SP(15位数)。TAC-型号批准码,6位,由欧洲型号批准中心分配,前2位为国家码。FAC-工厂装配码,2位,表示生产厂或最后装配地,由厂家编码。SNR-序列号码,6位,独立地、唯一地识别每个TAC和FAC移动设备,所以同一个牌子的、同一型号的SNR是不可能一样的。SP-备用码,1位,通常是0。,GSM 的号码(4),4.MSISDN-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是

15、用户为找到GSM用户所拨的号码。用于PSTN或ISDN或其他移动用户拨向GSM 系统的号码MSISDN=CC+NDC+SN,总长不超过15位数字CC=国家码(如中国86),NDC=国内地区码,SN=用户号码,MSISDN(续),国家代码由ITU-T管理。如中国为86,美国为1。NDC和SN由国家指定的管理部门管理。其中,NDC可以有两种使用方法,可以识别目的网或识别用户所属的地理区域。在我国,NDC用目的网进行识别。,MSISDN(续),NDC=13S。S=5,6,7,8,9为中国移动的接入网号。另13401348亦为移动的号码,1349为中国卫星集团公司所有。S0,1,2为中国联通的接入网号

16、当H0=0时,H1H2由全国统一分配;H3由各省自行分配。一个HLR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H3数值。当H00时,SH0H1H2由全国统一分配,一个HLR可包含一个或若干个SH0H1H2的值。3 SN由各HLR自行分配。,手机号码的分配使用问题联通:130133号段,130132为GSM网,133为CDMA网。132是2004年底放号的。目前联通网络共有1亿多用户。主要业务范围为移动、固话及长途。移动:13401348,135139号段,1349用于中国卫星集团公司。134是2004年10月1日在北京,天津放号的。目前移动网络共有2亿多用户。主要业务范围为移动、固话及长途。,GSM 的号码(5),5

17、.MSRN-移动用户漫游号码当移动台漫游到一个新的服务区时,由VLR给它分配一个临时性的漫游号码,并通知该移动台的HLR,用于建立通信路由。一旦该移动台离开该服务区,此漫游号码即被收回,并可分配给其它来访的移动台使用。漫游号码的组成格式与移动国际(或国内)ISDN号码类似,最大为15bit。,MSISDN与MSRN的区别,MSISDN只在网络中关联,只在被呼时有效,它只与用户发生作用,它提供用户可以接受呼叫的号码。本质上它是一个目录号码,它不用于空中接口。MSRN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它只用在网络实体之间,没有用户可以访问它,更进一步说,与MSISDN不同,它不是在性能上与一个用户有关,而只与特

18、殊呼叫有明显相关。,存储在移动台和SIM卡中的信息,网络使用的路由信息,GSM 的号码(6),LAI-位置区识别码LAI用于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将一些小区作为一个集,成为一个位置区域,每个小区发送位置区识别号给所属移动台。一旦移动台发现由于小区变化造成位置区变化,它就发一个位置更新给网络,这就是在GSM使用的方案。位置更新区的规划受二个矛盾的结果影响,既要减少寻呼业务量又要减少位置更新业务量。如位置区很大,那么寻呼业务量很重,如果位置区很小,位置更新业务量将很高。,MCC=3bits MNC=2bits LAC=16bits,LAI=MCC+MNC+LAC,GSM 的号码(7),CGI-小区全

19、球识别码 CGI用来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CGC=MCC+MNC+LAC+CILAI+CI CI为小区识别号码。,GSM 的号码(7),BSIC-基站识别码 BSIC用于移动台识别不同的相邻基站,采用6比特编码。,NCC为网络色码,用来识别相邻的移动通信网。BCC为BTS色码,用来识别相同载波的不同基站。,各种“号码”使用图示,说明,1.已拨号码(MSISDN)被中继给GMSC,此号码用于接入数据库,是和接入用户HLR 相关的号码。2.GSMC 向HLR 发送一个包括被呼MSISDN 的申请。3.HLR 检验其记录,找出被呼用户的当前位置,然后向被呼用户所在的MSC/VLR 发出一个申请,而

20、此申请中采用IMSI。4.MSC/VLR 收到此申请后发回包含在MSRN 内的选路指令。5.HLR 下传此MSRN 给GMSC。6.GMSC 采用此选路信息,把此呼叫沿指定的路由传给正为被呼用户服务的MSC。7.该MSC 把此呼叫路由给适当的BSC。8.此呼叫被发送给被呼的用户。由于被呼用户已经在网络中登记过,因此在空中接口传送时用的是TMSI。,GSM:移动业务,GSM 提供:几种连接类型:话音连接、数据连接、短消息业务。多种业务选项(基本业务的联合应用)。三个业务领域:1.承载业务:所有业务都能在空中接口与网络透明地传输数据。2.电信业务:由应用规定的端到端业务。3.补充业务。,GSM中的

21、业务可分成两组:基本业务(basic services)和补充业务(supplementary services)。基本业务进一步又分为以下两个项目:电信业务(teleservices)和承载业务(bearer services)。,承载业务,接入点之间的电信业务传送。业务到终端接口的规格(OSI 1-3 层):与PSTN、ISDN 和X.25互通。透明业务:层1 正向纠错(FEC)非透明业务:层2 和层3 无线链路协议(RLP)和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对重传的选择性拒绝机制话音和数据的(初始标准)电路交换的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的数据业务,电信业务(1),用移动电话进行话音通信的电信业务。

22、所有这些基本业务必须服从蜂窝系统功能和安全性度量等。提供的业务:1.移动电话:GSM的主要目标是使移动带你还能提供传统带宽3.1 kHz 的话音业务,这需要采用特别的编解码器。2.紧急号码:强迫所有GSM网络运营商提供免费拨打如我国的110(匪警)和119(火警)等应急号码,以最高优先权连接(可能让其它连接预先空置)。3.多(号码)拨号:每个用户可拥有多个ISDN 电话号码。,电信业务(2),附加业务:非话信息通讯业务:3类传真:传真数据和传真信令用透明的承载业务发送。话音信箱(在固定网中实现支持移动终端)。电子邮件(消息处理系统MHS,在固定网中实现)。短消息(SMS):移动终端使用信令信道进行的文字数字的数据收发传输,因此允许同时使用基本业务和SMS。注:至多160 个字符;不使用标准的GSM数据信道,而是利用空余的信令信道容量。,补充业务,基本业务的增值业务,不能单独提供。除了因无线链路使带宽更窄之外,类似ISDN 业务。不同的网络运营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协议版本都可能使提供的补充业务不同。重要业务:识别:下传呼叫者电话号码。缩位拨号。自动回呼。至多7人参加的电话会议。移动终端锁定(Locking)(呼进或呼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