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学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教学建议.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届高三复习教学建议,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考试内容合理分布广泛、核心主干突出;,考试目标科学、明确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命题手段要求出新立意知能辨证统一,试题情景真实公平。,*当前复习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考试说明,不能很好地把握复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2.复习方法单调,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对能力 达标要求不清,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体系之中短于思维渗透。3.对教材缺乏深度加工,课本意蕴发掘有限(如:分类法包含的多元性等).,4.资料使用不尽合理,绝大部分老师使用的都是“现成题”,没有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组精选精编试题。5.以题为战,形成“重负低效”
2、的局面。试题(卷)的讲评缺少探究性,学生参与度不够。对试题的研究不够,习题的训练缺少拓展、变形、联想。6.对复习的显效性研究相对薄弱,有崇尚经验主义的倾向。有感于此,复习教学中应对下列几个方面给予积极的关注:,(一).明确清晰的复习取向、复习方法和复习思路是有效教学的前提,1.复习思路: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课本为依托,以专题和知识组块为营垒,以学生知能逐步递进发展为旨归,力求有效地开发教材、开发教辅,按照全面、扎实、系统而又灵活的思路有序地推进复习教学。,“全面”即考试说明规定的相关内容要全面覆盖,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区。,“扎实”即抓住单元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把重点知识
3、夯实打牢。,“系统”即克服高一高二新授课的局限性,注意知识间的前挂后连,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灵活”即授课方式和训练方式灵活多变,适量穿插小专题、小综合训练,立足学科内综合,倡导问题讨论和研究性学习,强化单元双过关和阶段性检测。,2.复习取向:,低起点-毋以点小而不为;密台阶-莫效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快节奏-力戒因循新课教学;大容量-当知容量是课堂效益的前提;显效益-教学任务务必服从于课堂效益。,3.复习方法:,1.有效编网-单元、专题、模块等内外之网;,2.有效选题-基础指向、能力指向权重如何?,3.有效训练-针对性安在?题量、难度是否合适?,4.有效讲评-是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听有
4、所得?,5.有效推进-有无教师韩信点兵?学生囫囵吞枣?过程虽消犹滞?,(二)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一是全面复习,切忌只挑“重点”、“难点”、“热点”作为重点复习。二是对课本知识,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整合,既追求易于认知的系统化,又追求便于联系的自组织网络化。,三是对基础知识重在理解,不仅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要关注知识运用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四是对课后习题重在挖掘,拓展延伸,充分利用课后素材。,案例1,以NaCl为例进行电解的复习时,创设如下问题情景: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时,溶液中的离子如何移动?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如何?两极各发生什么反应?两极产物是什么
5、?2.两极各有何现象?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3.两极产生的物质能否继续反应?为什么?4.若换成Cu作电极,两极反应又是怎样的?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熔融的NaCl与电解NaCl溶液有何不同,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式。6.以MgCl2溶液代替NaCl溶液,电解过程呈现的现象又如何?7.常温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00mLNaCl溶液,若5分钟内通过了0.1mol电子,则溶液混合均匀后pH为多少?,(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要让学生在课堂内象考试一样紧张地自主地学习,其意义在于:(1)能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2)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能培养学生临场运用知识和
6、分析问题的能力;(4)能使学生更深入地通过过程感受理解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才能内化、活化。,案例2,如: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结合的趋势,特别是从生活应用入手,设计新的问题背景和思考阶梯。据此,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能从问题情境入手,去发现问题、去感受自己的知识木桶那根短板在哪里。请看下例:,示例: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工业上制备K2FeO4的常用方法有两种。方法:次氯酸盐
7、氧化法。工艺流程如下图:(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NaOH Na2FeO4+其中氧化剂是(填化学式)。(2)“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方法:电解法。以铁为阳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在阳极溶液中加入KOH。(3)电解时阳极发生反应生成FeO42-,该电极反应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2FeCl3+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NaClO(2)Na2FeO4+2KOHK2FeO4+2NaOH(3)稀KOH溶液,然后加入饱和KOH溶液,冷却结晶。(4)Fe+8OH-6e-=FeO42-+4H2O,(四)复习教研建议,1.加强
8、对考试说明的深入研究,尤其应重视有变化的地方,进一步体会新课程理念下新高考的精神。2.加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学习和应用,尤其在复习时,对其他模块的内容一定要放在化学反应原理高度上进行再学习。3.注意在复习教学中,培植学生于信息迁移性背景下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于化学实验的复习,在重视实验设计的同时,也要重视仪器的使用和规范的基本操作,并力求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5.考生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务必常抓不懈,在无机和有机学习中都要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求较课改前虽然降低了,但它们毕竟是基础。6.加强理解和应用,减少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和囫囵吞枣,这可以通过适当延长第一轮复习时间来实现。
9、,8.课堂教学应适时调整,加强针对性。9.变易练习,突破重点与难点。,7.降低计算难度,提高定量要求。,在备考复习中,应注意把握如下两个侧面:“基础性”以教材和考纲为抓手,强化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任何新的变化均来源于课本,教材是命题的最佳生长点。“综合性”考核的实质是:1)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基本知识(理论、原理、规律及实验)与技能的熟练应用。2)测查学生思维与探究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复习应强调知识的条理化与有机联系,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使之有序,对热点和重点内容要精选习题,通过习、作、评去建构学生提高在化学知识学与用上的基础把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10、。,4,Ex-1 下列物质属于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的是()A.酒精 B.氯化钠 C.硫酸 D.氨水【评析】因为浅薄地理解电解质这一概念,结果有人选择D;因为单一地理解电解质这一概念,结果许多人认为选项B、C均符合题意。其实,如果拿电解质跟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实验方法相联系,我们会意识到:共价化合物(除了水)在熔融状态下通常都是不导电的。这样,正确选项就能确认。,案例3,2010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8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
11、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D从HF、HCl、HBr、HI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递增的规律 四个选项考查指向分别是:反应速率原理中的变量控制思想、盖斯定律、物质分类观、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中的氢化物酸性强弱的比较,于相对独立的角度检测考生对化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了解。,12,2、重视细节,由表及里,以求本固枝荣。在以能力立意的当今高考命题中,“细节”考查是问题深化与思维拓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考命题从粗旷型向精细型转变的精蕴所在。对于考生而言,学科“双基”的细节掌握得如何,都直接影响到高考中能否从小胜转为大胜,能否从濒危转为成功,能否在技压群芳中锦上添花。,如何重视学科细节
12、内容的复习?窃以为应该在熟练掌握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知识点、能力点,都力求进行一定程度的“由表及里”的思索,挖掘其中的绝对考点甚至“衍生考点”,尽量使自己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不再内涵贫乏。例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就应掌握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会影响到它选择反应的先后顺序这一细节(如将Fe加入到含CuCl2、FeCl3、HCl的混合溶液中);对于Na2CO3的性质应掌握它与酸作用时分步反应的细节;而化学计算至少应当注意有效数字、单位与计算表达规范等细节;至于化学实验的细节问题则可谓比比皆是,它们在实验现象、操作、图表、数据、仪器使用与试剂选择上都普遍存在,细节上出现差池的原因除了考
13、生对考试说明要求的考点细节把握不到位外,很大方面是考生作答的“细节”出现差错如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反应条件、气体符号疏漏,反应物、生成物出错,实验原理表达不明,化学计算或数据选错、或相对分子质量算错、或质量分数表达式符号用错,凡此种种,既折射出平时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又反映出考生对“双基”的掌握还普遍有浮而不稳的现象存在。,14,面对林林总总的“细节”问题,考生只有在平时复习中多加思考,才能在完善细节、防患细节问题上获得素质上的提高。从这一层意义上讲,平常所谓的“双基扎实”就是对“双基”的细节都能到位地把握。因此,在备考复习中重视细节,才能从本固枝荣中获得丰硕的果实。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
14、为什么近120个基本概念,总能够把基础掌握好坏的学生区别开来的道理。,化学复习教学中若干问题探究(互动性探讨),1.复习教学中应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万变应不变”的原则?前者重视夯实基础,后者关注能力立意,二者必须兼而有之。,2.教学中对学生要培植的能力是多元的,到底以培植何种能力为重?,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是最直接、最需要的能力,但二者讲起来有点笼统。须知:(1)分析问题包含智力活动与思维运作两个方面。(2)解决问题包含智力活动与方法运用两个方面。(3)而“智力”即认识主体将所掌握的常识、知识、学识等迁移运用之能力。(4)故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植要切实解决迁移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学习与
15、实践问题。,3.如何克服“以讲代学”、“以练代学”、“以考代学”?,此三“以”虽知乃复习教学之桎梏,然其惯性仍令不少教师欲罢不能。(1)“以讲代学”其弊端在于无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2)“以练代学”似乎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是教者片面认为“学”的影响因素全在于“练”。事实上对“学”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是多元的教师的“导”、资料的“示”、实践中的“悟”等。(3)“以考代学”不仅有(2)的认识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远离基础的建构。复习中若按其实施,应试能力可能上去了,但“三基”得不到巩固、应具备的学科能力极有可能未臻完善而漏洞百出。因为每次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总是有限的,它无法替代分析讨论、探究
16、问题等过程对认识形成的作用。(4)克服之法是:以问辅讲、以思辅练、以究辅考,把问、思、究与讲、练、考统一于“学”的过程之中。,4.考试说明中内容要求属于“了解”者,复习中怎样对待为宜?,考试说明中必考内容110多个考点,属于“了解”层次达75个,占68%。显然,该层次的考点乃是考查的主体。(1)广度上不到位不宜,因“了解”在考试说明中的“内容要求”覆盖率较大;(2)深度上不到位不宜,不可忽视这种层次的考点被组织到试题中发挥综合作用的意义。(3)“了解”者,非等闲之辈也,不可等闲视之。,5.怎样看待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与样卷?,“题型示例”的作用一是了解试题难度的官方文本界定,二是作为一种规
17、范样本(编题的表述、解答过程的规范等)。样卷的作用仅作为参考。试想:如果高考试卷长期按照某种样卷模式呈现,势必助长应试教育思想的滋生繁衍,势必推动题海战术的变本加厉。如此一来,高考将成为选拔工匠而非高素质人才,这与其基本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因此,高考命题“去模式化”不仅是一种学术见解,而且将是一种教育共识。,6.课标对必修化学1、2的要求浅显简单,复习时如何把握其高度?,必修课本是为通识教育而编,高考是为选拔人才而为,目的有别,方向自然迥异。(1)以考试说明为准,复习时不仅要一步到位,而且应一步到高位。“一步到位”是指不留知识盲区;“一步到高位”是指每个知识组块应力求在综合应用中呈现。(2)此二
18、书承载的核心知识主要有化学基本计算、基本实验、所有“标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含无机和有机)及基础结构理论,它们是各种化学试卷组成的最大基础部分,不可轻慢对待。,7.化学反应原理内容多数较难,复习时应怎样把握其深广度?,原理集中、规律纷呈、联系错综,学生感叹学精难如上蜀道,教师则喜其深挖洞空间巨大。(1)内容较难,但其中基础也不少。策略是:保证此选修必考内容基础点点过关,力求各知识点能够在一定综合环境中应用,力戒将单一知识点繁难化(如电化学、水解常数等)。(2)以专题内的联系为深度,专题外的联系为广度。,8.选修选考部分的复习应考虑什么取向?,正视现状、正确抉择、正果可求。(1)现状分析:基层为
19、对付高考,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已从选修变为必修,行情看涨;高校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比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在大学涉及的专业更广谱,呼声不低;现实两年来福建高考选考“有机化学基础”的考生出现锐减态势。,8.选修选考部分的复习应考虑什么取向?,正视现状、正确抉择、正果可求。承上(2)扭转意向:为扭转鄙薄必修有机课程、放弃选修有机课程,挤时间对付高考等异化教学行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加大矫枉力度。接下,(3)复习抉择:不宜过早给学生画地为牢;理清认识:选考题不可能给应试教育开方便之门;放弃侥幸心理,理性地复习选修课程。比较考试说明对选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会发现,主观地揣度选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比较合算恐非明哲。下
20、表数据的对比可以为证:,9.知识组块复习中怎样选取能力形成性习题?,明确要求,改革组织。(1)明确考试说明要求,量“求”用力。考试说明中内容要求分三个层次,其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板块均要求“综合运用”,因而在选题上就应注意适当关顾能力内涵明显之作,以利于学生相关知识组块运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2)分析现成试题的能力指向,量体裁衣。按照单元、专题或综合练习的能力培养目标,细析选取目标试题的能力指向,克服拿来主义、避免学生无效实践现象的出现。,9.知识组块复习中怎样选取能力形成性习题?,(3)改造原题自组织。俗谚曰:适用才是最好的。无论是官方文本的试题还是民间试题,都可能有精粹之处,也可能有不适合己校学情处。此时删与补适当地加减就成为改造自组织的最佳选择。(4)变革问题形式,开发探究内容。对于教材、教辅或其他试题文本,授课教师应力求变革其中的问题形式选择易填空、用语易文字、问题逻辑变易等,发掘习题的能力因素,开发其中可供探究的内涵,此乃促进学生能力跨越式形成所必须。,(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