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0454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作文指导.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写好新材料作文 高考材料作文怎么写?给材料的作文类型,我们在审题上首先要对所给材料的文字“分而析之”,从中寻觅可供发挥的立意点。所关注的文字,叫“视点”,由此而确立的写作方向叫“立意点”。201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从题型上看,是给材料作文。作文原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要求:自选角度,自行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下面,我们对10年高考作文题所给材料文字作审题分析,原材料中的“视点”与对应概

2、括出的“立意点”如下: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学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学生可以就书法谈起,由此及彼,触类旁通。,(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3)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

3、不可有二。这句话字面理解为:不可无一,说明只能够有一种出现于世,才能成其一类书法作品的风格,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不可有二,说明让其独立于世,绝对不能够因袭模仿而成其赝品、复制。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物以稀为贵,创新要有个性,真理只有一个。,当然,从材料的整体上考虑,立意的角度可以为只有创新的事物,才有永恒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审题、立意,构思成文时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从“板桥体”的书法谈开去,只可以将其作为作文的引子材料,不能纠缠在“书法”上,要与社会实际、学校的生活实际结合。,即使花重笔谈论了书法,也要在文章的后半部体现出由此生发出的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做到卒章显志。总之,我们在作文立意时,一定只

4、能将板桥体作为一个开拓、创新的哲学符号而已,要真正写出自己立意所形成的板桥体-创新的事物,就必须选择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描述和议论,揭示出新的属于你写的板桥体的新意和主题。,审题可见,当年作文题所给材料本身写作难度并不大,可供发挥的角度有很多,考生应该能结合自身的长处,写出个性化的思考。但从高考作文阅卷实际情况来看,却很遗憾发现分化严重,很多考生作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总均分低于预期目标值。,究其失误原因,主要是不懂得“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影响了作文效果,使阅卷者判分时左右为难,“想说爱你不容易”。10年高考作文阅卷中发现,考生在“给材料作文”类型的写作基本规范方面的失误情况,

5、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2.戴帽穿靴式。有的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

6、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 只会给36分。,3、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给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一)引用所给材料。,(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

7、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这样的文章的确已“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2分,4.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

8、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4分。,5.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

9、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4分左右。,再如:题目是“世上只有一个郑板桥”,写的是:伟人是具有唯一性的,他们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天赋,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模仿他们,不然会得不偿失,后面 又写到我们可以做的是学习他们的精神。此类作文语言,结构有特色可打48分。,6.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例如,浦东新区10年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是“露锋”?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

10、守哪些写作规范?“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可以明引,也可暗合),4.分条评述类材料的观点不明确:评述的各个条款其性质各不相同。有的,每条各是一个立意点,有的需通观各条方能找出最佳立意。对此同学们当区别对待,每条分别作为 一个立意点的,当

11、需找到你最熟悉的话题立意,围绕一点谈深刻。每点都涉及则容易写空泛。多点分析得出最佳立意的,每点只能作为一个写作的角度。以一点立意则容易偏题。,例如,创新切莫弄巧成拙一文,其结构内容如下:(一)分析“板桥体”的意义追求创新。提出问题:应该如何追求创新?(二)分析郑板桥的通今博古,论证:创新是以积累为前提的。(三)分析郑板桥与“扬州八怪”的行为,是表现独立人格的,论证:创新是有丰富内涵为内容的。(四)分析“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以振兴书法为目的的,论证:创新是有高尚目的而不是标新立异搞怪出风头。这样的文章,紧扣中心论点,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做具体分析,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可以评为一类卷。

12、,附:当年满分作文 和而不同的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那是郑燮的字。”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笑眯眯的老爷爷。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老人笑了起来:“这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这是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和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

13、其美,美人所美。,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智慧又何尝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具体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 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能量吧。,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应该如此吧。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

14、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气度感受一切。”“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同是书法史上个脚印,一脉相承。文化以其独气度包容着匠心独具的。”“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地思考过一幅字画所藏智慧。”我感慨道。老人拍拍我的肩:“智慧从来虚幻的东西,它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传承与创新“板桥体”看似单个字形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羡慕郑板桥的成就,

15、想借模仿他的风格来出名,那么他必定会走入一条死胡同。因为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说“不可无一”,是肯定了“板桥体”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不朽的艺术地位;说“不可有二”,则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真理。正如贾平凹在信中对小妹所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板桥体”与“扬州八怪”的其他艺术风格的诞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那个压制人才发展、摧残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扬州八怪”用一种不合乎世俗审美标准的艺术风格,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可以说,“板桥体”的“非隶非楷,非古非今”是挣脱束缚,思想和心灵获得自由的象征,这也便是郑板桥作

16、品的韵味所在。后人如果模仿“板桥体”,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可有二”。,然而,许多人并不信奉这个原则。当文学与时尚产生了关联,似乎文学创作也能产业化发展,作家也能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了。书店里,占据“畅销书架”的一会儿是悬疑小说,一会儿又是通俗哲理。花样总在翻新,却大都千篇一律。那些书虽畅销一时,不久却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尘垢,挂上蛛网。马克思说过:“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这么说,我们是否就不要学习他人的作品了呢?当然不是。那些肤浅的跟风之作,正是因为对文化艺术传承、研究不够,才会画虎不成

17、反类犬,落于俗套。因此,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不仅艺术创作如此,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方面,都要传承与创新并重。改革开放后,我国与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频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尝到了甜头。,但是现在,我国的创新实力却比较薄弱。前几日的文汇报上说,上海的服务业管理照搬制造业管理模式,阻碍了服务业起舞。在此,制造业管理模式也是“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吧。有变通与创新,才有突破。不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要广泛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充分认识自身特点,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勇于创新。传承与创新并重,是科技和文艺等发展的根源。,不敢“创新”的创新 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你

18、们想让我们写“创新”。我想你们在阅卷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统一的答案,比如说,写了创新给多少分,不写创新就算偏题等等。我估计,全上海7万多考生至少有6万人都会按你们的“创新”出题思路来写这篇文章,其余不写“创新”的一律按不会“创新”而跑题论处!别忽悠我们了,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连爹妈都换了好几茬,哪个老师那个父母(不管是不是我们亲身的)会教我们创新?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学的听的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按照阅卷老师的喜好去答题!而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所以,这些阅卷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一个:按照规矩做题就能得高分。,在这样的环境下

19、,你叫我们做这样的题目,不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最后一考继续撒谎,继续不说心里话?继续按照你们的思维方式写文章?中国语文作文的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创新就是居然也会有类似于八股的标准答案的,谁要是敢创新,另立山头,标新立异,呵呵,那你就看好的把,必须把你办了,否则,中国学生中会冒出无数个不听话的学生,那时候,你们的唯一手段就是用极低的分数给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韦的学生一记毁灭性的当头棒喝。现在看来蛮喜欢创新的韩寒顶着7门红灯毕业就是例子!,在这样“创新恐怖”的教育制度下,你们还出这样的题目来“和谐”我们,表示一下你们有“创新”的主动愿望,谁信?又有几个能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在高考中写出好文章来?板桥同志离我们太

20、远,他的“创新行为”运气不错,谁叫他原本就是画竹子画得出名的名画家呢,权威就是权威啊。他成就的板桥体(那个有钱人办公室里常放的“难得糊涂”应该就是了吧)我就左看右看都不好看,那水平和我幼儿园时写的毛笔字差不多,居然大家都能看出“竹子”味儿来,看来中国确实应该有大熊猫!我就是不会创新,我就是觉得王羲之的书法写得好,不喜欢那歪七八扭的“板桥体”,我就是想在欣赏水平上“创新”一下,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不让,纵观我生出来这个世上18年,我看到的是凡是想创新的,活的都不怎么样,凡是山寨的模仿的(越像越好)个个过得滋润无比。美国的高科技,到了中国立刻可以变成低科技,模仿的结果让我们迅速地富了起来。我们的电视台,把国外的综艺节目不花钱地盗版克隆过来,搞一个火一个,不需要创新,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光模仿不创新让我们过了30年的好日子啊!好了,字数够了,我只是想说,在这个模仿快乐创新痛苦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你让我们写“创新”不是忽悠我们嘛。你们这种试图用“不创新”的方式让我们写”创新”会不会讽刺了点?当然,敢于写这篇可能是0分的文章,我仗的就是我不要这60分,咱凭实力照样能在剩下的数、外、综合、物理上达到一本分数线,至少,写完这篇文章,这几年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