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5137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育婴师培训课件课题七婴幼儿教育.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七婴幼儿的教育,主讲人:赵倩,一、婴幼儿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意义 我国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提出的教养的原则是保健和教育并重,教育形式是为教养结合。1.婴幼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婴幼儿时期的大脑发育优于身体发育,已接近、或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2.婴幼儿教育的心里基础(1)大脑发展的关键期(2)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婴幼儿教育概述,03岁心理学家称之为“叽叽咕咕,滔滔不绝”时期。(3)感觉发展的关键时期婴幼儿心里学家普莱尔说过:“感官的作用是一切心里发展的基础”。从婴幼儿感官的整体发育状况看,3岁以前是进行感觉教育的关键时期。(4)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一、婴幼儿教育概述,3.教育的婴幼儿的导向作

2、用 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在于接受教育的环境,决定婴幼儿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时间和程度。教育的目的是让婴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在快乐中生 活和在快乐中成长。,一、婴幼儿教育概述,4.婴幼儿教育的误区(1)把早起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2)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3)过早进行专业训练,一、婴幼儿教育概述,5.关注婴幼儿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一、婴幼儿教育概述,(二)婴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内容1.教育的特点(1)通过感官进行学习(2)在与环境互动中自然学习(3)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4)需要反复进行,一、婴幼儿教育概述,2.婴幼儿教育的内容(1)动作技能(2)

3、语言表达能力(3)认知能力(4)情感和社会性行为(5)人格 03岁婴幼儿是人格发展的最佳时期。(6)艺术感受能力,一、婴幼儿教育概述,(三)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1)尊重婴幼儿发展权利的原则(2)促进婴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3)以情感体验为主题的原则(4)保教并重的教养原则(5)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婴幼儿个体发展的原则,2.教育的方法 婴幼儿教育的良好环境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1)积极的反映(2)日常练习(3)鼓励婴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观察问题和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4)鼓励婴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培养婴幼儿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婴幼儿发展观察

4、与评价,(一)发展的评价 1.评价的概念 婴幼儿发展是指03岁期间,个体在生理、心里以及社会行为上不断成熟、变化的复杂过程。2.评价的意义掌握和了解婴幼儿发展水平的个别特点,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学的基础。,4.婴幼儿发展的原则(1)把握评价的客观性(2)测评结果的科学性(二)婴幼儿发展评价的介绍 1.发育诊断法(盖泽尔发育量表)(1)测试对象:适用于出生后4周到3.5岁的婴幼儿。(2)测试项目,1)运动。包括大动作如做和精细动作如抓 2)适应性行为如摆弄 3)语言 4)个人,2.发育筛选法(1)使用对象 丹佛小二发育筛查测验(DDST),适用于出生后2周到6岁的婴幼儿(2)领域和项目目标(

5、3)评价结果。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无法解释”四种情况。,3.评价的方法03岁婴幼儿发展水平“观察要点”,由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四方面组成。,(三)日常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1.观察 观察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使被观察的对象能够得到清晰、深刻和完善的反映。2.记录(1)事记录法(2)表格记录法(3)跟踪记录法,三、婴幼儿动作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一)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发展的观察的评价和个别化培养 1.婴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观察评价(1)观察评价 1)使用说明 常模月龄为85%的婴幼儿达到某个项目的月龄。2)评价结果分析 将观察的结果与婴幼儿运动一般发展

6、指标作比较,作发展水平的评判结果。,3)评价后的教育建议如果发现被观察婴幼儿在粗大动作领域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就要提出教育建议。(2)发育诊断法1)站立测试技能。测试不同的姿势,在不同的时间内站立的能力材料 秒表规则 按题目顺序进行测试,连续3次失败,不再继续测试。,测试项目和方法评价如果婴幼儿用一个脚在地上以很稳的姿势站立1秒,则达到3岁。被测婴幼儿连续3题失败后,第一次失败的测试题编号前面所标的年龄,即为婴幼儿站立动作的年龄。,2)行走测试技能 测试婴幼儿以不同的步子行走的能力规则测试项目和方法评分 能没有困难地沿着2M长的直线走,则达到3岁;能沿着圆线走,不失去平衡,则达到4岁。,3)将发

7、育年龄与实际年龄做对比,可以评价各方面动作发育的水平情况。2.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 实施个别化教学计划就是根据婴幼儿的个别特点而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培养。(1)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 1)了解婴幼儿粗大动作的基本情况 2)确定活动教学计划的起点 3)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4)设计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游戏方案 5)准备实施教学计划的相关设施。6)实施活动计划中的观察(2)编制个别化教学计划的方法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编写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二)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和活动提示 1.精细动作练习的意义 在脑的动作神经中枢里,有掌握手运动功能的神经组织,使手在运动时,与大脑相应管理手功能的神经元相联系。2

8、.精细动作练习的提示 首先在活动设计时动作训练的有序性与计划性。,其次在注重双手训练同时,特别加强左手的练习,推动全脑的发育与双手的协调。最后要在动手操作中实现做与玩的结合、动手与动口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实现婴幼儿素质的综合提高。,3.精细动作发展特征的观察与相关的练习方法(1)新生儿 1)发展特征。握、抓 2)相关的练习方法。抓成人手指(2)4周 1)发展特征。握力减弱 2)相关练习方法。继续玩手的游戏,(3)6周 1)发展特征。手张开 2)相关练习方法。继续玩手的游戏(4)8周 1)发展特征。双手放松的张开,开始意识到手。2)相关练习方法。使用质地不同的物体刺激手。,(5)12周 1

9、)发展特征。抓握反射消失。2)相关练习方法。给婴幼儿一个拨浪鼓,完善其抓握。(6)16周 1)发展特征。渐渐控制自己的手和脚 2)相关联系方法。在其躺着或被支撑着做着的时候,给于一些有趣的东西。,(7)20周1)发展特征。开始活动脚趾,拳头放在嘴里2)相关练习方法。做给“再拿走的游戏”(8)24周1)发展特征。准确度加强2)相关练习方法。给他各种便于手指取食的食物。,(9)28周1)发展特征。准确的抓住一样东西。2)相关练习方法。用手抓食物吃(10)32周1)发展特征。喜欢敲击玩具发出的声音2)相关练习方法。提供便于敲击的玩具,(11)36周 1)发展特征。动作进一步完善。2)相关练习方法。鼓

10、励搭积木。(12)40周 1)发展特征。拇指与其他手指协调 2)相关练习方法。练习扔,(三)感觉统合的练习1.感觉统合的功能(1)组织功能(2)检索功能(3)综合功能(4)保健功能皮亚杰提出了认知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演阶段(26岁)、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2.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 感觉统合训练包括提供前庭、本体和触觉刺激的活动。3.培养目标(1)提供婴幼儿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2)帮助婴幼儿抑制或调节感觉信息(3)帮助婴幼儿对感觉刺激做出比较有结构的反映。,4.感觉统合的内容和方法专门的情景创设与器具选购。器具选购有:滑梯、滑板爬、插棍、脚步器、跳跳

11、床、S形横木、羊角球、平衡台等。,四、婴幼儿语言、感知和认知发展的观察 评价,(一)语言的观察与评价 1.语言发展的观察与评价(1)新生儿 1)发展特征。突然听到声音,会有害怕的表现。2)相关的练习方法。觉醒时,面对满的讲话(2)13月1)发展特征.不能说话,能感知语言,笑出声,2)相关的联系方法。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3)46月 1)发展特征。会发出辅音,模仿发音节 2)相关练习方法。学习辨别亲近人的声音(4)712月 1)发展特征。能指认五官对语言做出动作反映 2)相关练习方法。鼓励模仿成人发音,(5)1318个月1)发展特征。能够命名物体,能懂语言指令。2)相关练习方法。鼓励模仿成人的单句

12、或短句,学称呼人。(6)1924个月1)发展特征。会说双词句。2)相关联系方法。要求婴幼儿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需求。,(7)2536个月1)发展特征。能够独自看书2)相关的练习方法。鼓励婴幼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需求。3.实施有差异性的语言教育(1)确定有差异性的语言教育的基础1)了解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2)确定语言培养计划的起点和游戏活动内容。,3)制定适宜的语言培养目标4)实施语言培养计划的相关服务设施5)评估(2)制定个别化语言教育计划的方法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包括婴幼儿基本情况、语言发展水平情况、确定的发展目标、教育策略和游戏四个方面。1)婴幼儿的基本资料,2)语言发展水平状况3)确定的发展目

13、标4)教育策略与游戏(二)感知能力发展的观察评价与指导1.03岁婴幼儿感知能力发展是具有一定基本规律的,通过观察与评估,对婴幼儿感知能力进行科学有序地练习与开发。观察与评估能够正确把握婴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进程。,2.观察评估的原则(1)有目的观察(2)随时把握练习的时机(3)充分重视孩子的反映,五、婴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引导,(一)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问题1.焦虑焦虑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又无能为力去应付的痛苦反映,是处于失助状态下不能采取有效行为去对付的时候产生的情绪。2.胆小婴幼儿胆小表现:怕黑、怕高、怕水、怕见生人,3.受挫4.爱哭 是婴幼儿沟通与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造成婴幼

14、儿经常眼泪汪汪的因素:(1)过分溺爱(2)婴幼儿本身缺乏信心,依赖性重,(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主要问题1.依赖家庭教育的偏差是婴幼儿依赖行为的主要原因。纠正婴幼儿的依赖缺点:(1)根据年龄来培养婴幼儿的良好习惯(2)教会婴幼儿做事的方法(3)耐心最重要,2.退缩主要表现为不自信,对周围缺乏安全感(1)婴幼儿退缩的原因1)对婴幼儿过分照顾、过分爱恋、使婴幼儿变得脆弱2)封闭式的教养3)驯服式教育4)与家庭的教育有关5)与家长的性情有关,(2)改变婴幼儿退缩的性格,培养婴幼儿独立和勇气的方法1)实行开放式的教育2)尽快地让婴幼儿过集体生活3)为退缩的婴幼儿创设同伴积极接纳的环境气氛。4)培养婴幼儿

15、的勇气,3.任性 这实际上是婴幼儿进入心理“第一反抗期”和萌发“自我”意识的标志。4.霸道(1)婴幼儿常表现出的霸道行为1)不愿和其他婴幼儿分享2)先抢先赢3)执着于事情的程序不能改变4)凡事自己来,5)遇事不如己意,会大哭大闹来表达(2)造成婴幼儿行为霸道的原因1)父母过分的溺爱2)年龄的关系3)排行的关系4)模仿(3)改变婴幼儿霸道的方法1)不予理睬,2)发泄过剩的精力3)不轻易安抚4)给婴幼儿安全感5)引发婴幼儿良好的行为6)帮助婴幼儿建立人际关系,(三)相关概念说明1.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3岁前婴幼儿已具备了美感、理智感和道德感的萌芽2.情商也叫情绪智商,包括自我意识、情绪控制、自我鼓

16、励、人际沟通和挫折承受能力3.良好情绪的主要表现(1)有自发的内驱力,(2)能抑制个人冲动养成乐观的性格(3)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人合作(4)具有自我意识(5)有同情心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四)良好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行为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1.培养的基本原则(1)良好的情绪情感培养的基本原则1)要针对婴幼儿的情绪特点进行教育2)特别注意让婴幼儿的情绪获得适当表现的机会3)鼓励而不是限制婴幼儿的活动4)细心体察婴幼儿的认知倾向,启发兴趣,(2)良好社会性行为培养的基本原则1)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以生理成熟为前提2)耐心对待婴幼儿的尝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3)通过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婴幼儿掌握生活技能,萌发热爱劳动的意识4)选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发展婴幼儿的社会适应性。,2.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利用,结束语,愿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