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655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439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9页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9页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9页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9页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ppt(4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级安全员考前培训教材,安全管理和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第 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查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六 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第七章 事故应急救援第八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九章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第十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第四节 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 大危险源三、安全、本质安全,一、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二)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它损失

3、。,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到企业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安全生产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一)事故(二事故隐患(三)危险(四)危险源(五)重大危险源,(一)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11-

4、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二)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综合事故事故性质和待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5、,(三)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太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 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四)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三、安全、本质安全,(一)安

6、全(二)本质安全,(一)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二)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事故致因理论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史,略,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一)系统原理(二)人本原理(三)预防原理(四)强制原理,(一)系统原理,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

7、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管理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1.动态相关性原则。2.整分合原则。3.反馈原则。4.封闭原则。,(二)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运用人本管理的原则:1.动力原则。(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2.能级原则。3.激励原则。,(三)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1.偶然损失原则2.因果关系原则3.3E原则(4个原因:技术、教育、身体和态度、管理)3种防止

8、对策: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对策education、法制对策enforcement,(四)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是强制原理。运用强制管理的原则:1.安全第一的原则。2.监督原则。,三、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二)海因理希因果连琐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四)系统安全理论,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事故预防与控制包括事故预防和事故控制。前者是通过技术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后者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使后果尽可能减小。,第三节 我国

9、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一、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建设,略,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略,第四节 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一、安全生产“五要素”二、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一、安全生产“五要素”,五要素:1.安全文化、2.安全法制、3.安全责任、4.安全科技、5.安全投入。,二、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安全法制是是保障安全生产最有力的武器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安全投入是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

10、管理,每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第三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第四节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第五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第六 节 安全生产检查第七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第一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安全生产中自我教育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

11、,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部门在安全生产方面和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重要意义,重要意义:一是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要求。二是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级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的、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3.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4.有专门的人中与机构制定和落实,产 适时修订。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

12、制得到真正落实。,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三)生产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四)班组长(五)岗位工人,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具体由

13、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除上述三类高风险单位外且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只配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只需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由本单位负责。,第三节 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

14、本要求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1.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如防火防爆工程、通风除尘工程等。2.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3.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4.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5.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6.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用于制定及落实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措施(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

15、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2.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改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条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2.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1.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

16、的原则4.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1.安全技术措施2.卫生技术措施3.辅助措施4.安全宣传教育措施,(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工作场所;2.措施名称3.措施目的和内容4.经费预算及来源5.负责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6.形式日期和竣工日期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一)确定措施计划编制时间(二)布置措施计划编制工作(三)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和内容(四)编制措施计划(五)审批措施计划(六)下达措施计划,第四节 安

17、全生产教育培训,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法第20、21、22、23、36(告知)、50条(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一)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二)对安全生产管理人中的教育培训(三)对特种作业人中的教育培训(四)对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一)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18、(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培训时间:48学时,再培训16学时,再培训的主要内容,(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二)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设

19、想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安全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48学时 再培训:16学时,再培训的主要内容,(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三)对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和范围包括: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品

20、作业、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作业。,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取证要求,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实行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证件的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由国家统一印刷、地、市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签发,全国通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两部分,以实际技能考核为主。,培训大纲规定,年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通用部分。该大纲与标准内容涉及电工作业人员、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电梯驾驶员、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起重机司机、起重司索指挥作业人员、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个工种,作为特种作

21、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特种作业人员重新考核和证件的复审要求,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取得特种作业证者,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后,每年复审一次,复审的内容包括:健康检查、违章记录、安全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未近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四)对生产经营单位其他人员的教育培训。,新从业人员要进行三级教育:公司级教育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等

22、。项目级教育本项目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班组级教育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伤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新从业人员的教育不得少于学时。,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课堂讲授法实操演练法安全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离岗一年以上的人员重新上岗时,要重新进行教育“四新”有针对性的教育,第五节 建设项目“三同时”,一、实施建设项

23、目“三同时”的主要法律依据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含义三、建设项目“三同时”的主要内容,三同时,安全生产法第条规定:“生产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第六节 安全生产检查,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二、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

24、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一)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及生产的经验。()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新标准。仪器检查法,(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安全检查准备。()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

25、、危害的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收发室表格或记录本;()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定期2.经常性3.季节性及工作日前后的4.专项5.综合性6.职工代表不定期检查,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一)检查方法(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检查方法,1.常规检查2.安全检查

26、表法3.仪器检查法,(二)安全生产检查的程序,1.安全检查的准备2.实施安全检查,第七节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三、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五、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标识,一、劳动防护用品分类,1.一般防护2.特种防护,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一)选用原则(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一)选用原则,1.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2.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以及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或强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进行选用。3.穿戴要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要求,2

27、000年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116个典型工种1.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护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护品。2.用人单位应当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3.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的防护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使职工做到“三会”:会检查护

28、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检查。4.用人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护品。5.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护吕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制度和使用档案、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三、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1.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外观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认防护用品对危险有害因素防护交通的程度。检查的内容包括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各部件组装还是严密,忘却是否灵活等。2.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不得使用未经国家指定,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国家标准)和检测达不到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无安全标志

29、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能随便代替,更不能以次充好。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四、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一)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1.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标志。2.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应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读性的营业执照。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购买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本单位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二)监督检查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配发的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贪污进行查处。2.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30、待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停业整顿、处5万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贪污追究刑事责任。,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企业应建立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规章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管理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以保证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具有可追溯性。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并对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质量和正确使用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内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分包企业和人员正确

31、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建设部 建质2007255号二七年十一月五日,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第一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一)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二)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三)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为。其他方面的监督有:安全中介机构的监督;社会公众的监督;工会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的监督。(四)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1.权威性。2.强制性。3.普遍约束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五)监督管理

32、的基本原则:1.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4.坚持行为监察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监察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安全生产法从以下方面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管理作了规定: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2.配合有关政府进行安全检查;3.严格依法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批准并加强监督检查;4.对单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入现场进行检查;5.

33、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2,6.建立举报制度;7.制定奖励制度;8.配合专访政府制定应急救援体系;9.及时进行事故报告;10.积极动摇事故抢救;11.组织事故调查;12.事故发布;13.依法实施处罚。,管理人员的职责,1.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2.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和标准的情况。3.严格履行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工作。4.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5.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6.依法处理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设施、设备、器材。7.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8.及时报告事故。9.参加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

34、调查处理。10.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程序(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程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有很多种形式,有召开各种会议、安全检查、行政许可等等。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一般程序:1.监督检查前的准备,召开有关会议,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等。2.监督检查用人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极标准的情况。检查有关许可证的持证,有关会议记录,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合情况,案例投入安全费用提取等。3.作业现场检查。4.提出意见或建议。检查完后,与

35、被检查单位交换意见,提出查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5.发出整改指令书、处罚决定书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一般程序包括:1.申请。2.受理。3.征求意见。4.审查和调查。5.作出决定。6.送达。,(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1.事前的监督管理。2.事中的监督管理(1)行为监察。(2)技术监察。3.事后的监督管理。,(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1.安全管理和技术2.机构和安全教育3.隐患治理4.伤亡事故5.职业危害6.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7.行政许可,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一、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二、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三、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与内容略,第三节 特种设备

36、安全监察,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现内容,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我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地方是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查方面的和规范性文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及技术文件。,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机构。国家是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方是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局。(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规体系

37、(三)安全监察制度,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积极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督促有关单位贯彻执行。对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违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行为时,有权通知违规单位予以纠正。对特种设备的制造、安装、充装、检验、修理、改造、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有权制止无资质或违章作业行为,发现安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可以报告监察机构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要求相关单位解决,逾期不解决,有权通知停止设备的制造和使用。,二、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职责2,监督有关单位对司炉工、焊工、压力容器操作

38、人员,医用氧仓维护人员、水处理人员、电梯操作人员,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客运索道管理人员、充装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有权制止非持证人员上岗作业。制定或参与审定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和内容,(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方式1.行政许可制度。2.监督检查制度3.事故应对和调查处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内容,(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内容1.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使用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的情况。2.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应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3.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4.特

39、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修理、履行、使用、维修保养、化学清洗是否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5.参加或进行物种设备的事故调查。,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第五节 安全评价报告,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分类,一、安全预评价二、安全验收评价三、安全现状评价四、专项安全评价,一、安全预评价,安全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二、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通过

40、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情况的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验收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促进项目实现系统安全。,三、安全现状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收集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整改的俦度进行排序;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四、专项安全评价,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

41、活动,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产生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融为一体人,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二节 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安全评价的程序二、安全评价的内容,一、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的范围、收集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种、系统的技术资料。(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三)定性、定量分析。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42、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四)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五)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的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六)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二、安全评价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有害因素的识别以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的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的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接受。,第三节 危险、有害因素

43、辨识,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因素分类与代码(/T 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2)防护缺陷(3)电危害(4)噪声(5)振动危害(6)电磁辐射(7)运行物危害(8)明火(9)高温危害(10)低温物质(11)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15)其它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物质(2)自燃物质(3)有毒物质(4)

44、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物质,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重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心理异常(4)辨识功能缺陷(5)其他心理/生理危险和因素,5.行为性危险和因素,(1)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3)监护失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11-199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成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分为20类:1.物体打击 2.车

45、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三)按职业健康分类,参照卫生部、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口才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七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伤害因素,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一)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对照、经验法类比方法(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

46、、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事故树等。,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扩运输、建(构)筑物、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措施八个方面来识别。,工艺过程,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或针对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及行业和专业制定的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识别。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47、2)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对是否采取了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考查。(3)在无法消除危险或危险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对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进行考查。(4)在无法消除减弱、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对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等进行考查。(5)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对是否能通过联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进行考查。(6)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等进行考查。,第四节 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的方法分类,(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其他

48、安全评价方法(二)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揄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和演绎推理评价法,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检查表方法(二)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是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安全评价方法。(三)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详细的了解。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同类待业生产中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

49、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四)故障假设分析方法(五)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专家论证)(六)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七)故障树分析(八)事件树分析(九)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十)定量分析评价方法,故障树分析,熟悉系统:要详细了解系统及各种参数

50、,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进行事故统计,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确定顶上事件:要分析有对象即为顶上事件。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和种种因素。画出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到所要分析的深度。定性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的重要度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事故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进而求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比较:比较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