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5762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细菌革兰氏染色.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四 细菌革兰氏染色,目的:1、了解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2、学习及掌握革兰氏染色方法内容:1、涂片 2、革兰氏染色,细菌染色的目的意义:,细菌菌体微小、而且折光率低,在显微镜下特别是在油浸物镜下几乎与背景无反差,很难看清楚,如将其染色,使折光率增大,便容易观察。由于菌体的性质及各部分对某些染料的着色性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染色方法来区别不同的细菌及其结构。,染色的基本原理,1、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2、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染色剂(染料

2、):,是苯环上含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化合物。发色基团使化合物本身具有染色之能力,助色基团有电离特性,可以于被染物结合,使被染物着色。,染色剂分类:,碱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正电荷);碱性染色剂主要用于 染核和异染颗粒等细胞结构。酸性染色剂:(电离后分子带负电荷);酸性染色剂主要用于 染细胞质。复合染色剂:(在电离后分子不带电荷,故也称为中性染色 剂);复合染色剂主要用来染螺旋体和立克次 氏体。,涂片染色程序:涂片 自然干燥 固定 染色干燥 镜检,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水,革兰氏染色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两大类,蓝色的革兰氏阳性菌和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

3、色步骤为:紫、碘、酒、红四步。1、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 min(碱性染料着染)水洗;2、革兰氏碘液染1-3 min(媒染剂媒染)水 洗;3、酒精脱色30s-1 min(脱色剂)水洗;4、稀释的石炭酸复红10-30s(复染)水洗。干燥镜检。,革兰氏染色时注意事项:1、要用幼龄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2、涂片不宜太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革兰氏染色原理: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厚,交联而成的肽聚糖网状结构致密,经乙醇处理发生脱水作用,使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与碘形成的大分子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结果使细胞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层

4、薄,网状结构交联少,类脂含量较高,经乙醇处理后,类脂被溶解,细胞壁孔径变大,通透性增加,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被溶出细胞壁,因而细菌细胞被脱色,再经石炭酸复红复染后细胞呈红色。,革兰氏染色步骤,涂片,草酸铵结晶紫,碘 液,95%酒精,稀释的石 炭酸复红,自然干燥,媒染2-3min,脱色2030s,固定,初染1min,复染1030s,干燥镜检,接种环,蒸馏水,思考题: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2、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3、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注意那些事项?作业:原理、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及绘图 绘图:绘出用革兰氏染色法染出的细菌形态图要求:视野要圆;细菌的大小要合理;并写出菌名及放大倍数;用铅笔。标出染的细菌种类及颜色。,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