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6065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8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山东、江苏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管理的有关企业: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的相继建设,促进了工程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应用。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我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印发你们。请各地

2、继续加大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示范作用,促进建筑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创新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介绍,一、研究背景1、面对金融危机形式,国家推出四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08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未来两年将投入4万亿元强力扩内需、扩消费。其投资结构如下图,可以看出,“4万亿”近一半资金投向了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快速扩大了建筑、高铁、公路、机场的建设市场。巨量建设投入更对建筑业经营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

3、的要求。,2.研究时点1)10项新技术已经历两次升级换版 建设部1994年下发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对于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水平、加快工程进度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8年和2005年,根据我国建筑施工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分别下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对10项新技术进行了两次升级换版,进一步推动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建筑业快步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能力和综合效益的道路。,2)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召开,建筑业新技术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建设绿色奥运

4、、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为契机,开发应用了大量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技术,使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3)升华研究既有新技术成果,已成推进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进步的当务之急。,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面临如下新情况:一是已纳入新技术的10项内容,已经过大量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其技术内涵变化、技术指标提高、适用范围扩展,急需改版升级。二是尚未纳入新技术推广范畴的新的技术创新成果,经过了成果鉴定和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急需吐故

5、纳新,引入新的内容。三是由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翘首期盼的技术活动,都希望能够参与更新。基于以上情况,既有建筑业10项新技术需要创新研究。,3.新技术示范工程推进需要新的10项新技术支撑,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并首次把它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的联合国气象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讲话中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

6、二0二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二00五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核能,争取到二0二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百分之十五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二0二0年森林面积比二00五年增加四千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二00五年增加十三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以上表明建筑业必须以推进绿色建造技术为己任,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新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需要绿色、低碳新技术的支撑。综上所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与2008年末下达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委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创新研究。,开题准备建筑业10项

7、新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开始研究之前,应搞清楚如下问题:1.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历史沿革10项新技术自1994年8月发布推广以来,通过各地示范工程的带动,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10项新技术的部分内容已渐渐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此,建设部于1998年和2005年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使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新技术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2005年2月23日,建设部以建质200526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这次修订在内容上较以往作了较大

8、幅度的调整,扩大了覆盖面,内容包括10个大项,44个子项,93项小项技术,首次形成了建筑业新技术推广的系统文件,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变革 1)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针对当时科技发展水平,有的内容具体到某一产品或单项技术,如商品混凝土、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有的具体到某一类技术但是没有具体新技术内容,如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如下:,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4、高强混凝土技术5、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6、建筑节能技术7、硬

9、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8、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9、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10、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2)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1998年,建设部适时对10项新技术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使其包含的先进适用技术项目更多,内容更丰富,更具实效性,并印发了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1998版包含10大项42小项或分类。大项已基本按建筑工程的分部及专业进行了不完全的分类,每一大项下面有25项推广技术或推广方面,表述不尽相同。如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没有涉及,对信息化施工技术没有涉及。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1、深基坑支护技术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

10、技术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5、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6、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7、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8、钢结构技术9、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10、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3)20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05版在技术结构、技术内容、表达格式上进行了统一,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性文件。有10个大项,44个子项,93个小项。2005年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突出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检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总结了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2005版10项新技术框架如下:,1、地基基础

11、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检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版)共10大项,44个子项,93个小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桩基新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1.2 地基处理技术 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

12、地基 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 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1.4.1 暗挖法 1.4.2 逆作法 1.4.3 盾构法 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2.4 清水混凝土技术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3、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1.1 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2.2 HRB400钢筋焊接网 3.2.3 焊接箍筋笼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4 预应力施工技术 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 拉索施工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

1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 5.1 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5.5 住宅结构技术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6.2 管

15、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6.4.1 通信网络系统 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6.4.5 安全防范系统 6.4.6 综合布线系统,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 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 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6.5.3 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6.5.4 无锚点推

16、吊大型设备技术 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6.1 系统检测 6.6.2 系统评估,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7.1 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 8.1 新型防水

17、卷材应用技术 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8.2 建筑防水涂料 8.3 建筑密封材料8.4 刚性防水砂浆8.5 防渗堵漏技术,9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9.1.2 施工放样技术 9.1.3 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8、10.1 工具类技术 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 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铁煤建设建设公司在工程中共应用了其中9大项39个子项),3.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应用载体的导入1994年提出了通过建立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路,与1995年推出了首批31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为加强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规范示范工程的申报和评审,建设部还与2002年6月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示范工程载体的导入,使得建筑业10项新技术有了落脚点,管理部门、社会机构、企业自身可以对新技术示范工程进行检查评估,项目之间可以相互对照学习,切实有效地推进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

19、推广应用。19952005年的10年间,共完成了四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30多项,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工程已成为促进建筑业10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平台。,4.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历史作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是建设部率先提出的行业技术政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外家喻户晓的品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业内权威人士对十项新技术的解读(略)对于十项新技术创新研究,中建邀请了业内权威人士进行研讨,就有关十项新技术是10大新技术还是10大技术领域,设计技术增加与否、新技术

20、“新”的程度等问题进行了解读。1)原住建部总工程师王铁宏认为:首先要搞清楚是10大新技术还是10个建筑领域,现在已是10个建筑领域,其覆盖面就不能仅限于10项具体技术。其次范围是建造技术还是建筑业,如果是建造技术应局限于施工技术,如果是建筑业则应扩大范围。,三是应由建筑技术向土木工程技术延伸突破。四是应由建筑技术向节能环保、减排技术延伸突破。2)中国土木学会会长吴之乃就绿色、节能减排和设计技术提出要引入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勘察技术、住宅产业化技术、风险控制技术、综合防灾减灾技术。,3)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建筑管理司司长金德钧就10项新技术定位与管理技术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

21、10项新技术”已经是建筑业的一个品牌,所以名字不能改。在保持其原有基本定位、在原有的领域中,根据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新的技术。10项也可以是单项技术,也可以是综合技术。扩大内容后不要求系统性。二是设计技术不能不考虑,也不能考虑太多。建议在设计中主要增加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三是管理技术根据需要加入,不要求系统性。四是可以增加抗震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新能源的利用技术。,4)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联合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振声表示:10项新技术应以施工技术为主,2005版引入了很多设计技术,但对设计的推进作用不大,所以新版还是应该以施工技术为主。10项新技术推广不应该强

22、调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综合效益,如安全、质量、社会效益等。建议增加太阳能利用、透水路面、建筑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技术、节能建筑检测技术。,5)2005版汇编工作具体负责人施炳华教授表示一是在选择新技术和推广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请专家审核明确适合推广的新技术;二是在验收中专家对新技术示范的目标、新技术使用的深度要求不高,有的专家对新技术也没有深入的了解,造成验收没有深度。三是对新版内容框架提出了引入土木工程技术;删除老技术引入新技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编制面向行业、带动

23、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技术政策性文件。2.基本原则一是10项新技术取舍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重视“四节一保”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要绿色技术的引入。二是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三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及发展方向。四是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能做到先进性,尽可能是新技术内容达到“新”的要求。五是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3.基本思路考虑到建筑业10项新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已是家喻户晓,业

24、内人士十分认可。经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覆盖范围、10项新技术定位、新技术规模大小、具体技术选择原则、产业导向、新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等问题反复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基本思路:,1)保持稳定性保持格局不变,仍然设10个大项目,表达格式不变。具体技术表述方式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2)突出创新性,保持国内“平均先进”水平。突出“新”,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用技术应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和发展方向。,3)保证权威性编写人员为本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对于所提出的新技术一般要经过专家论证,

25、或经过鉴定、验收、评估、查新等程序。4)保持口径协调性与建设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新技术政策与口径相符合。5)体现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6)表达国家政策导向着重加入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内容。倡导利用工业化、可循环再生技术和产品。如利用水、光、风资源技术、利用建筑垃圾废弃物等技术。7)覆盖范围适度扩展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突出绿色施工、抗震加固等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检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包含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26、,8)技术内容要具体各项技术命名尽可能准确,外延和内涵尽可能清晰,以便选择应用和评价考核。9)突出重点各大项涵盖新技术数量既要保持相对均衡,又要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既要尽可能将各地区、各行业创造的新技术列入,又不能不加区别,全部纳之。既要顾及相对落后地区的情况,又不能没有“新”的特性。,总之,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不能使任意工程推出来都有一大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实际却对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用甚微。应选择具有一定科技含量,施工有一定难度的项目作为各级示范工程,这样示范工作才有挑战性,才需要举企业之力做好示范工程。否则“列”等于“未列”,反而

27、造成人为的精力和资力的浪费,与推进新技术的初衷相悖。,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略)1.研究方法 1)广泛调查,系统研究。网上检索问卷调查专家座谈2)了解背景,理清思路。收集10项新技术发展沿革。了解政府及相关方意图。确定研究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3)内外结合,广集资源。大组与小组相结合,以小组研究为主。专家与研究人员相结合,全面吸取多方意见。研究小组活动与广泛征求意见相结合,争取各方支持。4)尊重专家,有效沟通。多层面吸取意见。(各级协会、政府及企业)领域专家意见第一。内部意见协调,充分沟通,务求一致。,2.实施过程1)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网上检索,进行国内外建筑业新技术查新,

28、并研究新技术应用频次。2)专家咨询,初步确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的技术路线。3)以问卷方式进行相关调查,了解对05版10项新技术内容的修改意见和方向。4)召开首次会,介绍前期工作成果,住建部质安司领导提出研究意图与工作要求,研讨确定10项新技术大项,对专业特定项目进行研究和讨论,确定10项新技术的大概内容,并指定负责单位,确定分工和工作计划。,5)分组活动由各大项牵头人员负责各大项中的具体新技术内容和数量。6)汇总意见研究组与专家结合,确定10项新技术内容和具体小项内容。确定技术内容编目和要求。7)确定基本内容由中建牵头对各项内容分别研讨,确定基本内容。,8)召开大会,向住建部汇报情况,最终拍

29、定基本结构和内容。9)召开审查会,形成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10)召开审定会,形成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据专家和领导意见做最后修改,交付出版。于2009年3月3日召开了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宣布建筑业10项新技术编写组成立,明确了编制原则、研究思路、任务分工、进度质量要求等。,2009年7月形成了初稿,由于初稿内容量(42万字,推荐163项技术)超过预期,编写组召开了3次工作会进行修改。2009年8月25日召开编写组长会议,明确了修改原则,在2009年11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09年12月24日召开全国范围的专家研讨会,共40余位专家出席,专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2010年1月2月,根据

30、专家意见,编写组又分别召开了各小组的分组讨论会,明确处理意见。,各小组交稿后,编写组又邀请了中建专家委的专家,于2010年3月12日召开专家改稿会,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在2010年3月交住建部发全国征求意见。在2010年3月5月征求全国意见后,编写组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对19省市主要增删改意见进行了集体讨论,对反馈意见进行逐条落实,并将修改意见与相关地区和协会进行充分沟通。2010年6月形成送审稿。于2010年7月16日住建部召开审定会后,按专家意见进行了再次修改,于2010年9月18日形成了正式报批稿。于2010年10与14日正式发布实施。,五、关于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的取舍根据国

31、家政策导向,及技术发展形式,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就其内容取舍和编目形式变更做了如下工作:1.突出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如新版纳入了塑料模板技术,淘汰了碗扣式脚手架技术。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导向,突出节能与绿色(四节一环保)施工技术。如纳入了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透水混凝土技术。,3.突出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如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4.保持“平均先进”水平。注意筛选华夏奖技术成果和国家级工法、各地区省部级科技奖技术成果,及优秀专利所体现的新技术内容。兼顾东中西部的总体情况,是新技术整体水平全国适用。5.

32、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技术。6.钢结构技术反映了吊装技术。7.混凝土技术反映了预制和现浇技术。,8.预应力技术主要反映在混凝土、钢结构和加固改造中。9.经过工程实践检验。所采用技术一般均经过成果鉴定,至少有三个以上工程实施;但对于符合国家导向的新技术要求至少在一项工程中实际应用。10.防水技术完全改变了仅以防水材料为主导的范畴,以防水施工技术为基点,选择新材料技术及相应的施工技术为主导构成“防水技术”项的新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与05版内容比较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在内容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

33、新技术的十个大项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作了较大的调整。2)拓宽了覆盖面,包括新技术的10个大项及其覆盖的108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96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了水电、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项;实现了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3)突出了施工技术,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重视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适度引进了一些行业关注的热点技术及前沿技术,如绿色环保、安全、抗震、加固和信息化应用等技术内容。4)重视单项技术的确切定义和描述,以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评价。同时在新技术取舍时,尽量兼顾东中西部的总体情况,使新技术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平均先进”上下;以便全国各地

34、不同区域和层面均可各取所需。,5)统一取消了描述性词汇,直接表述具体技术内容。虽然没有冠以“新”字,实际上难度和“新”的程度超过以往,需要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科技推广示范的要求。6)第1、4、6大项中包含了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具体技术共12项,其中第1大项含7项、第4大项含4项,第6大项含1项。7)新增新技术反映了新技术发展导向、热点技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如反映现阶段发展水平和热点的技术有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消能减震技术。,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有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建筑外遮阳

35、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如体现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如前沿技术有一机多天线GPS变形检测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如经济发展一定阶段需要的结构无损拆除技术、混凝土结构粘膜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有的是水利工程与铁路工程领域最新技术成就如双聚能预裂和光面爆破综合技术、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综上所述,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覆盖范围大、兼顾先进性与适用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反映了建筑业新技术成就,推进有一定难度,必须从管理与技术推进上协同努力,方能取得成效。2.与2005版比较1)原第7项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第9项施工

36、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第10项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做了较大调整。因绿色施工技术涵盖了建筑节能与环保产品与施工技术,故第7项改为“绿色施工技术”;根据国内目前地震多发,既有建筑物改造持续增多的情况,增加了抗震、加固领域内容,第9项改为“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包含了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部分内容又突出了项目信息化应用技术,故第10项改为“信息化应用技术”。,2)新版与05版技术比较。新版新增68项新技术,保留05版技术40项,约占2010版的37%,保持了相对稳定。其中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钢结构技术四领域保留05版技术26项,占2010版相应

37、四项的63.4%,其他六领域保留了14项,占2010版相应六项的20.9%。新增技术主要集中在模板脚手架、机电安装、绿色施工、抗震、加固与监测、防水等方面。,3)根据国家行政与行业发展方向,在新技术选择上,突出先进性、兼顾全国地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突出导向性,侧重挑选绿色的环保节能技术与产品,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施工安全技术;突出重点,内容具体,便于使用选择和评价验收工作。4)覆盖范围广。适当吸纳了水利水电、铁路交通大土木领域的技术,此部分约占总量的10%。5)各大领域命名统一去掉了修饰词,突出了十大领域。,综上,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与2005版比较,保持相对稳定,但涵盖面有所扩大,技

38、术内容相对较新,实施难度相对有所增加。,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铁煤集团建

39、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4

40、、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

41、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9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铁煤

42、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

43、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铁煤集团建设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铁煤集团建设

44、公司 总工程师 吴晓东,建筑业10项新技术简介,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七、关于推广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思考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家喻户晓的政策性文件,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实效。已成为科技人员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为了更好地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建议做好以下工作:,1.创造良好机制,加强引导,大力推进。2.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在“知”上下功夫,以“知”促“行”。1)“知”不易2)“行”更难3)以“知”促“行”4)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协会学会当“大有作为”,3.新技术示范工程是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良好载体1)新技术示范工程是良好载体2)示范的目的在于带动技术进步,提高工程实施水平。3)“重”在实施过程4)新技术示范工程要重视工程效果评估4.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关键是“推广应用”1)重点突破2)因地制宜,充分引领。3)新技术示范工程应更加强调工程效果。4)新技术示范工程应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有更大突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