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3440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介绍学习资料.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及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和验收,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武朝晖,主要内容,一、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简介;二、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内容选讲;三、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创建和管理;,一、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简介,1、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来源;,为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建设部于1994年8月发出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前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建建1994490号)。通知提出通过建立示范工程,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思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建立科技应用示范工程,以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2、。,1994年: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前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建建1994490号);94版1998年:关于建筑业进一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建建1998200号);98版2005年: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通知 建质200526号;2005版2010年: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2010版;,2、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发展和变迁;,3、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混凝土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5钢结构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8防水技术

3、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3、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每一大项新技术下又细分为很多小项,2010版10项新技术共覆盖108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96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水电、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项,实现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2010版与2005版技术比较,新版新增68项新技术,保留05版技术约40项,占2010版的37%,既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也保持相对稳定和延续性。,4、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特点,1、10项新技术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重视“四节一环保”新技术,特别是2010版对节能减排技术、绿色技术的引入。2、根据建筑

4、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3、突出创新性,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用技术基本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和发展方向。,4、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特点,4、保持稳定性。2010版仍设10个大项目,表达格式不变。具体技术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及应用的典型工程实例”四大部分加以描述。5、保证权威性。对于所提出的新技术一般要经过专家论证,或经过鉴定、验收、评估、查新等程序。,5、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简介,建设部于1994年8月发出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前

5、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建建1994490号)。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建立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以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按照工程的技术复杂程度、采用新技术的数量、建设规模等条件,建设部分别于1995和1996年择优确定了首批31项、第二批40项列为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5、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简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从1997年开始至1999年,建设部对具备验收条件的全国示范工程组织了验收,共计61项。为了进一步激励建筑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建设部对应用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18项工程授予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金牌示范工程称号,达

6、到国内先进水平的43项工程授予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银牌示范工程称号,并颁发了奖牌和证书。,5、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简介,在建设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各省也相继建立了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验收和管理制度。安徽省于1999年七月发布了第一批创建“省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名单。2001年元月发布了第一批通过验收的“省级科技示范工程”名单。截止2011年7月,安徽省已有二十批项目创建立项,并验收通过了十七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二、2010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内容选讲,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6项),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7、)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注入水泥浆。注浆目的一是通过桩底和桩侧后

8、注浆加固桩底沉渣(虚土)和桩身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注浆(非饱和松散土)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大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在优化注浆工艺参数的前提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小30%左右。可利用预埋于桩身的后注浆钢导管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注浆用钢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桩身纵向钢筋。,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是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头直至

9、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混凝土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后插入钢筋笼的工序应在压灌混凝土工序后连续进行。与普通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相比,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施工,由于不需要泥浆护壁,无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合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简称CFG桩),通过在基底和桩顶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以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使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复合地基。桩端持力层应选择承载力相对较高的土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适用

10、范围广等特点。,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复合土钉墙是将土钉墙与一种或几种单项支护技术或截水技术有机组合成的复合支护体系,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土钉、预应力锚杆、截水帷幕、微型桩、挂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原位土体等。复合土钉墙支护具有轻型,机动灵活,适用范围广,支护能力强,可作超前支护,并兼备支护、截水等效果。在实际工程中,组成复合土钉墙的各项技术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灵活的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复合土钉墙是一项技术先进、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综合性能突出的基坑支护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2.技术指标(1)复合土钉墙中的预应力锚杆指:锚索、锚杆及锚管等。(2)复合土钉墙中的止水帷幕形

11、成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法、微型桩法、钻孔咬合桩法、冲孔水泥土咬合桩法等。(3)复合土钉墙中的微型桩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构件或做法如下:直径不大于4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受力筋可为钢筋笼或型钢、钢管等。,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作为超前支护构件直接打入土中的角钢、工字钢、H形钢等各种型钢、钢管、木桩等。直径不大于4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桩,边长不大于400mm的预制方桩。在止水帷幕中插入型钢或钢管等劲性材料等。(4)土钉墙、水泥土搅拌桩、预应力锚杆、微型桩等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等现行技术标准设计施工。,2

12、混凝土技术(8项),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S-HPC)是强度等级超过C80的HPC,其特点是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用于超高层建筑底层柱和梁,与普通混凝土结构具有相同的配筋率,可以显著地缩小结构断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并达到更高的耐久性。HS-HPC的水胶比28,用水量200kg/m3,胶凝材料用量650700kg/m3,其中水泥用量450500kg/m3,硅粉及矿物微细粉用量150

13、200kg/m3,粗骨料用量900950kg/m3,细骨料用量750800kg/m3,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或氨基磺酸高效减水剂。HS-HPC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还需要掺入体积含量2.02.5的纤维,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捣仅依靠自重即能充满模板、包裹钢筋并能够保持不离析和均匀性,达到充分密实和获得最佳的性能的混凝土,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填充性、保塑性控制技术;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控制技术。,2.5纤

14、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是指掺加短钢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钢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合成纤维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韧性,特别是可以阻断混凝土内部毛细管通道,因而减少混凝土暴露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提及施工中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等。(2010版)防治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

15、施工中每一个技术环节。本技术主要是叙述防治裂缝的一些关键技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从而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的目的。本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构造措施、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对抗裂性能影响因数、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些技术措施等。(2005版),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8项),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接预应力技术3.5有粘接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是指现

16、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的屈服强度为400MPa和500MPa级的普通热轧带肋钢筋(HRB)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RBF)。普通热轧钢筋(HRB)多采用V钒、Nb铌或Ti钛等微合金化工艺进行生产,其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钢筋综合性能好。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通过控轧和控冷工艺获得超细组织,从而在不增加合金含量的基础上提高钢材的性能,细晶粒热轧钢筋焊接工艺要求高于普通热轧钢筋,应用中应予以注意。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目前400MPa级钢筋已得到一定应用,500MPa级钢筋开始应用。高强钢筋应用技术主要有设计应用技术、钢筋代换技术、钢筋加工及连接锚固技术等。,常见钢筋力学性能,

17、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是一种在工厂用专门的焊网机焊接成型的网状钢筋制品。纵、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间距相互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采用多头点焊机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焊接前后钢筋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变化。目前主要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和HRB400级热轧钢筋制作焊接网,焊接网工程应用较多、技术成熟。主要包括钢筋调直切断技术、钢筋网制作配送技术、布网设计与施工安装技术等。采用焊接网可显著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大量降低现场钢筋安装工时,缩短工期,适当节省钢材,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特别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工程。,加工厂内的钢筋焊网制成品,JGJ 114-2003 钢筋焊接网混

18、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指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端部制做出直螺纹,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目前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和镦粗直螺纹连接方式。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钢筋端部的螺纹制作技术、钢筋连接套筒生产控制技术、钢筋接头现场安装技术。,镦粗直螺纹连接,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可以达到很高的强度(超强),但镦粗加工造成母材金相组织改变而影响钢筋性能:变形模量降低,延性损失,容易在镦头区域脆断。,敦粗,直螺纹套丝,套筒连接,镦粗直螺纹连接的缺陷,事实上,钢筋镦粗加工以后,本身往往就在钢筋端头形成纵向劈裂裂纹,表明其对原

19、钢筋微观组织的破坏。镦粗会在钢筋的表层致密层中引起巨大的环向拉力,以致引起了纵向裂纹。克服镦粗使钢筋脆性加大的方法是钢筋端头在加热后进行热镦或镦粗后进行回火处理,以恢复正常的微观组织,保证足够的延性。但这种工艺较复杂,耗电量也大,加工成本明显提高。,滚轧直螺纹连接,滚轧直螺纹克服了锥螺纹、镦粗直螺纹的弱点。不用切削方式加工螺纹,而用滚轧方式碾轧钢筋表面形成螺纹,因此避免了镦粗引起的钢材性能劣化,同时基本保持了原钢筋的承载面积。因此截面和材料基本未受影响,强度、延性均无明显变化。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各种形式的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已成为钢筋连接的主要形式。,关于滚轧直螺纹套筒的要求,钢筋接头质量

20、的好坏,连接套筒是关键性部件。由于各厂家的螺纹参数和尺寸均有不同,钢筋接头设计的安全富裕量的取值也不一致,因此连接套筒的各项参数很难做到统一,在国家规范中对此未作统一规定。各生产单位设计时,滚轧直螺纹连接套筒所选取的基本尺寸参数互有差异,产品也有所不同,最终只能通过型式检验而加以验证。因此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是一种成套技术,为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提供单位所提供的加工设备及连接套筒应配套使用,不能与其他单位加工的连接套筒混用,以免出现质量问题。,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 DB34/T4632004对于套筒的规定,各地的地标:如重庆地标对套筒的规定并不一致,形成技术壁垒,建议参考,不宜强制。,滚轧直

21、螺纹连接现场施工及控制,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滚轧直螺纹连接现场施工及控制,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注意:专用力矩扳手产品扭矩值的设定要符合新规范。,有关钢筋是否剥肋的讨论,包括在滚轧前对被连接钢筋进行剥肋(切削去掉钢筋的纵肋、横肋及部分表层)、部分剥肋(部分去掉钢筋纵、横肋)和不剥肋3种形式。剥肋的好处是可以滚轧出外形完整的螺纹;减少或消除不完整螺纹(不完全齿);切削掉钢筋硬度较高的致密层以后,滚轧加工比较容易;节约了滚丝机的滚丝刀具;滚丝轮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但是其致命的弱点是截面受到削弱,尤其剥去原钢筋

22、的表面高强致密层,使承载能力降低。因此强度检验的结果往往受到影响。,不剥肋的好处是截面未被削弱,原钢筋上纵、横肋的钢材通过滚轧碾压成为螺纹齿的一部分而充分得到利用,尤其表面致密高强的部分也得到利用。承载力和传力性能强,强度检验的合格率大大提高。缺点是外观质量稍差,可能形成不完整螺纹(不完全齿)。尤其当滚轧前原钢外形不规矩时,不完整螺纹影响观感质量。此外,对钢筋表面高强致密层滚轧加工难度大,滚丝机的滚丝刀具消耗大得多,滚丝轮的使用寿命减少。部分剥肋介于两者之间,剥得较多时接近剥肋滚轧直螺纹接头;剥得较少时接近不剥肋的滚轧直螺纹接头。,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16项),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

23、(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是按照清水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加工,满足清水混凝土质量要求和表面装饰效果的模板。清水混凝土模板特点1)清水混凝土工程是直

24、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分为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和装饰清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最终效果取决于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节点细部处理。2)模板表面的特征:平整度、光洁度、拼缝、孔眼、线条、装饰图案及各种污染物均拓印到混凝土表面上。因此,根据清水混凝土的饰面要求和质量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更重视模板选型、模板分块、面板分割、对拉螺栓的排列和模板表面平整度。,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1)模板设计前应对清水混凝土工程进行全面深化设计,妥善解决好对饰面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问题如:明缝、蝉缝、对拉螺栓孔眼、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的处理等。2)模板体系选择:选取

25、能够满足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的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体系要求拼缝严密、规格尺寸准确、便于组装和拆除,能确保周转使用次数要求。,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3)模板分块原则:在起重荷载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蝉缝、明缝分布设计分块,同时兼顾分块的定型化、整体化、模数化、通用化。4)面板分割原则:应按照模板蝉缝和明缝位置分割,必须保证蝉缝和明缝水平交圈、竖向垂直。5)对拉螺栓孔眼排布:应达到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装饰效果,同时还应满足受力要求。6)节点处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合理设计模板节点。,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明缝:凹入混凝土表面的分格线或装饰线,是清水混凝土重要的装饰效果之一。蝉

26、缝:利用有规则的模板拼缝或面板拼缝在混凝土表面上留下的隐约可见、犹如蝉衣一样的印迹。设计整齐匀称的蝉缝是混凝土表面的装饰效果之一。,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特点,模板安装时遵循先内侧、后外侧,先横墙、后纵墙,先角模后墙模的原则。吊装时注意对面板保护,保证明缝、禅缝的垂直度及交圈。模板配件紧固要用力均匀,保证相邻模板配件受力大小一致,避免模板产生不均匀变形。,技术指标: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表面平整度:2;(5mm)普通清水混凝土模板表面平整度:3;(5mm)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0.5;(2mm)相邻面板拼缝间隙:0.8;(+4,-5mm)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安装截面尺寸:3;模板安装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

27、):3(6mm),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是一种模数化、定型化的模板,具有重量轻、通用性强、模板刚度好、板面平整、技术配套、配件齐全的特点,模板面板周转使用次数3050次,钢(铝)框骨架周转使用次数100150次,每次摊销费用少,经济技术效果显著。钢(铝)框胶合板模板由标准模板、调节模板、阴角模、阳角模、斜撑、挑架、对拉螺栓、模板夹具、吊钩等组成。,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组拼式大模板是一种单块面积较大、模数化、通用化的大型模板,具有完整的使用功能,采用塔吊进行垂直水平运输、吊装和拆除,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组拼式大模板作为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不需抹灰或简单抹灰即可进行内外墙面装修。,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利用早拆支撑头、钢支撑或钢支架、主次梁等组成的支撑系统,在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表4.3.1规定时,保留一部分狭窄底模板、早拆支撑头和养护支撑后拆,使拆除部分的构件跨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实现大部分底模和支撑系统早拆的模板施工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