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6173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北京康博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众所周知,查找感染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向来是属于医学检验范畴。泌尿生殖道的炎症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感染,医生们通常要采集病变部位的标本,送交检验科进行镜检培养单克隆DNA核酸等检查,为临床诊断寻求实验室佐证。但是,这样便会带来二个问题:第一、医生必须首先提出你所怀疑,的病原微生物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否则实验室将要对妇科常见的10多种微生物全部进行检查,不但费时、费事,给病人增加了高昂的费用。同时,这种选择还与医生的经验、水平密切相关,随机性很大,容易出现漏检、错检和误诊。第二、当化验结果为阳性时,它只是表明送检标本中含有这种或这些,微生物,但

2、并不说明它们是否侵入了局部细胞。也就是说,无论培养、单克隆、DNA、还是核酸技术都不能证明所提示的病原微生物是存在于细胞内还是细胞外。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妇科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依据是:只有存在于细胞内的微生物才能确定为病原微生物,才需要给予治疗。,因为妇科和泌尿生殖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体表,如支原体、衣原体、加德纳杆菌、HPV 等。不良卫生习惯,不清洁用水,共用卫生洁具等,可以使这些微生物进入泌尿生殖道。医生送检的标本中可能含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都可以导致培养、DNA、单克隆、核酸反应呈现阳性。,那么谁是真正的病原微生物?鉴别的标准是:谁进入了细胞并导致了细胞的形态

3、学改变。这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其它部位感染诊断不同之处。这也正是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不能回答的问题。一项或多项检查出现阳性,只表明标本中有这种或这几种微生物存在,仅此而已。是否进入了细胞?则不得而知。,临床医师希望实验室提供确切的信息:是哪种(或哪几种)微生物侵入了细胞并引起了细胞的病理改变,从而导致临床病征的产生。可是,这就超出了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范围。细胞病理学工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已经能够从细胞核和细胞浆的形态变化,准确地识别和鉴别众多微生物对细胞的侵犯。,特别是宫颈细胞微生物感染的观察研究,进展尤为显著,几种常见的、危害严重的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只要侵入细胞,造成了细胞

4、损害,都能从细胞形态学上加以辨认和识别,为临床医师提供确切的病原微生物诊断依据。这些成就被写入全球百余名著名病理专家、学者共同制定的“TBS诊断系统(标准)”中,为世界各国推广应用。,用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方法来诊断宫颈与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是20世纪细胞病理学的重大进展,它是近代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补充与完善,其临床意义非同一般,从此:当病人出现宫颈或泌尿生殖道炎症时,医生们无须再去考虑是何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选择哪种技术来寻找病原微生物?只需要将宫颈标本,送交细胞病理室,病理医师会逐一地对细胞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提供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按照TBS系统要求,送检标本还将同时进行宫颈癌和癌

5、前病变的筛查,给出规范的诊断报告。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细胞病理形态学用于查找癌细胞是无可置疑的,而作为细胞感染微生物的诊断方法,还是逐渐被接受和认可的。,其实,细胞病理学者经过长期观察研究,早就发现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在侵入粘膜细胞之后,造成细胞的损害,往往使细胞核或细胞浆发生形态变异。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只侵犯特定的细胞,所引起的细胞形变又各不相同且都有各自的形态特征。病理医师就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形态特征来发现和诊断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早些年,这种方法应用还不够普遍,逐步形成系统和规范则是近10年左右的事情。实践证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极高,得到了电镜、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的证实,并深受临床的好评与

6、欢迎。例如:衣原体感染,它侵犯柱状上皮细胞,在细胞浆内形成包涵体,形态特异;又如,加德纳杆菌,它,只侵犯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在其中大量密布,形如线索状,通称线索细胞;再如,单纯疱疹病毒在感染细胞后,它促使细胞融合,造成细胞核相互堆集在一起,形成多核细胞;还有,乳突瘤状病毒感染,侵入鳞状上皮细胞核,除核发生形变外,核周胞浆空化,这就是颇具特色的、能提示乳突瘤状病毒感染的,挖空细胞;还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的核周包涵体,称之为“猫头鹰眼”征,等等。这些形态特征与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一一对应,当发生多重感染时,各自的形态学特征仍然保持不变。在感染得到控制后,细胞的形态改变便会渐行消失与恢复。这是继宫颈癌

7、之后,细胞病理学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巨核细胞病毒包涵体,疱疹病毒感染:出现多核巨细胞,疱疹病毒感染:单核细胞有核内病毒包涵体,加德纳杆菌感染:大量球杆菌覆盖鳞状上皮细胞,正常鳞状上皮细胞,这是细胞病理学图像,前面几张的是组织病理学图像。,正常柱状上皮细胞(分泌型),纤毛型柱状上皮细胞,挖空细胞(提示HPV感染),挖空细胞(提示HPV感染),霉菌孢子及菌丝,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加德纳杆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核融合),放丝菌感染,衣原体包涵体,衣原体包涵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核融合),从以上的图像可以看出,微生物感染细胞后,细胞都会发生形态学改变,不同的微

8、生物引起细胞形态改变又各不相同,这就有利于我们依据细胞形态学特征来识别和诊断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理医师往往会发现这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并不理想,常常低于50%,也就是说,可能会有 一半以上病人漏诊,对此,临床医师当然不能接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两条:1、制片和染色过程中,容易造成病变细胞脱落、丢失;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率有限,而病理医师常规的观察倍率是100400倍,这种大视场、低倍率不利于识别细胞微细的形态变化。,繁琐的染色步骤易造成病变细胞脱落、丢失,大视场,低倍率,不利于细胞形态细节观察,其实,要解决不染色和提高显微镜放大倍率这两个问题,有一种成

9、熟技术可以采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斯坦褔大学M.R Bradford教授推出了他潜心研制的一种高放大倍率、高清晰度显微镜,人称:布氏显微镜,放大倍率可达15000倍。主要用来观察新鲜血滴中细胞形态和有形成份,,从而对受检者进行健康评估,即所谓的“亚健康检查”。这种显微镜另一个特点就是标本无须染色,便能看清细胞的大体结构和细胞内受感染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由于没有染色,所以看到的细胞和微生物都是活的,在镜下或荧屏上呈现活动物像。布氏显微镜是在相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近代高新技术研制而,成,它是相差的一大进步。我国在10年前已经开发出布氏显微镜的同类产品“高倍率显微镜”。我们便将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检

10、查移植到高倍率显微镜下进行,在全国数十家医疗单位的推广应用中,受得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近年,我们又根据宫颈细胞病理学的进展与要求,研制出活细胞制片机,与高倍率显,微镜组合,成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全新细胞病理学仪器,即“宫颈活细胞检查仪”。它既可用于宫颈癌细胞检查,又可用作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查,提高了病原微生物检出阳性率。方便快捷,费用低廉,一张涂片内可同时检查常见的10余种微生物,符合TBS系统规范标准。,美国布氏显微镜,布氏显微镜的血液图像,采用高倍率显微镜,不染色的活细胞观察方式来检查宫颈与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是活细胞学检查技术的一个方面。它为细胞病理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既是对传统经典方法的补充,更希望适用于广大的中小医疗单位,让众多基层群众享受到费用低廉、技术先进的医疗服务。,谢 谢!,采用活细胞技术检查宫颈癌细胞,将在另文中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