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8441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费查阅精品论文40Cr 激光熔凝硬化组织形态及性能研究李刚,邱玲,邱星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辽宁阜新 (123000) E-mail:qiulingxueer82摘要:本实验选用 40Cr 为基体材料,利用 TLF-3200 CO2 激光器及 LASERCELL-1005 六 轴六联动三维激光加工机对其进行激光熔凝硬化的处理。而后分析研究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所得到试样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的硬化层由熔凝区、相变硬化区和热影 响区,组织为细小均匀的马氏体,产生了高的位错密度,这些是显微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40Cr;激光熔凝硬化;显微硬度中图分类号:TG15

2、6.99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激光表面热处理是金属材料表面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具有 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加热范围及热变形小等特点,受到了材料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 注,并进行了许多开发性研究1。例如,激光相变硬化加工方法早在 70 年代就己在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 Saginaw 工厂的转向器生产线上得到应用2。伴随着激光热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高能激光束表面处理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与维 修、汽车制造、纺织机械、航海与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湖南省激光热处理协作组、江苏 激光所分别与有关单位合作,采用百瓦级 CO2 激光对汽车活塞环激光熔凝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室工

3、作和装车试验,表明经过激光熔凝硬化的活塞环的汽车行驶里程可达 12 万公里,它比普通活塞环的使用寿命高一倍,而成本又显著低于镀 Cr 或喷 Mo 的活塞环3。武 汉涟源钢铁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采用 5kW 连续 CO2 激光器和激光加工机床对冶金用 铸钢轧辊进行激光熔凝强化处理,轧辊的表面硬度在原有的 HS35-40 升高到 HS70-85,强化 区的深度可达 2mm。在实际应用中,轧辊过钢量提高了 1. 5-1. 8 倍,使激光熔凝处理成为 提高轧辊过钢量的一个有效途径4。以往研究人员大多采用横流 C02 激光器对材料进行热处理,主要因为横流激光器一般输 出高阶模,其光束横截而上能量分布

4、较均匀。而由于低阶高斯模或准高斯模,其能量分布不 均匀,光斑边缘处能量逐渐趋于几零。与此能量模式相对应的硬化带横截而为月牙形,硬化 深度等都不及高阶模均匀。因此研究者一般认为,输出低阶模光束的轴流 C02 激光器等不适 用于材料热处理。轴流 C02 激光器的能量分布特点决定其常用于切割与焊接5。激光表面硬化通常采用横流多模激光束进行,轴流基模光束不适合应用于该领域,为开拓轴流基模光束的应用范围,本论文研究常用工程机构钢(40Cr)在轴流基模条件下表面熔 凝改性层组织形貌特征以及硬度分布等的变化,以期为轴流基模光束在表面改性领域的应用 提供理论依据。2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

5、用材料为正火态的 40Cr,其原始成分见表 1- 7 -表 1 40Cr 原始成分(质量分数,%)Table.1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mass fraction, %) of 40CrCSiMnPNiSCr0.370.450.20.40.50.80.0350.350.0350. 8%1.12.2.实验方法2.2.1 激光熔凝硬化处理本实验采用 TURMPF TLF-3200 快速轴流 CO2 激光器及 LASERCELL-1005 六轴六联动 三维激光加工机床对经过刷涂增吸收涂料的 40Cr 试块进行激光熔凝硬化处理,同时用氩气 进行保护,工艺参数如下;试验中用

6、激光对 40Cr 钢表面进行扫描,采用激光功率 P 为 3200W,对 12 个试样分别 用不同的扫描速度 V,和不同的离焦量进行处理,如下表所示:表 2 试样的工艺参数Table2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samples试样号ABCDEFGHIJKL扫描速度/mmin-12.02.53.03.54.04.50.71.01.52.02.53.0离焦量/mm1201201201201201201401401401401401402.2.2. 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1)将试块沿垂直扫描带方向切制成 45mm10mml0mm 试样,磨平抛光,用 4%的硝酸 酒精

7、溶液腐蚀,制成金相试样。用 SSX-550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显微组织。2)用 DMH-2LS 努氏显微硬度计,在 25 克载荷下,加载时间为 15s 时,测定试样熔凝硬 化层及基体的显微硬度。从距试样表面 0.05mm 的位置开始沿深度方向进行测量。在测试过 程中,相邻测试点之间的距离为 0.1mm。测试的最大深度要远远大于激光熔凝所产生的热影 响深度。3) 用 ZF-3 恒电位仪做阳极极化试验。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 Pt 电极, 在浓度分别为 0.25%、0.5%、1%、27%的 H2SO4 溶液中测其阳极极化曲线;3. 试验结果与分析3.1 熔凝硬化的显微组织激光硬

8、化层的截面显微组织形貌如图 3-1,3-2 所示,熔凝后的硬化层主要由三层组成, 由表至里依次为熔凝层、相变硬化层、热影响层。图 3-1 试样 G 的硬化层显微组织全貌Fig3-1 Sample G hardened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the whole picture图 3-2 试样 C 的硬化层显微组织全貌Fig3-1 Sample C hardened layer microstructure of the whole图 3-1 为激光熔凝层的全貌组织。图中从右至左依次为熔凝层表面、热影响区、过渡区、基体。如图 3-1 试样 G 的显微组织结构,其厚度为 1

9、.53mm,图 3-2 为试样 C 的显微组织结 构,其厚度为 482 m。两图对比可以看出,激光熔凝时的工艺可以调节熔凝层的厚度,相 对来说,扫描速度较小的时候所形成的熔凝层厚度要大,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控制扫描速度来 获得我们所要求的表面硬化层的厚度。熔凝层组织形貌如图 3-3 所示。图 3-3 熔凝层表面Fig.3-3 surface of melt coatings图 3-4 相变硬化区中部组织Fig.3-4 heat-affected of melt coatings如图 3-3 熔凝区为细小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Cr7C3+Fe3C),碳化物弥散析出于基体上。激光束的功率很高,作

10、用时间短,熔凝区可造成很高的温度梯度,一旦光束扫过后, 熔体区就会迅速把热量传到工件内部而冷凝。冷却速度可达 106-109/s,较常规铸造时的 凝固速度高 3-4 个数量级。当冷却速度达到每秒百万度时,过冷速度可达到 100以上。 显微组织形貌与过冷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根据 Tiler Chalmers 的成分过冷理论21,当温度梯 度与冷却速度的比值越小,越易出现成分过冷。相变硬化层的组织形貌如图 3-4 所示,主要由马氏体组成,由于高功率激光辐照,材料 表面温度最高,升温最快,作用时间相对最长,组织转变是在极大的过热度和过冷度的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随后各种合金元素存在扩散和迁移现象,但与常

11、规热处理相比,扩散时间远远不足。因此,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分布很不均匀,使其各部分的马氏体转变温度有很大 的差异,冷却后形成高碳马氏体、低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同时,晶粒的形核率大大提高, 致使硬化层组织非常细小均匀,位错密度较高,呈微细隐针状。3.2 熔凝硬化层的显微硬度12001000显微硬度值/HK8006004002002 .02 .53. 03. 54.04.5扫 描速度 /m min -1图 3-5 试样硬化层表层显微硬度随扫描速度变化曲线(a)P=3200W,f=140mm;(b)P=3200W,f=120mmFigure3-5 Sample surface hardening l

12、ayer microhardness with scanning speed curve图 3-5 分别是在离焦量为 120mm,140mm 情况下扫描速度对熔凝层表层硬度的影响曲 线图。由图可以看出,扫描速度由 2.0m/min-4.5m/min 逐渐递增时,硬化层表层的硬度出现 了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速度为 2.5m/min 时显微硬度值最高,达到 1097HK。原因是:1)在小于峰值时,扫描速度增大,材料与激光束的作用时间越短,冷却速度越快, 加热层越薄,强化效果越强。2)当扫描速度越过峰值后,加热能力大大降低,有时候达不到临界点,使强化效果 大大降低。11001000900800试样C

13、试样D 试样E900800700700600600500显微硬度值/HK4003002000.00.20.40.60.81.0距表 面距离/mm500400300200试样G 试样I 试样J0.00.2 0.40.60.81.0 1.21.41.6 1.8距表 面距离/mm显微硬度值/HK(a)(b)图 3-6 扫描速度对显微硬度和硬化层深的影响(a)P=3200W,f=120mm;(b)P=3200W,f=140mmFigure3-6 Scanning speed of microhardness and hardening layer deep impact图 3-6(a)为在功率 P=3

14、200W 和离焦量 f=120mm 情况下,扫描速度对显微硬度和硬化层深度的影响。扫描速度的不同使硬化层最高硬度值显示出较大差异,由图 3-7 可见,扫描 速度为 3.0、3.5、4 .0m/min 时硬化最高硬度值分别为 1000HK、795HK 和 652HK(试样 E 中第三点为奇异点),扫描速度的增大,各层的硬度降低,这是因为扫描速度快使得激光束 停留在材料上的时间过短,加热能力大大降低,有时候达不到临界点,使强化效果大大 降低。造成 E 试样由于激光扫描速度大产生了未熔凝相变硬化,导致表面硬度的降低。我 们定义从表层至基体硬度区深度为硬化层深度,有图(a)可见,扫描速度为 3.0、3

15、.5 m/min 时硬化层深大约为 0.45mm,由图 3-1 所示,测得的试样 C(V=3.0)硬化层深为 0.482mm, 和硬度图中表现出来的深度相对应,而当扫描速度达到 4.0m/mim 时硬化层减小为 0.35mm, 这是由于激光扫描速度增大,激光束停留在材料上的时间短,吸收的能量少,热量传递深度 也浅,因此硬化层深度小。图 3-6(a)为在功率 P=3200W 和离焦量 f=140mm 情况下,扫描速度对显微硬度和硬化 层深度的影响。试样 G、I、J 扫描速度分别为 0.7m/min、1.5m/min、2.0m/min,如图(b) 所示,深度受扫描速度的影响特别明显,扫描速度越小,

16、硬化层越深,这是因为扫描速度越 小,激光束停留在材料上的时间要越长,吸收的能量就越高,热量传递的深度要越深,所以 试样 G、I、J 的硬化层深依次减小。试样 G、J 的硬度曲线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 是因为熔池的过热度高 ,碳及合金元素的溶解量大,Ms 点低,熔凝后的奥氏体体积分数高 , 因而熔凝层的显微硬度要低。3.3 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硫酸中,经激光熔凝处理的试样,耐蚀性均不好。0-0.50.35-1.15-2.65-4.15-5.65-7.15-8.65-10.150-0.50.3-1.2-2.7-4.2-5.7-7.2-8.7-10.2-1-1.

17、5-1l g i-1.5-2-2-2.5-2.5-U(V)-3-U(V)图 3-7 硫酸浓度为 0.25%时的极化曲线Figure3-7 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0.25% of the polarization curves图 3-8 硫酸浓度为 0.5%时的极化曲线Figure3-8 Figure3-15 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0.25% of the polarization curves0-0.4-0.8-1.2-1.6-20.3-1.2-2.7-4.2-5.7-7.2-8.7-10.2-U(V)0-0.5-1-1.5-2-2.5-

18、3-3.5-0.79-1.79-2.79-3.8-4.79-5.79lg i-U(V)lgi lgi 图 3-9 硫酸浓度为 1%时的极化曲线Figure3-9 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1% of the polarization curves图 3-10 硫酸浓度为 27%时的极化曲线Figure3-10 Figure3-15 Sulfate concentration of 0.25% of the polarization curves4结论1)40Cr 钢经激光熔凝硬化后,硬化层分为三层,即熔凝区、相变硬化区、热影响区。 组织分别为细小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

19、物(Cr7C3+Fe3C),隐针状的马氏体,马氏体+残 余奥氏体+铁素体+碳化物(Cr7C3+Fe3C)。2)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离焦量相同,扫描速度越小,硬化层越深,硬度越高;扫描速 度相同,离焦量越小,硬化层越深,硬度越高;扫描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熔凝层表层硬度出现峰值,离焦量越大,峰值要越小,出现峰值时的速度也越小。3)在质量分数为 0.25%,0.5%,1%,27%的硫酸中均不耐蚀。参考文献1 李艳芳,卫英慧,胡兰青,许并社金属材料表面激光热处理的研究与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2):1412 罗玉梅,激光淬火工艺的现状及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2004,1(3):513 刘

20、江龙,邹至荣,苏宝嫆高能束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 姜幼卿,黄安国,周龙早,谢明立,刘建华,梁明,肖上工冶金用铸钢轧辊激光熔凝强化的研究和应 用J中国机械下程,2006,17(1):17565 叶云霞,符永宏,杨国成,陈朝晖,张永康快速轴流 CO2 激光器激光相变硬化处理 HT250 的研究J中 国激光,2002,29(10):946Study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40Cr by Laser MeltingLi Gang,Qiu Ling,Qiu Xingwu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21、Liaoning (123000)AbstractThe experiment chooses the 40Cr to be substrate material. Use the TLF-3200 CO2 laser and LASERCELL-1005 six-spindle-three-dimensional laser processing engine machine to deal with the substrate in laser melting. And then analyzes and research the micro stucture and property o

22、f the substrate which use the laser melting.The result indicated: laser treatment, the hardening layer from themelting zone, transformation hardening and the heat-affected zone, organizations to small uniform martensite, have a high density of dislocations, which are the main reasons of high micro hardness.Keywords:40Cr,laser melting,micro hardnes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