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62786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季奎.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45分),主要内容,一、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简介二、每年一次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三、每三年一次的抽样调查(15分)四、监测报告(10分),一、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简介,主要内容:年度核心指标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压)。每三年全人群抽样调查。关键点:样本量,抽样代表性(指标问题,资料利用)。调查表设计(全面,工作量,代表性)。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分析报告(思路)。,监测内容及频率,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考评指标: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评分标准: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

2、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调查,满分20分。体重、腰围、血糖、血压这4个核心指标。,频率:每年一次核心指标:体重、腰围、血糖、血压样本量:不定,四个核心指标的评定,共20分,体重、腰围、血糖、血压四个核心指标,1.样本内核心指标是否全面(4分)同一样本包含体重、腰围、血糖、血压2.样本是否符合拟合优度检验(8分)年龄分组正确,不能合并校正方法是否正确,3.资料的完整(8分)相关文件原始资料数据库统计分析,现有的资料的利用,方法一:可以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健康档案建立进行收集。将所建立的档案资料中的上述“四种指标”进行分析,基数为所选取的档案总数。方法二:收集当地相关单位

3、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方法三:收集机会性筛查资料(一般性检查,征兵、招工、入学,门诊,职业性体检 等),考评方法,1.样本来源考虑到一个示范区内部的各种基本条件变异不大,因而不需要做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用人群体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资料进行监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档案体检中心体检、医院体检等样本量500例(符合拟合优度检验的样本),2.样本要求样本内每个核心指标全面样本符合拟合优度检验年龄的分组:15,20,25.75(不能合并年龄组)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补充数据,或者随机抽样体检数据拟合优度检验数据用2000年或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拟合优度检验数据整理,1、数据整理格式如左图2、

4、group=0是2000年或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group=1是您的数据。Percent是所占百分比3、如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比较每年龄段的百分比,如25岁年龄段,多按比例随机抽样,少补充样本量,拟合优度检验spss操作,1、权重设定,点这里,2、选择分析方法,3、相关参数设定,1,2,3,4,5,6,4、结果输出,0.05,补充:现有资料不尽人意-解决方法,现有资料不尽人意:如只有18-50岁的体检资料建议:在每年一次监测分析只得出18-50岁的危险因素等指标,而在三年一次的监测分析中除了全人群的分析,要加上18-50岁人群的分析,以与上年度的比较。,三、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15分)

5、,考评指标: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评分标准: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际情况,满分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至少包括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四部分)、体格测量(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三类指标各占5分。,指标的评定,共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各5分,开展1分,以下要求每项1分,1.调查方案的全面合理抽样的代表性样本含量的合理性2.调查、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规范化调查表的合理人员是否统一培训仪器是否校对问卷及检测方

6、法是否规范,3.是否有质量控制是否设置质控员10%的样本重复检测4.资料的完整相关文件监测方案调查表数据库,1.简介,频率:每3年一次核心指标: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至少包括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四部分)体格测量(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样本量:1000例,2、抽样方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遵循随机、经济有效的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方法,第一阶段抽样街道、居委会的抽取第二阶段抽样-调查户的抽取及调查对象的确定,*先摸底的基础上抽样,分层抽样,优点 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精度,增大代表性 便于了解总

7、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以及对总体中的不同层次进行单独研究或者进行比较.,注意:分层的标准问题 分层的比例问题,3)现场调查,问卷调查,身体测量,生化检测,推荐的监测内容,推荐的监测内容,调查表设计,设计调查表-准备阶段-问卷的初步设计 问卷结构包括:题目、填表说明、问卷主体内容 问卷选择答案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试用及修改-信度及效度评价-印刷,25,您是否吸烟(如果选,则跳过、题)吸烟不吸您每天大约吸多少支烟5支以下5-10支 10-15支 15-20 20-25支 25支以上您的吸烟历史大约有多长 1年以下1-5年5-10年10年以上您是否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请写出理由),调查表举例,血压

8、测量,1.血压计的选用及校准(1)血压计的选用:推荐调查选用每格2mmHg的水银血压计。按照国际惯例血压不用奇数表示,而对尾数的检验也多采用0,2,4,6,8五个数字。(2)袖带内橡皮气囊的宽度要足以覆盖上臂长度的2/3,长度必须可以围绕上臂周径的2/3。血压测量要根据上臂的粗细选择袖带的大小。袖带绑在右上臂,其高度大约与心脏水平,手掌向上,袖带的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自然皱褶上方约2.5cm处,袖带要平整舒适地绑在右上臂上,不能太松或太紧,使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的部位。,身体测量,体重腰围血压测量:测量三次血糖,体重测量仪器,仪器:电子体重计?单位:千克(公斤)精确度:0.1千克(公斤)

9、体重计的放置:安静宽敞,地表水平、坚固;,体重测量测量步骤1,测量步骤:(1)被测者脱去鞋、帽子及外套,仅穿单层衣服。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如钱包、手机等。(2)打开电子体重秤:用脚尖轻轻地触碰电子体重秤前侧的开关键,打开电子体重秤。(3)等待电子秤显示出0.0kg后,在10秒内站上体重秤。,体重测量测量步骤2,测量步骤:(4)被测者平静站于体重秤上,两脚位置左右对称。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于身体两侧,头部直立,双眼平视。(5)待体重秤读数稳定后,调查员记录读数,注意嘱咐被测者保持直立状态。,体重测量测量注意事项,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量时注意轻上轻下。被测者走下体重秤后约2秒,电子

10、体重秤电源会自动切断,测量下一位被测者的体重时需重开体重秤电源。(2)注意不要把电子秤放置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尤其注意避免水浸。,腰围测量仪器,仪器:仪器:腰围尺单位:厘米(公分)精确度:0.1厘米(毫米),腰围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对受检者的要求:清晨空腹;身体直立,腹部放松,双臂适当张开下垂双脚合并(两腿均匀负重)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气。,腰围测量测量步骤,测量腰围的步骤:测量员立于被测者正前方以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为测量点,在双侧测量点做标记皮尺刻度缘经过两个标记点,测量腰围测量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精确到0.1厘米。重复

11、测两遍,确保两次测量误差小于2厘米后,记录第二次测量值。,腰围测量注意事项,将测量尺轻轻贴住皮肤,前后应在同一高度;经过双测量点标记处,勿压入软组织;应在被测对象平静呼气时读数;调查对象在被测量时身体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特别是微张的双臂不能将衣服撩起或去下意识地提裤子。,身高测量仪器,仪器:身高坐高器单位:厘米精确度:0.1厘米,身高测量仪器检查与校正,测量前身高坐高计的检查与校正立柱与踏板垂直,靠墙置于平整地面上。立柱与滑测板垂直,滑动自如。,身高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测量时要求受检者:脱去鞋、帽子、外衣(女性要解开发辫);站在踏板上,取立正姿势,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

12、0。,双膝并拢挺直;两眼平视正前方,眼眶下缘与耳廓上缘保持在同一水平;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间三个点同时接触立柱;头部保持正立位置。,身高测量测量步骤,测量步骤:测量者手持滑侧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底面与颅顶点相接触;经观察,确认姿势正确后,读取滑测板底面立柱上所示数字;读取时,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注意:测量者的眼睛与滑测板在同一水平面上。,注意:,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也要做拟合优度检验!抽样调查时一定要注意性别及年龄的分布均衡!,四、撰写监测报告(10分),考评指标: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13、评分标准: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满分10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慢性病监测:长期、连续、系统收集慢性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分析整理后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慢性病死亡水平 发病情况 行为危险因素 社会环境变化,监测报告撰写的主要内容(10分),第一部分、监测背景(2分)1、社区健康状况,人口数、年龄、性别分布,人口消长趋势,平均年龄,发病情况,疾病谱,死因谱,健康行为,主要危险因子,以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信念和求医行为等。2、社区自然环境状况,如自来水普及率,环

14、境污染情况,家庭和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等。3、人文社会环境状况,如教育水平,经济结构,家庭结构分布及休闲环境等。4、社区资料。,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2分)一、抽样方法和样本来源 二、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三、项目研究内容 四、质量控制 五、工作流程、项目工作流程、资料收集流程,第三部分、主要调查研究结果(3分)一、样本的代表性及其人口学特点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三、平均血压水平及高血压 四、平均血糖水平及血糖异常五、平均血脂水平及血症异常六、超重和肥胖七、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体育锻炼、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等 八、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第四部分、研究结论及建议(3分)基于调查的结果提出可行的建议及干预措施。1 发现社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2 明确社区内居民的需要和需求。3 确定社区中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4确定目标市场,为将要实施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依据。5设计/实施目标人群管理,为社区内开展的其他工作奠定基础。6 动员和争取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等。7、适时适宜地开展相应的延伸性服务。,预祝大家创建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