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163987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与自我保护.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安全管理与自我保护,2013年岗前培训 迟荣香,案例分析(一),2009年8月10日,在某医院一位62岁的脑出血女性患者,由于护士错误输血而死亡。8月10日17点15分,护士在给该患者输血前没有注意到这个病房的床位发生了变化,错误将其他患者备用的“A”型血液输给了本来是“B”型血的该患者,当这位护士发现错误时,血液已被输入约50ml,结果该患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16d之后死亡。,案例分析(二),一位护士把止血带扎到一女孩的右手腕准备静脉点滴,忽然有人叫她,她急冲冲的跑出去再也没回来,女孩的妈妈顺便放下女孩的衣袖,过了一会一名护士发现女孩未扎针便负责任的为其进行治疗,输液结束女孩和妈妈回家,女

2、孩出去玩,一女孩跑来找女孩的妈妈,问女孩的妈妈女孩的手问什么是紫的,妈妈发现止血带仍扎在女孩的手臂上,从此女孩失去了右手。,案例分析(三),一位护士聆着止血带,拿着吊牌,夹着棉签,来到病室给患者打点滴,操作顺利,一针见血,松止血带,粘胶布,不好,针柄和针梗断开,护士下意识的去捏枕头,没捏住,急忙扎止血带,一边用变调的声音让患者家属喊医生和推治疗车,医生来了,治疗车来了,松开止血带,针头不见了,又一场官司产生了,,案例分析(四),一位中晚期胃癌患者行开关术,回到病房已经中午,手术医生吃饭去了,病人家属也吃饭去了,值班护士在护士站坐着,实习生主动为患者量血压,回来后告诉老师,病人血压有点低,值班护

3、士唔了一声,没动地方,当时值班医生也在护士站坐着,值班护士没有向医生反映病情,没有查看病人,不久病人死了,法院判定护士有责任,给以经济赔偿。,案例分析(五),2000年2月16日13点,高知红十字医院的一名护士为一位69岁的女性住院患者接通了留置于患者右腿部的静脉滴注通路,输液按计划进行。可是在17日1点10分,护士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究其原因发现输液管与静脉留置管分离、脱节,大量血液从静脉留置管流出,医护人员立即将患者移往ICU,但患者终因失血过多死亡。(简化流程),案例分析(六),2000年3月2日20点,一位患脑神经系 统疾患的17岁女性患者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酒精中毒死亡。原因

4、如下:2月28日18点,一位20多岁的护士发现该患者使用的蒸馏水(用于人工呼吸机加湿器)已用完,便予以更换。可她错将酒精当作蒸馏水放于患者床下,各班护士每隔2h为患者用注射器抽吸数十毫升加入加湿器,就这样直到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且病情急剧恶化时,一位护士于3月4日23点才解明原因。此时,时间已过了53h,错误操作也经过了数名护士之手,加入的酒精约600700ml,由于未能及时采取酒精中毒治疗措施,患者不幸死亡。(工作态度不严谨),案例分析(七),2000年3月21日,一位死于札幌市中村纪念医院的患者的死因已被查明。1998年1月13日早晨,护士在为这位72岁晚期癌症患者经鼻饲管注入口服抗癌药

5、时,未经鼻饲管注入,而误注入该患者静脉滴注通路,致使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于药后1h死亡。(专业知识不全、给药途经错误),案例分析(八),2000年4月9日8点45分神奈川县东海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的一名护士在给一位一岁半的女患儿推注口服药液时(共7种药物,溶解后约5ml的量),同样未经鼻饲管注入,而误注入患儿的静脉滴注通路,致使患儿于次日19点29分死亡。(工作态度不严谨),据美国权威杂志报道,相当于毎天有一架747飞机失事2.9%3.7%住院病人有不良事件造成伤害,其中30%可预防。8.8%13.6%导致死亡。每年医疗错误的总成本350 500亿美元,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成本是170 290亿美

6、元。美国每年有44,00098,000名个案因医疗错误死亡英、澳医疗不良事件2.9%16.6%之间,平均10%每10个入院病人有1个受医疗失误所影响,可怕呀,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安全是质量的先决条件,我们不可能在没有安全的情况下拥有质量,护理安全(nursing safety)是指在实施护理活动的全过程中,要保证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因医疗、失误或过失而出现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的最终目标 病人安全,一、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健康,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

7、的控制,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客观需要,病人安全 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健康照护过程中引起的不良结果或损害所采取的避免、预防与改善措施。这些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含了 错误、偏差与意外 早在1859年南丁格尔就曾经说过“医院首先具备的条件就是不伤害生病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First do no harm,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因素 物质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病人因素,护理人员因素,1、专业技术因素2、工作责任心3、法律意识4、服务态度5、护患沟通问题6、缺乏预见性护理程序 的能力,

8、物质因素,1、设备方面:如果设备缺乏、性能不好、不配套或对新引进设备不了解,特别是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或故障,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抢救及治疗工作。2、物品方面:护理物品质量差或数量不足,也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常见的现象有输液器的漏液、甚至导致过敏反应。3、药品方面: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名称不清也会造成不安全。,环境因素,、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急救室的位置,病室插线板的位置,地面过滑,床旁无护栏造成跌伤等;、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毒麻限

9、剧药品、高压蒸气锅炉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管理因素,、思想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对职责、制度、常规的督促检查不到位;、业务技能水平低,对新护士、进修及实习护士的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管理不力、要求不严,未认真履行好管理者的职责,对工作各个不安全的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主动采取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病人因素,1、病人家属维权意识过强2、病人要求过高3、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确保护理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如何实现自我保护,1.高度的责任意识2.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3.不断学习有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4.精湛而娴熟的技

10、术操作5.写好临床护理记录6.掌握原则7.忠诚老实、实事求是8.科学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意识,护理工作面对着“人”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护理差错事故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疾苦和生命安危,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事故,差错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换回和弥补的。,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不认真交接班,不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发生褥疮等这些都是极不应该发生的责任错误。不断学习拥有扎的护理专业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士不仅要受过专业正规的学习和训练,还要在实践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发展中的工作需要。,精湛而娴熟的技术操作护理工作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护士

11、亲手操作完成的,达到治疗目的写好临床护理记录临床护理记录它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掌握原则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一旦发生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护士,不隐瞒情节,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科学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科学的方法,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不受病人或家属的封建迷信干扰。,护士安全行为准则,“十不查对、十不执行”,不执行,1.医嘱不“三查七对”2.口头医嘱不复述两

12、遍3.转抄或重整医嘱不经两人核对4.服药、输液、注射有疑问不查询5.药物质量、标签、有效期不检查6.药物的作用、配伍禁忌不清楚7.易过敏的药物不做过敏试验8.集体摆药不经两人核对9.使用毒、麻、剧药品不反复核对10.输血不经两人核对,护士交接班“十不交、十不接”,1.病人病情不清2.治疗药物不清3.危重病人床单位不整洁4.病人输液外漏渗不处理5.抢救病人抢救经过不清6.当班护理记录不完整6.新入院病人评估未完成7.病人特殊治疗未完成8.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未观察9.病房物品、药品不齐,护理人员上岗“十时、十防止”,1.各项查对时防止主观臆断2.行交接班时防止工作脱节3.业务生疏时防止随意蛮干4.假

13、日值班时防止思想涣散5.单独值班时防止精神倦怠6.多人值班时防止相互依赖7.工作清闲时防止大意散漫8.工作繁忙时防止草率慌乱9.人员变更时防止情绪波动10.临床带教时防止放任自流,特殊环节的安全控制,1.如何正确识别患者2.药品管理安全3.输血输液安全管理4.手术护理安全管理5.医嘱管理处理,如何正确识别患者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药品管理安全1.药品分类放置:2.按失效期先后放置:3.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专人负责 4.包装相似的药品:5.药瓶应有明显标签:6.新药组织学习后再用:,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在执行药疗时必须

14、严格遵守 具体要求: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安全正确用药4.观察用药反应,输液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合理分配药物3.长期输液的患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4.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6.确认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7.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8.严格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输血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两名护士再次进行查对 2.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需要滴注少量生理盐水 3.如输注库血,须认真检查库血质量;应在30分钟内输完 4.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品 5.输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巡视

15、严格掌握输血速度 6.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7.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手术护理安全管理1.防止接错病人2.防止压疮和损伤3.防止延误手术时间4.防止物品清点有误(多物品 少物品都不行)5.防止手术部位错位6.防止电灼伤7.防止用药 输血错误8.防止护理教学中的差错,医嘱管理处理,无医嘱不执行,一般口头医嘱不执行。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 临时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内 重整医嘱:医嘱调整项目较多时需重整医嘱 处理医嘱时,应先急后缓,即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询清楚后执行。谁执行谁签名。可拒绝执行错误医嘱。新药医嘱,不清不执行。英文字母看不清,不执行。病人提出疑问要核对清楚。医嘱需每班、每日核对,每周总查对2次,意外事故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1.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2.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程序3.失窃的应急预案程序4.遭遇暴徒的应急程序5.火灾的应急程序6.患者自杀后的应急预案7.患者坠床/摔倒时的应急预案8.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9.患者突然发生猝死时应急程序,感恩聆听!,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