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6478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1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文化素养.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师 资 格 考 试,教师的文化素养,中小学综合基础知识考纲分析,一、考试目标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文化素养,1、了解中外历史常识,知道基本的历史史实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3、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4、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5、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6、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7、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真题演练】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A

2、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真题演练】2、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行王道的一位是()。A管子B墨子C荀子D孟子,第一章 中外历史概览,【真题演练】4、下列选项中,哪一中字体产生于小篆和楷书之间?A甲骨文B大篆C隶书D行书,第一节 中国历史部分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一、旧石器时代文明,(一)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二)蓝田猿人:距今80万年(陕西蓝田)

3、(三)北京猿人:距今70万-20万年(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群居)(四)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二、新石器时代文明,母系社会(一)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浙江),种植水稻(二)半坡文化,黄河流域(陕西),种植粟(已出现南北差异)父系社会(三)原始社会的瓦解,三、农业社会的漫长发展,(一)夏、商、西周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二)东周、秦中国封建时代开始(三)汉至清,(一)夏、商、西周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1、夏朝(前2070前1600)禹启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商朝(前1600-前1046)商汤灭夏盘庚迁都商纣王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武王伐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4、封邦建国,分

4、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5、中国文字演变历程,“甲骨金文大小篆,隶草楷行至今传”甲骨文(商)金文(钟鼎文)(商、周)大篆(春秋战国)小篆(秦朝)隶书(秦、汉)(“蚕头燕尾”)草书(汉)(笔画连绵)楷书(魏晋南北朝)(横平竖直)行书(两晋),【真题演练】下列选项中,哪一中字体产生于小篆和楷书之间?A甲骨文B大篆C隶书D行书,(二)东周、秦中国封建时代开始,1、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 2、三家分晋(赵魏韩)(前476年)由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3、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

5、家,4、战国七雄,6、秦统一六国,(三)汉至清,1、汉(1)楚汉相争相关事件鸿门宴(“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2)文景之治(3)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从此树立了儒家思想成为文化正统的地位,影响长达两千多年。(5)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汉匈和亲(王昭君、汉元帝),四大美女,沉鱼西施,落雁 王昭君,闭月 貂蝉,羞花 杨贵妃,(7)黄巾起义(张角):第一场宗教形式的起义(8)官渡之战(曹操VS袁绍)(9)赤壁之战(曹操VS孙刘联军)(10)夷陵之战(蜀VS吴),2、三国,三

6、分天下(三国鼎立)北方:曹丕(魏)(公元220)西南:刘备(汉)(公元221)东南:孙权(吴)(公元229),3、西晋(265316)(晋武帝司马炎,洛阳)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4、东晋(317420)(晋文帝司马睿,建康)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二、晋,5、南北朝,(一)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帝位,建立隋朝,统一全国)(二)南朝(420589)四国:宋、齐、梁、陈,建都建康(南京)(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拓跋弘、鲜卑族)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6、隋(隋文帝:“开皇之治”),(1)科举制(隋大业3年至清光绪31年)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

7、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期,始设进士科 武则天时期,增加殿试和武举,(2)开凿大运河 涿郡永济渠邗沟江南河余杭 以洛阳为中心,全长四千五百里,耗时六年热点: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7、唐,(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2)玄奘西行(3)武则天改唐为周(4)文成公主入藏(5)鉴真东渡(6)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7)安史之乱(8)黄巢起义,9、宋,(1)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2)澶渊之盟(北宋VS辽)(3)王安石变法(宋神宗)(4)靖康之耻(北宋灭亡)(5)岳飞抗金(南宋VS金),10

8、、元,(1)元统一中国(疆域最辽阔;行省制度)(2)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天下第一大港”福建泉州(3)红巾军起义(元灭亡,朱元璋建明),东亚文化之都福建泉州,东亚文化之都韩国光州,东亚文化之都日本横滨,11、明,12、清,第二部分 世界历史部分 一、世界范围内人类的进步 二、人类重要文明的发源 三、世界的农业文明时代 四、世界工业文明的发生发展,世界的农业文明时代: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古印度 古埃及 古中国,世界历史,5、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崩溃 6、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世界三大宗教)7、玛雅文明(拉丁美洲)8、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9、英法百年战争(世界最长的战争

9、),世界历史,(一)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新航路的开辟哥白尼与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圈地运动(英国“羊吃人”),世界历史,(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18世纪60年代 英国 瓦特 蒸汽机蒸汽时代,世界历史,资产阶级革命英国:16401689年 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 1787年宪法法国:法国大革命 17891799 人权宣言 拿破仑帝国的兴亡(18041814)明治维新:君主立宪政体 大日本帝国宪法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军国主义色彩,世界历史,共产主义的发展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第一国际(马克思)巴黎公社,世界历史,(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

10、)(1870-1914年)电话(1875,贝尔)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 飞机:莱特兄弟 汽车: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 火车:史蒂芬森(英国人,1829)发明,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VS同盟国)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建立了苏维埃俄国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国际联盟的建立,世界历史,(四)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50年代-今)朝鲜战争 欧盟的建立 人类登月(苏、美、中)冷战结束与东欧剧变 美国“911”事件,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VS反法西斯同盟国)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 美对日空投原子弹联合国的建立(1945年),世界历史

11、,【真题演练】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 D设立行省制度,【真题演练】2、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行王道的一位是()。A管子B墨子C荀子D孟子,【真题演练】3、下列选项中,属于著名“铜车马”出土地点的一项是()。A开封B洛阳C西安D南京,4.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5.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12、。其中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6.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一部法律文献,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该文献是: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法典,第二章 科学知识基础 第一节 中国科技发展概要 第二节 西方科技发展概要 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第一节 中国科技发展概要一、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 夏、商、周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 秦汉清三、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夏、商、周)养蚕缫丝技术冶炼书(生铁冶炼技术、铸铁柔化术)水利工程九因歌,秦国时期修筑郑国渠、都江堰,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

13、秦汉清)(一)农学(二)医学(三)天文学(四)算学(五)四大发明,(一)农学 贾思勰齐民要术,最早最完整农书;农政全书徐光启,农科遗产多谚语。,(二)医学 黄帝内经记解剖,扁鹊切脉开先河。华佗五禽麻沸散,医圣仲景杂病论。思邈药王千金方,时珍本草集大成。,(三)天文学“甘石星经”世最早,冲之“祖率”、回归年。张衡浑天、地动仪,世界地震仪之祖。苏颂水运仪象台,欧洲天文钟祖先。守敬授时历纪年,世界最早最精密。,(四)算学 周髀算经最古老,九章算术最先进。(五)陶瓷和建筑技术,(六)四大发明 东汉蔡伦改造纸,北宋毕生印刷术。火药隋唐炼丹术,沈括笔谈指南针。,三、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两弹一星”原子

14、弹(1964年爆炸。50周年)氢弹(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世界第五)载人航天(神舟系列)2003年“神舟”五号(世界第三)2013年“神舟”十号(在天宫一号上太空授课),探月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2010年“嫦娥”二号(人造太阳系小行星)2013年“嫦娥”三号(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月球车:玉兔号,第二节 西方科技发展概要一、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三、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一、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阿基米德“力学之父”(杠杆原理、浮力)欧几里得“几何之父”,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横渡

15、太平洋(环球航行)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牛顿万有引力、三大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现代遗产学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居里夫人镭、钋(两获诺贝尔奖),三、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爱因斯坦相对论海森堡量子波动理论的矩阵方法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威尔逊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亚、美、太、非、南、印,第三节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进展,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1,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第三节 中国文学基础,3,第四节 外国文学基础,4,Page 88,第三章 人文知识基础,第一节 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养,一、人文素养概说 人文科学一般包括哲学类、语言文学类、历史类、

16、艺术类等学科。以人文科学为内容的教育称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人性和教养。作用:指导着我们的人生,是一种“无用之用”,在更高层面上看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儒道思想(一)儒家思想儒家之道,在内容上是“里仁表礼”,在方法上则是“内圣外王”。“仁”是儒家思想的内核,其基本含义是“爱人”。实现“仁”的基本方法是“忠恕之道”。,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仁”在社会上的推广实施要靠“礼”来实现。儒家的治国策略是“德治”,大学总结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思路,也就是由“内圣”而达到“外王”。,第二节 中国古

17、代文化常识,(二)道家思想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法则,由其生出混沌的宇宙,再生出阴阳二气,再生出天、地、人及万物,人与自然同归于道,故主张人返归自然,天人合一。,【真题演练】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D理学思想,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二、礼制 九族:高祖 曾祖 祖父 父亲 自己 儿子 孙子 曾孙 玄 孙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对妇女):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及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姓氏姓起源于母系社

18、会,先秦一些王朝及诸侯国所属姓:姬:周、鲁、晋、郑、卫、虞、虢、吴、燕等;姜:炎帝、齐;赢:少昊氏、秦;芈(mi):楚;姒:夏、越;子:契、商、宋。氏出现于父系社会开始之际,如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有巢氏、陶唐氏等。,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代表母系血统,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的作用是别婚姻,氏的作用是明贵贱、别等级。男称氏,女称姓,是姓氏合一前最基本的特点,到汉代通谓之姓。,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四、名、字、号名最初指小名,后世名指大名或学名。男子二十岁冠礼时要另外取一个字,女子十五岁笄礼时也要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又称表字,要体现出其

19、人的品德、志趣等。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号又称别号,往往以住地和志趣取号。可以自取,也可由他人来取,作为尊称时一般不自己取。较自由,不受限制,可有多个。如苏轼,号东坡居士 李白,号青莲居士,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五、称谓古人的称谓很复杂,称别人多用尊称,称自己多用谦称常见的尊称有:1称君、公、子、父(甫)、先生等。2称陛下、殿下、阁下、足下、麾下等。,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称令、贤。4称官爵。如:三闾大夫(屈原),李学士(李白)5称地望。宋代陈糙妻柳氏妒悍,柳姓以河东为郡望。故苏轼讽之日“河东狮吼”,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五、称谓

20、常见的谦称有:1君王自称多用孤、寡、不谷、予一人。2一般人自称多用鄙人。3对他人称自己的亲属。称妻子常加“拙”、“贱”,称儿子常用犬子、小犬,称女儿常用小女。称尊长家人多加“家”,如家严称卑幼亲属可加“舍”,如舍弟。,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其他:父母又分别称为考、妣(bi)。称已死之人为“先,如先父、先君等。“朕”本为众人都可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门用作皇帝自指。,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下列对于古代称谓说法错误的是()。A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第二节

2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六、谥号、尊号、庙号、年号谥号,一般死后由朝廷授予,亦有极少数自谥。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尊号是对帝后生前奉上的,。如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号。从汉代起,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嗣君称太宗、世宗等。对去世后的皇帝的正式名称是庙号加谥号,如刘邦全称是太祖高皇帝。年号用以纪年,汉武帝始有。明清两代皇帝在位期间不改元(明英宗两次执政年号分别为正统、天顺),故可用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如乾隆皇帝。,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

22、放翁,分别是以_、_、_ 来称呼人。()A.官职 庙号 谥号 B.官位 谥号 庙号 C.官职 谥号 号 D.谥号 官职 号,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七、避讳1、含义:讳即隐讳,谓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起源于西周,完备于秦汉。一般为尊者、亲者、贤者避讳,只讳名,不讳姓。2、避讳的对象:一是帝王,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三是避圣贤,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避讳的具体方法:(1)改字法,唐为避李世民讳世改为代、民改为人。(2)空字法或省字法,如说文解字以汉皇帝名为字头时云“上讳”,宋为避赵光义讳,将名将潘光美作潘美(3)缺笔法,如世的最后

23、一横,玄的最后一点,胤的弯钩,丘的最后一竖。,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4)改音法,如雍正间为避孔子讳,下谕将丘改作邱读期音。(5)讳嫌名,即避同音字,如隋文帝杨坚父杨忠,于是改中书为内史。,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八、干支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口诀:阳数配阳数,阴数配阴数(奇配奇,偶配偶)古代通行用地支纪时。地支与小时对应表:子时为23时至1时,其余类推。口诀:“三更子夜半,零点前后延;四更丑鸡鸣,一点到三点”。,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九、节日 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重阳,除夕 部分少数民族的节日:信奉伊斯兰教

24、的民族有开斋节:宰牲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那达慕蒙语意谓娱乐或游戏)傣族:泼水节 彝族:有火把节,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五行 五行本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是古人对世界的朴素认识。战国以来逐渐形成了相生相克之说。相生指相互转化而生生不已,其规律是:木一火一土一金一水一木,土居中央,最为重要。相克指互相制约,其规律是: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一、左右 座位、方位以右为尊。史记项羽本纪左为下、为贱、为低,如称降职为左迁三国以后,官制改为以左为尊,六朝时已成定制,如左丞相位在右丞相之上,上朝时百官文左武右,唯元代改为以右为尊。但在一般词汇中,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25、的意思一直保留。但坐车时自古以左为尊,成语有“虚左以待”,指空着车上左边的位置,表示对宾客的尊敬。,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位卑处下位。而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A.坐东面西 B.坐西面东 C.坐南面北 D.坐北面南,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二、地理 关:关最早特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一带)或潼关(今在陕西)山东:古代或指崤山以东,或指华山以东,或指太行山以东,山西与其相对。,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26、,江:在芜湖、南京间为西南、东北流向,故此段长江以东地区(今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称为江东或江左 阴阳:有些地名含阴、阳,阴:山之北、水之南;阳:山之南,水之北。,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地理还有一些集合性称呼:九州:冀、衮(gun)、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故后世以“九州”代指中国。“五岳”:隋代起定为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泰山最为有名,历代君主祭祀天地的封禅大典多在此举行。“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请问“关”和“山”分别指哪道关和哪

27、座山()A山海关和泰山 B雁门关和太行山 C玉门关和贺兰山 D函谷关和崤山,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三、科举 隋代起实行科举,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临时举行),至宋代渐只进士一科独秀,确立了地方、中央、皇帝殿试三级考试制度。,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明代科举制发展成熟:生员(秀才)乡试会试殿试,入正榜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四、度量衡十五、典籍经 先秦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 汉武帝“五经博士”:诗、书、礼

28、、易、春秋 宋代“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二 十六史子 儒、兵、法、农、医、天文、数学、术数、艺术、谱牒 类书、小说、道家(含道教)、佛教等,集 是历朝作家的文集及总集。,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三节 中国文学基础,一、古代文学,二、现代文学,诗歌,戏曲,散文,小说,三、当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诗歌、散文(二)秦汉文学赋、诗歌、历史散文(三)魏晋南北朝文学诗歌、散文、文学理论、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诗歌、散文、传奇(五)宋代文学词、诗、散文、话本(六)元代文学杂剧、散曲(七)明清文学小说、戏剧,第三节 中

29、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1.“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司马相如上林赋 B张衡东京赋 C左思三都赋 D司马相如子虚赋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歌中的“愁”字是指()。A仕途失意 B思乡之苦 C贫病交加 D寒意袭人,二、中国现代文学(一)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二)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三)第三个十年文学(1937-1949),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中国当代文学(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三)新时期文学(1976-),第三节 中

30、国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演练】1.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秋思之祖的是()A.柳永 B.马致远 C.李清照 D.辛弃疾2.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A.我的童年、家、四世同堂 B.家、春蚕、秋收 C.家、春、秋 D.秋收、残冬、家,3.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B.姜夔声声慢C.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下列那一项是曹禺的作品()A.雷雨 B.女神 C.子夜 D.秋收,第四节 外国文学基础,一、外国古代文学二、中世纪文学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四、17世纪文学五、18世纪文学六、19世纪初期欧洲文学七、19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八、19世纪后期的文学九、

3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十、20世纪其他流派的文学,【真题演练】1.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表达了作者反蓄奴 思想和对自由、民主的向往B.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讴歌了广大的劳动人民在战争 的力量和作用C.莫泊桑的项链讴歌了新兴资产阶级最求上进、用于开 拓和冒险的精神D.肖洛霍夫凭借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下列作家、作品、国籍对应正确的是()A.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 B.狄更斯法国匹克威克外传C.普希金俄国艰难时世 D.斯托夫人美国草叶集3.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出自哪部作品?A.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B.莱蒙托夫当代英雄C.莫里哀悭吝人 D.雨果巴黎圣母

32、院,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1,第二节 中外艺术史常识,2,Page 133,第四章 基本艺术素养,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一、艺术素养的内涵二、小学教师重视和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三、小学教师艺术素养的修炼与提升,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一、艺术素养的内涵 艺术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是对于艺术及其相关文化的体验和认知素质及其养成。艺术素养包含艺术知识与技能、艺术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及方式方法和艺术精神三个方面。,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二、小学教师重视和提升自身艺术素养的重要意义(一)作为普通个体,小学教师应重视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二)作为职业教师,小学教师应重视和提升自身艺

33、术素养(三)我国教师艺术素养的现状要求小学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三、小学教师艺术素养的修炼与提升(一)艺术素养的形成与修炼:感悟、训练(二)艺术学习的特点:意象生成性;情感体验性;自由创造性。,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三)小学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的途径,在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积极拓宽提升自己艺术素养的通道,第二节 中外艺术史常识,一、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简况二、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简况三、中国美术历史发展简况四、西方美术历史发展简况,一、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简况,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汤显祖的牡丹亭昆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二、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简况,三、中国美术历史发展简况,“吴带当风”,四、西方美术的历史发展简况,达芬奇的杰作,拉斐尔的杰作,雅典学院,米开朗琪罗的杰作,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特点,德拉克洛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