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模板暨南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答辩模板暨南大学.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ason WangTechnical Account Manager,Qualicon China,2,EHEC O104:H4,3,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一大群居住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生物学性状近似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广布于自然界,多数是肠道的正常菌群,但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或细菌移位至肠道外部位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至少有30个菌属,120个以上的菌种,少数为致病菌,是肠道传染病的最重要病原菌,4,肠杆菌科中与医学有关的常见菌属,埃希菌属 大肠杆菌 志贺菌属 痢疾志贺菌 爱德华菌属 迟钝爱德华菌 沙门菌属 伤寒沙门菌 枸橼酸菌属 弗氏枸橼酸杆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
2、菌 肠杆菌属 产气肠杆菌 哈夫尼亚菌属 蜂窝哈夫尼亚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 变形杆菌属 普通变形杆菌 摩根菌属 摩氏摩根菌 普罗威登斯菌属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 耶尔森菌属 鼠疫耶尔森菌 欧文菌属 草原居民欧文菌,菌属 代表种,5,H抗原(鞭毛),O抗原(LPS侧链),K抗原或Vi(荚膜),F抗原(菌毛),复杂的抗原构造,6,肠杆菌科的细菌引起不同部位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埃希菌属),下呼吸道(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埃希菌属),血液(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胃肠道(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属),泌尿道(埃希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摩根菌属),7,埃希氏菌属 Esche
3、richia,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以大肠埃希菌(E.coli)最为重要,是最常见的临床分离株,大肠埃希菌,8,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条件致病,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引起的肠外感染:,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株,大肠埃希菌,9,分类,可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称为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或致泻性大肠杆菌。目前根据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特征,通常将致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 类: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10,致泻性大
4、肠杆菌引起的腹泻,11,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代表菌株:E2348/69,血清型O127:H6测序菌株:E2348/69 EPEC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早发现的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不产生肠毒素及其他外毒素,无侵袭力。病原菌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粘膜表面大量繁殖,粘附于微绒毛,导致刷状缘被破坏、微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EPEC对细胞的粘附有两种类型。局限性粘附是指病原菌呈块状粘附在肠粘膜细胞表面的某一部分,弥散性粘附是病原菌主要以单个分散粘附在细胞表面。由于两者在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等方面存在
5、较大差异,有学者称弥散粘附的EPEC为EPEC 型或者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iffusely Adherent Escherichia coli,DAEC)。,12,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13,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典型EPEC(typical EPEC,含有LEE和70100kb的大毒力质粒EAF)是发展中国家引起婴幼儿特别是06个月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EPEC引起的婴儿腹泻可达3040%,甚至超过轮状病毒所占的比例。上世纪
6、4050年代之前,EPEC常引起发达国家婴幼儿腹泻的暴发,但目前典型EPEC在发达国家却很少见。而非典型EPEC(atypical EPEC,含有LEE但不含毒力质粒EAF)是发达国家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并能引起发达国家婴幼儿和成人的腹泻暴发。非典型EPEC感染引起的腹泻通常持续时间更长,可超过14天。典型EPEC的储存宿主主要是人,而非典型EPEC人和动物都可作为储存宿主。,14,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代表菌株:10407测序菌株:E24377A ETEC是5岁以下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ETEC的致病物质主
7、要是肠毒素和定植因子。肠毒素有不耐热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和耐热肠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两种。LT与腺苷环化酶作用,使胞内cAMP水平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内水、钠、氯等过度分泌至肠腔,导致腹泻;而ST通过激活肠粘膜细胞上的鸟苷环化酶,使胞内cGMP升高而导致腹泻。,15,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菌毛粘附素(adhesin)是ETEC致病的另一重要因素。能形成肠毒素而无菌毛的菌株,不会引起腹泻。菌毛粘附素常被称之为定植因子(colonization
8、 factor,CF)。与ETEC致病有关的定植因子主要包括K88、K99、987P、F41、CFA/I(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 type I)和CFA/II等;其中CFA/I和CFA/II只在人源性ETEC中发现;ETEC菌毛的粘附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如CFA其作用不被甘露糖所抑制,与大肠埃希菌型菌毛的受体完全不同。大肠埃希菌第一个被认识的定植因子是猪大肠埃希菌的表面抗原K88,菌毛性质,由转移性质粒控制。定植因子具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刺激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兽医界已制成口饲菌毛疫苗,在猪群中人工免疫后,可抵抗猪ETEC的侵袭。,16,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nt
9、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代表菌株:Ec042,血清型O44:H18测序菌株:55989 EAEC不侵袭细胞,可产生毒素和粘附素。毒素包括肠集聚耐热毒素(enteroaggregative heat-stable toxin,EAST)和不耐热毒素(plasmid encoding toxin,Pet)。EAST抗原上与ETEC的ST有关,可导致大量液体分泌。另一毒素似大肠杆菌的溶血素。EAEC有4种不同形态的菌毛,其中集聚性粘附菌毛I(aggregative adherence fimbriae I,AAF/I)与EPEC中bfp基因编码的菌
10、毛很相似。细菌通过菌毛粘附于肠粘膜上皮细胞,在细胞表面聚集,形成砖状排列。,17,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Localized adherence,Aggregative adherence,Diffuse adherence,18,肠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scherichia coli,EAEC),肠集聚性大肠杆菌可引起人类特别是小儿急性或顽固性腹泻,EAEC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水样,粘液样,分泌性腹泻,通常无呕吐或很少出现呕吐,不伴有发热或仅有低热。部分病人粪便中可以检测到血细胞。肠集聚
11、性大肠杆菌感染是发展中国家腹泻的重要病因。巴西的研究数据表明,EAEC感染是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在美国,EAEC是继ETEC之后导致成人旅游者腹泻的第二大病原菌,同时EAEC也是导致美国儿童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EAEC除引起散发感染外,在日本、意大利、英国、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国均有EAEC引起暴发的报道。,19,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代表菌株:44825测序菌株:53638(尚未测完)EIEC较少见,主要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所致疾病很像细菌性痢疾,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EIEC不产生肠毒素,能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在
12、其中生长繁殖。细菌经消化道进入大肠后,穿过粘液层,粘附到肠上皮细胞上,引起细胞内吞,被带入细胞内空泡中。其毒力主要表现在能使空泡破坏,细菌进入上皮细胞胞浆中增殖,最后杀死细胞,再扩散到邻近细胞,导致组织破坏和随后的炎症发生。EIEC的侵袭与一种大质粒(120MD140MD)有关,该质粒与编码志贺菌侵袭力的大质粒高度同源,分子量也相近,丢失了质粒的菌株毒力也随之丧失,成为无毒株。,20,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代表菌株:EDL933、Sakai,血清型O157:H7测序菌株:EDL933、Sakai等 1982年在美国的
13、俄勒冈州和密执安州的一起出血性肠炎暴发中首次分离到大肠杆菌O157:H7,并被确认为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H7是EHEC中最主要的血清型,EHEC也包括其它如O111:H8、O26:H11、O103:H2等血清型的部分菌株。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可引起轻度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其中HUS病程凶险,易造成急性肾衰竭乃至死亡。,2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EHEC的致病因子主要有菌毛和毒素。病菌进入消化道后,由紧密粘附素介导与宿主末端回肠、盲肠
14、和结肠上皮细胞结合,然后释放毒素,引起血性腹泻。EHEC产生的毒素能使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系)产生病变,故称vero毒素;又因同志贺菌的毒素在生物学特性、物理特性和抗原性等方面相似,亦称志贺样毒素(shiga-like toxin,SLT)或志贺毒素Stx;EHEC的Stx分两型,Stx1与痢疾志贺菌的ST基本相同,可被抗志贺菌抗毒素中和。Stx2则与ST有60%的同源。两型毒素均由溶原性噬菌体介导。eaeA基因编码紧密粘附素,它与EPEC的eaeA高度相似。pO157质粒编码的肠溶血素。,22,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
15、HEC),自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因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来,大肠杆菌O157:H7疫情报道日渐增多,相继在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发生暴发流行。1996年日本报告病例逾万例,死亡9例。1999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的暴发,我国遭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威胁的形势亦很严峻。最近一次较大的暴发流行发生在2006年美国。此次暴发的由受到污染的包装菠菜造成的食源性传播,波及5个州,报告病人71例。,2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二十世纪90年代后,报告发生大肠杆菌O157:H7暴发
16、和散发病例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而既往已发生过O157:H7感染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病例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且逐年呈上升趋势。O157:H7大肠杆菌感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受到广泛关注。,2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STEC,Shiga toxin producing E.coli 人们把产生VT毒素的大肠杆菌统称为STEC。相对来说,STEC的范围大一些,EHEC覆盖的范围小一些。STEC包括EHEC,EHEC只是STEC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产Stx毒素的大肠杆菌都能引起出血
17、性肠炎或溶血性尿毒综合症。,25,EHEC O104:H4,26,EHEC O104:H4检测程序,根据标本的种类,按照公布标准的方法,进行标本的预处理。使用EHEC增菌液增菌6小时。对增菌液提取核酸,进行PCR检测,包括毒力基因(stx1、stx2)。或可使用DuPont PCR Reagent Kit(D14128299)直接加入增菌液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对PCR检测stx1,stx2 基因阳性的标本,进行eae、ehx、aatA、aggR、aap毒力基因和O104和H4的抗原特异性基因检测。同时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对单个菌落进行生化、血清型鉴定。,27,EHEC O104:H
18、4检测程序,28,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1、stx1slt-1-aCAGTTAATGTGGTGGCGAAGG 348bpslt-1-bCACCAGACAATGTAACCGCTG针对Shiga toxin 1 subunit A2、stx2slt-2-aATCCTATTCCCGGGAGTTTACG589bpslt-2-bGCGTCATCGTATACACAGGAGC针对Shiga toxin 2 subunit A,29,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3、eaeAeaeA-aATTACCATCCACACAGACGGT 397bpeaeA-bACAGCGTGGTTGGATCA
19、ACCT4、ehxAMFS-1F ACGATGTGGTTTATTCTGGA 167bp/369bpMFS-1R CTTCACGTCACCATACATATMFS-1Fb CCAGGAGAAGAAGTTAGAG,30,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5、aatA aatA-F:5-tgaaatgcttagtgagag-3 510bp aatA-R:5-gatacccagactagcact-36、aggR aggR-F:5-GTATGAAATTAAAACAA ACATCG-3 800bp aggR-R:5-GTTTATTGGCTTTTAAAATAG TC-3 7、aap aap-F:5-ATG
20、AAAAAAATTAA GTTTGTTATCTT-3 356bp aap-R:5-TTATTTAACCCATTCG GTTAGAGC-3,31,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O104检测PCR引物,32,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H4检测PCR引物,H4特异引物:fliC-5(5-TGA GTG ACC AGA CGA TAA CAG GG-3)fliC-6(5-GGA CGA TTA GTG GGT GAA ATG AGG-3)PCR产物大小1243bp.,33,EHEC O104:H4毒力基因检测(杜邦试剂盒),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将Forward Primer和Reverse Primer混合后用试剂盒提供的PCR buffer稀释至终浓度,取25ul取PCR buffer裂解后的增菌液25uL总反应体系50uL,直接加入带有PCR药片的反应管中。,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