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7049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节能评估暖通.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用建筑暖通专业的节能评估,暖通节能评估要点,法律法规相符性评估 标准、规范相符性评估 规划相符性评估,暖通专业节能评估的组成内容基本概况冷热源输配系统空调末端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暖通专业节能评估的组成与基本要求,暖通专业节能评估的基本要求组成完整以上组成不可缺项重点明确数据或资料真实、准确数据或资料应与来源统一(来源于设计文本、图纸或产品样本或参考资料、论文)用能设备相关数据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暖通专业节能评估的组成与基本要求,建筑物概况建筑物的组成建筑物的性质与主要功能,一、基本概况,暖通设置概况设置范围与设计内容主要形式:中央空调?分体空调?VRF空调?采暖?,评估范围本技术导则适

2、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业建筑、民用建筑的工艺性能耗不在评估范围之内。包括:消防通风、工艺空调(精密空调、恒温恒湿空调等),室内设计参数选择与节能标准对比得出结论,一、基本概况,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DB33/1036-2007),一、基本概况,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计算参数(DB33/1036-2007),一、基本概况,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DB33/1036-2007),一、基本概况,室内冷热负荷、单位建筑面积冷热负荷指标对于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的评估,指标与经验数据对比得出结论对于施工图阶段的评估,则审核每一个采暖空调房间或区域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

3、荷计算书。空调负荷计算模型与建筑围护资料一致。,二、冷热源,冷热源配置概况冷热源性质与系统形式:水冷?风冷?水源?土壤源?离心式?螺杆式?涡旋 式?蓄能?三联供?溴化锂?热回收?燃油燃气?承 压常压负压?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市政热网及参 数?主机是否变频?等等台数总制冷供热量冷热源装机余量,二、冷热源,主要评估目的:冷热源设置与项目的适用性,与当地规划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的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除了符合下列情

4、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2.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当中、小型建筑设置1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1台。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条件,按下列原则确定。冷水(热泵)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空气调节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不同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当采用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作为空调冷源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可行时,可采用变频压缩或多级压缩技术。蓄冷蓄热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有适合水源热泵运行条件的水资源时,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水源

5、热泵系统。具备可供地热源热泵机组埋管条件时,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地热源热泵系统。对有较大内区且常年有稳定的大量余热的公共建筑,宜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公共建筑在下列情况之一时,空气调节设施方可采用房间空气调节器。装机余量在合理范围内电机驱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标准第条计算的冷负荷选定,不另作附加。,二、冷热源,冷热源装机能耗与额定工况下的效率冷水(热泵)机组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 COP=制冷量(kW)/功率(kW)热水机组(锅炉)额定热效率=供热量(W)/【燃料用量(m3/h或kg/h)*低位热值*1.163】直燃型溴化锂机组性能系数=制冷量(供热量)燃料用量(m3/h或kg/h)

6、*低位热值*1.163 电力消耗量*0.330kgce/(kW*h)*标煤低位热值*1.163 天然气低位热值按8500(kcal*h)/m3轻油低位热值按10200(kcal*h)/kg标煤低位热值按7000(kcal*h)/kg蒸汽溴化锂机组性能判定=蒸汽耗量/制冷量IPLV一般按设计文件描述,二、冷热源,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5.4.6 在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中使用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及表的规定。5.4.7 在不同类型公共建筑中使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

7、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不宜低于表和表的规定。5.4.9 在不同类型公共建筑中使用的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及表的规定。5.4.10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型,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的规定。5.4.12 变冷媒流量空气调节机组在部分负荷额定性能工况下的综合性能系数(IPLV)应符合表的规定。,二、冷热源,冷热源运行策略与全年运行能耗分析与估算部分负荷下主机的启动数量与运行控制

8、全年主机能耗的估算1.确定估算时间:制冷120天,供热90天。每天运行时间按项目特点:酒店24小时;办公10小时(8:0018:00)商业14小时(8:0022:00)2.确定负荷率与各自计算时间:按IPLV系数定义取值10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2.28%;7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38.61%;5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47.19%;2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11.92%。或者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ISBN7-112-07441-X)作更详细取值。,二、冷热源,冷热源运行策略与全年运行能耗分析与估算3.确定不同负荷率下主机的启动台数以及主机的负载率。主机负载率=【(主机制冷量*台数)】/(总

9、负荷*负荷率)4.确定不同负载率下主机的能耗水冷冷水机组可【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ISBN7-112-07441-X)】,二、冷热源,冷热源全年运行能耗分析与估算结果的说明1.估算数学模型的选取,目前尚在研究阶段。对于不同系统,数学模型计算方式不同。蓄能系统、VRF系统、变频系统等估算的前提假设不同。2.估算结果与节能软件或者配电容量推导计算结果的区别运行时间的区别估算模型的区别3.估算结果的用途同类型比较方案经济技术必选4.估算结果是基于原设计的分析结果,不等同于要求结果。,三、输配系统,输配系统概况空调水系统:进出水温四管制、两管制一级泵、二级泵与水系统分区定压采暖的系统方

10、式变频运行情况风系统: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变风量系统常规送风系统、低温送风系统有无特殊送风方式(诱导风机)通风换气次数变频运行情况冷媒系统:室内外机配比率管长,三、输配系统,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5.2.2 公共建筑内的高大空间,宜采用辐射供暖方式,或采用辐射供暖方式作为补充。(采暖系统的方式)5.2.3 集中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采暖系统的方式)5.2.6 集中采暖系统供水或回水管的分支管路上,应根据水力平衡要求设置水力平衡装置。(水力平衡)5.3.4 下列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宜采用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降低风机输配

11、能耗)5.3.5 采用变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变频,降低风机输配能耗)5.3.15 选配空气过滤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8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两管制四管制、一级泵二级泵、变频、定压)5.3.19 选择两管制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时,冷水循环水泵和热水循环水泵宜分别设置。(降低冬季水泵运行能耗)5.3.21 空气调节系统送风温差应根据焓湿图(hd)表示的空气处理过程计算确定。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上送风气流组织形式时,宜加大夏季设计送风温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减少风量降低风机输配能耗)5.3.30 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2、(提高VRF主机效率),三、输配系统,输配系统装机能耗与效率分析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EHRNQ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Ws P(3600t)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ER0.002342 H(T),三、输配系统,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集中热水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EHR)EHR 0.0056(baL)t,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限值 W/(m3/h),三、输配系统,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最大输送能效比(ER),三、输配系统,输配系统运行策略与全年运行能耗分析与估算 部分负荷下水泵的启动数量与运行控制全年水泵

13、能耗的估算1.确定估算时间:制冷120天,供热90天。每天运行时间按项目特点:酒店24小时;办公10小时(8:0018:00)商业14小时(8:0022:00)2.确定负荷率与各自计算时间:按IPLV系数定义取值10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2.28%;7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38.61%;5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47.19%;2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11.92%。,二、冷热源,3.确定不同负荷率下水泵的启动台数以及水泵的负载率。主机负载率=【(主机制冷量*台数)】/(总负荷*负荷率)4.根据水泵的定频或变频确定不同负载率下水泵的能耗变频系统:采用定压差控制,能耗正比于流量定频系统:能耗根据台数确定,三、

14、输配系统,输配系统运行策略与全年运行能耗分析与估算 部分负荷下风机的启动数量与运行控制全年风机能耗的估算1.确定估算时间:制冷120天,供热90天,其余为过渡季155天。每天运行时间按项目特点:酒店24小时;办公10小时(8:0018:00)商业14小时(8:0022:00)2.确定负荷率与各自计算时间:按IPLV系数定义取值10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2.28%;7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38.61%;50%负荷占总运行时间47.19%;25%负荷占总运行时间11.92%。,二、冷热源,3.根据风机的定频或变频确定不同负荷率下风机的能耗通风系统可按定时运行方式:每天3班,每班1小时。新风机组按空调季

15、定频运行(过渡季考虑开窗通风)。风机盘管能耗按空调季定频运行。全空气系统根据定频或变频系统常年运行。变频系统:采用定压差控制,能耗正比于流量。,四、空调末端,空调末端概况末端方式AHU、FAU+OA单风道、双风道新风比固定、可调有无内外区热回收分层送风、置换送风漏风控制冷热损失控制,四、空调末端,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项目特点的适合性。使用时间、温度、湿度等要求条件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应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节风系统中。5.3.2 房间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或有必要集中进行温、湿度控制的空气调节区,其空气调节风系统宜采用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风机

16、盘管系统。5.3.3 设计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当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应采用单风管送风方式。5.3.6 设计定风量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时,宜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同时设计相应的排风系统。新风量的控制与工况的转换,宜采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控制方法。5.3.8 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空间,宜采用新风需求控制。即根据室内CO2浓度检测值增加或减少新风量,使CO2浓度始终维持在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内。5.3.9 当采用人工冷、热源对空气调节系统进行预冷或预热运行时,新风系统应能关闭;当采用室外空气进行预冷时,应尽量利用新风系统。5.3.10 建筑物空气调节内、外区应根据室内进深、分隔、朝

17、向、楼层以及围护结构特点等因素划分。内、外区宜分别设置空气调节系统并注意防止冬季室内冷、热风的混合损失。,四、空调末端,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项目特点的适合性。5.3.12 建筑顶层、或者吊顶上部存在较大发热量、或者吊顶空间较高时,不宜直接从吊顶内回风。5.3.13 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率制冷工况下不应低于55%,制热工况下不应低于60%。对于设置全新风运行工况的系统宜设置跨越回收装置设置旁通管。5.3.14 有人员长期停留且不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气调节区(

18、房间),宜在各空气调节区(房间)分别安装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5.3.16 空气调节风系统不应设计土建风道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道和已经过冷、热处理后的新风送风道。不得已而使用土建风道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漏风和绝热措施。5.3.17 空气调节系统中组合式空气调节机组的漏风率不应大于1%。5.3.22 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3时,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四、空调末端,主要评估目的节能标准的符合性。根据(DB33/1036-2007)项目特点的适合性。5.3.23 有条件时,空气调节送风宜采用通风效率高、空气龄短的置换通风型送风模式。5.3.24 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中,不应同时有加热和冷却过程。5.3.27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5.3.28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的规定。,五、结论与改善措施、建议,能耗汇总评估符合性判定 改善措施与建议下一阶段必须完善与改进下一阶段建议调整,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